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院1990~1994年围产儿死亡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1 资料及来源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产房出生的、胎龄满28孕周、出生时体重在1000克以上的活产婴儿生后7天内死亡者。统计资料来源于1990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我院产科分娩登记本及围产儿死亡登记卡,对新生儿死亡病例及尸检报告进行调查核实和统计分析。 本院近4年来分娩婴儿总数为3835例,围产新生儿死亡40例,围产儿死亡率10.43‰。其中胎死宫内13例,占总死亡围产儿人数的32.5%;早产儿死亡7例,占围产儿死亡人数的17.5%;死产2例,占5%;早期新生儿死亡18例,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及产科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按照围产Ⅰ期标准,对我院8年间164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围产儿死亡率为9.59‰。164例中:新生儿死亡占47.56%,死胎占42.68%.死产占9.76%。总新生儿死亡率为4.56‰,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围产儿死亡原因为早产、胎儿畸形、缺氧综合征,新生儿死因以畸形、缺氧综合征及呼吸道疾病为主。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2002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围产儿死亡率是反映围产保健、产科质量和新生儿水平的重要指标。 2 0 0 2年起我省首次在 30个监测点对所有围产儿死亡进行监测和评审 ,拟进一步了解围产儿死亡原因 ,降低死亡率。本文就 2 0 0 2年浙江省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 ,作了死亡原因探讨 ,为浙江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2年在 30个卫生监测点中各级各类医院分娩的围产儿 ,采用围产期Ⅰ标准。 30个监测点共有 4 4 1家医疗单位参与监测 ,共监测围产儿 14 76 6 8例 ,占去年全省围产儿总数的 4 0 70 %。2 方法 按省卫生厅 2 0 0 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社区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原因并探讨其死亡相关因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佛山市禅城区澜石医院68份于2000~2009年期间死亡的围产儿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围产儿死亡68例,均集中于流动人口,死亡率为7.78%。围产儿死因分类中,死胎占61.76%,死产占14.71%,早期新生儿死亡占23.53%,死胎明显高于死产和早期新生儿死亡(X^2=39.3846,P〈0.01;x^2=23.3103,P〈O.01);死亡原因以先天畸形、脐带因素、母体因素为主要原因;接受产检5次以上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5次以下,有显著性差异(x^2=67.7647,P〈0.01)。结论重视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扩大免费产检、婚检目标人群,增加社区医院先进设备的投入,提高社区医疗单位产科质量,来预防早产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社区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原因并探讨其死亡相关因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佛山市禅城区澜石医院68份于2000~2009年期间死亡的围产儿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围产儿死亡68例,均集中于流动人口,死亡率为7.78%。围产儿死因分类中,死胎占61.76%,死产占14.71%,早期新生儿死亡占23.53%,死胎明显高于死产和早期新生儿死亡(χ2=39.3846,P<0.01;χ2=23.3103,P<0.01);死亡原因以先天畸形、脐带因素、母体因素为主要原因;接受产检5次以上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5次以下,有显著性差异(χ2=67.7647,P<0.01)。结论重视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扩大免费产检、婚检目标人群,增加社区医院先进设备的投入,提高社区医疗单位产科质量,来预防早产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林美琼  何荔琼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411-2411
目的:分析近5年围产儿死亡率及相关因素,为提高产科质量提出相关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5年围产儿死亡21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2.25%。死胎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新生儿死亡,死产最少;与之相关因素还有:孕妇居住地域、教育程度、接受产检次数。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提高产科质量水平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及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9~2003年间89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89例,其中死胎56例,占62.92%;死产7例,占7.87%;新生儿死亡26例,占29.21%。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早产。死胎中以脐带因素居多,其次为宫内感染;新生儿死亡以早产儿RDS及畸形为主。结论:加强孕期监护,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401例围产儿死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1996~ 2 0 0 0年的4 0 1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明确我市围产期保健的重点及制定相应的保健措施 ,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吴忠市辖区范围内有产科的医院、乡镇医院 ,1996~ 2 0 0 0年出生的新生儿及产科、儿科死亡的 4 0 1例围产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围产期范围标准 (即出生时体重大于等于 10 0 0 g孕满 2 8w至产后 7d出生的死胎、死产、新生儿 )均为本次调查对象。统计围产儿人数、死胎数、死产数和出生 7d内死亡的新生儿数 ,计算出围产儿死亡率 ,再详细核查围产儿死…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1997—1999年围产儿死亡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宁波市围产儿死亡高危因素的分析。为制定降低围产儿死亡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汇集宁波市1997-1999年围产儿死亡个案1553例,并经医院、县(市、区)、市三级评审组评审后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 宁波市围产儿死亡率11.30‰,围产儿死亡中死胎占41.60%,死产占9.53%,早期新生儿死亡占48.87%,围产儿死亡与出生体重、胎龄及分娩方式有关。结论加强孕期管理,提高围产保健及产科临床的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可行的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统计2002~2006年度5年间津南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孕产妇管理及辖区各产院分娩的孕产妇总数和围产儿死亡数,对5年间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共监测16 693例围产儿,死亡181例,平均死亡率10.84‰;死因前4位依次为死胎72例、畸形54例、早产20例、新生儿窒息16例;高危孕产妇中围产儿死亡率远高于正常孕产妇。结论:围产儿病死率的下降是围产保健、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正确处理和新生儿医学发展的共同结果。加强孕产期保健服务、提高产儿科质量管理、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抢救技术水平,可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民众镇2006至2012年围产儿死亡相关资料,探讨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对中山市民众镇2006至2012年的49例围产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2006年为13.80‰、2012年为5.36‰,2006至2012年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6.625,P=0.357);围产儿死亡因素主要为胎儿畸形(占44.90%)、新生儿因素(占20.41%)、胎盘和脐带因素(占12.24%)。结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在于采取三级干预措施,加强产前诊断,做好孕前优生和孕期免费出生缺陷工程的筛查,控制胎儿畸形的发生,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同时,提高助产技术和产科质量、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周沙英  徐秀叶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16-4117
