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弥补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东莉 《现代护理》2003,9(1):67-67
静脉穿刺仍为治疗和护理病人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发现护理人员娴熟而精湛的操作技术 ,不仅可以消除病人对输液的紧张情绪 ,而且可以赢得病人的信任 ,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因此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年的临床实验 ,笔者摸索出一种能弥补因静脉穿刺失误而致输液液体外渗的简单方法 ,报道如下。1 方法护理人员按操作常规进行静脉穿刺完毕后 ,这时的针柄常固定于针头右侧 ,针头斜面在静脉内向上。如果在输液过程中发现穿刺处有少量液体外渗 ,局部微微隆起 ,按之有少量回血 ,这时不必紧张 ,无须拔出针头重新穿刺 ,只…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时发生液体外渗的补救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淑静  李翠萍 《护理研究》2005,19(2):295-295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护理人员娴熟而精湛的静脉穿刺技术,不仅可以消除病人对静脉穿刺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赢得病人的信任,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因此,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摸索出两种能弥补因静脉穿刺失误而致的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简单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静脉输液患儿液体外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静脉输液患儿1001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978例和对照组5037例,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液体外渗发生情况。结果2组共发生静脉输液液体外渗1058例,其中对照组612例,研究组446例,外渗面积0.8emx2.0cm-4.0cmx6.0em。研究组患儿的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工作作风,解决了静脉输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减少液体外渗、提高护理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张洪芬 《护理研究》2006,20(9):2505-2506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输液过程中,防止穿刺局部液体外渗和输液肢体疲劳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郭世莉等提出采用功能位较伸直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肢体产生疲劳的时间最长在1h后出现,但未能解决长时间输液病人的肢体疲劳,仍不是最好的方法。采用让病人取自由位,并进行动静结合的方法,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外渗的防治护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卢幻真 《现代护理》2001,7(2):51-52
静脉输液是临床防治疾病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 ,也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操作。但由于各种原因 ,常常会导致静脉输液外渗 ,给病人带来痛苦 ,若不及时恰当处理 ,会发生组织坏死甚至致残[1] 。近年来 ,国内护理工作者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输液外渗 ,已分别进行了总结报道 ,但作较全面的综述则研究不多。为引起广大护理人员重视 ,本文就近年来的静脉输液外渗的防治护理进行综述如下 ,仅供同道们在护理工作中作一参考。1 静脉外渗后能引起局部坏死的药物[2 ,3 ,4 ,5]1.1 抗肿瘤药 如丝裂霉素 (MMC) ,阿霉素 (ADM …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外渗是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发生后若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的治疗疾病、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的给药途径。然而,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发生输液部位液体外渗,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防患外渗发生,结合我所多年的基础护理操作经验,现将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总结了急诊科静脉输液外渗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自身静脉条件差、输液工具不当、穿刺部位选择不合理、护士巡视不及时、宣教不到位等。认为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加强输液巡视、及时有效地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输液提供积极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药物静脉输液是临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病人的迅速有效地给药途径。一些病人静脉细,弹性差,脆性大,且皮下脂肪缺乏导致血管不力,容易导致静脉药物及液体外渗或穿刺活动刺人血管外,如不及时发现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而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适应皮肤用药处理将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旦发生,应立即终止输液,建立新的输液通道.现介绍一种静脉输液外渗后终止输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外渗的机理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从静脉注入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思想上麻痹,技术上不娴熟,病房巡视的忽略和有关药理知识的缺乏等常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输液外渗甚至影响给药,引起组织损伤而加重病人的痛苦。了解静脉输液外渗的机理,可以指导临床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穿刺失败时的补救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方法选择60例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先按压再进针的补救方法,观察补救效果。结果穿刺成功40例,需要二次穿刺的20例,其中因血管限制的10例,患者拒绝使用的5例,因感疼痛增加放弃继续穿刺的5例。结论此补救方法简单易学,方便操作,成功率较高,是静脉输液穿刺失败时避免进行二次穿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access ports)是一种完全植入于皮下可供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因其全部装置均埋于皮下组织,对日常生活限制较少,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解决了患者的静脉通路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止痛消炎软膏在儿科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丽惠 《护理与康复》2009,8(3):257-257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使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患儿对治疗不能很好地配合,在静脉输液过程容易发生液体外渗,刺激性强的药物外渗易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为及时处理液体外渗、迅速消肿、减轻局部损伤,传统方法多采用热毛巾外敷。2005年1月开始,本院儿科应用止痛消炎软膏治疗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并与传统热敷法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小儿血管较细,通透性较高,加上小儿不予配合,在输液过程中易发生液体外渗现象。当遇特殊药物:如甘露醇、钙剂等外渗,容易发生皮肤坏死,产生不良后果。我科在2004年共发生此类药液外渗18例,均发生在婴幼儿输液过程中,对外渗局部我们采用了氧疗方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静脉输液外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马铃薯外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28.3%,两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输液外渗用马铃薯外敷,可显著提高静脉输液外渗治愈率,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外渗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治疗效果,正确分析输液外渗的原因,给予正确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谢建欢  尹冬梅  张秀梅 《全科护理》2008,6(36):3328-3329
[目的]探讨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静脉输液外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马铃薯外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28.3%,两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榆液外渗用马铃薯外敷,可显著提高静脉输液外渗治愈率,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