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娜  石跃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314-4315
目的比较放置与不放置引流对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后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间的30例一期双侧非复杂性TKA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一侧放置引流,另一侧不放置引流,自身比较双侧肢体术后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切口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双侧髌上和髌下肢体同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出院前1d患者引流侧髌上肢体和髌下肢体周径变化值为(0.8±1.2)cm和(0.1±0.8)cm;非引流侧变化值为(0.7±0.19)cm和(0.2±0.8)e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0.227;P〉0.05);患者术后1d引流侧疼痛评分为(5.8±0.21)分,非引流侧为(6.3±2.3)分,两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2,P=0.000)。结论对于一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放置与不放置引流对患者伤FI疼痛(术后第1天除外)与患肢肿胀、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均无显著影响。护士应掌握这一规律并向患者进行相关指导及宣教,以减轻患者焦虑,消除疑问,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化速度的加快,膝关节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大多数疾病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均需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之一。它对减轻患者关节病痛,恢复或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使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对患者的心理与肢体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941-5942
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以改善膝关节活动和矫正畸形为目的的手术,但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不得当,膝关节伸屈度往往不满意。而TKR手术前后全面细致的护理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我科为5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髌骨与行髌骨置换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03/2004-03东莞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因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1例(55膝)。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未置换髌骨21膝,置换髌骨34膝。术后康复训练:①术后当天,抬高患肢休息。②术后第1天.做患肢股四头肌、胭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和距小腿关节主动活动。③术后第2天,患肢行持续被动活动,自40&;#176;起.术后2周增加至120&;#176;。直腿抬高练习训练股四头肌肌力。④术后第3天,开始主动活动范围练习。⑤术后第5天,扶助行器下地部分负重练习。⑥术后第1周,活动范围0-90&;#176;以上。⑦术后第2周,活动范围肌110&;#176;以上,增强本体感觉训练,协调性练习,步态训练,增加下蹲练习。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优:≥85分,良17肌84分.中:60-69分,差:〈60分)。结果:纳入患者45例(55膝),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膝关节评分:未置换髌骨组优9例,良9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7%(18/21);置换髌骨组优17例,良13例.中4例,优良率88.2%(30/34)。两组优良率无显著差别(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未置换髌骨组21膝术后3膝发生髌股关节疼痛,其中1例疼痛症状重.行髌骨置换术后疼痛缓解;置换髌骨组34膝,术后1膝发生髌股关节疼痛。未置换髌骨组术后髌骨半脱位3例,置换髌骨组5例。两组均未见假体松动断裂、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选择性地行髌骨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亦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周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8690-869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制定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程序。结果:20例随访6个月-2 a,根据H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8例,良2例,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康复护理是使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孙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386-3386
我们对45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术后康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各种疾病导致膝关节毁损病变的重要手段.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也已经成为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得最终疗效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并且经长期随访的主、客观指标及患者自我评价均较高 [1- 2].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髌骨与行髌骨置换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03/2004-03东莞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因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1例(55膝)。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未置换髌骨21膝,置换髌骨34膝。术后康复训练:①术后当天,抬高患肢休息。②术后第1天,做患肢股四头肌、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和距小腿关节主动活动。③术后第2天,患肢行持续被动活动,自40°起,术后2周增加至120°。直腿抬高练习训练股四头肌肌力。④术后第3天,开始主动活动范围练习。⑤术后第5天,扶助行器下地部分负重练习。⑥术后第1周,活动范围0~90°以上。⑦术后第2周,活动范围0~110°以上,增强本体感觉训练,协调性练习,步态训练,增加下蹲练习。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优:≥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60分)。结果:纳入患者45例(55膝),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膝关节评分:未置换髌骨组优9例,良9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7%(18/21);置换髌骨组优17例,良13例,中4例,优良率88.2%(30/34)。两组优良率无显著差别(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未置换髌骨组21膝术后3膝发生髌股关节疼痛,其中1例疼痛症状重,行髌骨置换术后疼痛缓解;置换髌骨组34膝,术后1膝发生髌股关节疼痛。未置换髌骨组术后髌骨半脱位3例,置换髌骨组5例。两组均未见假体松动断裂、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选择性地行髌骨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亦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武素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57-635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VRS法作为疼痛评估工具,将8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并用VRS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2d内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心理干预对减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有较好的作用,护士通过语言、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能帮助患者树立自信,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10.
背景:随着人工关节材料的改进和假体设计的不断完善、全膝关节置换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已能取得良好的结果。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尽早进行分阶段的循序渐进的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达到生活自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目的:阐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及其相关研究。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8-01/2005—08的相关文章,检索词“total knee replacement。Rehabilitation,therap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0-01/2004-12的相关文章。检索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的项目、步骤、过程及注意事项。②对具体病例的回顾调查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37篇。排除22篇重复性研究。15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3篇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及有关康复治疗的综述。8篇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4篇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另参阅了有关专著3本。 资料综合:康复治疗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效果至关重要,是术后膝关节功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觉训练及行走步态训练是术后康复治疗最重要的内容。为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功能。综合的康复训练必不可少:包括各种主动肌力训练增加膝关节伸、屈肌力;早期持续被动的膝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加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训练改善膝关节的运动控制能力、姿势校正及平衡维持能力;行走步态训练矫正异常行走步态。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尽早进行分阶段的循序渐进的康复治疗,即对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觉训练及行走步态训练。对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帅红  李安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23-25
