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肾、肝、肺四脏分别与“八卦”的离三、坎三、震三、兑三相对应。泻离、填坎、伐震、润兑,即清泻心火、滋补肾水、平肝潜阳、清热润肺的治疗方法。《难经·七十五难》提出:“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即是用泻心补肾法,治疗肝实肺虚证。干老积五十余年临床经验,认为可以脱此窠臼,有斯证便用斯法。因脏腑病变特性:肝阳易亢,肺阴易虚,心火易旺,肾水易亏,故临床凡见有此四脏虚实兼夹的  相似文献   

2.
真武汤为临床常用方,具有温散而利肾水之功用。鉴于后世医家对其主药认识不一,笔者采集手头资料,略陈管见,期能抛砖引玉。赵羽皇在《名医方论》云:“真武一方,为北方行水而设,用三白者(笔者按:白茯苓、白术、白芍),以其燥能制水,淡能伐肾邪而利水,酸能泄肝木以疏木故也。”并认为附子是佐药,“盖水之所制者脾,水之所行者肾也。”至于生姜,“散四肢之水气而和胃也”。他尚谓真武汤证是“脾肾双虚,阴水无制”之病机。此为一种观点。《绛雪园古方选注》谓真武汤之“术、苓、芍、姜,脾胃药也。太阳少阴,水脏也,用崇土法镇摄两经水邪,从气化而出,故名真武。茯苓淡以胜白术之苦,则苦从淡化,便能入肾胜湿;生姜辛以胜白芍之酸,则酸从辛  相似文献   

3.
《乙癸同源论》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癸同源论》运用《周易》与中医学会通的方法,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阐明“乙癸同源”命题和“肾肝同治”法的内在机制:一、以藏象与卦象、爻象相结合的方法,即以震卦配肝藏,坎卦配肾藏;以两卦之中的阳爻(一)象征龙雷之火,阴爻(--)象征译海之水,形象地描述了“乙癸同源”的运动规律。二、以后无八卦图中水升火降的模式,来说明肾、肝生理活动的概况。三、指出符合水上火下、水火交和的既济卦卦象,形成“龙归海底”和“雷藏译中”的现象,是制定“肾肝同治”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控涎丹,出自宋·陈无择《三因方》,以甘遂、大戟、白芥子等分为丸,姜汤下。大戟味辛苦寒,入肝脾肾三经血分,功专泻水散结;甘遂味苦、性寒能泄,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乃泻水之圣药;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痰气,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兹介绍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龙胆泻肝汤创自李东坦,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之功。其泻中有补,清中有养,既能泻肝火,清湿热,又能养阴血。《凡溪心法》有小儿“肝常有余”之说。本方既可泻肝之实又不伤小儿娇嫩之脏腑,应用于儿科十分合拍。笔者用其治疗多种小儿疾病获得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丸系宋代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出的.原名地黄丸,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附而成.为滋补肝肾而制的方剂.全方六味,三补,三泻.开阖兼顾,动静结合,寒燥不偏.虽功专肾肝,而六经备治.宜于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诸证.是滋阴特别是滋补肾阴的通用方.后世演化成多种补肾系列方剂,称为补肾之鼻祖.经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创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相似文献   

7.
“泻南补北”法首见于《难经·七十五难》中“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意为临证肝木实,郁而化火,木火刑金而扰其清虚出现的肝亢肺衰之证,其治则为泻南方心火而补北方肾水。古今医家多以“泻南补北”法治疗心肾不交之病症,而疏其论治肝实肺虚之病理变化核心,故本文基于《难经·七十五难》“泻南补北”法探析肝实证之临证理法及效验。  相似文献   

8.
六味地黄方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中用熟地滋肾填精为主 ,辅以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 ,又配茯苓淡渗健脾 ,泽泻清泻肝火 ,并制山萸肉之温。本方组方严谨 ,三补三泻 ,滋补而不留邪 ,降泄而不伤正 ,是通补开合的代表方。本文就近十多年来有关六味地黄丸 (汤 )及其拆方的实验研究文献作了综述。1 对心血管系统与血液系统的影响1.1 对血脂调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六味地黄汤全方和“三泻”组有明显降血脂的作用 ,六味地黄汤煎剂还能明显降低高血脂饲料组大鼠肝中脂肪含量 ;山茱萸、丹皮组和熟地、泽泻组也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三补…  相似文献   

9.
“肝常有余”之说,源于北宋医家钱乙,钱氏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针对肝气有余,易生实变,不宜妄用温补的发病、用药特点,创立泻清丸等泻肝之方,而未出补肝之剂。故明·宋濂谓其“建为五脏之方,各随其宜。肝有相火,则有泻无补;肾为真水,则有补无泻”(见俞景茂《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迄至元代,朱丹溪更明确提出了“肝只是有余”的论断。但丹溪之“肝只是有  相似文献   

10.
肾实证的诊断与治疗湖南邵阳正骨医院(422900)刘绪银主题词实证肾病辨证肾病(中医)/中医药疗法历来有“肾无实,不可泻”之说,以至临床见肾实之证,则谓“泻膀胱即泻肾”,或谓“肾实泻肝”。任何脏腑经络受邪为病,都存在邪正虚实的病理机制,肾系受邪也不例...  相似文献   

11.
六味地黄丸(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玲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5):310-312
六味地黄丸(汤)研究新进展李玲(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六味地黄丸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决》,方中用熟地滋肾填精为主,辅以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肾而固精,又配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益脾,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所谓组方严紧,三补三泻,滋补而不留邪,降泄而不伤正,是通补开合的代表方。本方原为主治小儿“五迟”证,现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本文就近?...  相似文献   

