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新生植发3D技术在瘢痕秃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 收治的60例瘢痕秃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FUE毛发移植 治疗,观察组予以新生植发3D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毛发覆盖率、临床疗效、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手术 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毛发覆盖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6.67%(P <0.05);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 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相比 于FUE毛发移植治疗,新生植发3D技术治疗瘢痕秃发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提高毛发覆盖率,减轻患者的负 面情绪,提高手术满意度,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原脊柱结核一期内固定植骨手术治疗的可行性、重要性.[方法]总结本院40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内固定植骨手术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通过本组40例患者随访1~6年脊柱结核患者都治愈,脊柱畸形得到明显矫正.[结论]高原一期内固定植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恢复脊柱稳定性的治疗效果是有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退变是慢性下腰痛的常见原因,对于椎间盘退变所致的慢性下腰痛临床上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多主张手术治疗.自1999年5月~2001年10月,笔者设计使用单枚螺钉经椎板小关节固定的同时为棘突间钢丝捆扎并360°环形植骨方法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48例,其中30例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椎间隙感染的治疗(附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不同方法治疗椎间隙感染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2例椎间隙感染,随访治愈率、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非手术治疗治愈率为66.67%,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者治愈率为85.71%,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者治愈率为88.89%.3例神经损害平均恢复1.3级(Frankel分级).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椎间隙感染可以明显缩短病程,防止植骨块移位,促进病变间隙融合.  相似文献   

5.
前后路内固定在胸腰结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估应用前后路内固定对胸腰结核手术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 7例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再行前路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植骨融合手术;5例行前路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植骨融合。同时椎体间内固定。结果 12例患中11例获得十分满意的疗效,1例固定欠稳后遗部分神经压迫症状,优良率达到91.7%。结论 有效可靠的脊柱内固定是保证胸腰椎结核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女性不剃发植发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于 我院行前发际线毛发移植手术的8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 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毛囊成活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并发症发生情 况及疼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6个月毛囊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9个月毛囊成活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 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低于对照组的22.50%(P <0.05);研究组术后24、48、7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 对性护理在女性不剃发植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早期毛囊成活率,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风险及疼痛程度,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综合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8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内固定并植骨。结果 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52个月(平均24个月),膝关节功能按Hohl评分法评定:优31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87.5%。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保护好骨折段的生物学环境、充分植骨、可靠的内固定及有效的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的近距离插植放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 ,近距离插植放疗新技术有可能取代早期前列腺癌的根治性手术。一、概况前列腺癌近距离插植放疗历史悠久 ,自Pasteau和Degrais 1910年开始应用镭针插植放疗治疗前列腺癌 ,此技术经历了不断演变。放射性同位素也由镭针变为金粒。至 2 0世纪 70年代 ,随着耻骨后路技术的发展 ,经耻骨后插植12 5 碘种子的放疗方法逐渐成为与前列腺癌根治术相当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到了 2 0世纪 80年代 ,由于在剂量学方面的原因该技术受到批评 ,主要是凭经验的手工插植可能造成靶区内剂量分布不均而形成较大的冷点与热点 ,不仅使热点周…  相似文献   

9.
陈羿丞  沈浩  陆骅 《骨科》2017,8(3):246-248,252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中粉碎且移位明显的病例以手术治疗为主.锁定钢板联合植骨是治疗骨质疏松及内侧距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有效增加骨量,增强锁定钢板螺钉系统的稳定性,并为肱骨近端提供内侧支撑,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植骨种类包括腓骨、髂骨、股骨头及结构型异体骨,其中以腓骨最为常见.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采用锁定钢板联合植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及临床试验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为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在胸椎结核经肋横突入路手术中,捆绑式多折段肋骨植骨、髂骨植骨和钛网植骨3种不同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7例胸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中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107例患者均采用肋横突手术入路,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坏死组织后,分别予以髂骨植骨(36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2):2111-2112
<正>腰椎弓根崩裂是造成青少年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部队战士军事训练导致腰痛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训练及日常工作和生活,随着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牢固固定所提供的诸多优点,手术治疗腰椎峡部裂并椎间融合已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同时由此产生的与手术有关并发症也在增加。临床中如何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以获得最好的手术效果。本院2007~2010年对症状较重、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12例青少年单纯峡部裂进行了经椎弓根钉棒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80~2003年连续 24年两个不同时期的 13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治疗原则、方法和结果做回顾性对比分析。1993年以前SAP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辅,共 215例。1994年开始以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病程后期的感染和局部并发症,共 1161例。结果 随着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的完善和作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病人的比例减少,病死率明显下降。两个时期的手术率分别为 66 .98%和 19 .38%,病死率为 29. 76%和 10 .77%。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是治疗感染和局部并发症的主要手段,早期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  相似文献   

