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EMs患者68例为EMs组,按照美国生育协会修正评分(r-AFS)进行分期: Ⅰ期~Ⅱ期31例,Ⅲ期~Ⅳ期37例;按照痛经评分分为: 0~1分42例,2~3分26例。选择同期确诊的良性肿瘤患者30例为疾病对照组,健康妇女20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各组MCP-1、HGF、TGF-β1水平的变化及EMs分期、痛经评分与MCP-1、HGF和TGF-β1水平的关系。结果 EMs组的MCP-1、HGF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P<0.01),而健康对照组与疾病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EMs分期和痛经评分的升高,MCP-1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HGF和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CP-1、HGF、TGF-β1可能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其水平有利于了解EMs的分期和痛经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刘佳  张燕  陈少丽 《广东医学》2023,(11):1435-1439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429(miR-429)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Ms分期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EMs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妇科EMs确诊患者135例为EMs组,年龄21~46岁,平均(32.67±9.03)岁,其中Ⅰ期23例、Ⅱ期35例、Ⅲ期49例及Ⅳ期28例。同期非EMs健康育龄妇女80例为对照组,年龄20~47岁,平均(30.96±8.74)岁。分别检测miR-429、HIF-1α及VEGF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Ms组miR-429、HIF-1α及VEGF水平[2.70±0.80,(20.90±6.58)pg/mL及(234.10±80.3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98±0.11,(6.06±3.35)pg/mL及(117.91±22.2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18、18.768、12.635,均P<0.05);miR-429、HIF-1α及VEGF水平随EMs临床分期的加重而升高,不同临床分期之间...  相似文献   

3.
褚春芳  李珊珊  刘菊红  魏薇 《北京医学》2017,(11):1114-1118
目的 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ndometriosis fertility index,EF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EMs合并不孕患者的病史及手术资料.按照EFI评分标准计算生育指数,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不同分值患者术后3年内的累积妊娠率,并采用Log 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EFI评分1~4分、5分、6分、7分、8分、9分、10分组3年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4.3%、50.0%、66.7%、69.2%、73.7%、75.0%、83.3%,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3,P=0.004).将不同EFI评分者进行合并分组,分为EFI 1~4分、EFI 5分及EFI 6~10分3组,各组3年内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4.3%、50.5%、73.1%,Log Rank检验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06,P< 0.001).而不同r-AFS分期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分别为Ⅰ期79.1%,Ⅱ期63.6%,Ⅲ期58.5%,Ⅳ期66.7%,Log Rank检验结果提示,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75,P=0.253).结论 与r-AFS分期相比,EFI评分能更好地预测EMs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3年内的妊娠情况,EFI评分越高,术后妊娠率越高.EFI评分对患者术后生育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CD146的过表达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EMs患者(EMs组)在位内膜(增殖期26例,分泌期24例)、异位内膜及50例非EMs患者(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期22例,分泌期28例)中CD146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Ms组在位、异位内膜中CD146阳性率、MV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EMs组在位、异位内膜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EMs组在位分泌期内膜CD146阳性率、MVD值均高于增殖期内膜(P<0.05),而对照组内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在位、异位内膜CD146阳性率、MVD值均与美国生育协会修正标准(R-AFS)评分成正相关(P<0.05);EMs组在位、异位内膜和对照组内膜CD146阳性率与MV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CD146在EMs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中的过表达可能通过促血管形成机制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且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40例(观察组),r-AFS Ⅰ~Ⅱ期19例,Ⅲ~Ⅳ期21例;设产同期收治并经术后组织病学诊断为卵巢成熟畸胎瘤的良性囊肿的患者40例(观察组),于术前采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GF-Ⅰ、VEGF的水平,并分析其水平变化与EMs发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GF-Ⅰ、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r AFS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IGF-Ⅰ、VEGF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Ms患者血清VEGF和IGF-Ⅰ呈正相关性(r=0.508,P<0.05).结论:IGF-Ⅰ、VEGF在EMs发病过程中起协助作用,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以IGF-Ⅰ、VEGF为治疗靶点来阻断EMs病灶新生血管的生成,可能成为治疗EMs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腹部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DCT)上测量第3腰椎体最大层面骨骼肌横断面积(L3-SMA),并分析骨骼肌减少症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腹部MDCT图像,依据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n=50)和未出血组(n=117)。为均衡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BMI)变量,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肝硬化出血组和未出血组的病例。在腹部平扫MDCT图像上测量成功匹配两组病例的L3-SMA和皮下脂肪面积(L3-SFA),基于L3-SMA计算骨骼肌指数,参考骨骼肌指数值(SMI)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骨骼肌减少症的比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实验室检测指标、肝功能Child-Pugh分级、L3-SMA、L3-SFA和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率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16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50例(29.94%)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肝硬化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成功匹配39对病例。基于L3-SMA和骨骼肌指数...  相似文献   

7.