目的:分析近4年围产儿死亡率及相关因素,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5年云和县围产儿死亡6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14.07‰。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胎儿畸形24.19%、早产18.03%、胎儿宫内窘迫16.39%、脐带绕颈13.11%、新生儿窒息6.56%。在新生儿死亡病例中,早产因素居首位。影响因素有:孕妇居住地域、文化程度、接受产前检查次数等。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2000-2009年沈阳市围产儿死亡评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沈阳市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10年围产儿死亡评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沈阳市围产儿死亡率波动在10%.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评审结论中,"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66.66%.结论沈阳市围产期和围生儿保健工作尚存在不足,要大力加强围产期保健,不断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和产科质量,完善转诊制度和管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彭艳萍  吕汝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3998-3999
目的:了解建水县围产儿死亡的原因现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0~2006年的568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围产儿死亡率为15.21‰,前3位死因依次为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工作和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宣传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是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提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某院207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年间围产儿死亡率22.48‰,其中死胎160例占77.29%,死产22例占10.63%,7d内新生儿25例占12.08%;围产儿死亡中农村人口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城市,差异显著;围产儿死亡原因首位是母亲因素(28.98%),第二位是先天畸形(21.26%).结论 提高婚检率及婚检质量,加强优生优育的知识宣传,完善孕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孕妇尤其是基层孕妇文化素质和保健意识,加强基层保健医生业务培训,提高其诊疗水平,加强高危妊娠管理、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等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陈瑜  杨大维  柴艳  王丽娟  梁正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4016-4018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2 ~ 2011年间新疆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高危因素,针对少数民族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根据2002 ~ 2011年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孕产妇保健情况调查表,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孕产妇和围产儿主要高危因素及死亡率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2002~2011年柯尔克孜族孕产妇死亡率为169.9/10万,围产儿平均死亡率15.7%‰,死亡孕妇中住院分娩率低(27.3%);产科出血、新生儿窒息分别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原因的首位,围产儿死亡与孕妇孕期保健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提高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倡住院分娩,加强产科绿色通道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产科质量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台州市椒江区围产儿死亡原因与相关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分析椒江区81例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结果:围产儿死亡率9.40‰,其中满28周死胎为59例,占72.84%;死产为3例,占3.7%;7天内新生儿死亡为19例,占23.46%。围产儿死因依次为出生缺陷、脐带因素及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结论: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加强孕期管理,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畸形儿进入围产期;加强高危孕妇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加强围产期监护,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按围产期标准,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的86例死亡围产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9.82‰。其中新生儿死亡占25.58%,死胎占58.14%,死产占16.28%。新生儿死亡中先天畸形占40.91%,为新生儿死因之首;死胎中胎盘脐带因素占30.00%,为死胎主要原因;死产中早产较低体重儿占26.67%。结论:提高并充分利用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孕期监护,做好孕期宣教,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山西朔州市围产儿的死亡率及死因情况,研究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对策。方法对该市综合医院2012年围产儿死亡季报表及死亡卡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该市围产儿死亡率为16.32‰。结论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是降低死胎死产及早期新生儿的死亡,妇幼保健机构应做好围产期前后的保健工作,提高产科质量管理,加强培训,才能进一步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49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春秀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3679-3680
目的:分析该院9年间围产儿死亡率及相关因素,以提高围产保健的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该院1997~2005年围产儿死亡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9.74‰,死胎占63.26%,死产占8.16%,早期新生儿死亡占28.57%。结论:加强产前监护,早期干预孕期并发症,预防早产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