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初步观察了70例心房纤维颤动患者心电图 f 波振幅的高低与左心房大小及病因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当 f 波的振幅大于2mm 时,左房的增大率明显增高78.5%)。粗大的 f 波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细小的 f 波常见于高心病、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4.
30例甲亢并房颤与左房大小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房内径大小是房颤的始动和持续存在的因素 ,并且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是房颤的常见病因之一 ,其左心房大小与房颤的相关性尚少报道。现对 30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30例中男 9例、女 2 1例 ,平均年龄(38± 12 )岁 ,病史 6个月~ 2年。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甲亢 ,均伴有持续性房颤。采用日本 875型超声心动图仪检测。病人取平卧位 ,于心前区胸骨左缘第 3~ 4肋间 ,取标准左心长轴切面超声心动图 ,测量收缩末期左房前后径。 >35mm为增大。2 结果5例左房增大 ,分别为 36、37、37、38、39…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太约占所有住院患者心律失常诊断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约有1000多万患者。心房颤动f波是体表心电图上出现的一系列不规则低振幅的波动,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间隔不均,频率约为350—600次/分。根据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振幅大小可以将房颤分为粗颤(f波幅≥0.1mV)和细颤(f波幅〈0.1mV)。临床情况稳定的房颤患者24小时的心电图f波振幅特征具有可重复性,在不同患者之间这种特征的差异明显大于患者自身的差异,即f波振幅的本质差异存在于不同患者之间,因而对f波振幅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7.
廖波 《内科》2011,6(5):425-427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的心电图f波特点与左房内径,为解释房颤维持机制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房颤患者共391例,从持续性房颤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从阵发性房颤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测量每例病例的心电图V1导联f波振幅、时限,f-f间期、左房内径等指标,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持续性房颤组的f波振幅、f波时限、f-f间期小于阵发性房颤组,而左房内径大于阵发性房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左房内径增大、心房不应期缩短可能是持续性房颤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对风湿性心脏病 (简称风心病 )慢性心房颤动 (AF)的房波电振幅特点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在 AF产生和持续中的作用。对 3 9例风心病慢性 AF患者在术前作 16导左、右房同步心外膜标测图进行分析并与 10例正常人 (对照组 )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 :风心病慢性 AF的 f波振幅有如下特征 : 左房 f波振幅明显低于对照组(0 .94± 0 .5 8m V vs 1.86± 0 .61m V,P=0 .0 0 0 4 )。 左房后壁中、下部 f波振幅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0 1。 左房后壁上、中、下部位 f波振幅明显低于右房 ,P<0 .0 5。 14例 AF电复律后心房各部位的 A波幅明显大于术前 f波振幅 ,P<0 .0 1。 左心耳 f波振幅显著大于左房上、中、下部 (1.2 1± 1.3 2 m V vs 1.0 1± 1.0 8,0 .68± 0 .61,0 .77± 0 .69m V,P均 <0 .0 5 ) ;左房上部 f波振幅显著大于左房中部 (1.0 1± 1.0 8m V vs 0 .67± 0 .61m V,P=0 .0 3 66)。 AF组 f波振幅与心房内径和容积无相关。结论 :左房中、下部 f波振幅最低 ,在左房心耳、左房上和左房中、下部之间存在明显电位差 ,提示左房中、下部是最易产生各向异性传导的部位 ,推测为 AF起源 ,在明显电位差的部位易形成折返环。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f波振幅与左房内径和左室功能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32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V_1导联房颤f波振幅、左房内径与r-心功能仪测定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波振幅与左房内径呈正相关,左室收缩功能参数与f波大小无关,而舒张功能参数在f波大小之间有差异,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参与左房病理改变,并与f波振幅大小有关,f波大小可作为衡量左心舒张功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是造成患者残疾、死亡及增加社会医疗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体表心电图作为一个简单、快捷、无创的心房颤动诊断工具,能及时、简便地检测心房颤动的发展变化。f波是体表心电图捕捉到的细小波动,是诊断心房颤动的心电图依据之一,其振幅能很好地反映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功能,有助于降低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本文主要综述了体表心电图f波振幅形成相关机制及其在心房颤动诊断、导管消融术、药物研究中的应用,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心房颤动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患者的P波离散度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血压杂志》2002,10(4):320-32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f波的关系。方法 收集非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80例,根据心律情况分为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组及永久性房颤组各60例,分析三组间的基本资料、Lp-PLA2水平、生化检查、心脏彩超数据的差异性。并将阵发房颤及永久性房颤两组的心电图f波相关数据与Lp-PLA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ro-BNP、左房内径、双瓣膜病变例数在阵发性房颤组及永久性房颤组中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窦性心律组(P均<0.05);阵发性房颤组中的Lp-PLA2、甘油三酯水平及房颤f波的间期大于永久性房颤组(P均<0.05);阵发性房颤组中Lp-PLA2与f波时限呈负相关(r=-0.259,P<0.05),与f波间期呈正相关(r=0.460,P<0.05)。