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测试技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氟化钠(NaF)对人、兔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在NaF浓度为0.1、1、10、100μg/ml时与对照组比较,未见SCE有增高现象。活体实验中,兔饮用水中含上述NaF浓度5周后,亦未见SCE增高。离体与活体实验结果一致。未见NaF可诱发SCE增高。作者结合其他实验结果分析,认为我国目前饮水卫生标准中的氟化物(以F计)浓度(1mg/l),从诱变性来看,属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2.
报告一种小鼠体内代谢活化前致癌物/前致突变物的新方法,并分析了环磷酰胺(CY)和3.4-苯并芘(BP)经小鼠体内代谢活化后在体外诱发人淋巴细胞SCE的活性。结果诱发的SCE频率与测试物浓度呈正相关;CY体内活化30min的代谢活化物导致SCE增加至最高值,60min后其诱变作用已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41%草甘膦对小鼠急性中毒和遗传毒性作用。方法:将3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雌雄各半,按照霍恩氏法分别采用1000、2150、4640、10000mg/kg草甘膦进行灌胃染毒,染毒量0.2ml/10g,一次性灌胃染毒后观察14天,计数各组动物的死亡数。另外取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雌雄各半,分别设置580、1160、2320mg/kg草甘膦染毒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各染毒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连续染毒2天,动物于末次染毒6小时后处死,取股骨骨髓涂片,观察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的变化。结果:41%草甘膦的小鼠经口LD_(50)为4640mg/kg,无明显性别差异。一定剂量的草甘膦可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上升,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r=0.741,P<0.01)。结论:草甘膦对小鼠具有一定遗传毒性作用。41%草甘膦的小鼠经口ID_(50)为4640mg/kg,属低毒农药。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二苯醚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经皮吸收率、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PCEM)及致畸作用等。实验结果表明,二苯醚经口染毒小白鼠的 LD_(50)为3160mg/kg。其95%可置信区为2050~4880mg/kg。大白鼠蓄积系数 K 值为5.3,2及4h 经皮吸收率分别为12.1及12.5T%。诱发 PCEM 的出现率,当剂量为632.0mg/kg 时为4.83‰,1264.0mg/kg 时为6.67‰,无剂量一效应关系,但与对照组比较 P<0.01。提示二苯醚具有一定的细胞遗传毒性。致畸实验仅骨骼检查有畸形,但未发现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10株互隔交链孢霉提取物诱发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及染色体畸变。结果发现,当用不同浓度提取物加入培养基时,有8株所诱发的SCE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1)、在8株阳性株中,有6株在加入低量提取物时即诱发SCE频率增高显示统计学差异、同时,在阳性株中有两株提取物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频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可见,多数互隔交链孢霉菌株(8/10)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或毒素,都含有致突变物,不同菌株具有不同强度的致突作用。另外,对应用人淋巴细胞的SCE技术检测致突变物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砷化合物在小鼠多种组织中诱发 SCE 活性的研究情况。对雄性 SWiSS—Webster 小鼠通过吸入与腹腔注射砷化合物进行染毒。仅在吸入浓度为116.5mg/M~3砷酸钙〔Ca_3(AsO_4)_2·3H_2O,(计算浓度)相当于 AS38.61mg/M_3〕时持续染毒10日,每日六小时,在小鼠骨髓细胞、肺泡巨噬细胞以及肝细胞中才观察到 SCE 的轻微升高(骨髓细胞之 SCE、为4.35/细胞,对照组为2.53/细胞)。腹腔注射砷酸钠(Na_2HAsO_4·7H_2O)仅在30mg/kg 染毒组中出现组织细胞间SCE 之差异(骨髓细胞 SCE 为2.51/细胞而肝细胞为5.4/细胞)。与烷化剂相比较,SCE 检查法对砷说来可能是在活体试验中不敏感的方法。试验结果可能表明砷化合物对 DNA 的损伤类型是一种在活体 SCE 检查中无法迅速测出的损伤类型。同时也支持砷可能是一种辅致癌物的假说。  相似文献   

7.
靛玉红、三尖杉酯碱均不引起人外周血细胞SCE频率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吡喹酮在活化前后的较低剂量不引起SCE频率增加,较大剂量(1μg/ml)则诱发SCE频率显著升高(P<0.05);丝裂霉素C的SCE频率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顺铂、SHP和CHIP均显著增高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和TA98菌株回变数,具有剂量—反应关系。三化合物接近中毒剂量时对两菌株的诱发回变数约为自发回变的3.2—7.8倍。诱变性的顺序为顺铂>SHP>CHIP。对 TA1535、TA1537和 TA1538菌株均无明显诱变作用。均明显增高人淋巴细胞 SCE 频率;以顺铂的诱发力最强。均引起有丝分裂延迟。表明铂络合物可致基因突变和 DNA 损伤。  相似文献   

