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商丘市中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各25例,对患者经阴道超声及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阴道超声与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种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纯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肌瘤患者病灶血流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均低于子宫腺肌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阴道与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联合检查对两种疾病有更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并且操作简单、安全无创,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迎辉 《吉林医学》2011,(33):7113-7113
目的:探讨应用经腹及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98例患者经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超声符合率:子宫肌瘤为96%,子宫腺肌症为78%,子宫肌瘤并腺肌瘤为68%。结论: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诊断,根据两者的超声声像特征,查找两者之间相似和混淆以及误诊漏诊的原因,要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赵芳  林晓瑜  郭宝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477-2478
目的:探讨经阴道及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的价值,结合血清CA125含量测定,提高两种疾病的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76例,子宫腺肌瘤42例及20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超声图像及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相近,但子宫腺肌瘤的痛经、子宫体触痛明显;超声诊断符合率子宫肌瘤组、子宫腺肌瘤组、合并组分别为93%、62%、80%,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子宫腺肌瘤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其阳性率85%,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及合并组。结论:经阴道及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有重要价值,但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及血清CA125含量测定,综合分析才能提高二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郑洪川  宋朝芳 《吉林医学》2011,32(12):427-2427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诊断中经阴道和腹部超声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子宫肌瘤66例和子宫腺肌瘤患者60例,运用经腹部和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进行术前诊断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与手术病理符合率高于经腹部超声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价值较高,两者均需结合临床判断才能提高二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其诊断符合率、声像特征,探讨鉴别要点。结果97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60例、子宫腺肌瘤29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8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3%,79.31%,62.50%。包膜、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频谱特征是两者的鉴别要点。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完整地提供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声像信息,影像学医师应加深对其声像特征的认识,以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经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患者40例,作为子宫肌瘤组。同时选择同期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瘤40例,作为子宫腺肌瘤组。两组均行经腹和经阴道两种超声方法检查。记录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两种方法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诊断情况,并与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观察诊断符合率情况;观察子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子宫动脉阻力、波动指数和血流量情况。结果子宫肌瘤组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与阴道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瘤组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与阴道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血流量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组子宫动血流阻力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都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下子宫动脉阻力、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血流量检测有助于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腺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02例疑似宫腔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病理活检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经阴道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并比较不同病变周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6例为宫腔炎症,24例为子宫肌瘤,25例为子宫腺肌症,27例为腺肌瘤;经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炎症、子宫肌瘤周边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血流搏动指数(PI)及血流阻力指数(RI),分别低于子宫腺肌症、腺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妇产科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将腹部超声结果定为对照组,将阴道超声结果定为观察组,结合术后病检结果,回顾性分析两组超声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及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测出病变44例,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97.8%,对照组检测出病变40例,漏诊5例,诊断符合率88.9%,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推荐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首选经阴道超声.  相似文献   

9.
一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特征。方法将36例超声检查发现有子宫肿块,并行手术切除的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特点。结果26例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肌层之间分界清晰,瘤体的血流较丰富,瘤体周边血流较中央丰富;7例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血供分布杂乱;3例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声像图表现相似。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特征相结合,可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127例,经阴道超声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果:二维图像上均呈特征性改变;CDFI示子宫肌瘤周边血流丰富,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为0.56±0.18,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信号稀少,RI为0.76±0.06;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腺肌瘤符合率分别为:95.8%、94.6%。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及多普勒血流频谱特点,以提高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符合率。方法对68例子宫肌瘤及33例子宫腺肌瘤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结果与其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子宫肌瘤彩色多普勒血流常环绕肿瘤周边,其内部血流常为周边血管分支进入,而子宫腺肌瘤彩色多普勒血流常平行或走向稍紊乱进入瘤体内,与瘤体外正常肌层内血管走行方向基本一致。②子宫肌瘤多普勒血流频谱常表现为肿瘤周边血流峰值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肿瘤内部(P〈0.05);而子宫腺肌瘤周边与其内部血流峰值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RI)比较常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特点及其多普勒血流频谱特征是鉴别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值得重视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赵敏 《当代医学》2021,27(2):87-89
目的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70例疑似为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经腹超声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并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价值。结果 7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52例,另18例患者中有10例为肌壁间肌瘤、5例为子宫浆膜下肌瘤、3例为宫颈肌瘤。二者联合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准确度95.71%、灵敏度98.08%均高于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单独诊断结果[(87.14%、92.31%)、(71.43%、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特异度(88.89%)与经阴道超声(72.22%)和经腹超声(5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黏膜下肌瘤检查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提供诊治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敏  陈萍  陈桂英  吴兰芳  李华丽 《中外医疗》2009,28(35):155-155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对30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内膜变化,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阴道超声宫腔造影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子宫内膜增生6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粘膜下子宫肌瘤8例,子宫内膜癌4例。阴道超声宫腔造影与普通阴道超声相比,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类型的鉴别优于普通阴道超声。结论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方法简单易行,能清晰显示宫腔内病变,有利于提高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是诊断和鉴别绝经后不规则出血原因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曹洁  王方剑 《吉林医学》2000,21(6):345-34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和两病并存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患者 77例。术前检测了子宫动脉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及病灶血流信号丰富度。结果 :肌瘤组的 RI显著降低而 PI显著升高 ,腺肌病组的 RI显著升高而 PI显著降低 ,肌瘤并腺肌病组的 RI和 PI无显著变化。 81.1%的肌瘤病灶血流丰富而 76 %的腺肌病灶血流稀少。结论 :RI、PI和病灶血流信号丰富度可作两病鉴别诊断的指标。RI和 PI的无显著改变及同一病变子宫不同部位血流信号丰富度的明显差异指示两病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5.
杨基兰  唐盈  缪娟 《四川医学》2011,32(2):264-265
目的总结子宫腺肌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S)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17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TVCS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声像图可分为弥漫型、局灶型、合并肌瘤型;经病理证实的17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1%,误诊率4%,漏诊率2.9%。结论 TVCS对子宫腺肌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UAE对女性生殖内分泌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晓  严园  鄢春晖  郭春燕  廖渝  莫绍玲  岳卫东 《重庆医学》2008,37(23):2729-2731
目的 通过实验室及影象学指标评价子宫动脉栓塞(UAE)后女性内分泌功能的变化,了解UAE后女性内分泌功能是否受影响及程度,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保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接受UAE治疗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为对象,分组观察有无闭经,测定性激素水平,LH试纸测排卵,B超监测卵巢大小.结果 在生育年龄组中术前及术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在围绝经期组中术前及术后卵巢大小及激素水平有变化(P>0.05).结论 UAE对生育年龄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内分泌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郭东蔚 《吉林医学》2014,(15):11-12
目的:对比观察经阴道与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并分析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7例,均依次实施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等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且相比经腹超声检查其诊断价值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失败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9例IVF—ET失败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结果在379例IVF—ET失败患者中,宫腔异常者为219例(57.8%),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或内膜呈息肉样增生者105例(27.7%),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提示内分泌紊乱者35例(9.2%),宫腔粘连者29例(7.7%),子宫内膜局部呈瘢痕样改变和子宫畸形者各为22例(5.8%),黏膜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各为3例(0.8%)。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92.9%、74.1%和91.9%。结论官腔镜应作为IVF—ET失败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9.
张祖涛  黄琴  沙玉成 《安徽医学》2013,34(4):481-48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TVCDS)在子宫腺肌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患者进行术前经腹部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7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与术后比较符合率(89.55%)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的符合率(50.7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较经腹部检查有明显优势。可以根据超声图像及血流分布、频谱等特点为临床及时提供较准确的依据,并提供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要点,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