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录祝味菊运用姜(生姜、干姜、炮姜等),桂(桂枝、肉桂等),附(制附子、生附子、乌头等)的医案共123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祝味菊运用姜、桂、附的用量、用法、使用比例、配伍、加减变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了相应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收录范中林运用姜(生姜、干姜、炮姜等)、桂(桂枝、肉桂等)、附(制附子、生附子、乌头等)的医案共58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范中林运用姜、桂、附的用量、用法、使用比例、配伍、加减变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其运用姜桂附三类药物时,在用量关系上存在明显规律,即附子类用量大于或等于各类姜用量,各类姜用量大于或等于桂枝类用量。  相似文献   

3.
<正>2擅用姜附 独具风格 理论上郑钦安推崇扶阳原则,在具体遣方用药上,则以擅 用附子、干姜、四逆汤等温热方药著称,形成非常鲜明的用药风 格,以致人誉“郑火神”、“姜附先生”。考“火神”之意,是赞誉善 用热药(多指附子)的良医之谓也。他创立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学 术流派——火神派,本人被尊为“火神派首领”,这在医史上都 是十分罕见的。火神派以擅用附子为其突出特点,换句话说,不 擅用附子就不成其为火神派。其诸多传人如祝味菊、吴佩衡、范 中林、唐步祺等人均享有“某附子”、“某火神”之誉,就充分说明 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首重扶阳擅用姜附(2)--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存悌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95-1196
2擅用姜附 独具风格 理论上郑钦安推崇扶阳原则,在具体遣方用药上,则以擅用附子、干姜、四逆汤等温热方药著称,形成非常鲜明的用药风格,以致人誉“郑火神”、“姜附先生”。考“火神”之意,是赞誉善用热药(多指附子)的良医之谓也。他创立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学术流派——火神派,本人被尊为“火神派首领”,这在医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火神派以擅用附子为其突出特点,换句话说,不擅用附子就不成其为火神派。其诸多传人如祝味菊、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等人均享有“某附子”、“某火神”之誉,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等量附子不同组方中药制剂中碱性物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霖  范哲贤  李孝栋 《中草药》2016,47(24):4364-4369
目的比较等量附子不同组方的4种中药制剂(单一附子汤、姜附汤、四逆汤和参附注射液)中碱性物质的质量浓度。方法以乌头碱为对照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或检测,分别获得单一附子汤、姜附汤、四逆汤和参附注射液(质量浓度均为附子生药0.2 g/m L)中的碱性物质在200~60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A)-波长曲线下面积(吸波面积)和415 nm下溴甲酚绿比色法的A值,计算碱性物质量,并对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吸波面积法和溴甲酚绿比色法获得的结果均准确可信、方法可行,线性方程分别为吸波面积法Y=0.145 42 X+3.240 4,r=0.999 3;溴甲酚绿比色法Y=0.008 63 X+0.006 57,r=0.999 5;吸波面积法获得的单一附子汤、姜附汤、四逆汤和参附注射液中的整体碱性物质质量浓度分别为1 137.992、2 907.120、2 455.611、298.208μg/m L,而溴甲酚绿比色法测得的只是乌头碱类的碱性物质,质量浓度分别为293.824、447.767、343.804、38.382μg/m L;前者的质量浓度比后者的大得多,但均符合姜附汤四逆汤单一附子汤参附注射液的质量浓度趋势。结论等量附子不同组方的中药制剂中碱性物质的质量浓度不同,吸波面积法测得的整体碱性物质质量浓度比溴甲酚绿比色法测得的乌头碱类碱性物质质量浓度更全面,对附子中药制剂的配伍机制、量效关系和安全性研究将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整理和分析吴佩衡先生使用温阳方药的25则儿科医案,吴氏使用温阳方药主要针对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脏腑虚寒所致病证,通过扶阳复正祛除阴邪,促进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动态平衡。临证根据病情危重程度,治以回阳救逆、温扶心肾、温补脾肾;四逆汤及其类方、白通汤、麻辛附子汤的使用频率较高,附子(附片、白附片)、姜(生姜、干姜、炮姜)、桂(肉桂、桂枝)作为温阳药的代表被广泛运用,具有药量较大,重病重剂,讲究煎服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火神派"用药重脾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杰 《江西中医药》2006,37(1):54-54
清朝末年,四川邛州(今邛崃县)出了一位善用附子、干姜、肉桂等热药的医家,誉满全川,被《邛崃县志》称其为“火神派首领”,“人咸目予为姜附先生”的郑钦安,用药大剂姜附,屡起大证、重证,惊世骇俗,至今犹有余韵,传此派之学者,百年来不乏其人。吴佩衡南下昆明,云南遂有“吴附子”之名,他尤以善用附子治麻疹逆证而风靡一时。祝味菊东去上海,沪上医界几乎无人不知“祝附子”之名。他治热病,虽高热神昏。亦用附子,认为热病不死于发热而死于心衰。吴祝二位,驰名华夏,其影响较之郑软安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它还有刘民权、陆铸之、范中林、戴云波等。  相似文献   

