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静脉留置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料证实约 5~ 10 %心包积液是由肿瘤所致 ,恶性肿瘤心包腔转移并心包腔积液常为血性 ,积液量多 ,虽经反复抽液仍重再渗聚 ,而且一旦到肿瘤晚期衰竭阶段 ,治疗更加棘手。我们采用深静脉留置管进行心包腔穿刺置管术 ,采用反复抽液并局部给药的治疗方法 ,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现将术前术后护理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例患者均经心包积液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女 6例 ,男 4例 ;年龄 39~ 6 4岁。心包腔积液病因 :肺癌 3例 ,乳腺癌 2例 ,食道癌 1例 ,原发灶未明 4例。1.2 器械与用物 :深静脉留置管采用美国 ArrowIntemati…  相似文献   

2.
陈云 《福建医药杂志》2003,25(2):146-147
大量心包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 ,大量液体蓄积在心包腔内 ,导致病人心脏舒张功能障碍 ,随着液体量增加 ,极易引起急性心包压塞 ,危及病人生命。本组病人 30例 ,确诊中至大量心包积液后采取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的治疗方法 ,并通过精心观察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995年至 2 0 0 1年采用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共 30例 ,男 2 5例 ,女 5例 ;年龄 18~6 5岁 (平均 30 .0 +10 .5岁 )。其中心包转移瘤 12例 ,化脓性心包炎 2例 ,心脏术后 16例 ,病程 2周~ 5个月。超声心动图及 X线胸…  相似文献   

3.
心包积液可由多种病因所致 ,根据积液量、积液形成的速度 ,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同。大量积液或积液量短期内迅速形成 ,均可造成急性心包填塞 ,进而危及患者生命。1997年以来 ,我们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 ,经皮心包穿刺 ,心包腔内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方法 ,治疗中至大量心包积液 36例 ,临床疗效显著 ,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心包积液患者 36例 ,其中男性 2 0例 ,女性 16例 ,年龄 18~ 78岁 ,平均年龄 5 4± 12岁。诊断为恶性血性心包积液 10例 ,结核性渗出型心包积液 19例 ,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所致心包漏出液 2例 ,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4.
心包留置导管引流对癌性心包积液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癌性心包积液生长速度快 ,容易出现急性或亚急性心包填塞 ,若不及时处理 ,因心包填塞可迅速致命。本组用深静脉穿刺套管针经剑突下区心包穿刺并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 ,经此开展心包腔内化疗 ,共治疗病人 13例 ,体会到方法简单 ,疗效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993~ 1998年在我院确诊为癌性心包积液 ,共计 13例 (男 10例 ,女 3例 ) ,年龄 45~ 70岁 ,其中原发性心包间皮瘤 3例 ,肺部肿瘤心包转移 8例 ,晚期乳腺癌心包转移 2例。1 2 操作器械 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管针 ,型号 16~ 18G ,长度 14~ 18cm ,品…  相似文献   

5.
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积液生长快,多次穿刺后积液仍不能有效控制,易造成急、慢性心包填塞。肿瘤患者心脏心包受侵率为5%~12%,转移性肿瘤为原发肿瘤40倍,约50%病变单纯侵犯心包,1/3侵犯心脏,余下心包心脏同时受侵。肺癌、乳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引起心包积液较常见。笔者应用置管术抽液同时局部注入药物治疗恶性心包积液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包积液多见于结核病、肿瘤、风湿热、细菌及病毒感染、邻近器官炎症等因素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 ,严重者可发生心包填塞 ,导致急性循环衰竭、休克而危及生命 ,因此 ,及时排出心包腔内积液和切实的护理措施 ,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于 1999年 2月~ 2 0 0 1年 12月先后采用深静脉留置针治疗心包积液 ,效果良好 ,症状改善或完全缓解 ,且安全、创伤小 ,临床广泛使用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 ,男 2 1例 ,女 7例 ;年龄 4 2~ 76岁 ,平均 5 9岁。其中细菌性心包积液 5例 ,结核性心包积…  相似文献   

