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尿酸酶体内外稳定性。方法以酶活为指标,考察聚乙二醇修饰尿酸酶和尿酸酶的温度稳定性(4~80℃)、酸碱稳定性、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和小鼠体内半衰期。结果4~60℃条件下,修饰的尿酸酶的稳定性大于尿酸酶,在70℃时,两者活性均迅速降低。pH 5.2~6.0及pH 9.2~10.0之间,尿酸酶活性迅速降低,而修饰的尿酸酶却保留了较高的活性。抗胰蛋白酶水解中,尿酸酶在作用200 min后,活性降至最高值的20%;而修饰的尿酸酶仍保留70%的活性。体内稳定性试验表明,修饰的尿酸酶和尿酸酶的半衰期分别为1 530和45 min。结论聚乙二醇修饰可以增加尿酸酶的稳定性和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延长体内半衰期。 相似文献
2.
产朊假丝酵母尿酸酶由基因工程菌表达,文章对重组蛋白的亚基相对分子质量、最适作用温度、最适作用pH及其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等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成功构建了小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并用于重组尿酸酶的初步体内药效学研究。结果:经SDS-PAGE检测重组尿酸酶亚基的表观相对分子质量为32.4k。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8.0,且在pH6-12,温度20℃~60℃条件下比较稳定。初步体内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重组尿酸酶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小鼠体内的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敲除SD大鼠尿酸酶基因,获得尿酸酶(Uox)缺失的Kunming-DY大鼠,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研究提供模型动物。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SD大鼠尿酸酶基因,先获得杂合子(Uox~(+/-))动物,然后通过反复交配筛选,获得尿酸酶敲除的纯合子(Uox~(-/-))动物,最后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化技术进行鉴定。结果大鼠的尿酸酶基因Exon2,Exon3和Exon4 3个外显子成功敲除,纯合子动物的血清和肝匀浆无尿酸酶活性。在正常饮食条件下,雄性纯合子动物血清尿酸水平在40μg·L~(-1)以上,雌性动物的血清尿酸水平在30μg·L~(-1)以上,部分大鼠的血尿酸水平超过70μg·L~(-1),与人类的血尿酸水平接近。纯合子大鼠的1年存活期近100%,未见明显的肾损伤,能实现稳定繁殖。结论尿酸酶缺失的Kunming-DY大鼠模型研制成功,可以用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聚乙二醇化尿酸酶脂质体(PULPs)并考察其活性与稳定性.方法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PULPs,并考察其最适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及其抗胰蛋白酶水解的能力、抗部分金属离子及有机化合物影响的能力.结果 PULPs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8.5;PULPs的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抗部分金属离子及有机化合物影响的能力均优于尿酸酶.结论 PULPs在增强聚乙二醇化尿酸酶活性的同时增强了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痛风肾病是指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慢性肾损害。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生活水平提高,痛风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痛风肾病的临床表现不一,易误诊、漏诊,现将36例痛风肾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儿童身材矮小是父母和医生们至为关切的问题,现今已有有效的治疗药物。1958年Raben首先用从人垂体中提取得到的生长激素(hGH)治疗侏儒病获得成功,此后,全世界约有2万患者接受过治疗。1985年发现接受hGH的患者发生了Creutzfeldt-Jakob病(亚急性痴呆伴肌挛和感觉运动异常),其原因是制剂中含有称为植物蛋白颗粒(Prions)的杂质,虽然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百万分之一,但生产厂家还是决定停止销售这种hGH。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已能利用可表达hGH基因的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于1979年发酵生产重组生长激素(rhGH)获得成功,并于1982年用于临床。rhGH与天然产品hGH有同等的效能,现今美、英、瑞典、丹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尿酸酶(uricase,UR)及其脂质纳米粒(uricase liposome nano-particles,URLP)并分析URLP在雄性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使用薄膜分散法制备URLP,测定其粒径、ζ电位及包封率.SD大鼠分别静脉给予URLP和UR后,测定各个时间点大鼠血液中尿酸酶(... 相似文献
8.