12.
<正> 泽泻又名水泻、鹄泻、及泻、禹泻,在此诸多药名中,取其生于池泽,具有泻水作用,故以泽泻为正名。《本经》言其能“养五脏,益气力”。《药性赋》曰:“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由此有“利水不伤阴”之说。笔者温习文献,结合临床,对此试作分析探讨。泻有余之水湿而不伐真阴《本草衍义》云“泽泻其功尤长于行水”,然未言明其机理。《本草蒙筌》曰:“泽泻泻伏水,去留垢”;《别录》曰:“逐膀胱三焦停水”。可见泽泻是泻体内既停之水及已伏之水。水液之停伏咎由肺脾肾三脏之病,今以泽泻利水,若《药品化义》云:“以此清润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  相似文献   

13.
一迫血离经冲气为火热之邪所乱,致血不循经,或溢肌肤、或肆走空窍而为诸种急性出血。临床上,若肝胃之火上逆作乱,多致呕血、咯血、便血,当以泻肝、凉胃寓以平冲,用“龙胆泻肝汤”、“泻心汤”之类。若心肺之火所乱,可见各种咯血、衄血,直须凉血、清心、泻肺佐以平冲,用犀角地黄汤加大黄之类。肾火所乱,多见尿血、错经、崩漏或齿衄诸候。尿血,当清心滋水、泻火平冲,如小蓟饮子加大黄;  相似文献   

14.
六味地黄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味地黄汤,原名为地黄丸,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中用熟地滋补肾阴为主;辅以山萸肉养肝肾;山药补益脾胃;又配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益脾;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肾虚火,并制山萸肉之温。该方组方严紧,三补三泻,补泻结合,并兼清虚热,方中各药合用,补中有泻,涩中有渗,成为甘淡和平补而不滞的平补之剂,用之滋补而不留邪,降泄而不伤正,是通补开合的代  相似文献   

15.
“泻南补北”法源于《难经·七十五难》,中说:“东方(肝)实,西方(肺)虚;泻南方(心),补北方(肾)。”因为火(心)是木(肝)之子,泻火能抑木,又能减去克(肺)金的作用,水(肾)是木(肝)之母,金(肺)之子,补水能克火(心),又能济金(肺)抑木(肝)。由此可见,“泻南补北”法是根据五行的生克  相似文献   

16.
增液汤临证配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蓓 《吉林中医药》2006,26(4):45-46
增液汤原为治疗热病伤津阴虚便秘之症。《温病条辨》:“阳明温病,无上焦症,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方中玄参壮水制火,滋液润肠,以解热结;麦冬能润能通,以利于大便畅行;生地滋液而不腻并能走肾。三药合用,寓泻于补,作增水行舟之计。增液汤功专养阴生津,急性咽炎、乳汁分泌过少、泛发性皮肤瘙痒、继发性闭经、糖尿病等见口干、舌红少津、脉细等一派阴津亏耗之象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17.
论方剂组成的补泻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说:“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以相辅者,或以相反者,或以相用者,或以相制者……”补泻关系为相反者之属,即在同一首方剂中既有补的一面,又配有泻的一面,选入药物功效截然相反,这种似离实合的形式,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疗效,是方剂合群之奥妙,故很多名方寓有此法,制方之意高出千古。现试举几种常见补泻结合法于下: 1 补与泻补正而兼泻邪,用于脏器虚损,诸邪停留之证。纯补恐邪有腻滞之弊,泻是为了补,邪去则补更得力。如  相似文献   

18.
<正> “乙癸同源”与“肾肝同治”,语出《医宗必读》。乙癸即指肝肾。前者指肝肾的生理、病理;后者指肝肾的辨证论治。如李中梓说:“古称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相火有二,乃肾与肝。肾应北方壬癸,肝应东方甲乙……。故曰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之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之所以泻肾……故曰肾肝同治。”笔者近年探究肝肾论治,多方面验之于临床,而获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拟将“乙癸同源”与“肾肝同治”应用和体会,分别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古代文献中癃闭脉诊与其辨证论治的关系主要有两点:(1)癃闭从五脏辨治:左寸数大者为心火盛下移小肠,治疗以清心火、养心阴为主;左关浮取沉取皆急者为肝气急,左关弦者为肝气不舒,治疗应选用酸甘之药缓肝、泻肝;右关滑者为脾实有热,治疗应泻其阳热;右关细者为脾虚中气不足,治疗应升清降浊;右寸大者为肺燥金气不降,治疗应以润肺为主;尺脉滑者为肾中有热,治疗应泻其热;左尺重按有力者为肾中有火,治疗应泻肾中之火;(2)癃闭从二脏兼病辨治:左关弦强,右关弦滞者为肝脾兼病,肝气犯脾、脾不制水,应以治肝为主,佐金平木、泻心补脾为辅;寸微而尺鼓者为心肾兼病,肾水不足、心火被伤,治疗应以补肾水、清肾火为主;散脉者为风邪入肝肾化热化燥伤血,治疗应补肝肾之阴,清肝肾之热。  相似文献   

20.
"肝常有余"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常有余”之说 ,源于北宋医家钱乙 ,钱氏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 ,针对肝气有余 ,易生实变 ,不宜妄用温补的发病、用药特点 ,创立泻清丸等泻肝之方 ,而未出补肝之剂。故明·宋濂谓其“建为五脏之方 ,各随其宜。肝有相火 ,则有泻无补 ;肾为真水 ,则有补无泻”(见俞景茂《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迄至元代 ,朱丹溪更明确提出了“肝只是有余”的论断。但丹溪之“肝只是有余”纯属于病理概念。把“肝常有余”从生理、病理两方面加以系统阐述的 ,则始于明代的万密斋。万氏在前人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认为“肝常有余”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