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建良  罗志远  张素英 《河北中医》2011,33(12):1797-1798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根治术后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其最常见的治疗毒性,外照射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损伤。急性皮肤反应是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皮肤损伤与射线剂量呈正相关[1]。李素艳等[2]研究显示皮肤受照射5 Gy就可形成红斑,20~40 Gy可形成上皮脱落及皮肤溃疡。  相似文献   

2.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在降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转移、延长无病生存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会对放射野的皮肤造成损伤,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放疗计划的顺利实施,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009 - 10-2011 - 03,我们运用沙榆油防治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56例,并与常规宣教治疗47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康复新液预防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接受放射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康复新液外用3次/d,对照组采用外搽喜疗妥乳膏1次/d。2组均在放射治疗前2 d开始用药,至放疗结束,分别在放射治疗第3,5周评定其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放射治疗后第3,5周的2~3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中药康复新液在放射性皮炎预防中有其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吴晓月  宋丽君  韩宝瑾  刘杰 《世界中医药》2021,16(13):1942-1947
准确、标准的评估工具对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诊断、防治均有重要意义.现对国内外开发的放射性皮肤损伤评估工具进行综述,并分析现有评估工具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建议肿瘤诊治和研究时依据患病人群特点、干预效果、测量负担、是否在目标人群中应用或验证等选择适宜的量表.为全面评估放射性皮肤损伤症状表现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开展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局部氧疗联合康复新液、乳酸依沙吖啶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96例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外用比亚芬常规清创换药,治疗组清创换药外用0.1%乳酸依沙吖啶、康复新交替湿敷,2~3次/d,再配合局部氧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肤损伤分级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47/48),对照组为79.2%(38/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9,P=0.002)。2组0~4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分布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治疗组放射性皮肤损伤0~4级的患者数分别由治疗前的0、3、9、12、24例变为治疗后的8、12、22、6、0例,对照组分别由治疗前的0、2、10、25、11例变为治疗后的2、5、18、23、0例。治疗组0级[8例(16.7%)比2例(4.2%)]、3级[6例(12.5%)比23例(47.9%)]患者的分布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19、12.649,P值分别为0.045、0.000);精神萎靡例数[15例(31.3%)比28例(58.3%)]、皮肤干燥皲裂例数[10例(20.8%)比28例(5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66、12.588,P值分别为0.014、0.000)。结论局部氧疗联合康复新液、乳酸依沙吖啶药液湿敷和交替喷洒给药,可减轻放疗所致不良反应,提高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方法之一,但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皮肤损伤几率也越高,可导致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放射性皮炎轻者可引起患者的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干燥、脱屑,严重时可致放射野皮肤出现红斑、灼痛、渗液、溃疡,引起  相似文献   

7.
黑绛丹治疗放射性皮炎3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富琦  王笑民  杨杨  徐咏梅  罗银星  杨国旺 《中医杂志》2007,48(12):1101-1102
黑绛丹来源于刘禹锡"鸡子乱发膏",由蛋黄油、血余炭两味药物组成。我们曾应用黑绛丹治疗放射性皮肤溃疡,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为进一步证明黑绛丹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确切疗效。2005年以来我们应用黑绛丹治疗放射性皮炎,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此文针对近年来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机制及中西医防治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目前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尚缺乏标准化方案,一些新的现代医学方法仍处在实验研究阶段,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中医学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取得良好效果。因此中医药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一定的效果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放射性皮炎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并以此探讨复方溃疡油防治放射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接受头颈胸部位放射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溃疡油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观察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IL-8,IL-10的变化,探寻溃疡油防治放射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结果:复方溃疡油能显著地延缓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降低患者放射性皮炎级别,加速放射性皮炎的愈合(P0.05)。在30 GY时,两组EGF水平较放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60 Gy时,两组EGF水平均较30 Gy时有所回升,试验组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0 Gy时两组的IL-6,TNF-α,IL-1,IL-8水平均在放疗后显著上升(P0.01),60 Gy时两组的IL-6,TNF-α,IL-1,IL-8水平有所下降;30 Gy时试验组IL-6,TNF-α,IL-1,IL-8上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0 Gy时下降水平又高于对照组。