朱锋  彭启松  居蓉 《海南医学》2016,(6):880-88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并探讨其与EMs的诊断及分期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妇科住院的64例EMs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VEGF、MMP-2和MMP-9浓度,并与30例子宫肌瘤患者(非EMs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Ms组患者血清中VEGF、MMP-2和MMP-9浓度分别为(235.7±61.2) ng/L、(196.3±51.8)μg/L和(231.6±44.0)μg/L,腹腔液中VEGF、MMP-2和MMP-9浓度分别为(856.2±260.5) ng/L、(45.1±13.6)μg/L和(53.4±19.0)μg/L。EMs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VEGF、MMP-2和MMP-9浓度显著高于非EMs组,Ⅲ~Ⅳ期浓度显著高于Ⅰ~Ⅱ期和非EMs组(P<0.01);Ⅰ~Ⅱ期中VEGF浓度显著高于非EMs组(P<0.01)。结论在EMs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高浓度的VEGF、MMP-2和MMP-9与EMs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检测VEGF、MMP-2和MMP-9浓度有助于EMs的诊断与分期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探讨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两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式对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一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脏外科进行体外循环下及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AKI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采 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77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根据手 术方式分为体外循环组568例,非体外循环组202例。在倾向性评分匹配之前,体外循环组与非体外循环组各变量间(如射血分数、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202例体外循环组和202例非体外循环组配对成 功,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各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的队列分析显示,体外循环组发生AKI 72例(占 35.64%),非体外循环组发生AKI 46例(占22.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92,P=0.004);非体外循环组住院时间较体 外循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7,P<0.05);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 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P=1.000);两组患者肾脏 的发生率 义。结论:非体外循环手术方式可降低术后AK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蛋白基因产物9.5 (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标记的神经纤维、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神经轴突生长抑制性蛋白NOGO-B(neural axon growth repressible protein,NOGO-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EMs患者26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因其他妇科病变(子宫肌瘤、宫颈病变等)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GP9.5、NGF、NOGO-B的表达情况.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痛经程度进行分级,术中根据修正的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评分对EMs病变程度进行分期,分析神经因子与痛经程度及EMs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EMs组PGP9.5、NGF和NOGO-B均有表达,对照组仅见NGF和NOGO-B表达.EMs组NGF和NOGO-B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6±1.79)个/每高倍视野(HP) vs.(1.04±0.99)个/HP,(2.79±2.43)个/HP vs.(1.38±1.36)个/HP,P均<0.05];PGP9.5、NGF和NOGO-B表达与痛经VAS评分呈正相关(r=0.465、0.354和0.332,P均<0.05),与EMs的AFS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 PGP9.5、NGF和NOGO-B在EMs中的高表达提示神经因子可能与EMs发病相关,神经纤维在痛经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EMs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未用药),每组5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检测正常组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2周IL-6及TNF-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不同分期(I~Ⅱ期、Ⅲ~Ⅳ期)EMs患者及米非司酮治疗组、对照组IL-6及TNF-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术后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术后3d、12周IL-6、TNF-a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米非司酮治疗组术后12周IL-6、TNF-a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后IL-6与TNF-a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Ms术后应给予药物治疗,IL-6及TNF-a水平可用于监测EMs治疗效果,也可作为判断EMs早期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王国亮  含笑  胡茂能  杜丹 《安徽医学》2021,42(3):267-270
目的 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方法(PSM)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选择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行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并使用3D-DSA技术的住院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使用PSM法进行1:1匹配,匹配变量包括患者年龄、孕次、产次、停经时间、β-...  相似文献   

12.
张世明  陈扬  刘洪序  王佳露  陈浩  董帅  宋兵 《重庆医学》2023,(24):3790-3796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比较胸骨上段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开胸在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The 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1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对于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研究提取匹配后的数据。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按照是否采用了倾向性评分匹配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2项研究,均为队列研究,其中8项采用了倾向性评分匹配,共计2 423例患者,其中胸骨上段小切口组1 306例,传统正中开胸组1 3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胸骨上段小切口组的住院死亡率(OR=0.58,95%CI:0.22~1.55,P=0.278)和再次开胸率(OR=0.96,95%CI:0.46~1.03,P=0.067)低于传统正中开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于传统正中开胸组,胸骨上段小切口组减少了术中体外循环时间(WMD=-9.66,95%CI:-16.09~-3.23,P=0.003)、术后ICU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首次缺血性卒中的2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减少的百分率分为非显著提高组(<46%)和显著提高组(≥46%);使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控制一般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探讨艾滋病患者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56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重叠HBV感染将其分为重叠组(64例)和未重叠组(392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进行1∶1配对,比较匹配前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匹配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艾滋病患者重叠HB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按照倾向性评分匹配进行1∶1配比后,共有55对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婚姻状况、艾滋病感染时间及感染途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组无乙肝疫苗接种史、有HBV感染家族史、肝病史、静脉注射毒品史、有商业性行为、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占比均高于未重叠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感染家族史、肝病史、静脉注射毒品史、有商业性行为、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均为艾滋病患者重叠HBV感染的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和亚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腺癌女性的预后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2010年—2015年的Ⅰ、Ⅱ期女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使用倾向评分匹配均衡基线资料。