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胆囊切除和胆囊疾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123例患者,同期收集诊断为非胆汁反流性胃炎的221例患者。将患者依据胆囊状态分为胆囊疾病、胆囊切除和胆囊无疾病3组,分析胆囊状态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结果 12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存在胆囊切除22例(17.89%),胆囊疾病26例(21.14%);221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存在胆囊切除7例(3.17%),胆囊疾病30例(13.57%)。胆汁反流组和非胆汁反流组的胆囊状态不同(χ~2=21.089,P0.001)。胆囊状态和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有关:相对于胆囊无疾病患者,胆囊切除和胆囊疾病患者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风险较高(OR1,P0.012 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切除、胆囊疾病及年龄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囊切除及胆囊疾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存在着关联性,胆囊切除和胆囊疾病可能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2 5 4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 32例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行开腹手术治疗 ;13例单纯引流 ,其中 3例中转开腹 ;腹腔镜探查 15例 ,13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治疗 ,2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置肝下引流管治疗胆漏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B超引导置管治疗仅适于迟发包裹性胆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腹部及肩背部疼痛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1例LC术后腹部及肩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31例患者中胃溃疡2例,胃癌1例,肝内胆管结石3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肠粘连2例,切口疝1例,肋弓下切口疼痛10例,胆囊窝积液8例(腹腔脓肿1例,胆囊床迷走胆管漏1例,胆囊床渗血1例,肝中静脉损伤1例,胆汁外溢4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3例。结论:术前完善检查、术中仔细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副损伤、术后积极治疗,LC术后疼痛是完全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疼痛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疼痛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2 7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 35例再疼痛的临床资料。结果 :诊断为右肝管狭窄肝内胆管局灶性扩张 4例 ,残株胆囊炎和 (或 )胆囊管残余结石 6例 ,胆管炎胆道残余结石 2例 ,胆道运动障碍 4例 ,膈神经损伤 3例 ,肝下间隙积液感染 5例 ,上腹部切口硬结 ,肋弓部损伤性疼痛 1 1例 ,多数病例术后疼痛与操作有关。 34例行保守治疗 ,1例行EST ,症状缓解或痊愈。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操作引起的术后再疼痛 ,应予以高度重视 ,只要仔细手术 ,术后疼痛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4例为院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其中3例术中发现,2例行术中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术后3个月造影通畅拔除T管;1例行右肝管修补T管引流,术后仍有胆汁漏,6个月后拔除T管。另1例术后48 h发现,行ERCP造影ENBD引流3个月治愈。另外11例系外院转入,发现胆管损伤时间2 d至6个月不等,入院后行ERCP或MRCP检查,有胆汁漏者保持引流通畅,造影提示肝门部胆管狭窄者择期行胆管空肠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粘连严重或解剖变异者需要警惕胆管损伤,损伤后早期发现治疗效果好。48 h后发现者要根据损伤的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采取手术和保守治疗各1例,均痊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多量渗血、胆漏应及时处理,防止渗液在腹腔内弥散,必要时留置肝下引流,防止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5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费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胆总管损伤1例,经修补并置管引流治愈;4例术后胶管引流出胆汁,未经特殊处理而治愈.结论:肝外胆管、速走胆管损伤及胆囊管残端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行胆总管修补、T管支持引流或胆肠吻合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预防并发症出现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37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均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术后因肝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腹膜炎中毒性休克死亡1例;发生胆汁漏4例,均在1周之内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特殊情况下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疾病是安全可行的,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性腹膜炎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roscopic eholecystectomy,LC)术后腹腔引流液可以间接反映胆道损伤情况。本组2000年11月至2003年6月间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715例,出现胆汁性腹腔引流4例。其中2例胆囊管漏胆,非手术治疗治愈;2例二次开腹探察未见胆道损伤及漏胆。LC术后胆汁性腹腔引流不一定存在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自 1993年 11月~ 1999年 12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92 6例 ,术后并发胆漏 7例 ,占 0 .76% ,现综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5例 ,女性 2例 ,年龄 32~ 35岁。术前诊断 :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 4例 ,胆囊息肉 2例 ,急性胆囊炎 1例 ,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诊断标准 :①根据肝下间隙的引流管引流的胆汁量而确定 ,凡手术当天和术后第 1天引流胆汁总量超过 15 0ml,或术后第 1天胆汁量在 10 0ml以上者 ,视为胆漏[1] ,本组有 4例 ,其中 2例 2 4h引流胆汁 40 0~ 80 0ml。②未放置引流管者 ,术后病人出现发热、腹痛、黄…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疼痛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再疼痛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月168例LC术后再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非切口创伤引起;LC术后并发症引起;LC术后1年内又出现类似术前症状;LC术前症状符合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症状,而未能进一步完善诊断,术后又出现LC术前相同症状及新发症状,考虑为其他病因引起的LC术前疼痛症状)。