13.
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采取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及植骨融合术对36例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认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结果。作者对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前后路手术的选择、植骨融合对颈椎手术后的稳定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作了分析讨论。作者认为手术的效果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而与病程长短、手术方法及植骨是否成功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并脱位的分类与治疗方法. 方法本研究包括 8例患者、 12侧跟骨关节.按照 Sanders系统分类;其中Ⅱ型骨折 2侧,Ⅲ型 4侧,Ⅳ型 6侧.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术,手术切口取标准外侧延长切口,骨折块采用小 AO桥形钢丝板固定,植骨材料采用病人自体髂骨.平均随访时间为 28.6个月( 24~ 33个月),采用 Creighton-Nebraska健康基金会跟骨骨折评分标准评分. 结果Ⅱ型骨折 89.7分,Ⅲ型 86.5分,Ⅳ型 73.5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较非手术治疗有显著差异 (P< 0.05),在Ⅱ、Ⅲ型骨折中,术中采用植骨与否,无显著差异 (P >0.05);而在Ⅳ型骨折中,则有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并脱位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Ⅳ型骨折中,宜采用植骨术;此有利于早期负重及避免距下关节面塌陷. Sanders'分类系统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椎间植骨加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79例采取椎间植骨椎弓根固定加压融合术治疗,根据融合术式分为两组,即单纯植骨融合组(A组)和cage融合组(B组).结果 79例得到1年以上随访,术前两组JOA评分和VA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植骨加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cage应用与否与手术疗效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6.
股骨髁上骨折骨不连的发生与其解剖、处理及力学因素密切相关。早期非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目前倾向于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骨折类型、相关并发症及患者全身状况,采用内固定、外固定及辅助治疗。目前临床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的内固定方法主要有钢板螺钉系统加植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和微创固定系统,各有优缺点。微创固定系统经皮内固定,可有效减少股骨髁上周围软组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日益受到重视。外固定治疗通过牵拉成骨技术在修复骨缺损的同时恢复肢体长度,主要用于感染性股骨髁上骨不连。辅助治疗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将成为该领域不可或缺的手段,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两种类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主要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手术切除治疗病理性瘢痕是最传统和直接有效的手段,以往的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激光疗法、放射疗法、冷冻疗法、压力疗法、皮质类固醇瘢痕内注射等,它们都具有其独特的治疗意义.最新研究显示,脂肪移植,A型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案,并探讨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①自2008-01-2017-01,共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其中7例予以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治疗;另14例予以感染间隙扩大清创、病灶清除,自体髂骨融合手术处理。②将此21例作为感染组,另按照1:4的原则选取同期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未发生椎间隙感染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感染组21例中,7例经非手术治疗、14例经手术治疗后,均获得痊愈。术后随访1-4年,予以自体植骨者均提示椎间植骨融合,截止末次随访时未见感染复发。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BMI、吸烟与否、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手术复杂性等指标,在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呈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手术时间3 h、复杂手术、营养不良、肥胖人群,均为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轻症患者早期行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重症患者应予以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6例腰椎失稳合并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对术前、术后和随访时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植骨融合率100%,神经功能JOA评分显著改善,无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腰椎失稳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董根荣 《颈腰痛杂志》2002,23(3):229-230
目的 探讨促进腰椎滑脱症植骨融合 ,提高手术效果的有效手段。方法 对 2 4例腰椎弓不连 I°滑脱伴下肢放射痛者行单侧半椎板减压加对侧骶棘肌骨瓣后外侧融合术。结果  2 4例患者经 6月~ 5年随访显示 ,2 3例骨性融合 ,融合时间为 2~ 3月 ,融合率达 95 .8% ,总优良率为91.7%。结论 骶棘肌骨瓣后外侧融合操作简单 ,护理方便 ,植骨融合快 ,是 I°腰椎滑脱植骨融合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