匹配后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肺叶切除术(肺叶切除组)和亚肺叶切除术(亚肺叶切除组)总体生存率(OS)和肺癌特异性生存率(LCSS)的差异及相关因素的亚组生存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基于向前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及LCSS的预后因素。结果 共纳入672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肺叶切除组5513例,亚肺叶切除组1208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获得基线资料均衡的两组患者各1208例。K-M生存分析显示肺叶切除组的OS和LCSS均优于亚肺叶切除组(P<0.001)。Cox单因素分析发现,肺叶切除组的OS(HR=1.637,95%CI:1.419~1.890)和LCSS(HR=1.648,95%CI: 1.367~1.988)优于亚肺叶切除组(P<0.001)。年龄、婚姻状态为离异或丧偶、肿瘤大小、区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和临床分期均是影响LCSS和OS的危险因素(P<0.01);肺下叶是患者LCSS的保护因素(P=0.028);化疗是影响LCSS的危险因素(P<0.001)。向前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除手术方式对预后有影响外,年龄较大、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更大的患者,其OS较差(P<0.001);仅临床分期与LCSS相关(P<0.001)。结论Ⅰ、Ⅱ期女性肺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较亚肺叶切除的预后好,推荐早期肺腺癌女性患者采用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且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40例(观察组),r-AFSⅠ~Ⅱ期19例,Ⅲ~Ⅳ期21例;设产同期收治并经术后组织病学诊断为卵巢成熟畸胎瘤的良性囊肿的患者40例(观察组),于术前采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GF-I、VEGF的水平,并分析其水平变化与EMs发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GF-I、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r-AFS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IGF-I、VEGF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Ms患者血清VEGF和IGF-I呈正相关性(r=0.508,P<0.05)。结论:IGF-I、VEGF在EMs发病过程中起协助作用,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以IGF-I、VEGF为治疗靶点来阻断EMs病灶新生血管的生成,可能成为治疗EMs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联合检测EMs患者腹腔液中瘦素及IL-8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EMs疾病分期、分型及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46例EMs患者及31例非内异症对照病例的腹腔液,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两组患者腹腔液中瘦素及IL-8的含量,分析瘦素、IL-8与EMs疾病分期、分型及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瘦素、IL-8与EMs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及孕次均无相关性.EMs患者腹腔液中瘦素、IL-8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瘦素在早期EMs患者腹腔液中的表达水平与晚期EM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8在晚期EMs患者腹腔液中的表达水平与早期EM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与rFAS分期负相关,IL-8与rFAS正相关;晚期EMs患者IL-8表达水平与痛经/慢性盆腔疼痛评分正相关;腹膜内异灶组的瘦素表达高于卵巢异位囊肿组.结论 EMs组患者腹腔液中瘦素及IL-8异常增高,与炎症和免疫调节异常有关.瘦素与EMs的早期发病相关;IL-8可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了EMs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rs1256064和rs125604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EMs患者(EMs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邯郸市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女性6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ERβ基因rs1256064和rs125604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rs1256064和rs1256049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EM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Ms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Ms组rs1256064等位基因pp基因型数显著升高,PP基因型数显著降低(U/P=10.348/0.006),p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和P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χ~2/P=9.313/0.002);与对照组相比,EMs组rs1256049等位基因PP基因型数显著升高,Pp基因型数显著降低(U/P=9.227/0.010),P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p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χ~2/P=5.398/0.020)。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发现,rs1256064和rs1256049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EMs患者临床分期、有无流产、有无不孕史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临床分期、不孕史、rs1256064位点p等位基因频率升高、rs1256049位点P等位基因频率升高是EMs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EMs患者rs1256064等位基因pp基因型数和p等位基因频率、rs1256049等位基因PP基因型数和P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升高,与患者临床分期、不孕史有关,是EMs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手术对晚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分析在美国监测、流行病和最终结果(SEER)注册中心登记的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病理学确诊的Ⅲ/Ⅳ期的DLBCL患者.根据是否行手术治疗将患者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临床基线特征,1∶2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用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耐药肺结核(MDR-TB)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采用倾向性评分法(PSM)探讨疾病感知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0月丽水市中医院结核病科收治的172例MDR-TB患者,依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分成依从性良好组(103例)和依从性较差组(69例)。比较组间相关资料和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量表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MDR-TB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SM法按照1∶1的比例进行组间均衡匹配,比较PSM匹配后组间资料。分析PSM匹配前后MDR-TB患者MMAS-8、BIPQ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SM匹配前,依从性良好组年龄<60岁、病程<2年、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6 000元、家人督导服药的比例高于依从性较差组(均P<0.05),医疗自费、有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和BIPQ量表评分低于依从性较差组(均P<0.05)。年龄、病程、文化水平、家庭经济水平、医疗支付方式、药物不良反应、BIPQ量表评分是MDR-TB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