7.
恶性心包积液多系恶性肿瘤心包转移或原发于心包的恶性肿瘤所致 ,易造成急、慢性心包填塞。我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简称彩超 )引导进针、胸膜活检针穿刺、心包内置入硅胶管持续引流心包诊治恶性心包积液患者 2 9例 ,取得了良好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3年 1月住我院 (2 4例 )和外院 (5例 ) ,拟诊为恶性心包积液的住院患者 2 9例中 ,男 2 0例 ,女 9例 ;年龄 18~ 6 8岁 ,平均 5 2岁。操作前均经 B超证实为心包大量积液 2 5例 ,中等量积液 4例 ,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脉…  相似文献   

8.
恶性心包积液多数是由肿瘤引起 ,心包穿刺抽液引流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反复心包穿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而且易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 ,同时 ,随着穿刺抽液后积液量的减少 ,限制了再穿刺的进行。我院肿瘤内科自 2 0 0 1年 11月以来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 12例肿瘤引起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进行心包穿刺置管 ,留置心包腔 ,一次穿刺 ,反复抽液引流和注射化疗药物 ,在积极的综合治疗、护理下取得了满意效果。置管时间最长 2 7天 ,最短 5天 ,平均置管 16天 ;引流量最少 6 0 0 ml,最多 35 0 0 ml,平均2 0 5 0 ml,引流全过程无感染…  相似文献   

9.
心包积液是晚期肺癌常见的并发症。恶性心包积液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导致心包填塞和循环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成为肿瘤患者死亡原因之一。临床通常采用直接穿刺抽液进行治疗,因需要反复多次,增加了穿刺的并发症。对于心包积液的患者,国外早有主张采用心包腔内置管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我科自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超声引导下心包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对48例肺癌所致的心包积液患者分别在心包腔内灌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和顺铂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任诗佳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674-1675
心包穿刺是一项带有危险性的操作技术,其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我院在2003年~2007年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的方法治疗心包积液,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39例大量心包积液病人年龄21~80岁,平均(50±10)岁,男24例,女15例,其中结核性16例,肿瘤性19例,结缔组织病2例,原因不明2例。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穿刺导管用于恶性心包积液引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患者很多都伴有恶性心包积液。以前常规采用普通穿刺针后接橡胶管进行穿刺抽液,需多次进行穿刺放液,患者痛苦很大,特别是大量心包积液者。并且心包穿刺术是风险较大的操作,其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10%~20%,主要是不易掌握进针的深度而致严重的心肌、冠脉损伤。此前采用深静脉留置管对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2.
姜成文  宋希江  蒋荷娟 《天津医药》2001,29(11):692-692
大量心包积液反复穿刺抽吸,操作不慎易发生损伤。我们采用心包穿刺置管抽液,不但能反复抽液,而且可进行注药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无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7年6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大量心包积液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2~69岁,平均53.6岁。肿瘤性积液11例,外伤性2例,结核性1例,不明原因者2例。穿刺前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其右室前壁液性暗区≥21mm,最多者达51mm。均采用德国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穿刺。 1.2 方法 在B超引导下选取液性暗区较厚的区域,一般选取剑突下(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外)或心前区。常规局部消毒、麻醉浸润后,左手持穿刺针,沿拟定的穿刺方向缓慢进  相似文献   

13.
心包积液临床上较常见 ,常是各种内、外科疾病的一种并发症 ,当有大量心包积液时 ,要进行心包穿刺抽液才能改善临床症状 ,达到治疗目的。而传统的心包穿刺抽液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 ,且不易被患者所接受 ,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自 2 0 0 0年以来 ,我们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控下行心包穿刺 ,收到良好效果 ,且较安全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 于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 ,我们共收治心包积液患者 9例 ,其中男 4例 ,女 5例 ,最大年龄 72岁 ,最小 1 3岁 ,平均 35.6岁。 9例心包积液由各种不同的病因所致 ,都有较大量的心包积…  相似文献   

14.
任军  陆俊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340-1341
我院自 2 0 0 0年以来 ,采Seldinger法血管穿刺及导管输送技术 ,对 84例大量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病人进行穿刺引流治疗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4例病人中 ,男 6 7例 ,女 17例 ;年龄 31~78岁 (5 4 8± 11 3岁 )。其中大量心包积液 13例 (肿瘤性 7例 ,结核性 6例 ) ,胸腔积液 71例 (肿瘤性 15例 ,结核性 5 6例 )。病程 1周至 6个月。1 2 方法1 2 1 穿刺部位 病人术前作二维超声定位定向并测量皮肤至液区的距离 ,心包穿刺时分别采用 2个穿刺点 :①以剑突与左肋弓缘交界处为穿刺点 ;②以胸骨左缘第 3、4肋间为穿刺点[1…  相似文献   

