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卫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251-252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mg/d和依那普利10mg/d,随访半年。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SD、LVEDD及LVEF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替米沙坦联合应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 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依那普利5~10mg/d,替米沙坦20~40mg/d;对照组30例口服依那普利5~10mg/d。观察6个月后患者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压、心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壁相对厚度(R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结果左室功能和左室结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电解质与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替米沙坦联合应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3.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凯 《淮海医药》2006,24(5):367-368
目的 观察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缬沙坦80 mg/d,依那普利5~10 mg/d;对照组20例,口服依那普利5~10 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行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8周后2组心功能(NYHA分级)、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均有显著改善(P<0.05).LVEDV、LVESV、EF、FS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前、后血生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可应用于CHF且优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以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那普利10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d治疗。8周为1个疗程。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计算心功能指标及6min步行测试。结果治疗后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及6min步行测试,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药联用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依那普利组)35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排血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1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口服缬沙坦80mg/d,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心率、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LVEF增加(P<0.01),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缬沙坦是安全、有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可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5~10mg/d+厄贝沙坦75~150mg/d,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5~10mg/d。临床治疗7~9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心功能、心脏彩超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9周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显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彩超变化,治疗组差异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衰优于单用依那普利,能提高临床疗效而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口服缬沙坦80mg/d,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心率、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LVEF增加(均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79.4%高于对照组55.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是安全、有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代文(缬沙坦)和雅施达(培哚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防空兵学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代文(缬沙坦)80mg/d和雅施达(培哚普利)40mg/d,随访半年,观察治疗后的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SD、LVEDD及LVEF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代文(缬沙坦)联合雅施达(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会玖 《中国药房》2011,(4):348-350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6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强心苷及利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及卡维地洛。疗程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6min步行试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心率显著下降、6min步行试验、LVEF等指标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LVEDD、LVESD均显著下降、6min步行试验及LVEF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并逆转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阿罗洛尔联合依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10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治疗,每次5 mg,每天2次,观察组联合口服阿罗洛尔治疗,每次5 mg,每天2次。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45%(4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6%(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罗洛尔联合依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充分休息、适当运动、限制摄入食盐、给予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等,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强心剂等,给予美托洛尔6.25~50mg/d。对照组采用以上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50mg口服,3次/d,同时给予小剂量氢氯噻嗪每天25mg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小剂量利尿剂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1/d,每2周剂量加倍,逐渐增至95mg、1/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缬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4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泰州市高港中医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3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43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加服缬沙坦80mg,1次/d,1周后改为80mg,2次/d;观察组加服缬沙坦80mg,1次/d,1周后改为80mg,2次/d;同时给予美托洛尔6.25mg,2次/d。无不良反应1~2周后,逐步增加剂量,至12.5~50mg,2次/d。两组患者共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常规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上述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强心类药物等。对照组采用以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6.25mg口服,2次/d,患者病情稳定,剂量可增加到12.5mg,2次/d,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剂量可增加到25~50mg,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西医常规治疗加用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临床症状稳定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丸,每日3次。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6MWT)、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结果治疗2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F及LVEDV和6MWT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仅LVEF和6MWT提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LVEDV和6MWT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ET-1及NO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仅NO水平提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ET-1及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均未出现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组和依那普利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理衰竭有一定的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160mg,口服,1次/d,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能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与倍他乐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26/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6%(15/28)(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SBP、DBP、HR及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口服缬沙坦80mg/d,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心率、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LVEF增加(均P〈O.05),治疗组39例中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9%。对照组30例中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4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是安全、有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