痛风的生化标志是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组慢性疾病[1].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正常人的血尿酸浓度波动在较窄的范围内,男性为0.15~0.38mmol/L(2.6~6.4mg/dL),女性更年期前为0.1~0.3mmol/L(0.6~5.2mg/dl),更年期后其值接近男性,这是由于雌激素对肾脏排泄尿酸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雷贝拉唑是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用于胃溃疡、十十指肠溃疡、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疾病,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疾病的维持治疗及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10.
痛风的生化标志是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组慢性疾病[1]。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性回顾分析并总结治疗痛风的新的药物进展。方法:对近年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归纳总结了痛风不同阶段的新的药物的进展。结果:痛风急性发作期,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碱、激素为一线用药,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传统药物有禁忌的患者疗效好。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中,非布司他疗效和耐受性好,尿酸酶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结论:痛风的药物治疗不同时期均有新的药物,如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非布司他、尿激酶等均有良好疗效,为临床医生治疗痛风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消旋卡多曲是一种脑啡肽酶的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急性腹泻及1月以上婴儿和儿童的腹泻。现对其药理作用、药动学及临床评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吡非尼酮是近年来上市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研究证实该药具有抑制胶原合成、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吡非尼酮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纤维化药物,在特发性肺纤维化、肝纤维化、肾纤维化、心脏组织纤维化、多发性硬化症、神经纤维瘤、子宫肌瘤、恶性胶质瘤的治疗和器官移植纤维化的预防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为葛根中提取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等疾病。其药理作用主要为:对脏器组织的保护、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钙超载、保护神经细胞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等。葛根素资源丰富,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药理活性强,药效明确,临床应用广泛、毒性低、安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5.
左乙拉西坦为一抗癫痫新药,其生物利用度较高,药动学呈线性,蛋白结合率低,且代谢不依赖于肝细胞色素P450等,使其成为较安全的药物。现对其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评价及不良反应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是葛根的重要有效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复杂,药效活性强。葛根素已经开发为葛根素注射剂,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高血压等的治疗。本文对葛根素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体内各种因素引起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改变,可能导致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化。本文综述了有关药物 血浆蛋白结合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进展,及其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相关性的理论阐述,并运用药理学相关基础理论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在常规的药物实践中如何评价药物的游离浓度监测和血浆蛋白结合的药效和临床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卡贝缩宫素是一种合成的具有激动剂性质的长效催产素九肽类似物,用于选择性硬膜外或腰麻下剖腹产术后,以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和产后出血。本文综述了卡贝缩宫素的化学结构、药理毒理、药动学、临床应用、最大耐受量、安全性等,供临床参考,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Gout is a common inflammatory arthritis affecting almost 6% of US males and 2% of US females. The central cause of gout is deposition of monosodium urate crystals, and the focus of treatment is aimed at crystal dissolution using urate-lowering therapy. Areas covered: The review describes the current treatments for urate-lowering therapy including allopurinol, febuxostat, probenecid, benzbromarone and pegloticase.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of acute flares and prophylaxis of flares with NSAIDs, colchicine, corticosteroids and anti-IL-1 agents is also reviewed. In addition, drugs in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s for gout indications are reviewed. Expert opinion: In the last decade, there has been major progress in the pharmacotherapy of gout. Management guidelines hav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a therapeutic serum urate target for effective gout managem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the safe and effective dosing strategies for ‘old’ drugs such as allopurinol and colchicine. New therapeutic agent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approved for both urate-lowering therapy and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of acute flares. However, quality of care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in gout management, and strategies to ensure best practice require further focus to ensure that the progress of the last decade translates into clinical benefit for people with gout. 相似文献
20.
地盖瑞利(degarelix)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文中通过文献检索,对地盖瑞利的药理作用、药效学、临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