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派中医妇科,流派纷呈,名医辈出。各流派名家诊治妇科疾病,强调调经为先,海派中医妇科各流派对调经的临证思维、选方用药等,同中有异,颇具特色。其共性特色主要为:调理冲任,重在补肾;理气养血,顾护脾胃;周期疗法,调经助孕;创立验方,善于归纳;组方精简,巧用药对。总之,调经之法要顺应其周期性的阴阳消长,调补肾之阴阳,协调气血之盛衰,助其顺利转化。  相似文献   

2.
妇科血证是中医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证,海派中医妇科,流派荟萃,名医辈出。各流派名家诊治妇科出血证同中有异,颇有特色,本文从海派中医妇科各著名流派或医家诊治妇科血证的治法、验方和药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海派中医蔡氏妇科流派源远流长,是著名的海派中医流派之一,传承有序、代有精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理论体系。通过梳理总结蔡氏妇科流派历代文献,探讨蔡氏妇科流派调经的学术经验和特色,认为蔡氏妇科流派治疗月经失调不仅具有调气治血,肝脾肾为纲,辨证论治,用药轻灵等整体学术特色;历代传人在传承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色,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海派中医妇科,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源远流长。著名中医妇科流派有九家,另有庞泮池、沈仲理、唐吉父等妇科名医,海派中医妇科流派是在近代上海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海派中医具有开放、兼容、吸纳、创新的特点。海派中医妇科各流派在学术上相互学习,相互兼容,在治学和学术方面具有家学渊源、注重经典、办会办校、汇通中西、古方新用、组方精简、善用膏方等共性。  相似文献   

5.
流派研究是近年来全国中医界热点话题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上海设立了“中医流派研究工程”。海派中医妇科流派众多,名医辈出,著名妇科流派有十余家,如江湾蔡氏、南通朱氏、浦东陈氏、慈溪胡氏、浦东王氏、松江骆氏、川沙胡氏、金山唐氏等,各家流派之间或以不同治疗群体,不同治疗手段,或以不同重点治疗病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对海派中医妇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海派中医妇科流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既可提高中医妇科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又进一步促进了海派中医妇科特色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海派中医妇科各家流派的家学渊源及其独特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为落实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提升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和学科自信,让学生在早临床阶段形成稳固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探索设计基于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建设的中医本科生教学模式,内容包括线上理论学习、临床跟师实践、典型医案整理、学习心得总结、教学方案评价及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将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建设运用于本科生临床带教,可以提升本科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和学科自信,促进本科生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形成,发挥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川蜀中医妇科流派与海派中医妇科流派的异同之处。分析不同流派中对血症、不孕、带下病的具体治法治则,以期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中医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学术流派,这些流派在坚持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上和而不同,其相互借鉴、相互争鸣的发展过程亦推动了中医学的的发展。妇科流派在当代已逐渐成近10支特色不同的派系,在融入中医各家流派学术特色同时,更具有妇科学特有的特点。笔者现以调经为例,选取影响较大的派别从调经思想及用药特色两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
卢艺  宋世华 《新中医》2023,55(16):224-228
宋氏妇科是起源于唐宋时期流传至今的妇科流派,是浙江四大妇科流派之一。本文总结该流派代 表性传承人宋世华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其认为治疗不孕症需治病求本,调经种子,注重肝脾 肾;辨证论治,创立调经种子六法;夯实基础,把握时机;用药轻灵,重视清补之法,因地因人制宜;孕后静 心,调摄安胎。  相似文献   

10.
海派中医流派纷呈,名医云集,各学术流派在不同层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为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提供了宝贵财富。其中,各流派医家对心悸病证的认识不断深入,各自总结及阐述了心悸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方药,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故通过探析海派中医医家诊治心悸病证的学术思想,以促进海派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期待更多的学者从不同层面关注、发掘和整理海派中医各医家存留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中医膏方是中医学的传统剂型之一,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效果显著,具有调经、助孕、止带、产后调理的作用。胡国华教授为海派朱氏妇科第四代传人,上海市名老中医,临证30余载,在妇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独具特色,尤善应用膏方治疗妇科常见病,余有幸侍诊左右,将其应用膏方经验浅析如下。1首重问诊;2五脏兼顾,以平为期;3重视气分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调经、助孕、安胎是中医妇科学具有显著特色与优势的治疗方法,其中调经法又居首位。本文论述了中医调经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述调经须注重调理脏腑气血、辨析月经不同时期、病证结合辨治疑难月经病,针对月经病各个方面的复杂情况,灵活运用调经规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海派中医流派是上海中医界的宝贵财富,其近年来的传承与发展备受关注。对近20年海派中医流派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可视化分析研究,可以较为直观地呈现出海派中医流派近期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可视化结果分析发现,海派中医流派在近年来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政府支持是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发展中的主要外在驱动力,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是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已构建了多个较为稳定的学术型研究团队及科研机构,为“十四五”期间海派中医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撑和阵地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海派朱氏妇科是近代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医妇科特色流派,朱氏妇科对妇科痛证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止痛八法,包括益气止痛、补血止痛、行气止痛、活血止痛、温阳止痛、清消止痛、散结止痛、通络止痛,八法用药各具特色。文章旨在浅析朱氏妇科治疗妇科痛证之经验与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5.
建宇  李杨  文竹 《光明中医》2010,(8):1348-1348
<正>[本刊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安徽中医学院承办的"全国中医妇科流派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安徽合肥举行。燕京、海派、新安、孟河、钱塘、岭南、巴蜀、三晋、中原等全  相似文献   

16.
海派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派中医眼科更是流派纷呈。海派中医眼科是海派中医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学术思想的发掘及继承有利于探讨中医药发展模式和促进中医经验的传承。近百年来海派中医蓬勃发展,近代以姚和清为代表的姚氏眼科及以陆南山为代表的陆氏眼科奠定了海派中医眼科的学术地位.此外,范新孚的眼科在其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上海中医眼科学术的多元化发展。因此.整理海派中医眼科流派及学术思想,可进一步促进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蔡小荪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上海江湾蔡氏妇科的第7代嫡系传人。蔡老从事临床7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从肾论治妇科疑难杂病,如不孕症、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更年期综合征、提高IVF-ET移植成功率等。笔者有幸作为上海市蔡氏妇科流派传承研究基地、海派中医蔡氏妇科流派传承研究工作室主要成员跟随蔡老抄方学习,对其从肾治疗妇  相似文献   

18.
正流派渊源海派中医流派陈氏妇科百年传承,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陈氏妇科肇始于清代宫廷御医陈耀宗,奠基于其子陈筱宝,发展于筱宝公二子陈盘根、陈大年,父子三人在临证治病上颇有建树,有"陈氏妇科一门三杰"之美誉。其中陈大年先生为龙华医院"建院八老"之一,也是龙华医院妇科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9.
论海派中医与海派中医学术流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派中医是近年来上海中医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海派中医及海派中医学术流派的涵义、形成及其特点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海派中医流派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抹绚丽的色彩,成就辉煌,但要在现代化的舞台上继续发扬它的光芒,需要将其标准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甲等的百年老院,是承担海派基地建设最多的单位之一,有着丰富的医疗资源、大数据资源和管理资源。针对海派中医流派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分析了海派中医流派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