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 年1 月~2008年6月,我院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2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5例,女27 例;年龄18~40 岁,平均29岁;病程6个月~20年.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109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03年1月~2006年6月,我们对10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9例,女101例,其中21~45岁81例,46岁11例,<20岁9例;男8例.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持续时间约1~2周.……  相似文献   

3.
23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3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0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针对患者的关键问题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成功护理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谭焕源 《临床荟萃》1999,14(24):1115-1116
医院感染是衡量医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易导致感染的发生。为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医院感染的规律,本文对近10年来我院住院的106例SLE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出院患者106例,男5例,女101例,男:女为1:20.2,年龄范围20~45岁,其中20~30岁68例,31~40岁30例,41~45岁8例。  相似文献   

5.
近来,我们收治1例狼疮肾炎低蛋白血症并双下肢溃疡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10年、加重伴全身浮肿、双下肢溃疡1个月入院.查体:全身高度浮肿,双下肢小腿处各有一10 ×10 浅表溃疡,糜烂渗液明显,双足背高度肿胀.血浆白蛋白22 g/L,血红蛋白80 g/L,尿蛋白+++.入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入院后给予保护性隔离、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利尿剂、白蛋白、局部换药、理疗等综合治疗,同时加强饮食营养,20 d后患者病情好转,全身浮肿明显减轻,血浆白蛋白升至38 g/L,双下肢溃疡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们对85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电话咨询共122例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腹膜透析患者85例,男37例,女48例;年龄8~85岁,平均(55.4±1.0)岁.住院时间5~15 d,平均10 d;疾病类型:糖尿病肾脏疾病38例,高血压肾病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多囊肾2例.排除与腹膜透析无关和无统计学意义的咨询记录共122次电话咨询,同一患者电话咨询1~5次不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功能障碍的恢复作用,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的表达、血清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1]选择2004-01/05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6例,男2例,女34例,平均(32&;#177;12)岁.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0~4分:基本无活动;5~9分:轻度活动;10~14分:中度活动;≥15分:重度活动)为10~23分,均为活动期并伴有关节炎表现.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激素组17例,激素+来氟米特组19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1人为对照组,男4例,女17例;年龄20~45岁.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2]记录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疼痛指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和21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粒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的表达,血清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抗核抗体滴度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分析活动期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表达、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与抗ds-DNA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的相关性.[3]两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并用直线相关分析检测样本间的相关性.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6例,健康者21人均进入结果分析.[1]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血沉: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4.403~8.008,P<0.01),激素+来氟米特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激素组治疗后(t=4.460,3.716,3.908,4.719,P<0.01).[2]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前明显高于对照组(t=4.767~5.536,P<0.01);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t=7.011,4.434,6.157,3.705,P<0.01).外周血粒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前明显低于对照组(t=3.090,2.859,P<0.01).[3]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程序性细胞死亡1表达与ds-DNA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弱相关性(r=0.393,0.375,P<0.05).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与ds-DNA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均呈正相关(r=0.569,0.397,P<0.05).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程序性细胞死亡1的表达及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均与病情的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来氟米特治疗能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的关节症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且能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异常状态.程序性细胞死亡1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均异常升高与病情活动密切相关,且两者之间有正相关,均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免疫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0年代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 1月~ 1998年 4月 ,我院收治经血培养证实的全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77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6 4例 ,女 13例 ;年龄 1天~ 89岁 ,平均(2 7.6± 18.9)岁。其中新生儿 8例 (10 .4% ) ,30天~ 3岁 3例(3.9% )。3~ 13岁 6例 (7.8% ) ,14岁以上 6 0例 (77.9% )。静脉毒瘾者 2 9例 ,占 14岁以上成人的 48.3%。成人 31例非静脉毒瘾者中有基础疾病者 15例 ,其中天疱疮 2例 ;尿毒症 5例 ;糖尿病 2例 ;白血病 4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2例。院内感染7例 (9.1% )。.1.2 临床表现 发热 75例 (97.4% ) ,体温 38.5~ 41.2℃ ,平…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多个系统同时受累或症状表现典型时,诊断不难。但某些患者往往以某一症状或某一系统为突出表现,临床医生若警惕性不高,容易导致误诊。我院自1991年~1999年收治SLE患者32例,其中误诊1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20岁~50岁,中位数3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82年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及同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  相似文献   

