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表现为簇生炎性红色斑疹,局部搔痒而刺痛,数小时斑疹上出现水疱,初时透明,数日后浑浊,疱疹形成时及消退均可发生剧烈神经痛。临床上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欠佳,我科采用局部刺络方法,外涂擦药物,再应用特定电磁波治疗(TDP)取效甚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因其每多缠腰而发,故中医名之为“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等.本病多因情志内伤,以致肝胆火盛而妄动,或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毒邪而发.本病的特点为:病起突然,患部先有带索状刺痛,或疼痛伴皮疹同时出现,初起皮肤发红,继则出现密集成簇,大小如绿豆、黄豆的丘疱疹,累累如串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基底发红,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为透明,约5、6天转为浑浊,间有出血、血疱、甚或坏死.皮疹常发于身体的一侧,沿肋间神经、三叉神经分布区,见于腰肋部,胸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疱、火滞疱、蜘蛛疱、甑带疱 ,俗称串腰龙。病因多为肝胆湿热 ,循经蕴肤 ,脾肺湿热发于肌肤 ,体虚血瘀 ,邪滞经络所致 ,病后久痛难退。1 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4.
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桂芳  张力 《河北中医》1999,21(6):362-362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以口腔、手、足等处出现小疱疹为特点的病毒性传染病,因其为病毒感染,西药治疗效果多不明显。1999年春季本地区小儿手足口病发生率有所上升,我们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屡治屡验,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表现出生后6个月至学龄期均可发病。据临床表现分3期。疹前期: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红,纳差,舌质红,苔白,脉浮数。出疹期:发热甚,口痛,流涎,口腔内可见散在性小疱疹或溃疡,主要部位为舌和上腭等处;手、足部先见小红斑疹,后转为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较水痘为小,质地较硬,局部瘙痒;疱疹也可见于臂、腿、臀部,但躯干…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多与肝郁化火、过食辛辣厚味,感受火热时毒有关。情志不畅,肝经郁火;或过食辛辣厚味,脾经湿热内蕴;又复感火热湿毒,以致引动肝火,湿热蕴蒸,浸淫肌肤、经络而发为疱疹。它是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泡呈带状分布的皮疹,并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症的病证。有些患者在疱疹消失后仍然有剧烈的神经痛,可延至数月或数年之久。笔者运用围刺加艾熏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分期辨证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急性期 发病之初,患者于身体一侧皮肤出现红色斑疹,继之呈水泡状,密集成簇,沿神经走向分布呈带状.疼痛剧烈,甚至彻夜难眠.其辨证论治为:①湿热内蕴型:患者有上述疱疹表现,或伴低热、午后身热,兼周身困重,口苦而粘,纳呆,大便溏.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则:清利湿热,佐以泄肝.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用药:龙胆草、生山栀、黄芩、车前子、泽泻、木通、猪苓、生熟薏苡仁等.②风热外袭型:有上述疱疹表现,并伴畏寒、发热,疱疹痒甚,疱疹周围皮肤潮红、瘙痒.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则:疏风清热,化湿解毒.方选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用药:金银花、连翘、黄芩、野菊花、蒲公英、荆芥、防风、柴胡、蝉衣、葛根等.  相似文献   

7.
刺络疗法治疗带状疱疹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霜 《新疆中医药》2005,23(6):27-28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疾患,多发生在春秋季节,本病不分年龄均可罹患,痊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好发于胸、胁、背、腹部,也可发生于头面、眼睑、臀、股等部位,常单侧发病,中医称本病为“缠腰火丹”或称“蛇丹”、“蛇窠疮”、“蜘蛛疮”、“火带疮”,多与肝郁化火,过食辛辣厚味,感受火热、时毒有关,情志不畅、肝经郁火、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毒,以致引动肝火,湿热蕴蒸,浸淫肌肤、经络而发为疱疹。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相当于中医学的蛇串疮、缠腰火丹等。其后遗症为水疱疹结痂消退后 ,遗留色素沉着、疤痕和神经痛 ,以神经痛为主 ,持续数年至数十年不等。疾病部位虽然在疱疹分布之处 ,但其疼痛时轻时重 ,发作无时 ,或在疱疹的某一个部位较明显 ,或伴有麻木不仁 ,肌肉板滞或弛缓 ,肌肉痿缩 ,夜间常影响睡眠 ,年龄越大 ,发病部位越高 ,疼痛越重。1 病机演变及临床表现由于急性期水疱疱液清亮 ,灼痛明显 ,大多以湿热毒邪立论 ,故其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利湿之品为主 ,一般用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萆渗湿汤等加减内服外洗 ,外擦青黛膏等 ,其苦寒之品…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及脊神经后根,引起该神经感受区内疼痛,同时,在相应的皮肤表面产生带状疱疹特有的节段性丘疱疹,以水泡多见。该病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1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医宗金鉴》),此症俗名“蛇串疮”、“蛇丹”。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疼发热。湿者色黄白,水泡大小不等,溃烂流水,较干者多疼。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则属中医的“蛇丹愈后痛”范畴。1.1病因病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肝经火盛,肝郁化火,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外感毒邪郁于皮肤或湿热内蕴于腠理、闭阻肌肤而发;病久正虚无力驱邪外出,邪毒稽留不去,余毒未清,导致肌肤营卫壅滞,气血凝结阻于经络,不通则痛。1.2中医辨证分型1.2.1肝胆热盛型局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烦闷易怒,食欲不佳。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1.2.2脾经湿热型皮肤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  相似文献   

