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低温保护剂对皮肤组织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低温保存后表达的影响,为寻求皮肤组织低温保护剂的最佳配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鲜成人皮肤组织分为3组,新鲜对照组和海藻糖-二甲基亚砜(T—D)组、二甲基亚砜-丙二醇(D-P)低温保护剂保存组,-196%液氮冻存7d、14d复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各组间皮肤进行比较。同时对各组皮片进行氧耗量测定。结果0.5mol/L海藻糖-二甲基亚砜能够很好保护皮肤组织,α-actinin的表达量与新鲜皮肤组相似。结论海藻糖与二甲基亚砜联合应用对皮肤组织α-actinin的保护作用优于传统组。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在大鼠同种异体带瓣主动脉移植中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免疫抑制药物对同种异体带瓣主动脉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和远期疗效的影响,随机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同种异体带瓣主动脉腹主动脉的异位移植。实验组术后给予口服雷公藤多式片1.5mg/kg共2周。手术后2,4,8,12周测定外周血细胞ICAM-1和TCR-αβ的表达,并观察移植物的大体标本改变。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早期(2~4周)ICAM司和TCR-αβ的表达明显增高,实验组术后2周TCR-αβ的表达和术后4周ICAM-1的表达少于对照组(P<0.01,P<0.05),二级移植物大体形态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雷公藤抑制了同种异体带瓣主动脉移植后机体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同种带瓣管道的制备与保存技术。方法 :采集 2 0~ 4 0岁健康成人脑死亡 2h后心脏 ,无菌操作下修剪主肺动脉 ,低浓度抗菌素液封装 ,液氮保存。对 15只同种带瓣管道的取材液、灭菌后及解冻后组织进行细菌、霉菌培养 ,并做瓣叶及动脉壁组织培养及光镜检查。结果 :灭菌前细菌、霉菌培养 5只阳性 ,为细球菌、枯草杆菌 ,灭菌后及解冻后培养全部阴性。灭菌后所有瓣叶及动脉壁组织培养均有细胞生长。光镜下HE染色示灭菌后瓣叶及动脉壁轻度水肿 ,解冻后无明显加重。细胞数无明显改变 ,表面内皮细胞部分脱落 ,VG染色示灭菌后和解冻后瓣叶及动脉壁纤维清楚无明显改变。结论 :采用低浓度抗菌素液封装、液氮保存制备的同种带瓣管道 ,符合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低温保存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温保存造血于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的效率及冻存HSC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25例骨髓造血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BMSC)以10%二甲基亚砜加10%自体血浆为冷冻保护剂,采用程控降温液氮保存。21例外周血于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采用CP1(cryopreservativesl)加4%人血白蛋白为冷冻保护剂,非程控降温后液氮保存或低温冰箱保存。检测复温后单个核细胞(MNC)回收率、粒-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回收率、台盼蓝拒染率(TBR),并行细菌学培养,移植后观察输注反应及植入情况。结果BMSC冻存时间为1~3个月,中位时间1个月。复温后MNC回收率为(97.74±0.85)%,TBR为(96.74±0.91)%,CFU—GM回收率为(72.04±1.87)%。PBSC冻存时间为1~20个月,中位时间2个月。复温后MNC回收率为(97.75±1.34)%,TBR为(96.28±2.16)%。复温后46份标本细菌学培养均为阴性。实施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ABMSCT)25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时间为(10.79±0.93)d,血小板计数(PLT)〉20×10^9/L的时间为(12.88±0.95)d。实施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21例,ANC〉0.5×10^9/L的时间为(10±1.14)d,PLT〉20×10^9/L的时间为(12.04±2.13)d。两组间MNC回收率和TBR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移植后APBSCT组ANC〉0.5×10^9/L的时间早于ABMSC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PLT〉20×10^9/L的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出院前所有患者复查骨髓均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BMSC输注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PBSC输注。结论采用联合冷冻保护剂、非程控降温后液氮保存或低温冰箱保存来冻存HSC是切实可靠的,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安全有效;建议今后冻存BMSC前应去除红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温液氮保存对同种带瓣管道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为临床确定同种带瓣管道的最佳保存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取人同种带瓣主动脉24根,其中21根同种带瓣主动脉灭菌后,置入深低温冰箱梯度降温,待降至-80℃后转入-196℃液氮保存,按保存时间不同分为七组(A、B、C、D、E、F、G),每组三份,另外3根新鲜带瓣主动脉设为对照组。复温后将主动脉壁血管片置入生物力学检测仪行拉伸实验,测定其最大负载,最大拉伸及弹性模量,并行组织学检测观察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主动脉血管片力学测试结果见保存12个月内的主动脉壁其最大负载、最大延伸及弹性模量与新鲜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而保存12个月后其弹性模量、最大负载、最大延伸均显著下降(P<0.05)。