30 Gy时两组IL-10均较放疗前明显下降,而60Gy时IL-10均上升,试验组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0 Gy时试验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溃疡油可能通过早期抑制促炎因子IL-6,TNF-α,IL-1,IL-8的产生和释放,同时降低抑炎因子IL-10的下降速度,后期促进EGF的产生,从而达到延缓皮肤炎发生,并提高皮肤炎痊愈速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西医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综合比较了中西医各自在治疗方面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常见问题,指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展方向,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治疗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晚期肿瘤的治疗,据国内外几大肿瘤治疗中心统计,约有60%~75%的癌症患者要接受放射治疗.[1]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损伤.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皮炎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154-1154,1180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据国内外的几大肿瘤治疗中心统计,约有60%-75%的癌症患者要接受放射治疗。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放射反应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照射疗程、正常组织或器官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其中以放射性皮炎最常见,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阻碍患者进一步治疗。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皮肤放射性反应,提高正常皮肤放射耐受性,增进肿瘤放疗效果,近年来许多临床护理工作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放射医学的发展,放射性皮肤损伤逐渐成为常见的临床疾病,约85%的肿瘤放疗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轻则疼痛、刺痒、红斑,重则水肿、溃疡、出血、坏死,部分患者甚至因此中断放疗,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放射性皮肤损伤为火热毒邪侵害人体所致皮肉腐烂,属烧伤学范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紫草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TCMSP数据库和查阅文献获得紫草的活性成分,通过BATMAN-TCM数据库获得紫草活性成分的相关基因,通过Pubmed2ensembl数据库和Digsee数据库获取放射性皮炎的相关基因,筛选两者共有的基因作为紫草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潜在靶点。通过String平台及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紫草和放射性皮炎的蛋白互作网络(PPI),将共有靶点基因提交至WebGestalt数据库进行GO聚类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采用i GEMDOCK软件进行关键靶点基因与紫草活性成分之间的分子对接,评估两者之间的结合活性。结果:共筛选出18个活性成分,373个紫草相关基因,425个放射性皮炎相关基因;筛选出29个共有靶点,基因富集分析显示,共有靶点基因涉及46个GO生物功能条目,包括生物过程条目12个、细胞组成条目19个、分子功能条目15个,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的调节、激素代谢过程等;涉及KEGG信号通路共76条,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通过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6个关键靶点蛋白后,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多数紫草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紫草可能通过作用于VEGFA、TNF、PTGS2、IL1B、MMP9、IFNG等靶分子发挥抗氧化、抗炎、抗菌、促进血管再生、调节激素水平的效应,从而防治放射性皮炎。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是所有的体外照射,其射线需要通过皮肤才能达到瘤体,皮肤及皮肤附属器官的上皮细胞对射线比较敏感,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后可发生一系列渐进性改变,最终形成放射性皮肤损伤。轻者表现为红斑、色素沉着、脱屑,有烧灼、刺痒感;重者出血、水肿、溃疡、糜烂、有渗出液、感染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对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108例肿瘤放疗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使用胸腺五肽外涂患处,1日3次,共计10mg,观察10天。结果所有患者在使用胸腺五肽后病情均出现好转,用药3天后起效,在用药7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取得良好疗效。结论胸腺五肽能够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放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三黄液联合芦荟汁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黄液联合芦荟汁对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使用三黄液联合芦荟汁外搽放射野皮肤,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外搽放射野皮肤.观察患者I级-IV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II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时间、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三黄液联合芦荟汁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I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8.0%和17.4%;II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4.0%和65.2%;III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分别为8.0%和17.4%;两组均未出现IV级急性放射性皮炎.两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级、III级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液联合芦荟汁的应用,对急性放射性皮炎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综合护理模式在放射性皮炎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的70%以上。临床上对鼻咽癌的治疗一般以放射治疗为主,放射性皮炎是常见的放疗反应之一。一个Ⅲ级放射性皮炎的出现,将直接影响放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经济负担以及医院的住院负荷。因此如何避免Ⅲ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以来,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行了科学的护理,有效地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病程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放疗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受照部位正常皮肤的放射性损伤,这是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放射野区域内局部皮肤的发红、干性脱屑,继而出现渗出、水疱及不同程度的上皮剥落甚至溃疡.患者均感明显的灼痛,严重者需中断治疗,往往会影响疗效和生存质量.我科以中药外用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膏防治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需要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人.中药组在第一次放射治疗时给予凉血解毒膏涂抹局部;对照组只做常规放射治疗宣教和健康教育.结果: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总发生率对照组为100%,中药组为84%(P<0.05),I级放射反应对照组为38%(19/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