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外阴疣状赘生物在临床较为常见,其主要疾病是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近年来,尖锐湿疣发病率显著提高,已引起临床医师重视,一般不易漏诊。但外阴假性湿疣由于与尖锐湿疣在临床和病理上均很相似,常误诊为尖锐湿疣[1]。不仅引起治疗不当,还可导致病人精神负担。为探讨两者的鉴别,我们对131例外阴疣状赘生物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回顾性观察,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PV。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4年4月到1997年12月,因外阴疣状赘生物在广州市南方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患者活检组织131例。其中男性3…  相似文献   

2.
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性传播疾病的增多 ,尖锐湿疣发病率迅速升高。人们的心理恐惧日益聚增 ,事实上 ,外阴及临近部位的赘生物并非全为尖锐湿疣。因此 ,如何识别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显得非常重要。我们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 ,并结合赘生物的肉眼形态 ,提出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临床与组织学鉴别要点。1 临床资料材料来自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间 ,妇科门诊活检病人中 ,发现外阴及临近部位有菜花状、乳头状突起和尖峰状赘生物而取活检者 186例 ,病理诊断均为尖锐湿疣。对此 ,再进行复习 ,重新评价每例的病理诊断 ,及补作AB -PAS染色 ,结果为…  相似文献   

3.
对512例女性外阴赘生物活检进行临床与病理的比较观察,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发现尖锐湿疣占7.2%,假性湿疣占61.2%,非特异性女阴炎31.6,我们对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提出了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4.
女阴假性湿疣是发生在小阴唇内侧 ,少数累及阴道前庭及阴道口的一种假性乳头瘤 ,临床上与性病中的尖锐湿疣很相似 ,随着尖锐湿疣发病率的迅速上升 ,本病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将作者所见 35例女阴假性湿疣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系 1 996年 1月~ 1 998年 4月所见 ,年龄 1 7~ 48岁 ,平均 2 9 3岁。已婚者30例 ,其中合并妊娠者 2例 ;未婚者 5例 (均有性生活史 )。因外阴瘙痒就诊者 1 8例 ,自己发现赘生物者 7例 ,曾被误诊为尖锐湿疣者 6例 ,体检发现者 4例。1 2 病程及症状 病程为 3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以外阴赘生物就诊者逐年增多 ,其中以尖锐湿疣最为常见 ,其次为乳头状瘤及假性湿疣。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 (HPV)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染性疾病 ,该病毒多达 35型 ,引起尖锐湿疣的病毒主要是HPV6、11型 ,尖锐湿疣是性传播疾病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临床上易与乳头状瘤及假性湿疣相混淆 ,应注意鉴别诊断。现将 1991~ 2 0 0 0年间收治的 110例外阴赘生物作一临床与病理分析。1 临床与病理资料一般资料  110例患者 ,年龄 18~ 6 0岁 ,平均 33岁 ,18~ 40岁 90例 (81.81% ) ,男 5 8例 ,女 5 2例 ,已婚 92例 ,未婚 18例中 14例有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我院1082例女阴赘生物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为尖锐湿疣者576例(53.23%),假性湿疣506例(46.77%),对其中752例进行了HPV-Ag检测,阳性383例(50.93%),提示女阴赘生物半数为HPV感染的尖锐湿疣。在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典型的挖空细胞具有重要意义,假性湿疣的本质是非特异性炎症。  相似文献   