9.
丝裂霉素C(MMc)诱导的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可反映出细胞DMA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有关MMC诱发活体的SCE研究不多。本实验目的,就是探讨MMC诱发小白鼠骨髓细胞SCE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对SCE指标与染色体畸变指标,在检测机体DNA损伤上的差异作一比较研究。结果证明,MMC诱发染色体畸变能办远低于诱发SCE的能力,MMC可诱发小白鼠骨髓细胞SCE产生,SCE值随MMC剂量的增加而增加。SCE即使在低剂量诱变剂的作用下也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10.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赖氨酸月桂基酯混合后注入三组小鼠的皮下,赖酯剂量分别为186mg/kg、420mg/kg 及950mg/kg。通过观察组织切片中炎症反应程度来研究其抗菌活性。结果为:①赖酯剂量为186mg/kg 时,脓肿阳性率、脓肿大小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均低于菌感染对照组,而与青霉素治疗组相似。提示该剂量赖酯在体内有一定抗菌活性。420mg/kg 及950mg/kg 组的脓肿阳性率、脓肿大小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菌感染对照组相似,而与青霉素治疗组的有差异。提示赖酯剂量增到420~950mg/kg时,在体内无抗菌活性。②赖酯可造成正常组织坏死,坏死率随剂量加大而增高(分别为23%,46%和61%)。③三种治疗剂量的赖酯均无明显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一种改进的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法,观察X线诱发离体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以阐明细胞核内DNA损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X线诱发人淋巴细胞的SCE频率与剂量有显著相关,并表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百菌清(四氯间苯二甲腈)是一种新型的农药杀菌剂。本文观察了该杀菌剂对小白鼠骨髓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结果发现:百菌清的剂量为128mg/kg体重时,能明显地诱发小白鼠骨髓淋巴细胞SCE率的增加。因此,百菌清农药可能是一种诱发突变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3.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各种诱变剂和致癌剂的检测。这一方法对于染色体的分子结构,DNA的复制、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等生物学的基本问题也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以往对于SCE的研究大多在离体条件下进行,这虽简单易行,但和体内相比仍有其局限性。特别是作为诱变因子的检测手段,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的结果往往不一致,而体内实验更能令人信服,因为体外条件下无体内活化和解毒系统,已经发现相当一部份的强化因子在离体条件下诱变活力很强,而在活体内则大大减弱甚或无诱变作用。当然也有些诱变因子在体外不引起SCE的增加,而在活体内经过活化以后,毒性加大,致使SCE频率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三硝基甲苯(TNT)对恒河猴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影响,探讨TNT致突变性。方法给3组恒河猴不同剂量TNT经口染毒,取外周血按微量全血培养法加5-BrdU体外培养,制片后分析SCE频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60、120mg/kg组染毒后SCE频率均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60mg/kg组从染毒前的(8·31±5·22)次/细胞升高到染毒后60d的(19·35±11·61)次/细胞和90d的(23·23±9·92)次/细胞,并呈剂量-反应关系;120mg/kg组染毒后SCE频率已达本次实验的最大值(28·85±9·39)次/细胞,和90d(27·58±8·57)次/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NT可能存在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5.
①苯并[a]芘经诱导的大鼠肝S_9代谢后,对淋巴细胞的SCE频率比未诱导及只注二甲基亚砜诱导者显著升高;②SCE频率升高与S_9中AHH活性有关但不完全一致,③各S_9对SCE 频率影响程度的剂量反应关系不同;④培养液中分别加100微升各S_9组分,大部分淋巴细胞生长被抑制,对照组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妇炎糜泡腾栓对实验性小鼠有否较好的镇痛作用。方法:筛选痛阈值合格小鼠采用热板法镇痛试验,采用小鼠扭体反应来测定小鼠扭体法的镇痛试验。结果:通过上述小鼠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两种镇痛实验方法,抗妇炎糜泡腾栓高、中、低三个剂量组:223.25、111.63、55.82mg生药/kg(450、225、112.5mg栓重/kg,分别为临床成年人每日拟用平均剂量的10倍、5倍、2.5倍)均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以上结果充分表明抗妇炎糜泡腾栓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此为抗妇炎泡腾栓作为新药及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价值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作者利用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栓驻(钾)明矾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从500mg/kg至5mg/kg各剂量组的微核细胞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钾)明矾不同剂量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钾)明矾可诱发小鼠体细胞遗传物质结构的改变;且诱变效应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多噻烷对大鼠肝脏微粒体和胞质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谷胱苷肽S转移酶、脱甲基酶和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影响,以及多噻烷经P-450体外代谢产物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染毒剂量为25和50mg/kg体重的多噻烷能不同程度地诱导上述酶类,酶活性为对照组的1.07~1.66倍。多噻烷体外代谢产物对小鼠的经口LD_(50)为1513.6mg/kg,属低毒,远低于多噻烷本身对小鼠的经口LD_(50)(145.8mg/kg)。  相似文献   

19.
DEHP对小鼠脑细胞DNA的影响及组织器官氧化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EHP对的小鼠的遗传毒性及氧化损伤。方法用不同剂量的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对小鼠每日腹腔注射染毒2周,通过彗星实验检测染毒2周小鼠的脑细胞DNA损伤,并测定肝,睾丸,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随着DEHP浓度增高,小鼠脑组织细胞DNA的损伤随之加重,DEHP的浓度达到125mg/kg和375mg/kg时,其可造成DNA的显著断裂(P<0.01)。肝、睾丸、脑的SOD活性变化是随DEHP浓度由低到高而先升高后降低,375mg/kg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DEHP可造成小鼠脑组织细胞DNA的损伤,及各脏器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大黄、槐米、红花提取物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方法测试了三种中草药——大黄、槐米和红花水提取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大黄、槐米和红花水提取物的浓度为2.5、5.0、7.5和10mg/ml时诱发的SCE频率为7.0±0.52~15.76±0.81,与空白对照组自发SCE频率(6.12±0.40)相比,除大黄水提取物2.5mg/ml剂量组以外.均具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5或P<0.001)。三种中草药水提物的应用剂量和SCE频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揭示此三种中草药水提物对人血淋巴细胞具有致突变作用。大黄,槐米水提物并能抑制人淋巴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