15.
经皮心包腔置管治疗肺癌心包积液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转移引起的恶性心包积液 ,积液量常较大 ,心包填塞症状严重 ,需反复穿刺抽液 ,用中心静脉导管作心包腔置管引流并注射化疗药物 ,效果好且副作用少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选择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肺癌心包积液患者中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心包腔置管方法治疗共 2 1例 ,心包积液经胸片、 CT及 B超证实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13例 ;年龄 2 5~ 82岁 ,平均 5 4.2岁。病理确诊鳞癌 7例 ,腺癌 12例 ,鳞腺混合癌 2例。TNM分期 : b 期 17例 , 期4例 ;Kps评分 2 0~ 6 0分 ,平均 45分。1.2 方法 :对 B超…  相似文献   

16.
1974年4月~2000年10月共收治心包积液患者138例,进行了423例次心包穿刺。1994年10月后对其中24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应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8例均系住院患者,男82例,女56例;年龄6~74岁,平均38.5岁。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后确诊有心包积液。1.2方法1.2.1穿刺部位:第1点为剑突与左肋弓缘成30度左右夹角;第2点为左侧第5前肋间,叩诊浊音界为1~2cm。1.2.2穿刺方法:手术者用10ml注射器缓慢试穿,95%采用第1点,5%为第2点。第1次抽液不超过500ml,第2、3次抽液后将无菌纱布滤…  相似文献   

17.
林生庚  鄢爱梅  曾小庆 《江西医药》2009,44(11):1102-1103
目的探讨Seldinger技术指导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法心包穿刺.待抽出液体后停止进针,送入导丝,沿导丝送扩张管以扩张通道,之后拔出扩张管。再沿导丝送中心静脉导管入心包腔内.撤除导丝,用缝线固定导管,抽液留标本化验,末端连接无菌引流袋引流积液。结果56例患者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均一次成功,术中、术后无1例发生任何并发症。留置时间1—5d,引流量为250~1750ml,经超声心动图或胸部CT检查证实极微量心包积液,可拔出深静脉留置管。结论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超声心动图定位指导下行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操作简便、安全、引流彻底、疗效确切,可避免心肌损伤及反复心包穿刺.  相似文献   

18.
胡友洋  徐瑞好  卢中 《中国医药》2009,4(9):693-694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7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定位、定向并测定进针深度后,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必要时进行冲洗并注入药物,观察疗效、安全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本组9例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包积液患者,选择左侧第4肋间胸骨旁或心尖区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均一次成功。27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穿刺抽液成功率100%,未出现冠状动脉或心肌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引流后即刻,患者胸闷、气促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导管留置时间5~30d,引流液量500~5000ml,心包积液引流彻底。结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可替代传统的心包穿刺方法和心包开窗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肿瘤患者合并心包积液,液体增长快,不易控制,易引起心包填塞,属肿瘤急症范围,以往采用穿刺抽液,操作次数多,并发症及风险增加。我科自2002年开展导管留置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显著。资料及方法选择病例28例,其中原发病为肺癌16例、乳腺癌7例、纵膈肿瘤3例、卵巢癌1例、结肠癌1例。所有患者以往均有病理资料确诊,入院后彩超证实为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方法:用B超定点,选择液平最宽处为穿刺点,患者坐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用导管针沿上述部位进针,回抽见注射器中有积液,导管末端接无菌引流…  相似文献   

20.
吴强  张国娟 《贵州医药》1997,21(1):29-30
本文报告我院近期对2例肺癌并心包转移和2例结核性心包炎患者施行经皮穿刺心导管法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的结果,参阅国内外文献对该项技术与传统外科胁下造日引流术进行比较,并就该项技术的方法学及适应症作初步探讨。1病历摘要例1,男性,56岁。因胸闷、气促及不能平卧50天入院。经CT及心包抽液检查确诊为左肺中央型肺癌并胸膜、心包及纵隔转移。经先后2次心包穿刺减压等治疗病情无缓解,心包填塞症状反复并加重,遂于入院第16天采用经皮穿刺导管法(Seldinger插管法)’“作。已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术治疗。步骤如下:患者取半卧位,以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