组织学检查可见,保存12个月内的主动脉壁其纤维结构保存完好。结论:低温液氮保存12个月内,同种带瓣管道可保持组织结构完整,并维持其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培养状态下的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NSCs/NPs)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新生大鼠脑室下带(SVZ)组织,进行NSCs/NPs体外培养。用二乙烯三胺/一氧化氮聚合物(DETA/NO)作为外源性NO供体培养NSCs/NPs。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NSCs/NPs标记巢蛋白(nestin)、神经元标记神经元特异性微管相关蛋13(Tuj-1)和星型胶质细胞标记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同时用Greiss还原法检测培养液中总NO的浓度。结果原代或次代培养的神经球均为nestin阳性;DETA/NO对体外培养的NSCs/NPs作用5d后,40μmol/L、50μmol/L、60μmol/L DETA/NO实验组分别释放出(62.0&#177;6.4)μmol/L、(64.8&#177;15.7)μmol/L、(68.5&#177;11.6)μmol/L的NO,相应实验组分化的神经元数分别为(53.1&#177;4.7)%、(54.1&#177;6.9)%、(63.8&#177;9.5)%,较对照组[(38.8&#177;7.2)%],显著增加,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50μmol/L、60μmol/L DETA/NO实验组分化的星型胶质细胞数分别为(38.2&#177;6.7)%、(41&#177;10.5)%,较对照组[(32.8&#177;5.5)%],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NO主要促进体外培养的NSCs/NP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7.
孙良 《中国医药导报》2013,(30):94-96,100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长春市第二医院确诊为高血压肾病的患者合计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8周的血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同型半胱氨酸(Hey)、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变化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SBP)[(135.34±8.79)mmHgl、对照组的SBP[(145.65±8.58)mmHg]与实验组舒张压(DBP)[(75.43±5.79)mmHg]、对照组DBP[(86.54±6.87)mmH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SBP与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BUN[(5.83±0.97)mmol/L]、Cr[(102.34±18.67)μmol/L]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BUN[(6.68±1.04)mmol/L]和Cr[(115.79±21.35)±mol/L]浓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BUN和Cr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Hey浓度[(11.26±2.87)±mol/L]低于对照组[(14.19±2.53)μmol/L1,实验组治疗后叶酸[(13.87±1.43)nmol/L]、维生素B12[(685.43±143.21)nmol/L]高于对照组叶酸[(7.43±0.97)mmol/L]、维生素B,2[(396.58±98.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UAE[(109.43±34.12)±gmin]、血清Cysc[(1.73±0.45)mgL]低于对照组的UAE[(226.49±78.95)μg/min]、血清CysC[(3.58±1.09)mgL],eGFn[(76.49±38.67)mL/min]高于对照组eGFR[(63.58±24.65)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缬沙坦与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肾功能的损伤,更有效地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8.
黄芪甲甙对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甲甙对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舒缩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肠系膜动脉1—2级分支制备离体肠系膜血管环固定于微血管张力测定仪,观察黄芪甲武对血管环舒缩功能的影响。结果:①不同浓度的黄芪甲甙(30mg/L和100mg/L)孵育后,苯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尸〈0.05或P〈0.01)。②累积浓度的黄芪甲甙对苯肾上腺素(2×10^-6mol/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或去内皮肠系膜动脉血管环均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中高浓度的黄芪甲甙(10mg/L、30mg/L和100mg/L)对内皮完整组的舒张作用明显强于去内皮组(P〈0.05或P〈0.01)。③累积浓度的黄芪甲甙对KCl预收缩的肠系膜动脉血管环张力无明显影响(P〉0.05)。④L-NAME(10^-4mol/L)预处理能显著减弱黄芪甲甙的舒血管作用(P〈0.05或P〈0.01)。结论:黄芪甲甙具有一定的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作用,且主要通过NO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FDP)对新生大鼠心肌缺氧缺血(HI)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HI组、FDP组和预使用FDP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和置缺氧箱的方法,制备大鼠在体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模型。