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lizarov外固定架在胫骨截骨延长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在胫骨截骨延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0年1月~2002年12月对66例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进行胫骨截骨延长的患者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延长长度最长9.3cm,最短5.7cm,平均7.3cm;延长时间24~128d,平均62d;拆架时间2.5~10个月,平均6.0个月;愈合指数27~56d/cm,平均34d/cm。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损伤症状;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针道感染;6例出现膝关节屈曲受限;4例出现跟腱挛缩致足呈马蹄畸形。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技术对于胫骨截骨延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合并严重肢体短缩畸形的重度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ibia,CPT)的疗效。方法 2014年5月—2018年11月,应用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5例重度CPT患儿。男1例,女4例;年龄2岁6个月~7岁1个月,中位年龄4岁7个月。术前患侧胫骨长度较健侧短缩4.0~6.8 cm,平均6.06 cm。按照Boyd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Ⅴ型1例。一期切除胫骨假关节及病损组织,应用Ilizarov技术行肢体延长,矫正肢体短缩畸形;二期行骨搬移至端端对合后,行植骨内固定促进对合端愈合。结果 5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41个月。外固定架佩戴时间210~360 d,平均262 d。肢体延长4.5~8.0 cm,平均6.06 cm;患肢胫骨与健侧等长或略短(≤2 cm)。术后7~12个月胫骨假关节均骨性愈合;愈合指数42~50 d/cm,平均45.2 d/cm。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固定针折断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重度CPT,可矫正肢体短缩畸形、减少肌腱挛缩、创伤小、胫骨对合端稳定性好、愈合率高、再骨折发生率低,可最大限度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44例,男35例,女9例;年龄18~70岁,平均42.5岁。骨缺损4~16 cm,皮肤缺损3 cm×4 cm~5 cm×16 cm.手术彻底扩创,切除感染骨段,微创截骨,安装可延长骨段的环形外固定架,应用Ilizarov骨延长技术,术后1周开始转动螺杆上的螺母,每日延长0.5~1.0 mm.观察创面、新生骨痂以及骨段会师后愈合状况,确定临床疗效。结果:4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36个月,平均18.5个月。截骨后骨缺损6~22 cm,平均11.5 cm;伤口愈合时间21~79 d,平均38 d;骨缺损愈合时间8~15 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病例治愈,无感染复发、再骨折及小腿短缩畸形等。结论:Ilizarov骨段延长技术Ⅰ期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手术创伤小,感染复发率低,可避免多次复杂手术,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同期治疗感染性胫骨大段骨缺损并小腿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4-05应用Ilizarov技术同期治疗8例感染性胫骨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均为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清创后小腿软组织缺损位于胫前内外侧,面积平均为30.4(24~91)cm2,胫骨缺损长度平均为9.5(6~13)cm。7例胫骨中远段缺损采用胫骨结节下方截骨向远端骨搬运修复,1例胫骨近段缺损采用胫骨远端截骨向近端骨搬运修复,软组织缺损修剪成椭圆形后直接拉拢缝合。术后10 d开始骨段搬运,速度为1 mm/d,分4次完成。结果术后延长段切口及创面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7~36个月,平均23个月。延长段骨自然愈合,愈合时间为210~496 d,平均271 d;愈合指数3.4~4.0 d/mm,平均3.7 d/mm。对接点2例行二期植骨后愈合,其余6例均自然愈合,愈合时间170~308 d,平均236 d。去除外固定架后5个月疗效根据ASAMI评价标准评定:优6例,良2例。结论Ilizarov技术简便、疗效良好,是同期修复感染后大段胫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创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Ilizarov外固定架下采用骨延长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结果及功能情况。方法22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感染端进行清创后骨缺损的长度为4.1~12.6(6.72±2.42)cm。其中21例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者,采用局部皮瓣转移覆盖,1例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者(8cm×5cm),采用腓肠肌皮瓣转移术覆盖创面,22例均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进行骨延长治疗。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7.64±3.84)个月。