10.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珍花 《临床医学》1998,18(5):17-18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较少见,临床上易误诊。我院自1989~1996年11月共收治14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4例均系住院患儿,诊断标准按1982年风湿病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男性2例,女性12例,男:女=1:6,发病年龄8.5岁~14岁,平均12岁。就诊时病程2周~1年。①就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院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治疗狼疮性肾炎(LN),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01-2010-12本院收治的LN患者59例,男3例,女56例,年龄22~37岁,LN病史8个月~5 a.所有患者均经肾活检证实为LN.病理:Ⅳ型48例,Ⅳ+Ⅴ型11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LN的诊断标准:年龄20~50岁,血肌酐<106 mmol/L,尿蛋白定量>2.0/24 h,血浆蛋白≥35 g/L,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9,无并发症,血象、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2.
石晶  孙华  高照渝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8):107-107
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收治90例挫伤性前房出血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男50例,女40例;左眼39例,右眼51例;10岁以下20例,11~20岁29例,21~30岁17例,31~40岁14例,40岁以上10例.  相似文献   

13.
脓液中分离出星形诺卡菌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11月19日,我室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后背穿刺脓液中分离出一株星形诺卡菌,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农民.于2007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后一直给予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髓造血依赖于干细胞所处的造血微环境,其中基质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在造血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其基质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异常可能导致造血微环境异常,损伤造血功能.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系统性红斑狼疮基质细胞的生长特性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探讨细胞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的关系,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病贫血可能的病理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培养,病例一对照观察,于2008-01/12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风湿科及血液学实验室完成.对象: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风湿科收治的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5例(实验组),男1例,女14例,中位年龄32(20~55)岁;合并慢性病贫血者7例,无贫血者8例.另选健康个体10名作为对照,男9名,女1名,中位年龄46(38~57)岁.方法: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主要观察指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健康对照者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特性及体外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基质细胞较健康对照生长及集落形成均延后,合并慢性病贫血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更加明显,集落内各细胞排列欠规整有序.与健康对照者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上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并且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活动呈正相关.结论: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基质细胞可能存在功能的缺陷,并且高表达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损伤了骨髓微环境,最终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造血功能异常.细胞因子可能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对1999年10月~2000年6月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出院康复指导,并与30例未进行康复指导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两组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临床确诊。康复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0岁以下5例,51岁~60岁10例,60岁以上15例;其中脑出血11例,脑梗死18例,混合型脑卒中1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0岁以下6例,51岁~60岁9例,60岁以上15例;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20例。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入院时和出院前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相比较无差异(P >0.0…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2006年10月,我们共收治58例狼疮脑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男1例,女57例,18~47岁,平均35.8岁,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起病到脑病出现小于1年者13例,1~4年者36例,4年以上者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SLE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广泛存在着结缔组织非化脓性炎症,故可造成多个器官受损,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我院1978~1990年间收治的36例SLE患者,现对其中10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资料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例患者,女性9例,男性1例,两者之比为9∶1。20岁以下1例;21~30岁1例;31~40岁4例;41~50岁4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20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功能障碍的恢复作用,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的表达、血清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①选择2004-01/05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6例,男2例,女34例,平均(32±12)岁。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0~4分:基本无活动;5~9分:轻度活动;10~14分:中度活动;≥15分:重度活动)为10~23分,均为活动期并伴有关节炎表现。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激素组17例,激素+来氟米特组19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1人为对照组,男4例,女17例;年龄20~45岁。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②记录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疼痛指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和21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粒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的表达,血清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抗核抗体滴度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分析活动期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表达、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与抗ds-DNA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的相关性。③两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并用直线相关分析检测样本间的相关性。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6例,健康者21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血沉: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4.403~8.008,P<0.01),激素+来氟米特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激素组治疗后(t=4.460,3.716,3.908,4.719,P<0.01)。②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前明显高于对照组(t=4.767~5.536,P<0.01);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t=7.011,4.434,6.157,3.705,P<0.01)。外周血粒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前明显低于对照组(t=3.090,2.859,P<0.01)。③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程序性细胞死亡1表达与ds-DNA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弱相关性(r=0.393,0.375,P<0.05)。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与ds-DNA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均呈正相关(r=0.569,0.397,P<0.05)。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程序性细胞死亡1的表达及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均与病情的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来氟米特治疗能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的关节症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且能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异常状态。程序性细胞死亡1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均异常升高与病情活动密切相关,且两者之间有正相关,均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免疫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双双  葛伟  袁静  刘凌昕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58-158,F000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青年女性,多见于15~45岁,发病率女∶男为7~9∶ 1[1].心脏的病变是SLE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SLE心脏受累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2%~98%,国内报道为52%~89%[2],心血管损害目前被公认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三个主要原因之一.有1%~5%的SLE患者会出现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等临床症状,虽引起心肌梗死的病例并不多见,但已成为SLE患者死亡尤其是病程5年以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11年5月,我科收治1 例SLE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整体护理,使患者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于5月23日病情稳定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2010年2月,我们对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同期住院SLE患者60例,男8例,女52例;年龄16~39岁;病程1~16年。均符合美国风湿协会制定的有关SLE诊断标准[1]。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