10.
石钟 《河北中医》2012,(10):1519-1520
面瘫临床辨证分为肝胆火盛、风寒阻络、风热袭络及体虚邪中4个类型,笔者将针灸治疗在面瘫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体会如下。1肝胆火盛1.1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由暴怒后突然起病,或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且耳内、耳后有疱疹,耳后部疼痛,常伴见耳鸣、耳聋、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夜寐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相似文献   

11.
马齿苋解毒膏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是由肝胆火盛或脾经内蕴湿热外感毒邪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俗称“缠腰龙”,一般好发于春秋。任何部位皆可以发生,而绝大多数发生在单侧,临床以胸腹腰部的肋间神经分布区为多见,故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丹”。其次如面部的三叉神经分布区,下肢也可以发生,称为“蛇串疮”。本病初起为簇集性绿豆大小到  相似文献   

12.
<正>龙胆泻肝汤原方出自《医方集解》,主治由肝胆实火、肝经湿热循经下注所致的肝胆湿热实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其特征为沿周围神经分布成簇状疱疹和神经痛,常见于胸胁、腰腹部,亦可见于头面及肢体等部位,多数患者的疼痛随着疱疹的消退而逐渐消失,但部分患者可遗留后遗神经痛。本病在中医上称之为"蛇串疮""腰缠火丹",认为其多因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而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化热,湿热蕴结肝胆,外感  相似文献   

13.
麦粒灸治疗带状疱疹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疮疹又称蛇串疮,是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 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病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因其在皮肤上有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名缠腰火丹,或称水带疱、蛇丹.《外科启玄·卷七》中又叫“蜘蛛疮”.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以成年患者为多.其特点是:常突然发生,集簇性水疱,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伴有刺痛和淋巴结肿大.大部分病人患病后很少复发,极少数患者有时可以再次发病.1 临床资料共收治76例患者中,其中男性49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5岁;病史最短3天,最长15天.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发病以中老年多见,冬春季多发。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偶因兼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  相似文献   

15.
生殖器疱疹 (GH)是由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引起的第二代性传播疾病。本病全球流行 ,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生殖器疱疹原发感染者症状较重 ,在局部出现多个丘疹、水疱或脓疱 ,继而糜烂或溃疡 ,并伴瘙痒或疼痛 ,可有发热、头痛及肌痛等全身症状[2 ] 。在中医学中生殖器疱疹属于“热疱”、“阴疱”、“火燎疱”、“照水嘘”、“疳疮”的范畴。目前西医治疗尚无令人满意的方法 ,只能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对于HSV的复发问题 ,日前尚无有效的办法[3] 。而中医药在治疗生殖器疱疹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将 1995年以来中医药诊治…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 ,其起病急骤 ,皮肤上出现绿豆大小成簇的水疱 ,多伴有较明显的针刺样、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一般好发于春秋季节 ,无年龄限制 ,患病一次后 ,常可获得免疫。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 ,或因五志化火 ,致肝胆火盛 ;或因素体湿热、恣肥甘辛燥 ,致湿热内蕴 ,复感染毒邪而诱发。大抵毒邪与肝胆之火、胃肠内蕴之湿热 ,互相搏结 ,致经脉血络受阻 ,灼肌熏肤 ,而发为灼痛起疱之“火丹”。治疗方法局部水针注射法 :抽取 2 %普鲁卡因 4ml、醋酸泼尼松龙 2 ml、维生素 B12 5 0~ 1 0 0 μg混合 ;选疱疹聚簇较多的部…  相似文献   

17.
我市名老中医王文雄,用自制大枫子煎洗剂外洗,治疗湿热疱疹疗效甚佳。我在跟师学习中每用此方略为加减,亦屡用屡验,兹举二例如下: 例1.我小孩五岁时曾患水疱疮,面部、胸腹及四肢均满布水疮、湿疹,瘙痒难忍,搔破后流黄水。经口服抗菌素及中药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剂十余日,疱疮仍此起彼伏。外用紫药水涂抹后,疮面结痂,而痂下仍有渗出,且渗出液所流之处,疱疹亦随之而发。后停用  相似文献   

18.
水疱型脚气常见于足跖及足缘部,呈群集或散在的小水疱,伴有瘙痒。脚气水疱位于表皮脚质层之下,周围皮肤无红晕,数天后吸收脱皮。损害可不断地向四周扩展蔓延,有时小水疱可融合成为大水疱。疱液澄清呈黄白色。水疱型脚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以热天多见。有些脚气患者自觉剧痒,经搔抓后皮肤粗糙、变厚,常可发展为鳞屑型脚气。也有些脚气患者因搔抓后合并继发性细菌感染则成为黄色脓疱,周围潮红,若水疱破溃后可形成糜烂,易发生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19.
张毅 《中医药学刊》2004,22(6):1114
带状疱疹为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因多缠腰而发,祖国医学称之为“腰缠火丹”,其发病多由湿热内蕴,郁滞肝经,经气不利所致。故主证除见簇集成群的带状疱性皮疹外,常伴有局部剧烈疼痛症状。若内蕴湿热不得彻底解除,往往在皮疹消失后,疼痛不消失,甚至留下后遗症。故治疗重在清热解毒利湿,使局部经气得舒,血液畅通,疼痛方止。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典型表现为一或数群簇集状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常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大,除极度免疫功能低下者外,愈后极少复发.发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低;春夏季发病多于秋冬季,男女之比为3∶2.中医一般认为本病多由正虚体弱、七情内伤、五脏化火、劳累过度、复感毒邪所致,或由毒邪内蕴等因素导致肝经火盛,湿热内郁,气滞血瘀之证而成.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同时,根据病情需要适时配合中医外治、针灸以及西医抗病毒、消炎、止痛、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和后遗神经痛等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中医药治疗的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