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NF—α/Vp16系统对胶质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体外水平(in vitro)建立对胶质瘤有杀伤作用的TNF-α基因/Vp16系统,研究该系统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TNF-α基因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经生长抑制试验,比较转TNF-α基因前后SHG-44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结果 生长抑制试验表明,转染TNF-α基因后的SHG-44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是转基因前细胞的10倍(P〈0.01),IC50为0.8  相似文献   

2.
运用小鼠白血病病毒MoMLV为载体,将TNFa基因转导致人胶质瘤细胞SHG-44,14dG418筛选出细胞克隆.检测TNFa的表达.观察细胞生长.结果: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有高浓度TNFa表达分别为(5 198.7±3 757.4)pg/ml和(3 217.4±1 180.6)pg/ml(P<0.05),生物活性达320.0U/ml.“RT-PCR”检测转基因细胞有特异mRNA表达,转基因细胞生长减慢.转染TNFa基因可诱导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  相似文献   

3.
应用基因载体可以将某些目的基因 (具有转化功能 )导入胶质瘤细胞 ,这些高效目的基因能将体内无毒或低毒的“前药”在胶质瘤局部转化为一种局部浓度高、对胶质瘤毒性作用强而全身毒副作用小的化疗药。旁观者效应则可通过增加胶质瘤细胞缝隙连接而自动放大局部化疗药的治疗效果 ,已发现cAMP可大大加强旁观者效应。削弱血 -脑肿瘤屏障以及联合基因治疗也都是实施胶质瘤自杀基因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放疗、化疗 ,但是疗效均不甚理想。 1 992年Oldfield首次采用基因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并取得一定疗效后 ,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和参与 ,并在全球得以深入开展。目前恶性脑胶质瘤基因治疗主要采用自杀基因 (TK、CD) ,抑癌基因 (P53、P1 6、P2 1 ) ,细胞因子免疫基因 (IL2、IL4、IFNa)、反义基因 (VEGF、TGF a、EGFR)等方法。在治疗中涉及的技术因素主要有基因的转移 ,基因治疗的策略等。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1 基因的转移 基因指编码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Fas抗原在SHG-44 胶质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及Fas抗体促进其凋亡的情况,并观察转TNP-α基因对Fa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 TNF-α基因导入 SHG-44胶质瘤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 Fas抗体后,检测 Fas对转基因前后SHG-44细胞的杀伤性,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Fas抗原在SHG-44 胶质瘤细胞株内没有明显表达。转TNF-α 基因后,SHG-44细胞内的Fas表达并不能显著增加。Fas抗体对转基因前后的SHG-44细胞均不敏感,不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结论:TNF-α基因的转染对Fas阴性的胶质瘤细胞无明显促进Fas抗体诱导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体外水平(invitro)建立对胶质瘤杀伤作用的TNF-α基因/VP16系统,研究该系统诱导胶质瘤凋亡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TNF-α基因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经生长抑制试验,比较转TNF-α基因前后SHG-44细胞对依托泊甙(Etioposide,VP16)的敏感性,并通过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检测VP16诱导转基因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生长抑制试验表明,转染TNF-α基因后的SHG-44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是转基因前细胞的10倍(P<0.01),IC50为0.8μg/mL。流式细胞检测表明,VP16对转TNF-α基因细胞有较强的诱导凋亡的能力。结论VP16对转TNF-α基因SHG-44细胞诱导凋亡的能力大大增加,表明TNF-α基因/VP16系统对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
联合基因治疗胶质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脑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5%~50%.此类肿瘤以恶性者多见,传统的手术治疗复发率高,预后较差.近年来的基因疗法为从根本上治疗胶质瘤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由于胶质瘤系多基因突变造成,而以往的单基因治疗有其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劣势,目前的研究多着眼于各种基因疗法的联合应用.本文将近年来的有关报道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胶质瘤的基因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胶质瘤的基因治疗需跨越许多障碍,才能达到实用阶段,但纵观新近的研究成果,见到了攻克的曙光。本文介绍胶质瘤基因治疗中转移基因的方法;基因治疗的策略;自杀基因、多种细胞因子基因、协同刺激分子基因和抑癌基因转染相关细胞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胶质瘤基因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胶质瘤的常规治疗效果较差,而近几年在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方面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其基因治疗的分子策略主要包括细胞周期调节、自杀基因疗法、免疫基因疗法、抗侵袭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PKR途径等,基因转运系统包括腺病毒、逆转录病毒、腺相关病毒等病毒载体,对病毒的改造主要是增加载体的靶向性及可控性,另外一种新型载体是溶瘤病毒和非病毒载体,而最有前景的是联合基因治疗和基因治疗与传统化疗、放疗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再谈胶质瘤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Richard于1992年首先把胶质瘤的基因治疗称为分子外科治疗,随后作者也在有关著作中发表了与此相关的文章[1~3],不难看出当时对基因治疗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认为胶质瘤是分子遗传缺陷性疾病,可用分子手段解决外科手术等传统治疗所不能解决的时代到了.然而,10年过去了,以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es-thymidine kinase, HSV-TK)基因治疗起步的胶质瘤基因治疗,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尚未取得当年所期望的那种突破性成果.基因治疗的有效性,迄今只能在实验动物体内得到证实,在临床上尚未见到有肯定疗效的报告,究其原因有:人与啮齿类动物的肿瘤与脑的体积比例非常悬殊;两种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与非增殖细胞的比例也截然不同;肿瘤细胞向周边脑组织浸润方式和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人与动物也有显著差异.总之,目前基因治疗模式适合做动物实验,临床模拟性较差.从发展前景看,胶质瘤基因治疗研究依然任重道远,有望在下列几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胶质瘤发病机制中分子遗传缺陷的认识,胶质瘤的基因治疗逐渐受到关注。目前研究最多的基因治疗方案包括:自杀基因治疗,反义癌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等。不同基因治疗胶质瘤的模式在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中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各种方案均有其局限性,神经胶质瘤的基因治疗尚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HSV-tk基因/GCV系统治疗鼠脑胶质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HSV-tk基因/GCV系统对大鼠脑胶质瘤的体内外治疗效果。方法:用PA317细胞包装STK质粒,形成产病毒细胞PA317tk,产生假逆转录病毒颗粒,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96孔培养板接种24孔C6细胞,24孔C6tk^+细胞,48小时后换入含GCV的培养液,GCV浓度按0、0.25ug/ml、0.5ug/ml、0.75ug/ml、1ug/ml、5ug/ml、10ug/ml、100ug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5-FC/CD::UPRT联合基因治疗策略对胶质瘤细胞C6的杀伤效应。方法扩增yCD::UPRT融合基因并构建含yCD::UPRT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载体转染包装细胞PT67,所获重组病毒转染胶质瘤细胞C6,筛选并鉴定阳性转基因克隆;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FC对CD::UPRT转基因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PCR法扩增出全长CD::UPRT基因,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yCD::UPRT经双酶切获目的条带,载体转染包装细胞获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达3.5×10~6CFU/ml)并转染C6,经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克隆C6-yCD::UPRT细胞株,检测显示该细胞株有效表达目的基因。当5-FC终浓度≥10μmol/L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增殖力出现显著差异(P<0.01),5-FC作用96h后电镜观察到凋亡小体。结论5-FC/yCD::UPRT联合基因治疗策略对胶质瘤细胞C6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逆转录病毒载体包装细胞介导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基因治疗大鼠胶质瘤。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鼠IFN-γ基因转入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通过G418抗性筛选,得到高滴度产毒PA317IFN-γ细胞株。将PA317IFN-γ细胞注射到脑内荷瘤大鼠的肿瘤组织内,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 成功获得高滴度产毒PA317IFN-γ细胞,PA317IFN-γ细胞瘤内注射能够诱导大鼠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结论 携带IFN-γ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瘤内注射是一种有效的胶质瘤基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现状和展望惠国桢自从1992年,美国NIH批准第一个运用反转录病毒介导HSV-tk/GCV系统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方案,全球掀起了肿瘤基因治疗的热潮。据Marcel统计,截止1996年底,世界上已有232项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获批准进行...  相似文献   

