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6例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经治疗4星期后,分别对Berg平衡量表、目测类比评分、静动态平衡试验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0%,对照组65.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疗后Berg量表积分、睁眼双足站立时间和闭眼双足站立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疗法是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针加康复训练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对照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明确电针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穴取百会、风府、风池等)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经治疗4周后,分别对Berg平衡量表、人体平衡姿势描记图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65.2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疗后Berg量表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睁眼平衡姿势描记图各项指标均较疗前好转(P〈0.01,P〈0.05)。结论:电针加康复训练是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辨证治疗青年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桡骨骨折青年患者15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3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应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后腕关节自评量表评分、肿胀消退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3%,明显高于对照组之83.33%(P〈0.05);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恢复情况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明显短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辨证治疗青年桡骨骨折疗效显著,简单易用,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口服芷乌灵胶囊和安定片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睡眠障碍量表(SDRS)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64.0%(P〈0.05);治疗后两组PSQI、SD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予以乌灵胶囊和氟西汀,对照组30例,予以氟西汀,6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cale of neurologic defict grade,SSS)观察疗效。结果:按实际处理,研究组3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有26例进入结果分析。经过6周治疗,两组对卒中后抑郁障碍均有显著疗效,研究组在治疗后第一周末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治疗后第一周末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治疗后2,4,6周末S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S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周末时,两组的改善抑郁障碍疗效比较:研究组好于对照组(93%,69%)(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乌灵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确切,疗效好于单用氟西汀,且较单用氟西汀起效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去杖汤结合平衡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去杖汤配合平衡针法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平衡针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3天,观察临床疗效及疼痛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和84.21%,治疗组疗临床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去杖汤结合平衡针法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廖美容  周义杰  苏丹  王培力 《新中医》2013,45(12):75-77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以当归四逆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47例,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末采用疼痛量表(SF—M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35.29%,对照组为17.02%,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SF-MPQ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4、8周末SF—MPQ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8周末,2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同期治疗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均有便秘、恶心、口干、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程度较重,2组同期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O〈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较单用盐酸帕罗西汀疗效显著,起效快,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8.
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王俊  姜劲峰  王玲玲 《中国针灸》2006,26(5):328-330
目的:观察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5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取神庭、百会、大椎、神道、至阳为主穴,同时内服抗抑郁药物;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汉密尔顿(HAMD)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HAMD量表分值在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PSQI量表分值仅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和PSQI量表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9.
朱晔  王孟清  舒兰 《新中医》2007,39(3):33-34
目的:观察清解化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和预防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解化瘀汤,疗程为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尿β2-MG、血清IgA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月,紫癜复发率治疗组为23.68%,对照组为46.6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尿常规异常率治疗组为7.9%,对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解化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有效预防肾损害。  相似文献   

10.
陈越峰  茅敏  李运 《新中医》2009,(3):89-90
目的:观察针刺颈3~5夹脊穴配合氯丙嗪肌肉注射治疗中枢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3~5夹脊穴并予氯丙嗪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氯丙嗪肌注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为(3.1±1.2)天,对照组为(4.6±1.7)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3—5夹脊穴配合氯丙嗪肌注治疗中枢性呃逆,疗效优于单用氯丙嗪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等速训练对偏瘫患者踝关节跖屈肌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给予患者踝关节等速向心肌力训练。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踝关节跖屈肌力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踝关节跖屈肌力等级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踝关节跖屈肌力等级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跖屈肌力的改善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抽提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小脑梗死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小脑梗死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抽提透针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4周和治疗8周时用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姿势评定量表(P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时总有效率依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8周与治疗4周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4周时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治疗4周时MBI、BBS、PA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8周时MBI、BBS、PA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4周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4周和治疗8周时MBI、BBS、P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提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小脑梗死后患者平衡能力的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闭链运动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闭链运动对下肢功能进行强化训练,禁止采用开链运动对下肢进行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中不强化采用闭链运动对下肢功能进行训练,不禁止采用开链运动对下肢进行训练,连续治疗8周。采用Berg平衡量表测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测定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来评价患者的步行能力。结果:采用闭链运动对下肢功能进行强化训练后,治疗组Berg平衡量表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W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闭链运动对下肢功能进行强化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是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针刺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4月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老年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前庭康复训练,观察组55例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针刺,持续治疗6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oVEMP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DHI评分、VAS评分、BBS评分和SAS评分、oVEMP检测上改善明显,而且临床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针刺可提高老年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改善平衡功能及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易筋经训练对大学生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学生60例,随机分为易筋经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易筋经组进行健身气功-易筋经训练,每周进行5次,每次练习45 min,共练习10周;对照组维持正常生活及运动方式,观察周期同易筋经组.所有大学生在试验前后均进行静态平衡(Terax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对中风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中医院康复科收治住院的98例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值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和治疗组50例(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NDS)、Berg平衡功能进行评定量表(BBS)、巴氏(Barthe)指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有效50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100.0%(50/50);对照组有效4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6%(43/4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2.163,P<0.05)。(2)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N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18.39、16.22,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增高(t=145.00、54.25,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增高(t=126.00、27.13,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NDS评分均较照组降低(t=-5.299,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照组评分增高(t=2.805、13.203,均P<0.05)。 结论埋线疗法结合针刺、康复训练对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的质量,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针康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康复组予一般康复疗法和平衡训练法,针康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头穴丛刺治疗,穴取顶区和枕下区.采用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定患儿的平衡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定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后Berg平衡评分、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针康组治疗后Berg平衡评分、ADL评分较康复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在改善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8.
何霞平  胡琳丽 《新中医》2021,53(2):191-19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比较2组康复效果、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下肢平衡能力(BBS)评分、四肢瘫功能指数(QIF)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等Fugl-Meye评分及总分均较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BS、QIF评分均较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BBS、QI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下肢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