分别测定血清氧化亚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观察光镜及透射电镜下心肌结构病理变化。结果:HI组血清LDH(7789.36U/L)、MDA(4.30μmol/L)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3608.47U/L,1.76μmol/L)(P〈0.01),NO(23.24μmol/L)、SOD(115.49U/mL)低于假手术组(56.88μmol/L,239.52U/mL)(P〈0.01);FDP组和预使用FDP组血清LDH(4237.58U/L和3600.82U/L)、MDA(2.76μmol/L和1.99μmol/L)明显低于HI组(P〈0.01),NO(44.16μmol/L和52.15μmol/L)、SOD(203.24U/mL和237.86U/mL)高于HI组(P〈0.01)。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HI组心肌结构破坏,心肌细胞呈灶状或片状坏死;线粒体损伤,核皱缩,核染色质边集。FDP组和预使用FDP组心肌细胞排列较有序,胞核线粒体稍肿胀。结论:果糖二磷酸钠可使氧自由基产生减少,增加NO含量,增强SOD活性,修复心肌缺氧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逆转录酶抑制剂(AZT)对胶质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为以端粒酶为靶点治疗脑胶质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ZT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用TRAP—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2h后1.0mol/L AZT组的端粒酶活性降低(P〈0.05),24h时0.5mol/L AZT组细胞生长增殖受抑制(P〈0.05),1.0mol/L AZT组则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在实验范围内,呈时间一剂量依赖性。实验组细胞周期中各时相的细胞分布发生改变,0.5mol/L AZT组细胞多阻滞于G2/M期,而1.0mol/L AZT组细胞G1期增多,S期细胞数减少。结论逆转录酶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增殖,参与了细胞周期及凋亡的调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组PC12细胞分成两组:实验一组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0.005、0.025、0.05、0.1、0.25、0.5、1.0、2.0μmol/L)17-AAG培养液;实验二组分别加入150μg/L VEGF(VEGF组)、0.1μmol/L17-AAG(17-AAG组)、0.1μmol/L17-AAG+150μg/L VEGF(17-AAG+VEGF组)培养液。另设DMSO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rights-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VEGF-165蛋白的表达。结果 17-AAG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PC12细胞增殖(P〈0.05);24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μmol/L。0.1μmol/L 17-AAG作用于PC12细胞6、12、24、48 h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0.1μmol/L 17-AAG作用于PC12细胞6、12、24、48 h,VEGF-165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各时点VEGF-165蛋白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90抑制剂17-AAG能抑制PC1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VEGF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0.01%、0.05%、0.1%二甲亚砜(DMSO)对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中3A4、2C9两个亚型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Chang肝脏细胞经处理后,分为空白对照组(仅含培养液)、DMSO组(分别采用0.01%、0.05%、0.1%DMSO处理)、睾酮组(分别采用1、10、100μmol/L睾酮处理)、利福平组(分别采用1、10、100μmol/L利福平处理)、DMSO+睾酮组(分别采用0.01%、0.05%、0.1%DMSO+10μmol/L睾酮处理)、DMSO+利福平组(分别采用0.01%、0.05%、0.1%DMSO+10μmol/L利福平处理)。利用逆转录定量PCR的方法,测定CYP3A4、CYP2C9基因水平的表达。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CYP3A4、CYP2C9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0.1%DMSO组CYP3A4 m RNA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0.1%DMSO组CYP3A4蛋白的表达也高于空白对照组。0.01%、0.05%DMSO组CYP3A4 m 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0.01%、0.05%DMSO组CYP3A4蛋白的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0.01%、0.05%、0.1%DMSO组CYP2C9 m 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1%、0.05%、0.1%DMSO组CYP2C9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1%、0.05%DMSO+10μmol/L睾酮组CYP3A4 m 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0.01%、0.05%DMSO+10μmol/L睾酮组CYP3A4蛋白的表达高于睾酮组。