目的:探讨疼痛心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TH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及疼痛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放松与生物反馈疗法、支持心理疗法等疼痛心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术后6、12、24、48、72 h静息及活动状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 d平均每天完成患肢踝关节屈伸及转动的主动锻炼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2周及4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THA术后疼痛,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康复训练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8例患者(25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膝关节功能与术后康复训练25 d后膝关节评分标准(HSS-KS)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组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HSS-KS评分结果,术前为39.37±6.32;术后为77.36±12.68,P<0.01.结论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伴恐动心理患者术后早期行功能康复锻炼的体验及效果。方法 将铜陵市立医院骨科收治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有恐动症的9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恐动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恐动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术后恐动原因调查,分析其对早期功能锻炼的体验和感受。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1、3、6个月,观察组的恐动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恐动体验调查显示,疼痛恐惧、对早期锻炼不确定感、压力大及支持系统薄弱是影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恐动症,临床上需在有效恐动评估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医护人员及家庭的支持对减轻患者疼痛的恐惧感及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系统康复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6-12及PUBMED1996-01/2006-12有关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文献,对系统关节功能训练方法及其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效果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术前教育、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及行走步态训练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最重要的内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其术后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肢肌肉力量、行走时的步态及本体感觉等诸多方面均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对于手术后的临床效果至关重要,是术后膝关节功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综合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4,8,12,24,48,72 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12±0.13),(2.35±0.92),(2.42±1.23),(1.92±0.17),(1.65±1.17),(1.73±0.63)分;对照组分别为(4.80±0.30),(6.12±1.65),(7.42±2.09),(3.70±0.22),(3.80±1.67),(3.48±1.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72,13.77,14.73,14.09,8.23,7.69;P<0.01).术后干预组患者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主动屈膝活动达90.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50±1.90)比(24.73±3.04)h,(3.27±0.73)比(4.10±1.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4.24,5.75;P<0.01).干预组出院时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106.46±11.65)比(98.60±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5).干预组的出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63.25,P<0.01).结论 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减轻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有助于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背景:研究推拿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康复的疗效、探求推拿康复治疗的机制。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早期推拿综合康复的临床疗效,为优选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66例接受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每组33例,置换后对照组行持续被动运动训练,推拿组行持续被动运动结合推拿康复。通过HSS评分、SF-36健康问卷评分观察推拿综合康复方法对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置换后3个月HSS评分组问比较:功能(P=0.020)、肌力(P=0.002)、稳定性(P=O.011)和总分(P=O.019),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3个月SF-36评分组间比较:精神健康(P=0.003)、总体健康(P=0.008)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说明推拿早期干预可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的功能恢复、改善了置换后膝关节的肌力、增加了膝关节稳定性、提高了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多模式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方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作用,并与非多模式镇痛方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2004-09/2006-09在长征医院关节外科中心实施多模式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方案前后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各50例,实施该方案前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非多模式镇痛组,实施该方案后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多模式镇痛组。①实验方法:多模式镇痛组患者术前口服塞来昔布;手术结束关闭切口前在皮下周围组织中注射复合麻醉剂;术后口服塞来昔布及奥斯康定,不给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或其他形式的非胃肠道注射用药,疼痛用口服止痛药难以控制时,肌肉注射哌替啶75~100mg。非多模式镇痛组主要采用患者自控镇痛和非胃肠道注射用止痛药,术前不给药,手术结束时给患者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直到术后48h,或在术后根据患者需要哌替啶100mg每6h肌肉注射。②实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疼痛评分、术后麻醉剂使用情况、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4,6h多模式镇痛组患者的静息痛、活动痛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非多模式镇痛组(P<0.05~0.01)。②多模式镇痛组患者从手术结束至第1次需要使用麻醉剂的时间间隔显著长于非多模式镇痛组(P<0.01)。③多模式镇痛组患者术后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主动屈膝90°时间均显著短于非多模式镇痛组(P<0.01),出院时多模式镇痛组患者的平均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非多模式镇痛组(P<0.01)。④在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感染发生率、血压、心率、皮肤瘙痒、意识清醒程度、肝肾功能及平滑肌功能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方案可以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麻醉剂使用量,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同时具有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2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24、48、72 h及出院时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首次下地时间、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实施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Purpos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functional mobility and pain intensity in a fast track program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Methods.?One hundred consecutive patients operated with TKA in an orthopaedic unit at a University hospital were prospectively studied. Measurements of independence in transfer and ambulation (Cumulated Ambulation Score), pain intensity (Verbal Analog Scale (VAS)), range of knee motion, functional mobility (‘Timed Up & Go’ (TUG) test), and walking distance were recorded daily from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day until discharge.

Results.?On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day, 90% of the patients were able to walk independently with median pain intensity of ≤5 on VAS. Of these, 78% walked?>?70?m. All patients walked independently on postoperative Day 2 with pain intensity of ≤4. On the day of discharge, all patients walked with crutches with pain intensity of ≤3, walking distance?>?70?m, median range of motion 10–80°, and median test time of the ‘TUG’ 19.2?s.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median 3 days.

Conclusion.?Pain has a limited influence on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beyond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day after TKA, thereby allowing early physiotherapy.  相似文献   

20.
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48h内疼痛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48h内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将8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早期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24h、48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首次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屈曲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