16.
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美国NIH批准了第1个运用反转录病毒介导HSV-tk/GCV系统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方案,从此全球掀起了肿瘤基因治疗的热潮。据Marcel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232项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获准进行,其中105项为肿瘤基因治疗,而脑肿瘤基因治疗又是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热点,占16项,14项针对恶性脑胶质瘤,另2项针对脑膜肉瘤和颅内转移癌,这其中包括我国一项。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蓬勃发展,为治疗脑胶质瘤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实现基因治疗的关键在于目的基因的高效转移和表达,目前基因治疗常用的转…  相似文献   

17.
反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行C6大鼠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反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和ACV体内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构建了带有HSV-tk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GINaTK,应用脂质体转移方法将GINaTK导入反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成为产病毒细胞PA317TK,用带有HSV-tk基因的复制缺陷型反转录病毒感染C6细胞,命名为C6TK细胞,对GCV和ACV的敏感性分别高于亲本450倍和10倍;成功地建立了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并证实转染细胞C6TK的成瘤效应未改变,存活期约为15天;而经ACV治疗后,含有C6TK细胞的肿瘤生长明显被抑制,大鼠生存期延长为57.8±8.07天,尤其是采用PA317TK细胞混和治疗组和原位治疗组,肿瘤基本消失,大鼠生存期显著延长,混和治疗组存活120天以上,原位治疗组存活至71.4±36.1天。t检验,P值均小于0.001。结论:HSV-tk/ACV系统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胸苷激酶基因治疗人脑胶质瘤SHG44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了含有pgk启动子驱动的HSV-tk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pLNTK,并成功地转移至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体内实验证实,ACV可抑制SHGLNTK的肿瘤形成,并可抑制SHGLNTK肿瘤的生长。原位基因转移治疗SHG44肿瘤效果明显。提示其可作为脑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神经胶质瘤基因治疗的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神经胶质瘤基因治疗的载体研究进展杨学军浦佩玉恶性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是神经外科领域的难题与研究热点,鉴于它是一种细胞基因组本身的疾病,近年来,有关治疗的研究日益集中于脑肿瘤的分子外科——基因治疗上来(1,2)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效果有赖于良好的基因转移系统...  相似文献   

20.
腺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带有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CMV-tk)结合核苷类似物(NA)治疗大鼠C6脑胶质瘤。方法:用X-gal染色测定AdHCMV-lacZ转染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效率。用AdHCMV-tk/ACV、GCV离体及活体治疗大鼠C6胶质瘤。结果:AdHCMV-lacZ感染C6细胞效率达100%,AdHCMV-tk感染C6细胞,在病毒感染复数为1000时,GCV和ACV半致死剂量分别为3μg/ml和20μg/ml,Ad-HCMV-tk/ACV治疗大鼠C6胶质瘤模型,大鼠生存期超过90天,而对照组分别为17.0±1.6天(生理盐水组)、14.5±1.3天(AdHCMV-lacZ组),P<0.001。结论:重组腺病毒对靶细胞感染效率可达100%,AdHCMV-tk用GCV的杀伤C6胶质瘤细胞比ACV强,而HSV-tk/ACV用腺病毒介导治疗大鼠脑肿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