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子宫颈病变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再行LEEP手术的患者74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LEEP术后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53例(71.6%)LEEP术后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相符,16例(16.2%)LEEP术后病理结果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升级,其中4例为宫颈浸润癌。治疗了11例增生性子宫颈管黏膜炎。结论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频电波刀锥形切除治疗宫颈病变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频电波刀(LEEP)行宫颈锥形切除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LEEP刀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刀术后病理诊断,电极在病变边缘外1~2mm进出行锥形切除。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刀术标本的病理诊断有差别。27例病人术后随访,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无异常。结论LEEP刀对宫颈病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多点活检,LEEP刀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诊断模式。LEEP刀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CI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LEEP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后行LEEP术治疗,并做病理组织学诊断。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效果,比较两种方法取材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结果 LEEP术的平均手术时间(7.23±2.91)min,术中出血量25 m L,临床治愈率为86.52%。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显示,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比较,LEEP术的炎症检出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较高。结论根据阴道镜活检结果,针对性使用LEEP术对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诊断高度麟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北京妇产医院经宫颈细胞学检测异常的患者106例,对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诊断,并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进行病理诊断,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诊断HSIL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漏诊率等。结果 活检联合搔刮诊断出非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11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31例,HSIL患者64例,LEEP术后病理诊断出非CIN17例,LSIL患者21例,HSIL患者68例,2种方法仅在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LEEP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正确诊断HSIL 50例,灵敏度为80.88%,特异度为76.32%,阳性预测值为85.94%,漏诊率为19.12%,误诊率为23.67%,诊断符合率为79.25%。结论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对诊断HSIL患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但仍存在一定的漏诊与误诊,仍需要进一步行LEEP术病理诊断进行确诊,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宫颈电切割术(LEEP术)在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LEEP术对经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诊断为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Ⅱ、Ⅲ级)患者90例进行治疗,根据病检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等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占90%(81/90);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2%(2/90),有1例病栓为浸润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1例为原位癌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诊断级别降低占8%(7/90);无一例感染和颈管狭窄,无手术切缘阳性者.结论:LEEP术后病理诊断是阴道下多点活检的补充诊断,对于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Ⅱ、Ⅲ级)患者,及早行LEEP术诊断和治疗可以早期发现宫颈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LEEP联合聚甲酚磺醛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睿 《临床医学》2007,27(3):31-33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聚甲酚磺醛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疗价值.方法 对165例CIN患者行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LEEP术,术后阴道内放置聚甲酚磺醛栓1枚/隔日1次×12次,并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对其疗效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术前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诊断结果相比,165例LEEP术后病理结果级别升高者30例,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最终结果的符合率为72.1%(119/165),LEEP术后病理结果最终结果的符合率97.9%(161/165),P<0.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EEP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CIN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等优点,对CIN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谷冬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96-2996
目的 探讨环行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对经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子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CIN的52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根据术前、术后病理变化及随访,判断LEEP的疗效.结果 宫颈LEEP和术前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20例,符合率38.5%;不符合的32例中,宫颈LEEP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升级者6例(11.5%),降级者26例(50.0%).宫颈LEEP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 LEEP可提供完整的标本送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CIN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晓黎  孟戈  段华 《新医学》2023,(12):895-901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的患者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升级至CIN2以上(CIN2+)的相关风险因素,为CIN2患者的分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宫颈CIN2而进一步行LEEP术的21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LEEP手术前、后的病理诊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初次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阴道镜下病变累及象限数目、可见病变面积占宫颈表面积的比例、可见病变的最长线性长度、转化区类型、病变是否累及腺体和阴道镜图像特征等相关因素与LEEP术后病理升级的关系。结果 210例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宫颈CIN2中,37例(17.6%)LEEP术后病理诊断为CIN2+,其中1例为宫颈鳞癌IB1期。单因素分析显示LEEP术后病理升级与患者年龄、阴道镜下病变累及象限数目、可见病变面积占宫颈表面积的比例、可见病变的最长线性长度、转化区类型及阴道镜图像特征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阴道镜下病变累及>1个象限、可见病变面积占宫...  相似文献   

9.