骨不连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7~19(9.86±3.01)个月,感染均得到控制。10例在延长过程中有局部针道渗液,治疗后愈合。牵引成骨的长度为4.1~12.6(6.72±2.42)cm。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3例,良7例,中2例。结论对于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进行骨延长治疗临床结果及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自体骨段延长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2000年9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患者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19~49岁,平均31.9岁;胫骨近端3例,中段8例,远端3例.原始损伤:5例为开放骨折钢板内固定,3例为开放骨折髓内钉内固定,4例为开放骨折外固定架固定,2例为闭合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所致.患者自受伤至此次治疗时间为2~24个月,平均7.54个月;手术次数平均6次(3~14次).根据Jain骨缺损和感染程度分型:A2型5例,B1型2例,B2型7例.窦道形成10例,骨外露4例;骨外露面积最大7 cm×5 cm,最小2 cm×1 cm;清创后骨缺损长度3~12 cm,平均6.71 cm.14例患者均采用清创联合Ilizarov技术自体骨段延长治疗.结果 14例患者均获8个月~6年(平均20个月)随访,均获稳定骨折愈合.住院时间1~7个月,平均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7.79个月;骨外固定时间8~14个月,平均9.64个月.并发症:针道感染1例,皮肤过敏1例,骨折畸形愈合再截骨1例,提前矿化再截骨1例,断针1例,无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和膝关节僵直发生.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3例,良1例.结论 Ilizarov骨段延长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大段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8):1699-1702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髓炎36例,其中GustiloⅡ型2例,ⅢA型8例,ⅢB型15例,ⅢC型11例。手术切除感染骨段,并彻底扩创,安装环形外固定架,干骺端截骨,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结果]36例全部治愈,病骨切除后骨缺损82012年12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髓炎36例,其中GustiloⅡ型2例,ⅢA型8例,ⅢB型15例,ⅢC型11例。手术切除感染骨段,并彻底扩创,安装环形外固定架,干骺端截骨,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结果]36例全部治愈,病骨切除后骨缺损822 cm,平均13.6 cm。随访时间为1822 cm,平均13.6 cm。随访时间为1830个月,平均21.5个月。骨缺损愈合时间为830个月,平均21.5个月。骨缺损愈合时间为815个月,平均11.4个月。延长指数2715个月,平均11.4个月。延长指数2755 d/cm,平均42 d/cm。无感染复发,无再骨折,无小腿畸形等。[结论]手术切除长段慢性骨髓炎骨段,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修复胫骨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确切,避免多次复杂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骨延长器治疗肢体畸形并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Ilizarov支架、Orthofix肢体重建系统(Orthofix LRS)及Hybrid固定系统(Hybrid Fixation System)与Orthofix LRS的组合,对不同的肢体畸形并大段骨缺损进行矫形及骨延长治疗,同时观察其疗效。[方法]自2000年8月-2004年3月分别用Ilizarov支架、Orthofix LRS及Hybrid支架与Orthofix LRS的组合进行骨痂牵开/骨段滑移治疗合并肢体畸形的大段骨缺损。畸形处采用线形/楔形截骨。畸形愈合并骨短缩者楔形截骨后进行骨痂牵开骨延长术,骨不连并畸形及短缩者接合点加压与截骨矫形骨段滑移延长同时进行。[结果]矫正股骨短缩畸形7cm1例,胫骨6例,内翻畸形2例,后成角畸形2例,混合畸形2例。平均延长5.3cm(4.5—7cm),平均延长时间3.5个月,平均延长后外固定时间7个月,无神经血管损伤,膝踝关节活动未受影响。[结论]Ilizarov支架、Orthofix LRS、Hybrid固定系统与Orthofix LRS的组合用于骨痂牵开/骨段滑移治疗合并肢体畸形的大段骨缺损均能达到矫形及骨延长的治疗目的。Orthofix LRS及Hybrid固定系统与Orthofix LRS的组合较Ilizarov支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0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采用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的28例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20例,女8例;年龄18~69岁,平均36.4岁。均为创伤性骨折,GustiloⅡ型5例,ⅢA型6例,ⅢB型17例。17例合并感染。清创或扩创后创面皮缺损范围4 cm×3 cm^16 cm×5 cm,骨缺损长度4.5~11.0 cm(平均6.9 cm)。急性短缩3~7 cm后直接缝合或局部皮瓣转移或游离植皮,或术后逐渐短缩创口延迟闭合。术后观察创口愈合、骨愈合、下肢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等情况。骨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分级按照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标准分别评定。