0.01%、0.05%、0.1%DMSO+10μmol/L利福平组CYP2C9 m RNA的表达与利福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0.01%、0.05%、0.1%DMSO+10μmol/L利福平组CYP2C9蛋白的表达高于利福平组。结论0.01%、0.05%、0.1%三个浓度的DMSO在体外肝细胞实验中对CYP3A4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而对CYP2C9的表达影响不明显,当DMSO作为药物溶剂的时候,可能会影响药物单用时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地塞米松和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和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新生SD大鼠颅盖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随机分为3组培养,A组加入1×10-7 mol/L的地塞米松、1×10-7 mol/L的辛伐他汀和二甲基亚砜(DMSO,终浓度为1 g/L);B组加入1×10-7 mol/L的地塞米松和与A组等量的DMSO;C组只加入与A组等量的DMSO作为对照.96 h后,以RT-PCR一步法分析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的表达;采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率.结果:A、C组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量及细胞增殖率均高于B组(P<0.01),A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对抗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了低温冻结和液态冷藏条件下,海藻糖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保护作用,并探讨了海藻糖对酶的最佳保活浓度,以提供一种多酶质控品的良好稳定剂.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方法分别在30d、60d、120d、240d、360d分别测定四种酶活力,并计算酶的保活率(%).结果在360d时,海藻糖保护组的四种血清酶的平均保活率为93.7%,而无海藻糖保护组的四种血清酶的平均保活率为67.7%,海藻糖组的保活率是无海藻糖组的1.38倍,尤其是海藻糖对ALT的保活作用尤为显著,其保活率是对照组的2.55倍.海藻糖对酶的保活最佳浓度为0.1~0.25mol/L之间,低于0.1mol/L或高于0.3mol/L则保活效果不佳.同时对液态下海藻糖的保活效果作了时效观察,同样对ALT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保活率是其对照组的2.06倍.结论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海藻糖对酶在冻结状态下具有保活作用,是酶蛋白的良好的稳定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减轻皮质酮(CORT)抑制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孕15 d SD大鼠,分离胎鼠大脑皮质培养原代NSCs,进行NSCs标志蛋白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和胚胎干细胞关键蛋白(SOX2)染色鉴定;RT-PCR法检测肾上腺α-2受体各亚型α-2A受体、α-2B受体及α-2C受体在NSCs上的表达;将NSCs分为Control组、DMSO组、CORT组(CORT 1 μmol/L孵育24 h)和DEX组(DEX 0.01、0.1、1 μmol/L预处理1 h后,再加入CORT继续孵育24 h)。LDH法检测NSCs的细胞毒性;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NSCs GSK-3β/β-catenin通路GSK-3β、p-GSK-3β、β-catenin和Cyclin D1表达水平。结果:分离的原代细胞经Nestin蛋白和SOX2蛋白染色鉴定NSCs的纯度超过97%;RT-PCR结果显示肾上腺α-2受体的3种亚型在NSCs上均有表达;LDH法显示各组之间LDH的释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dU法显示与Control组比,CORT组的NSCs增殖能力显著被抑制(P<0.05);与CORT组相比,当DEX剂量增加至1 μmol/L时,NSCs的增殖能力有所恢复(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DMSO组比,CORT组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与CORT组比,1 μmol/L DEX预处理后,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有所提升(P<0.05),Total GSK-3β蛋白在各组间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PI3K磷酸化抑制剂LY294002拮抗DEX对NSCs增殖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DEX可以减轻CORT抑制NSCs的增殖作用,其机制与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醋酸棉酚(gossypol acetate,GAA)对人脑胶质瘤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脑胶质瘤U87MG、LN229和U251MG细胞,各分为2组,分别用0,10 μmol/L GAA处理,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含量。