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方内服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度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及药物洛索洛芬钠片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方内服。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同时采用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量表及ISOA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下降比例评价疗效。结果:根据WOMAC量表评价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13%,对照组为53.57%,根据ISOA量表,2组有效率分别为81.25%、78.57%。2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最大步行距离及日常生活难度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最大步行距离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内服能有效改善膝重度骨关节炎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针刺推拿结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和针刺组,分别采用针刺推拿结合疗法和单纯针刺法,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为观察指标,治疗4周2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针推组46例、针刺组45例完成观察。两组均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且针推组明显优于针刺组( P<0.01);两种疗法均能显著降低患者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总分及其疼痛、僵硬、功能评分,这些变化针推组与针刺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针刺推拿结合疗法、针刺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且针刺推拿结合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法,尤其在止痛和改善关节僵硬、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气滞血瘀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时的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及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结果: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治疗组NRS评分及ISOA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可明显缓解气滞血瘀型KOA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冯学烽  邹伟民  陈永韶 《新中医》2015,47(1):206-208
目的:观察经筋手法治疗太阳经筋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经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络手法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治疗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WOMAC评分中各项指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僵直评分外,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活动难度、总评分方面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手法治疗太阳经筋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联合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浮针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良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疗法治疗早期KOA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孙氏九步八分推拿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孙氏九步八分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KOA严重指数(IS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膝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及50步定时法对2组进行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ISOA、VAS、WOMAC、50步定时法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叭),但改善程度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优于对照组的7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均为治疗KOA的有效疗法,但孙氏九步八分推拿法优于常规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冬青膏局部膏摩配合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膏外涂,治疗组采用膝部涂抹冬青膏推拿疗法,对比观察治疗后Lysholm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以及膝关节滑液TNF-α、IL-1以及MMP-3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治疗后治疗组的Lysholm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膝关节滑液的TNF-α、IL-1以及MMP-3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冬青膏局部膏摩配合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膝关节滑液TNF-α、IL-1以及MMP-3的含量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2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KOA,可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痧脊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选取80例患者共111侧膝关节(双膝31人62侧,单膝49人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理筋手法)55例、治疗组(痧脊经筋疗法)56例,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每组为40人,采用WOMAC指数、检测膝关节液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含量,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KOA的疗效。结果痧脊经筋疗法治疗KOA,能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和减少滑膜炎症,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可降低膝关节炎症细胞因子和疼痛、WOMAC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痧脊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具有良好效果,通过分经论治能有效疏通经络排出局部寒邪、湿气,使气血精气流通濡养筋骨,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郑银驹  王立新  赖中华 《新中医》2017,49(5):118-120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推拿疗法治疗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98膝)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隔姜灸配合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推拿疗法治疗,治疗3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观察2组WOMAC指数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活动功能分级、HSS膝关节功能分级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OMAC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功能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S膝关节功能分级、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OMAC指数、关节活动功能、HSS膝关节功能分级、治疗总有效率等多个指标结果提示,隔姜灸配合推拿疗法对中老年人KOA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1.
针刺手膝痛穴治疗膝骨关节炎膝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手膝痛穴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单纯针刺手膝痛穴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在两组患者初次治疗前后即刻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比较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初次治疗前后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手膝痛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推拿手法加易筋经锻炼和单纯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患者易筋经锻炼,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各治疗1个月。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体症状、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各项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的WOMAC总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配合易筋经锻炼和单纯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推拿配合易筋经组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KOA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推拿治疗10次,治疗组同时进行功能锻炼,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疗效分析和复发率分析,结果 2组患者关节疼痛、僵硬及关节日常功能均明显改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 0.05),且治疗组关节疼痛、僵硬及关节日常功能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较好,膝骨关节炎复发率较低,明显优于单一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点穴推拿疗法对高黏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高黏血症患者共61例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7例);前者施针刺配合点穴推拿疗法,后者施针刺疗法,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和症状体征积分变化。结果:针刺配合点穴推拿疗法对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积分改善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点穴推拿疗法能有效治疗高黏血症,且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联序贯通痹法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64膝)和对照组40例(63膝),治疗组予中医特色三联序贯通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口服,在治疗4周后,依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病情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标准,对治疗前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步行能力、日常生活受累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疼痛分值(P<0.01),但治疗组对疼痛分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ISOA评分,并对其疼痛或不适、最大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三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ISOA评分总分及其疼痛或不适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而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按照中医分型治疗后风寒湿痹证型疗效最佳,其次为痰瘀互结证型,肝肾阴虚证型疗效最差。结论:三联序贯通痹法能够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或不适、最大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申秉炎  戚晴雪 《新中医》2018,50(7):114-116
目的:观察骨科熥药外敷疗法治疗瘀血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血痹阻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予骨科熥药外敷治疗,对照组予扶他林软膏适量外用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WOMAC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骨科熥药外敷疗法治疗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可有效降低患者VAS、WOMAC评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与推拿、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运动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推拿和温针灸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治疗前后JOA评分、ISOA指数等膝关节功能评分,休息时、运动时和按压时的VA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IS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休息时、运动时、按压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JOA、ISO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休息时、运动时、按压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与推拿、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洗腿又方联合推拿和单纯推拿治疗瘀血阻滞证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瘀血阻滞证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洗腿又方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洗腿又方联合推拿治疗瘀血阻滞证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益肾壮骨汤配合三步推拿点穴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益肾壮骨汤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三步推拿点穴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K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膝周压痛、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62%(41/4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35/4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DL、K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IL-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20.
张万清  马卫东  李良 《新中医》2017,49(6):113-117
目的:观察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源性膝痛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对照及单盲临床试验方法,选取在本院诊治的76例腰源性膝痛患者,将其按随机方式分为2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手法予以"正脊调腰"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调膝"治疗,就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关节休息痛、关节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及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关节休息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及ISOA评分总分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关节休息痛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关节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及ISOA评分总分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走能力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关节休息痛、关节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及ISOA评分总分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2组以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均有疗效,且治疗组治疗后除关节休息痛外在关节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针对腰源性膝痛患者,采用岭南林氏正骨推拿行正脊调腰治疗及传统按摩手法治疗均有疗效,且疗法均安全可行,但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治疗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