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整理近5年来我院及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行宫颈锥切术的病人86例,自身对照比较细胞学、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报告结果的差异。结果:86例患者中,71例(82.6%)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一致,15例(17.4%)不一致。45例(52.3%)宫颈锥切术后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一致;41例(47.7%)不一致,其中20例(48.8%)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重,11例再次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再次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3例再次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21例(51.2%)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轻。结论: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病变诊治中既是一种明确诊断的方法,又是一种有效治疗的手段。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病变诊断和进一步治疗中有其不可代替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娟  陈可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20-3820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及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CIN的两种方法。方法对阴道镜定位活检证实宫颈CIN患者行LEEP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比较。结果 LEEP、全子宫切除术与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4.91%、61.54%;病理分级下降分别为39.52%、20.51%;病理级别上升分别为15.57%、17.95%。其中6例活检为高级别的CIN经全子宫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宫颈镜下浸润癌。结论阴道镜活检较难发现宫颈上皮深处及宫颈管内病灶,LEEP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活检不足,达到诊治目的 ,全子宫切除术存在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爱洁  丁玎 《临床医学》2006,26(11):36-37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点状活检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通过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诊断为宫颈疾病且随后行LEEP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将LEEP术前后的病理结果做比较。结果 阴道镜下定位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67例,占67%;病理级别不一致者33例,占33%,均为病理级别下降。全部病例无切缘阳性。结论 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取得首次较准确的组织病理诊断,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级与病理结果的相符性及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 1级的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计算所有患者术前活检诊断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析患者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前活检诊断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6.77%(269/310),活检结果为CIN 1级患者中,病理诊断为CIN 2级及以上病变的病理升级率13.23%(41/310)。单因素分析显示,阴道镜检查前的宫颈细胞学异常、HPV16/18阳性、绝经、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是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P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细胞学异常、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绝经、HPV16/18阳性均是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高危因素(P 0.001)。结论阴道镜检查满意状况、宫颈细胞学异常以及绝经、HPV16/18阳性等是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0例经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或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异常,或上述筛查正常但肉眼观察到宫颈柱状上皮中重度外翻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术,比较两者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检的总符合率为65.00%(247/380),镜下活检诊断为CINⅠ级者经LEEP术后升级为CINⅡ/Ⅲ级的占10.59%(9/85),诊断为CINⅡ/Ⅲ级及原位癌者经LEEP术后诊断升级为微小浸润癌的占11.40%(13/114)。2种诊断方法与联合诊断的最终病理结果比较,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总符合率为80.79%(307/380),LEEP术后病检的总符合率为84.21%(320/380)。结论 阴道镜宫颈活检可以有效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但可能存在漏诊微小浸润癌的风险,联合使用阴道镜宫颈活检和LEEP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3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种诊断方法——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阴道镜下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7月-2008年3月对门诊患者用TCT、阴道镜下活检及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CIN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有1282例患者接受了TCT,发现异常者158例。共有1282例患者作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诊断CINⅠ级70例,CINⅡ级70例,CINⅢ级10例,宫颈浸润癌8例。TCT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54.29%,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100%。TCT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40.00%,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90.00%。LEEP术后病理与阴道镜活检病理比较,诊断完全符合86.21%,术后病理诊断升级3.45%,术后病理诊断降级2.87%。结论:3种诊断方法均有一定的漏诊率。TCT-阴道镜-LEEP三者在CIN的诊断和治疗中互为补充,可以提高CIN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2例宫颈病变患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检查,并根据手术指征行针对处理,术后病理诊断。比较患者活检结合搔刮术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共确诊39例,诊断符合率为92.86%。其中:微小浸润癌4例,宫颈原位癌10例,CINⅡ—Ⅲ级13例,CIN I级5例,慢性宫颈炎7例,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0.91%、92.85%、83.33%和100.00%。行子宫切除术13例,宫颈锥切术25例,宫颈癌根治术4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结果良好。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检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较高,是宫颈病变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可运用于患者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6.
林旗  赵湘婉  黄小敏 《临床医学》2013,33(5):112-114
目的评估阴道镜多点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其误诊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并行宫颈锥切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评估阴道镜多点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并筛选其误诊的相关因素。结果阴道镜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58.89%(53/90),误诊率为41.11%(37/90)。经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级别升高占21.11%(19/90),级别下降占25.56%(23/90);漏诊宫颈癌3例,占3.33%。发现阴道镜活检CIN合并腺体受累病变者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CIN的误诊发生显著相关(P<0.01)。结论阴道镜多点活检确诊CIN尚不完全可靠,存在误诊。宫颈锥切术可以弥补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缺陷,明显降低CIN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7.
CIN Ⅱ-Ⅲ宫颈锥切术153例病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的病检符合率和中、重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子宫颈锥切术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年多来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Ⅱ-Ⅲ,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153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比宫颈锥切术后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结果 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相符者96例.占62.75%;不相符者57例,占37.25%;其中诊断CINⅡ升高为CINⅢ的15例.占9.80%,CINⅢ升为子宫颈浸润癌13例,占8.50%;诊断降低者52例,占33.99%.结论 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十分重要;宫颈锥切术是一个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的手术,术后的病理检查尤其重要.CINⅡ-Ⅲ的病例,建议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进行最终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方法从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集到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行阴道镜检查及LEEP术治疗的87例患者。比较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 结果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总符合率为74.71%。以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为标准,阴道镜诊断CINⅠ符合率为57.14%,诊断CINⅡ符合率为73.68%,诊断CINⅢ符合率为89.26%。其中,诊断CINⅢ的准确率高于CINⅠ(P<0.05)及CINⅡ(P<0.05)。CINⅡ与CIN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有漏诊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风险。阴道镜联合LEEP术可实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131例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高频电波刀行电环切除(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31例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资料,对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镜下活检初步诊断为宫颈病变(宫颈糜烂、肥大、息肉、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131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标本的病理诊断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复查宫颈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131例患者术后得以随访半年内均无复发。结论LEEP对包括宫颈炎症(息肉、肥大、糜烂)、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具有低复发、低残留、高治愈的特点。LEEP是目前治疗宫颈病变的最佳方法,也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道镜(colposcopy)联合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137例病人,采用宫颈LEEP治疗,宫颈病变移行区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诊断符合率为65.51%,LEEP术后3个月随访慢性宫颈炎100%治愈,CINⅠ100%治愈,CINⅡ96.7%治愈,CINⅢ93.3%治愈。结论LEEP为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提供可靠的病理标本,对诊断、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具有重要意义。阴道镜下活检,LEEP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一个新的诊断模式,尤其是对微小浸润癌早期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