8.
姜附剂是指含干姜(或生姜)、附子的一类方剂,不仅是指《伤寒论》三阴病篇以四逆汤为代表,以干姜、附子为主药的一类方,还包括三阳病方加附子,如桂枝加附子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等,主要是针对阴寒体质大多需要加用附子治疗的一类情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方剂中姜附合用者共九方,除鸟梅丸用炮附子外,其余皆用生附子。本文将对乾姜与生附子合并使用的八个方剂加以讨论。八个姜附方剂的名称、药品及其分量的多寡同异,见表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整理廖濬泉先生所著《廖濬泉儿科医案》中使用温阳扶阳方药的50例医案,整理分析温阳药物在廖老儿科医案中的运用。廖老使用温阳扶阳之法主要涉及阳虚阴盛、脏腑虚寒、寒邪直中等证,常用代表性的温阳药物有附子(附片、小白附子)、姜(干姜、炮姜、生姜)、桂(桂枝、肉桂)、丁香、肉蔻(肉豆蔻、肉蔻霜)、川椒、细辛等。廖老强调通过扶阳温阳来扶持小儿机体正气,祛除阴寒邪气,从而达到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扶阳派医案及著作入手,以《伤寒论》理论为指导,结合数据统计的方法,研究扶阳派运用姜、桂、附的规律。方法:收集5位扶阳派代表医家运用姜、桂、附治疗疾病的医案424例,处方969个,在资料经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建立资料数据表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得出姜、桂、附的用量范围和常用剂量、复诊姜桂附的加减变化规律、姜桂附的比例与用量关系及5位医家处方用药特点。结论:扶阳派医家对姜、桂、附的运用,在用量、配伍、复诊加减变化,以及姜、桂、附的使用比例上既各具特点,又遵循共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王丽 《光明中医》2020,(1):32-33+42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炮制过程中的附子成品的抗炎、镇痛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方法将不同炮制过程制出的炒附片、黑顺片、淡附片以及蒸附片进行试验,对大鼠使用鸡蛋清以及对小鼠使用二甲苯分别观察附子对足肿胀度和耳肿胀度的影响,对小鼠使用环磷酰胺使其免疫低下观察附子对脏器指标的影响,对小鼠采用热板致痛试验观察附子对痛阈值的影响,从而对比不同炮制过程中的附子的镇痛、抗炎以及提高免疫功能作用。结果不同附子组相比对照组的耳肿胀度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附子组在用药6 h相比对照组,除蒸附片组外,足肿胀度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在用药1 h炒附片组以及黑顺片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明显。不同附子组相比对照组的痛阂值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附子组相比对照组的痛阂值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不同炮制过程中的附子均具有镇痛、抗炎、提高免疫功能等的作用,同时各种附子的效果根据炮制方式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3.
<正>2擅用姜附特色突出2.1擅用附子从本书大量医案中,可以看出素圃擅用附子的特点,体现在广用、重用、专用几个方面,而这正是火神派医家的共同特点。广用:广泛投用附子,是火神派医家的最大特点,本书无疑显现了这种特点。无论伤寒、暑证、疟疾、痢疾、中风、男病、女病各种病症,素圃以姜附热药投治者居多,比比皆是,尤其若与吴门时医相比,这种擅用热  相似文献   