结论 非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f波有关,阵发性房颤发生可能与炎症因子Lp-PLA2表达升高引起的电生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P波离散度及左房大小与老年阵发性房颤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阵发性房颤(PAF)患者的左心房大小及P波离散度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52例有PAF发作史的老年心脏病患者与55例无心房颤动发作史的老年患者,分别测量其窦性心律时的12导联心电图(ECG),并分别测定最大P波时限(Pmax)及最小P波时限(Pmin),并计算P波离散度(Pd);心脏超声测量2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PAF组的Pmax、Pmin及Pd值分别为:(118·56±12·63)ms、(70·82±8·69)ms及(47·74±6·78)ms;而对照组分别为:(112·53±10·03)ms、(71·47±6·78)ms及(40·82±5·26)ms,两者相比,PAF组中Pmax、P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此外,2组在进行心脏超声测量中,PAF组的LAD值(4·19±0·38)cm较对照组(3·58±0·26)cm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Pd、LAD与PAF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对141例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156例非房颤的风心病和冠心病左房内径及房颤病例心电图V_1导联f波振幅进行测量,发现冠心病左房内径均小于风心病;冠心病多为细颤,风心病多为粗颤;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与风心病混合组的左房内径与f波振幅均无相关关系,单纯风心病组则呈轻度负相关,鉴于房颤发生机制上的差异、f波振幅大小以及它与左房内径相关性的显著不同,作者认为,研究V_1导联f波振幅与左房内径的相关性,病因相同是前提。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患者的P波离散度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有无阵发性房颤(PAF)发生的高血压病患者在窦律时Pd与血压水平和LAV、LAD大小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记录40名无房颤史的高血压病患者和55名有PAF史的高血压病患者在窦律时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计算Pd(Pd=Pmax-Pmin),超声心动图测量LAV和LAD.结果在有PAF史的高血压病患者中Pd明显大于无PAF的高血压病患者(51±12 vs 38±8 ms,P<0.01),两组患者的LAV和LAD无明显差别(105±10 vs 93±18 ml ,47±12 vs 45±10 mm;P>0.05),但大的LAV和LAD组的Pd均明显大于正常的LAV和LAD组(P<0.01).在有PAF史的高血压病患者中,其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无房颤史的高血压病患者(170±19 vs 160±13 mmHg,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Pd增大与发生阵发性房颤可能有关.Pd的大小受LAV或LAD的大小的影响,但LAV或LAD的大小并不是影响Pd的主要因素,收缩压可能在影响Pd大小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并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近年来Af病人f波振幅与病因、左房内径(LAD)及病程的关系尚未取得一致的研究结论.现将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住院的Af病人资料较完整的87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阵发性房颤首次射频消融治疗对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5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阵法性房颤患者,在EnsiteVelocity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术中肺静脉隔离率100%。术后32例成功维持窦律(维持窦律组),18例复发(复发组)。维持窦律组左房从38.3mm降至34.2mm,与射频消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左房从38.6min升至39.1mm,但与射频消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治疗能明确逆转左房重构。  相似文献   

18.
P波离散度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记录44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Ⅰ组)和45例高血压病不伴阵发性房颤(Ⅱ组)患者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左房直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Ⅰ组P波离散度显著高于Ⅱ组(P<0.01);Ⅰ组Pmin和LVEF显著低于Ⅱ组(P<0.01);Pmax和左房直径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Pmin、P波离散度和LVEF对阵发性房颤有显著的预测价值,但多变量分析显示仅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房颤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P波离散度可以识别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声学定量(AQ)技术,探讨高血压病有无阵发性房颤(PAF)时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筛选高血压病PAF的超声危险因素。方法83例高血压病患者按PAF、有无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一般临床特征及声学定量指标。结果PAF组左房内径、左房内径指数、各时相左房容积(EDV、ESV、EREV、OAEV)均明显大于无PAF组,与无PAF组相比,PAF组左房储存器容积(RV)显著增大,LAEF明显降低[RV:(64.61±18.64)vs(49.35±18.43)ml,P<0.001;LAEF:(0.44±0.16)vs(0.54±0.15),P<0.01)。结论与高血压无PAF者相比,高血压伴。PAF者左房容积增大,储存器功能增强,左房助力泵功能减低;左房增大和左房收缩功能减低是高血压病发生PA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35例风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的6个肢体导联ECG的P波和QRS波时限、振幅与左房和肺动脉压力的关系。发现二尖瓣狭窄患者PBMV前、后6个肢体导联的P波时限总和与左房压力、QRS波振幅总和与肺动脉压力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0.89~0.94和r=0.82~0.84,P<0.001)。提示:6个肢体导联P波时限总和与QRS波振幅总和是估价左房与肺动脉压力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