另将3种人脑胶质瘤细胞分别用0、10 μmol/L GAA联合0、1 μmol/L Ferrostatin-1(铁死亡挽救剂)进行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 与0 μmol/L GAA组相比,10 μmol/L GAA组U87MG、LN229和U251MG细胞相对增殖率和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P均<0.05),LN229和U251MG细胞中GPX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GSH含量明显减少且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P<0.05),而U87MG细胞内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与10 μmol/L GAA+0 μmol/L Ferrostatin-1组相比,10 μmol/L GAA+1 μmol/L Ferrostatin-1组3种脑胶质瘤细胞相对增殖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GAA可以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发生铁死亡,且LN229和U251MG细胞较U87MG细胞对GAA更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缬沙坦及中药银杏叶提取物(GBE)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肥大的影响,探讨三者单用及合用时的异同。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分为正常(NS)组、甘露醇(MA)组、高糖(HG)组、溶媒(DMSO)组、GBE组、卡托普利(Cap)组、缬沙坦(Val)组以及GBE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GC)组、GBE和缬沙坦联合用药(GV)组。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情况。结果对高糖引起的细胞肥大,GBE单用、GBE联合Cap、GBE联合Val均可有效逆转,而Cap和Val单用时无此作用;对高糖诱导的细胞增殖,Cap、Val单用以及GBE联合Cap、GBE联合Val均可使其逆转,但GBE对其无明显影响。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和卡托普利、缬沙坦联合应用时对大鼠MC的细胞保护作用更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睾丸体外培养模型下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暴露对小鼠睾丸睾酮合成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用浸浴式一次性通气旋转装置体外培养小鼠睾丸组织。实验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和4个DEHP剂量染毒组(终浓度0.1、1.0、10.0、100.0 μmol/L)。分别培养24、48、72 h,每24 h通气一次。放射免疫法测定收集培养基中睾酮水平;Elisa法测定收集培养基中抑制素基因β_B基因(INHB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QT)-PCR检测睾丸组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睾丸组织相关蛋白表达。 结果 与DMSO溶剂对照组相比,DEHP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使睾酮合成增加,但在DEHP 100.0 μmol/L染毒48、72 h,睾酮合成开始减少。Elisa测定INHBβ在DEHP 0.1 μmol/L、1.0 μmol/L染毒组合成增加,从DEHP 10.0 μmol/L开始合成减少。Q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DMSO溶剂对照组相比,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SD)、抗细胞色素P450 17α羟化酶(P450c17)、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下降,尤其是DEHP 100.0 μmol/L剂量组(P<0.05),INHBβ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HE染色,各组睾丸组织未观察到明显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与DMSO溶剂对照组相比,蛋白3β-HSD、P450c17、P450Scc表达增强,vimentin表达减弱,尤其是DEHP 10.0 μmol/L、100.0 μmol/L两个剂量染毒组。 结论 DEHP暴露对体外培养睾丸的睾酮合成有影响,其机制可能由于其影响了相关功能基因表达,进而对睾酮合成产生正负调控两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缬沙坦及中药银杏叶提取物(GBE)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肥大的影响,探讨三者单用及合用时的异同。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分为正常(NS)组、甘露醇(MA)组、高糖(HG)组、溶媒(DMSO)组、GBE组、卡托普利(Cap)组、缬沙坦(Val)组以及GBE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GC)组、GBE和缬沙坦联合用药(GV)组。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情况。结果对高糖引起的细胞肥大,GBE单用、GBE联合Cap、GBE联合Val均可有效逆转,而Cap和Val单用时无此作用;对高糖诱导的细胞增殖,Cap、Val单用以及GBE联合Cap、GBE联合Val均可使其逆转,但GBE对其无明显影响。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和卡托普利、缬沙坦联合应用时对大鼠MC的细胞保护作用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对3T3-L1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T3-L1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T3-L1细胞进行正常的诱导分化,实验1组在3T3-L1细胞诱导时加入吡格列酮(0.1mmol/L),实验2组在诱导分化后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中加入吡格列酮(0.1mmol/L)。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做RT-PCR和Western-blot测定GLUT4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GLUT4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促进3T3-L1脂肪细胞GLUT4mRNA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