14.
<正>火神派首领郑钦安与张景岳在理论上都重视阳气,但在具体用药上则大相径庭。张景岳温补讲究阴阳互济,熟地与附子常常同用,体现阴中求阳;郑钦安则专用姜附等纯阳温热之药,讲究单刀直入,不夹阴药。大致可以说,在应用附子等辛热药物治疗阴证时,是否夹用熟地等滋阴之品,是温补派与火神派的一个重要区别。郑钦安在《医法圆通》"阳虚一切病证忌滋  相似文献   

15.
清末 ,四川名医郑钦安 (182 4— 1911)创造了一个独特而有影响的医学流派———火神派 ,擅用干姜附子等温热之药 ,郑钦安被尊为“火神派首领”、“郑火神”、“姜附先生” ,其传人有吴佩衡、祝味菊等著名医家 ,当代亦有不少火神派的传人 ,如成都唐步琪先生等。那么郑钦安或者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附子及不同姜制附子十种微量元素(Cu、Fe、Mn、Pb、Cd、Zn、Ca、Cr、Ni、Mg)的含量变化。方法附子及不同姜制附子粉末经硝酸消解后,采用ICP-AES法测定。结果所有元素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线形系数均大于0.999,各元素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测定次数n=6),加样回收率为97.65%~101.02%。结论附子经过不同的姜汁炮制之后,微量元素有明显变化,其中,生姜片和干姜片拌蒸附子变化最为明显。这种差异可能与附子炮制过程中的辅料姜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弘扬导师吴荣祖教授扶阳学术思想,便于后学者较快把握吴氏扶阳流派之用药规律及辨证特色。首先采用群体抽样法将跟师3年间的2068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涉及各科病种105个,治疗有效率在90%以上,其中使用附片(包括制附片、附子颗粒等品种)的处方有2046张,占处方总数的98.94%,其用量在60~200 g之间(成人),其次通过四则验案诠释吴荣祖教授擅用阴阳辨证、六经辨证,辨识阳虚阴寒证及善用附子、广用附子、重用附子的胆识。  相似文献   

18.
范中林(1895—1989),四川郫县太和镇人,蜀中名医。其潜心研究《伤寒论》,遥承郑钦安扶阳学术理念,擅用大剂量姜(生姜、大包姜、干姜)(简称姜)、附子(简称附),屡起痼疴沉疾。《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是研究范氏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现就其应用姜、附的学术思想浅探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文献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云南名医吴佩衡含附子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吴佩衡医案》,将含附子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处方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药物使用频次、剂量与药物配伍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64首含附子的处方,其中包含107味药物,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附片、甘草、干姜、肉桂、茯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附子配伍人参对心衰大鼠IL~(-1)0、IL~(-1)8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与心衰的相关性。方法:复制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附子组、人参组和参附组,同时设立正常组;成模后给予灌胃给药30 d,然后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水平,运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中IL~(-1)0、IL~(-1)8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L~(-1)0、IL~(-1)8和TNF-α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附子组及参附组IL~(-1)0表达上调,IL~(-1)8和TNF-α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人参组IL~(-1)0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用药组进行组间比较,西药组在IL~(-1)0和TNF-α上与附子组、人参组以及参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参附组在各指标上与附子组、人参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附子组与人参组在各指标上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参附相伍能够有效提高血液中IL~(-1)0表达水平,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提高心衰大鼠存活率;其还能有效抑制IL~(-1)8和TNF-α的表达水平,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水平,较单独应用人参或附子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