Ilizarov手术相关并发症按照Paley标准分为主要和次要并发症。结果创口愈合时间13~35 d(平均21.9 d),缺损端靠拢时间为0~75 d(平均21.8 d)。所有患者术后获12~45个月(平均20.5个月)随访。延长段骨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8.9个月);缺损端1例骨不连,骨愈合时间6~11个月(平均8.3个月)。ASAMI骨愈合分级优良率为100%(28/28),ASAMI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3%(25/28)。Ilizarov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4.3%(4/28),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为57.1%(16/28),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0.7%(17/28),并发症人次平均为1.7个/例。结论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可以解决皮肤等软组织缺损修复困难难题,具有简化创口闭合、骨缺损端骨愈合较快、愈合率较高、并发症相对较少和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24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2~61岁,平均41.5岁。术前行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X线及三维C T重建检查。清创后胫骨缺损长度为2~9 cm ,平均(5.96±2.14)cm ,创伤面积为3 cm ×3 cm~9 cm ×7 cm ,平均(25.63±17.44)cm2。对5例骨缺损≤4 cm的患者进行清创、VSD、开放性植骨术,对19例骨缺损>4 cm的患者进行清创、VSD、骨搬移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18个月,平均13.3个月。抗生素使用5~14 d ,平均7.9 d ,VSD治疗0~10次,平均2.9次。19例患者骨端自然愈合,愈合时间4~15个月,平均6.4个月,5例患者在骨搬移术后出现骨不连,经骨端嵌顿皮肤及软组织清理、骨髓腔打通、自体髂骨植骨及VSD后达到骨端愈合。2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钉道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其余患者无感染复发。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后1、2个月随访显示软组织缺损面积均较清创术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 Paley 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9例,良3例,中2例,差0例,总优良率为91.6%。结论 VSD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器治疗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接的疗效。方法自1994年6月至2004年6月.应用骨外固定器治疗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10例,其中单侧外固定支架5例,Ilizarov外固定支架5例。结果所有胫骨骨不连7例得到愈合,骨愈合时间7—11月,平均8.5月;2例随访已5个月,见有明显骨痂生长;1例术后感染复发,经过随访11月,未见明显骨痂生长。结论骨外固定器具有使用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是治疗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期骨短缩与二期骨延长术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7—2018-12采用一期骨短缩、二期Ilizarov骨延长术治疗的30例感染性胫骨骨缺损。观察术后伤口愈合、骨愈合、下肢功能恢复和并发症情况。骨愈合与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按照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5(12~30)个月。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复发。短缩骨愈合时间6~8个月,平均7.3个月;延长段骨愈合时间6~11个月,平均7.7个月;愈合指数为1.5~1.7个月,平均1.6个月。骨愈合分级:优21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下肢功能恢复分级:优14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并发症情况:针道感染4例,邻近关节挛缩或僵硬3例,足下垂2例,骨不愈合1例,暂时性腓总神经损伤1例,针道松动1例。结论在严格控制伤口感染的前提下,一期骨短缩、二期Ilizarov骨延长技术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可同时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和胫骨缺损,具有简化伤口闭合、促进缺损骨愈合、骨愈合率较高、骨整体愈合时间短、并发症相对较少、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采用自体松质骨联合同种异体骨开放植骨治疗胫骨远端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01—2013-01,采用自体骨联合异体骨(2∶1)开放植骨治疗10例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骨缺损长度平均5.6(3-8)cm。先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调整恢复肢体长度及力线,彻底清创,取自体髂骨松质骨剪成直径约5 mm的微粒与同种异体骨2:1混合植入骨缺损处,使骨质稍高于皮肤并超过骨折远近端各1cm。结果 10例获得平均12(9-18)个月随访。术后平均7(5-9)周移植骨质表面被肉芽组织覆盖,7例(1例双侧)创面于术后8-11周自行瘢痕愈合,3例于术后9周行植皮术闭合创面。