并对其术后再疼痛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颈肩痛24例;戳口痛5例;持续性腹腔内疼痛71例,其中28例胆漏,23例继发胆总管结石,6例术后急性胰腺炎,残株胆囊炎和(或)胆囊管残余结石8例,肝下间隙积液感染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阵发性腹部疼痛32例,其中9例为肠蠕动亢进,23例胆道运动障碍;黄疸并疼痛31例,其中右肝管狭窄肝内胆管局灶性扩张7例,胆管炎10例,肝外胆管残余结石11例,壶腹癌2例,胆总管下端癌1例;胆道蛔虫症2例;腹胀诱发疼痛2例;剧烈恶心、呕吐诱发疼痛1例。168例均症状缓解,其中再手术、ERCP+EST治疗86例,非手术治疗82例。168例随访1~36个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LC术后疼痛的原因涉及到围手术期的每个环节;完善LC术前检查,重视术中术后的每个环节是减少LC术后疼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附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6月至2010年4月施行6 000例LC术后7例及外院转诊2例胆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9例患者中2例胆漏,经保守治疗痊愈(B超下穿刺引流,内镜鼻胆管引流);1例肝总管横断伤因术后发现较晚、水肿严重,暂行高位胆管引流术;2例术中发现肝总管横断,中转开腹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痊愈出院,随访2年,无胆管狭窄;3例术后胆漏,开腹手术,2例胆囊管残端漏行胆囊管结扎术,1例右副肝管胆漏行右副肝管缝合"T"管引流术;1例胆囊管钛夹将胆总管成角钳夹,开腹取夹治愈。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解剖变异、病变程度、技术因素是LC导致胆道损伤的常见原因。胆道损伤应及时发现,准确诊断,根据分型正确处理,才能获得满意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迟发性胆漏的发生原因、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例LC术后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胆漏发生时间为术后5~10 d,平均(7.4±1.7)d;其中迷走胆管损伤、焦痂脱落2,胆囊管钛夹滑脱1例,胆总管电灼伤1例,原因不明1例。1例于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愈;3例行腹腔镜探查术,其中1例行迷走胆管结扎、腹腔引流术,2例分别行开腹迷走胆管缝扎及胆囊管缝扎、腹腔引流术;1例胆总管损伤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鼻胆管引流术+B超引导腹腔穿刺引流术治愈。住院12~21 d,平均(15.3±2.1)d;出院后1年复查,无胆道狭窄、胆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生活质量良好。结论: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发生原因主要有迷走胆管损伤、胆管电灼损伤及胆囊管处理不当。内镜及介入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Luschka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LC Luschka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Luschka胆管损伤7例,其中6例经迷走胆管漏处再上钛夹后治愈,1例经ENBD治愈;另1例术后发生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再次经腹腔镜探查并在胆囊壶腹部迷走胆管漏口处上钛夹,并经腹腔引流后治愈。结论:提高对Luschka胆管的认识,是预防迷走胆管损伤和减少术后误诊的关键;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引流、腹腔镜探查是治疗LC Luschka胆管损伤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漏的原因及诊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5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LC术后胆漏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胆道损伤率为0.73%(25/3408),表现为术后胆漏的占36%(9/25)。其中主胆管损伤5例,副肝管损伤7例,除1例迷走胆管损伤未行再手术外,其余11例均再手术,均治愈。结论术后胆漏是LC胆道损伤的特点之一,LC术后不明原因的突发性上腹部剧痛是胆漏的信号。胆漏量<100ml/d,可行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胆漏量>100ml/d,应及时开腹再手术,根据情况行胆道的修复或重建,若不能行一期修复或重建的可先行经近端胆管插管外引流。  相似文献   

16.
LC术后近期腹痛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后近期腹痛的原因 ,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5例LC后近期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再手术治疗 9例 ,非手术治疗 2 6例。结果 损伤性因素 8例 ,其中术后胆漏 6例 ,腹壁戳孔结石残留 2例 ;非损伤性因素 2 7例 ,包括胆道蛔虫症 2例 ,胆总管结石 5例 ,急性胰腺炎 1例 ,胆道功能紊乱 17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例 ,胃癌 1例。 3 5例均治愈。结论 完善LC术前检查 ,重视术中术后的每一个环节是减少LC并发症的关健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十二指肠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漏行十二指肠镜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治疗性ERCP干预7例LC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经内镜下胆道造影明确了胆漏的原因,6例经内镜治疗后胆漏痊愈,1例并发轻症胰腺炎。结论:LC术后对肝外胆管完整、无弥漫性腹膜炎的胆漏,早期行十二指肠镜干预联合腹腔引流可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对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1例肝胆外科术后胆漏,提出胆漏新的临床分型:Ⅰ型,胆囊管漏;Ⅱ型,肝外胆管漏(漏口直径小于胆管直径1/3的为A型,大于1/3为B型);Ⅲ型,肝内胆管漏(肝内胆管盲端漏为A型,引流肝段以下的肝内胆管漏为B型,引流肝段以上的肝内胆管漏为C型);Ⅳ型,Luschka管漏。结果11例中Ⅰ型6例,ⅡA型2例,ⅢA型1例,ⅢB型2例。4例行单纯支架置入,7例行Oddi括约肌切开联合支架置人。术后3周拔除支架6例,1个月拔除支架2例,2周、6个月和9个月拔除支架各1例。11例经内镜治疗后腹痛缓解,腹腔胆汁引流消失,黄疸消退。1例随访6个月,10例随访1—3年,均未复发腹痛、发热、黄疸、腹腔积液,血胆红素正常。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是治疗肝胆外科术后大多数胆漏的有效手段之一,胆漏新临床分型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发生胆管损伤及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LC胆管损伤及胆漏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16年11月为4 315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胆管损伤及胆漏40例(0.93%)。35例(0.81%)为迷走胆管漏,其中34例被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后治愈,1例延迟性迷走胆管漏因未引起足够重视、延误处理时机而死亡;2例(0.05%)副肝管损伤、2例(0.05%)肝总管损伤、1例(0.02%)胆总管横断损伤,术中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后均获治愈;无胆囊管漏病例。术后随访3~24个月,除1例死亡,余者均无明显腹痛、腹胀、黄疸、畏寒发热、胆管狭窄及胆管炎等表现。结论:充分了解胆囊三角与迷走胆管的解剖、直视下娴熟的手术操作与技巧、及时正确处理胆管损伤与胆漏、必要时果断中转开腹、重视出院后的门诊随访,是防治LC胆管损伤、胆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