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记事本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记事本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制订护理记事本内容包括护士和护士长工作内容,并将护理记事本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结果使用护理记事本1年多以来,记录护理工作信息332条,各类问题都得到及时处理,各项护理指标均达标,实现了零投诉。结论护理记事本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降低差错事故隐患,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绿色、安全、人性化"护理工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实现人本管理的护理工作模式。方法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指导,以医院管理年为契机,构建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全过程实现“绿色护理、安全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工作模式。结果开展新的护理工作模式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新型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加强了护理工作的内涵建设,使整体护理得到了持续发展,护理工作基本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主题。  相似文献   

3.
丁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390-4392
护理工作制度是维护医院护理工作秩序,保障护理质量和患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措施。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制度和规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控制护理质量、制定护理服务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现将分级护理制度临床实施的现状做一综述,以期分级护理制度能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永恒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基础护理始终是护理工作不变的基本内容,护理专业的职能理念随着时代进步和专科医疗发展而变化,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强化基础护理是医疗护理工作发展的要求,作为护理管理人员,做好基础护理必须科学地利用好人力资源,要有医疗护理安全意识,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算非护理工作时间,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方法对全院37个临床科室进行非护理工作时间测算,选取非护理工作耗用时间及占用人力,比较非护理工作时间在内、外科的差异。结果我院每周非护理工作耗用时间共计92 524.67 m in,占总护理时数的6.95%,内、外科非护理工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医院应正视目前护理人员从事非护理专业工作的现状,建立完善的后勤服务支持系统,根据各级岗位职责对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利用,从而真正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精神专科医院护理工作环境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154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护理工作环境各维度得分均低于综合医院(P0.05),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P0.01),工作环境现状是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环境水平较低,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管理者应当继续优化护理工作环境各要素,进一步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工作负荷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与工作时间、工作的难易度以及实际参与工作的程度有关的量[1]。护理工作负荷是指住院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的护理工作总量,或在特定的单位时间之内,个人或者团体对患者所做的护理工作需要的时间总量[2]。护理单元工作负荷的量化是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护理人力成本核算的基础,也是护理管理者制定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综合测评原则的重要依据[3,4]。护理工作负  相似文献   

8.
护理工作量是护理人力配置的基础,准确测量护理工作量能够真实反映科室工作情况及护理服务的可及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护理的职能范围和内涵在不断扩大,致使护理工作量的测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何准确测量护理工作量并进行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迫在眉睫。本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更准确地测量护理工作量提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适合军队疗养院门诊部发展的护理工作路径。方法文章从护理观念的转变、门诊部护理人员的组成、门诊部护理服务的内容3个方面来分析探索适合门诊部发展的护理工作路径。结果通过新的护理工作路径的实施,扩大了对门诊部的宣传,使门诊部的护理工作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结论新的护理工作路径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有助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护理质量,适合门诊部护理工作的创新要求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现人本管理的护理工作模式,以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方法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指导,以医院质量管理年为契机,构建"以人为本、安全、和谐"的护理工作模式。结果实施新的护理工作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新型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加强了护理工作的内涵建设,使整体护理工作得到了持续发展,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感染科整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完善的护理干预对感染科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的整体护理工作,总结其中整体护理干预存在的问题.在2011年不断完善感染科整体护理工作,通过完善基础护理,强化消毒隔离措施,做好健康教育等,比较2010年与2011年两阶段护理工作质量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2011年医院的护理工作得到了不断改进,与2010年比较,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 完善整体护理工作能够明显地提高感染科的护理质量,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环境在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为临床护士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护士职业认同问卷和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对37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护理工作环境量表总分为(191.60±25.42)分,低于常模(P0.01)。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90.05±11.42)分。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总均分为(2.82±0.36)分,低于常模(P0.01)。相关分析显示工作环境、职业认同感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职业认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直接效应(λ=0.638,P0.01);职业认同对护理工作环境有直接效应(λ=0.443,P0.01);护理工作环境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直接效应(λ=0.516,P0.01),职业认同通过护理工作环境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间接效应(λ=0.228,P0.01);护理工作环境、职业认同分别解释护理工作满意度16.24%与13.82%的变异量。结论护理工作环境能影响护理工作满意度,提示医院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工作环境建设,改善工作环境,从而增强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QC小组活动对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病区护理工作重点和专科护理工作特色,科室设立无菌物品管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文书书写、留置管道护理、健康教育5个QC小组。成员由科室护士组成,组长由护理骨干担当,每个小组包括1名护理骨干、2~3名护士。组长每月不定期对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抽查,每月组织1~2次会议分析发现的护理缺陷与差错事故苗头,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工作进行改进,之后跟踪监督改进的情况,各组长每月月底在安全分析会上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护士长进行工作总结。结果:QC小组成立2年多以来,提高了护士素质,激发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体现了团队精神,使病区护理工作质量较以前大幅度提高,并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根据病区护理工作重点和专科护理工作特色设立的QC小组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医疗工作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变革,程序信息化助推护理技术逐渐被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程序信息化助推护理能够全面系统的帮助医护人员完成护理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程序信息化助推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发展应用,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护理工作环境的含义、护理工作环境的测量、护理工作环境的相关理论以及与护理工作环境有关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医院及护理管理者了解国内外护理工作环境的相关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全院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考核,探讨最佳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从人均护士工作量、护理质量检查、护理服务三方面进行考核,应用秩和比(RSR)法对这些不同单位的多项评价指标进行运算、评价和比较.结果 计算出各科室护理工作质量的RSR值、概率单位(Y值),并且给予排序、分档.结论 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必须结合护理工作量、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服务三方面内容,才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应用秩和比法对护理工作质量多项指标、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不仅方法简单易行,结果较客观、明了,而且便于护理管理者掌握护理工作质量信息,科学有效地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管理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护理领域的广泛运用,推动了护理工作信息化的开展。护理工作信息化将信息技术与护理活动紧密结合,加速了护理信息共享和护理技术优势互补,改变了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促进了护理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护理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科学化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护理工作模式是一种为了满足病人的护理要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数量,设计出各种结构的工作分配方式。同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条件、工作量等因素,来选择适合本院、本地区,符合本国国情的护理工作制度。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由原来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工作模式也经历了一些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都是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到了50年代初期,美国莉迪亚·霍尔(LydiaHall)首先提出责任制护理,到了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美国、日本护理界提出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护理工作模式是一种为了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数量,设计出各种结构的工作分配方式[1].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出现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护理工作模式,如个案护理、功能制护理、小组制护理、责任制护理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环境对临床护士工作沉浸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从工作环境层面更好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士更好地沉浸到护理工作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和护士工作沉浸问卷对6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工作环境总均分为(3.04±0.35)分,工作沉浸总均分为(4.04±0.53)分。医院等级、夜班频次、高质量护理服务基础、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方式、护士参与医院事务是临床护士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良好工作环境的创造,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沉浸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