9例(1例双侧)骨折完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6-12)个月;1例因胫骨交锁髓内钉取出术后3个月再次骨折伴骨缺损(约8cm),且术后骨折端不稳、骨缺损较大导致假关节形成,骨折不愈合。结论自体松质骨联合同种异体骨开放植骨是治疗胫骨远端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运技术结合病灶截骨清创、置管冲洗治疗合并骨缺损的Cierny—MaderIV型慢性胫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9例Cierny—Mader1V型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3例,女6例;年龄8~54岁,平均33.8岁。清创并于病灶处截骨,采用2/3环外固定支架固定,于胫骨远或近干骺端截骨进行骨搬运,本组患者2处截骨11例,近端截骨21例,远端截骨7例,术后3~5d于截骨端起始进行骨搬运,速度为0.5~1.0mm/d,中后期根据骨折愈合及疼痛情况调整骨搬运速度,术后每2周摄x线片观察骨搬运情况,并及时调整。患者搬移时间为50~130d,平均62.4d。结果39例患者术后获11~49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软组织缺损创面全部愈合,骨髓炎无复发。32例患者骨断端、延长区一期愈合,5例患者出现骨断端不愈合,2例患者出现骨延长区成骨不良,上述7例患者经二期植骨术后骨折愈合。5例患者发生对合不良,其中4例经及时调整后对合良好;1例无法调整,行断端植骨术后愈合。7例患者出现踝关节跖屈畸形,背伸障碍,其中5例予以功能锻炼后好转;2例功能锻炼效果不佳,拒绝手术松解,残留踝关节功能障碍。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针道感染,其中1例因感染重予以拔除克氏针,局部麻醉下更换克氏针好转;其余均经加强换药好转。结论Ilizarov骨搬运技术结合病灶断端大段截骨可有效治疗Cierny—Mader Ⅳ型慢性胫骨骨髓炎。但由于多种并发症的存在,应在充分了解Ilizamv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该技术,同时加强术后宣教和护理,定期随访,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合并足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足下垂13例.术前根据患肢最大周径,内踝到胫骨结节长度,足下垂角度,病灶范围和骨缺损长度设计Ilizarov外固定延长架,手术彻底切除病灶区炎性肉芽、坏死组织及死骨,把外固定延长架套入小腿,在相应胫骨部位进行截骨和穿针,术后8d以1.0 mm/d分3次延长胫骨,同时以3 mm/d的速度矫正足下垂.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胫骨延长段、骨折段均骨性愈合.结论 对于感染性胫骨缺损合并足下垂的患者,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创伤小,避免多次复杂手术,缩短治疗时间和节省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I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33例胫骨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17~70岁,平均(41.2±3.3)岁。患者均为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清创后骨缺损长度5~18 cm,平均(7.0±3.0)cm。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2~198 cm~2,平均(36.0±22.0)cm~2。受伤至骨搬移手术治疗时间5~46 d,平均(12.3±7.5)d。手术均采用环形外固定支架,术后规律骨搬移,创面给予定期湿敷换药处理。结果 3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2个月,平均(16.0±3.6)个月。患者骨缺损全部通过骨搬移修复,骨愈合时间为9~20个月,平均(10.2±4.6)个月。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均自行愈合,愈合时间1~3个月,平均(1.3±0.9)个月。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骨感染、再骨折等并发症。其中16例对合端软组织塌陷影响骨折愈合,行断端清理、植骨术后骨折顺利愈合;5例对合端接触后连续3个月复查无明显骨痂生长,行松质骨植骨,术后骨折顺利愈合;8例钉道出现不同程度感染,经局部换药后好转;3例牵拉后出现马蹄足畸形,2例发生膝关节屈曲畸形,经二次手术矫形均获得满意效果。33例患者根据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学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Ilizarov, ASAMI)评价标准评价,骨愈合:优31例,良2例,优良率100%;功能:优2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9%。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术是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胫骨长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同期治疗胫骨缺损合并马蹄足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Ilizarov技术同期治疗的17例由于创伤、感染或医源性因素所致的胫骨骨缺损合并马蹄足畸形患者资料,男12例,女5例;年龄12。47岁,平均29.0岁;左侧11例,右侧6例。骨缺损长度为1.5—14.0cm,平均7.3cm。合并马蹄足畸形200.500,平均370。4例患者合并骨髓炎。术后1周开始骨段搬运,速度为1mm/d,分4~6次完成;同时调整足踝部外固定支架矫正足部畸形,速度为2—3mm/d,分3~4次完成。结果17例患者术后获12~70个月(平均33.0个月)随访。外固定支架带架时间为7—27个月(平均14.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复发,患侧下肢力线正常,双侧肢体长度差异〈2em。