7.
外阴假性湿疣是发生在双侧小阴唇内侧的多发性丘疹状良性病变 ,因其在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上与尖锐湿疣有某些相似 ,常易误诊为尖锐湿疣。本文通过对门诊 96例外阴假性湿疣病例的临床特征、病理学改变及治疗疗效观察 ,从而对外阴假性湿疣的诊治作出初步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6例 ,均为 1998年1月至 1999年 5月本院门诊患者 ,年龄 2 0~ 46岁 ,平均年龄为 32岁 ,其中 3例无性生活史 ,其余均已婚或有性生活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及阴道炎病史 ,但均否认性乱行为 ,配偶无自觉不适。1 2 方法  16例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及女阴假性湿疣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女性外阴及肛周的85例尖锐湿疣与97例假性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所有病例做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结果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上皮均呈乳头状结构,但尖锐湿疣常融合成菜花状.HPV免疫组化染色,尖锐湿疣HPV-Ag阳性44例,HPV6/11阳性78例,假性湿疣均为阴性,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灶状分布空泡细胞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阳性是目前诊断尖锐湿疣及鉴别假性湿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临床酷似假性湿疣的尖锐湿疣的病原学。 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典型尖锐湿疣(15例)、假性湿疣(15例)、假性湿疣样尖锐湿疣(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表现及HPV分型,以探讨临床酷似假性湿疣的尖锐湿疣的病原学特征。 结果 典型湿疣皮损表现为疣状粗糙、易破溃的淡红色小丘疹;假性湿疣皮损多为发于两侧小阴唇内侧的1~2 mm大小群集丘疹;假性湿疣样尖锐湿疣临床表现酷似假性湿疣。典型尖锐湿疣醋酸白实验阳性,假性湿疣阴性,假性湿疣样尖锐湿疣弱阳性。尖锐湿疣HPV全部阳性[4种低危HPV(6、11、43、55)、10种高危HPV(16、18、33、39、51、52、53、58、59、66)],1种HPV亚型4例,2种HPV亚型6例,3种HPV亚型3例,4种HPV亚型2例;假性湿疣HPV检测全部阴性;假性湿疣样尖锐湿疣HPV全部阳性[3种低危HPV(6、11、81)、7种高危型HPV(16、18、33、35、51、53、58)],1种HPV亚型8例,2种HPV亚型12例,3种HPV亚型3例,4种HPV亚型2例。 结论 临床表现为假性湿疣的患者中可能包含高危HPV感染的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10.
女阴尖锐湿疣和湿疣样病变共400例,用HPV—PCR进行检测。结果:306例HPV—DNA阳性诊断为女阴尖锐湿疣,占76.5%。94例HPV—DNA阴性诊断为湿疣样病交,占23.5%。应用HPV—DNA—PCR技术对尖锐湿疣和湿疣样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和诊断,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另外,本文还对尖锐湿疣和非湿疣性外阴赘生物(湿疣样病变)的肉眼形态特点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DIFFERENTIATIONOFPSEUDOCONDYLOMAOFVULVAANDCONDYLOMAACUMINATABYDOTBLOTHYBRIDIZATIONANDPOLYMERASECHAINREACTIONLiuYuehua刘跃华;Wan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宫颈尖锐湿疣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52例宫颈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方法。结果 经临床检出并诊断为宫颈尖锐湿疣者 1 8例 ,临床漏诊而经阴道镜检出并诊断为宫颈尖锐湿疣者 34例 ,5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尖锐湿疣。结论 阴道镜检查是诊断宫颈尖锐湿疣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妊娠合并生殖道尖锐湿疣30例,其中28例系早孕合并尖锐湿疣,2例系晚期妊娠;前者人流术后随访,24例病损减轻,范围缩小,后者在分娩后一个月病损消失、自愈,未愈病例经局部电灼,70%三氯醋酸治疗后一个月复查,全部痊愈。说明妊娠合并尖锐湿疣,部分病例在妊娠终止后病损有缩小、自愈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任玉环 《青海医学院学报》1997,18(4):254-254,262
本文使用洁疣平乳膏治疗外阴及阴道尖锐湿疣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第1疗程结合治愈44例,治愈率88.00%,第2疗程结束总治愈48例,治愈率96.00%,因本药属中药制剂,使用方便,疗程短,且无全身毒副作用而被试用于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病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特大尖锐湿疣的治疗和护理特点。方法对14例妊娠期特大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评价以钳、切、灼方法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妊娠期特大尖锐湿疣的价值。结果14例患者均入院以钳、切、灼方法去除CA病灶:12例病灶去除后终止妊娠,2例CA治愈后2个月自然分娩。14例单次治疗后均复发,71%(10/14)多次复发。全部患者经综合治疗或多次治疗后痊愈。结论妊娠期特大尖锐湿疣应采取综合方法治疗,心理护理和性病知识宣教等护理措施可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位分子杂交法诊断尖锐湿疣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与组织病理及醋白试验相比较。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所用探针为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HPV6/11,HPVl6/18,HPV31/33)]、组织病理及醋白试验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结果37例标本中,醋白试验34例阳性;组织病理检查37例均阳性;原位分子杂交法的总阳性率为94.6%,HPV6/11阳性31例(阳性率83.7%),HPV16/18阳性2例(阳性率5.4%),1例标本HPV6/11及HPVl6/18均阳性(2.7%),HPV31/33阳性1例(阳性率2.7%),阳性标本可见细胞核着蓝色,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在棘层空泡化细胞的细胞核内。结论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HPV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对感染有明确的组织学定位,而且还能进一步鉴定感染的型别,因此是诊断和研究尖锐湿疣的较好和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30例尖锐湿疣的超微病理变化。多数尖锐湿疣存在空泡样变、双核、异型核、基质团及大量肿胀线粒体现象。但没有找到成熟的HPV颗粒。空泡样变可能是肿胀的线粒体破裂或胞浆基质团损耗所致。用金标免疫电镜法检出尖锐湿疣的HPV抗原阳性率为60%,而用酶标免疫电镜法其阳性率为47%。前法较后法敏感。大多数HPV抗原阳性细胞位子颗粒层和角化层。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中药煎剂消疣灵及激光综合治疗尖锐湿疣 ,消疣灵方剂由大青叶、板蓝根、黄芪、甘草、苦参、薏苡仁、生牡蛎、白花蛇舌草等组成 ,通过临床及实验室观察显示消疣灵对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功能 ,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防止单纯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后的疣体复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HPV分型与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由于宫颈尖锐湿疣(CA)皮损中HPV高危型感染常与其癌变有关,而端粒酶活性增高多见于恶性疾病。该研究探讨宫颈CA皮损中HPV分型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PV病毒分型,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文件-酶标法(TRAP—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24例(40.0%)HPV16/18型阳性,34例(56.7%)HPV6/11型阳性,2例未检测到HPV;HPV16/18型感染的皮损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HPV6/11型感染者。结论认为端粒酶活性与HPV型别有关,可能与HPV病毒协同参与CA发病,HPV16/18型阳性者在临床可能有癌变倾向,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可以阻碍疣体生长,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Fas,FasL和TRAIL分子在尖锐湿疣皮损中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探讨Fas,FasL和TRAI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尖锐湿疣皮损中Fas,FasL,TRAIL的表达。结果所有尖锐湿疣标本中(100%)均有Fas阳性,23例(76.7%)FasL阳性,21例(70%)TRAIL阳性,三者分布基本一致,正常表皮基本不表达。且FasL和TRAIL分子与真皮单一核细胞浸润呈显著负相关(r=-0.506和r=-0.450,P<0.05)。结论尖锐湿疣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分子Fas,FasL和TRAIL表达异常,且FasL,TRAIL分子表达影响局部免疫反应,考虑凋亡失控可能参与尖锐湿疣发病,引起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