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建青  曾强  梁佳  尹雪冰 《广西医学》2008,30(3):379-380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模式病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34例在开放式管理病房治疗,对照组32例在封闭式管理病房治疗,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生活质量,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观察6周。结果研究组第6周末SF-36总分、PF、RP、VT、SF、RE领域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病房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封闭式管理病房,但两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与封闭式管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开放式管理与封闭式管理,均用封闭式管理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WHOQ0 LBREF量表衡量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最后一次评定,开放式管理组BPRS总分降至15.62±4.37,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封闭式管理组BPRS总分降至16.02±4.63,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6个月治疗,开放式管理组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分值分别为72.43±4.53,94.87±10.55,96.31±12.37,95.43±10.12,封闭式管理组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分值分别为69.81±5.37、79.72±11.84、80.72±11.42、77.74±10.56。2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在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环境因素等三方面,开放式管理优于封闭式管理(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开放式管理优于封闭式管理,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的远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开放式管理精神病院中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并与封闭式管理精神病院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选取开放式管理神经病院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120例患者(观察组)以及传统封闭式管理精神病院中85例精神病患者(对照组)为问卷调查对象,对所有调查对象采用生化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共发放问卷120份,有效回收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共发放问卷85份,有效回收83份,有效率为97.6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食欲、精神、睡眠、躯体不适感、疲乏感、自身对生活认识、认识功能、日常生活以及总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经济状况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开放式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评分上显著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说明新型开放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的住院环境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寻找影响生活质量相关因素,采取医疗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10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采取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对患者住院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二组患者在入院时生活质量各个领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开放管理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封闭管理患者高;封闭管理的患者生活质量低于入院时,开放管理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高于入院时.结论:开放病房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封闭病房患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尽量采取开放式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社区开放式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的社区“康复者之家”进行开放式康复训练的40名患者,分别在入组前和经过6个月的开放性复康复训练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量表(SSP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 40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社区开放式康复训练后,PANSS量表评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PI量表在日常生活能力、动作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3个因子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QOLI-74量表在各维度上均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P<0.05)。结论 院外“康复者之家”的社区开放式康复训练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10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集体护理干预方式;干预组在针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8周.两组均随访1年,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的总体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均比对照组好(P<0.001或P<0.0005),物质生活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涉及心身健康多个方面,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增进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减缓患者的功能衰退,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者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疾病药物的治疗,病情稳定后,对训练组进行生活技能训练,而对照组仅限于传统的常规治疗、护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6个月后,训练组ADL和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复发率为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5%(2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技能训练有助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综合性康复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人组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每天由康复护士带领去康复中心参加综合性康复技能训练;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两组对照观察6个月。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康复组IPROS各因子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因子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康复组NOSIE总分和总积极因素较对照组高,总消极因素较对照组低(P〈o.01)。结论:康复技能训练能显著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被动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延缓衰退,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为其重返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脑灵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均有良好疗效,安全性高,但有关生活质量方面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干预后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阴、阳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GQOLI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基于单纯利培酮片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从第4周开始给予为期12周的综合性护理。使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和生活质量量表(QOL-100)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测评。结果:NOSIE评定结果显示,综合性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及总积极因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精神病表现和总消极因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QOL-100评定结果显示,综合性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和总体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单纯利培酮片系统治疗基础上,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并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社会干预的综合治疗对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予以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8周的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PANS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F-36各分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治疗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昱  邓雷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00+1245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组及联合治疗组各129例,单纯药物组仅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联合治疗组则辅以家庭干预,疗程12个月。生活质量评定采用GQOLI评定,症状改善采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GQOLI评分及各维度分显著提高,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BPRS评分显著降低,与单纯药物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家庭干预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心理治疗)和观察组(团体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HOQOL-100量表评估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张晓南  李艳  杜茂盛  周文竹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22-2123,2126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疗程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不良反应评定;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的改善相似,PAN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齐拉西酮组QOL-100各因子除精神支柱外均明显改善,在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独立性因子、环境因子较利培酮组改善显著。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与利培酮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少,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刘锐 《吉林医学》2013,34(12):2013-2014
目的:对齐拉西酮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加以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择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78例,分成A组与B组,A组45例对象为治疗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B组33例对象为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结果:经治疗,A组治疗组对象,医治前、医治后14 d及医治后28 d阳性和阴性综合量表疗效评定高于B组,生活质量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齐拉西酮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对象治疗效果较好,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周颖  陆秀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9):105-10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路径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路径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路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合格率为95%,对照组总得分合格率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极大地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付春红  龚劭工  刘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3):1083-1084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性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10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其中,脱落8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全程综合性干预措施1年。采用PANSS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结束时,研究组的PANSS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GQOL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综合性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自知力恢复,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1505+1517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模式;入组前后采用简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PANSS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及总分较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训练后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训练可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