末次随访时,根据Paley等骨不连治疗的骨性结果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8例;17例患者马蹄足畸形同期矫正;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为85.96分,平均92.0分。3例患者遗留轻度足下垂畸形,其踝关节活动度〈15°。结论Ilizarov技术可同期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马蹄足畸形,方便患者早期足负重行走锻炼。缩短了治疗周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干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骨创伤后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采取大段病灶切除+旷置并相应的干骺端截骨术。术后10 d以0.25 mm/6 h速度延长,经8~25周固定延长至骨缺损端会师,于骨缺损处两断端加压并继续维持外固定支架至骨愈合。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延长6~18(9.5±4.5)cm,骨性感染全部治愈。带支架时间6.5~13个月。19例加压固定处及延长部位骨生长良好,达到了骨性愈合;3例断端骨接触后6个月无明显骨愈合,2例行自体髂骨植骨、1例拆除支架后行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4~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截骨延长区及骨缺损对合处对位对线良好。结论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术后感染控制良好,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9.
短缩-延长肢体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单纯使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通过短缩一延长肢体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7月~2006年7月收治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39例,其中37例为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2例为胫骨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B型1例,Gustilo ⅢC型1例)。在患肢上安放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清创术后小腿胫前内侧软组织平均缺损12cm(6~24cm),胫骨骨缺损平均9cm(4~22cm)。对胫骨骨缺损〈5cm的患者使用一期清创.腓骨截骨.胫骨缺损端加压。对22例胫骨缺损〉5cm的患者采用清创,腓骨截骨.短缩肢体〈5cm。对炎症局限、胫骨截骨部皮肤正常而且远离伤口的患者同期行胫骨截骨术,否则于1.0~1.5个月后二期行胫骨截骨术延长恢复肢体的长度。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10~44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小于5mm,骨折愈合,无感染复发,创面均闭合。1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术后2个月恢复。4例胫骨缺损患者诉膝部疼痛。5例胫骨蠓损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2例胫骨缺损出现下胫腓分离。1例再骨折。结论使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进行短缩.延长肢体是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应谨慎使用。对于软组织缺损少的小腿一期短缩的安全限度为3cm,最终短缩6cm。对于软组织缺损较大的急性胫骨开放骨折小腿一期可以短缩9cm。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评估和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66,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初步确定其适应证。方法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应用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45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男28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6岁;骨巨细胞瘤16例,骨囊肿8例,纤维结构不良8例,软骨母细胞瘤13例;股骨远端12例,股骨近端7例,胫骨近端15例,肱骨近端4例,跟骨2例,尺骨、桡骨、掌骨、指骨、距骨各1例;肿瘤刮除、灭活及人工骨植入25例,14例加用内固定,6例加用异体骨板和内固定。肿瘤范围为1.0cm×1.0cm×1.5cm~9.0cm×3.0cm×3.0cm,骨缺损范围为2.0cm×1.5cm×2.0cm~11.0cm×3.5cm×3.5cm。结果除5例失随访外,4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7个月,平均7.2个月。伤口均I/甲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和免疫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X线片和CT检查示:术后病灶区域填充良好,密度较松质骨稍低,材料与瘤壁边界清楚;术后1个月,病灶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围与自体骨结合处模糊,开始有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从颗粒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大量新生骨痂形成。临床骨愈合时间为术后2~6个月,平均2.8个月,愈合率为94.5%。结论n—HA/PA66骨填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和非特异炎症反应,修复囊性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