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首乌净选加工、切制和干燥方法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丽  宋志前  李淑莉 《中草药》2004,35(4):404-406
何首乌为常用中药,始载于《日华子本草》,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t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其炮制方法起源于唐代。历代本草中记载其炮制方法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原药材的净制方法、加热方式、辅料的种类等。古代在净制中多去黑皮,如宋《圣济总录》记载:“洗净,以竹刀刮去黑  相似文献   

2.
白首乌多糖的提取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首乌(Radix Cynanchi bungei),又名泰山何首乌、泰山白首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为萝摩科植物白首乌(Cynanchum bungei Decne.)的干燥块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的功能,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和保健食品。白首乌的植物  相似文献   

3.
蕨麻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anserinaL .的根 ,为藏医常用药 ,又名戳玛、卓老洒曾、延寿果、人参果、仙人果等。蕨麻分布很广 ,但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 ,“只在青藏高原 ,本种始有块根发育”。[1] 本药具有应用历史悠久、民族药特征明显等特点 ,深受藏族同胞的喜爱 ,如《青海高原药物图鉴》就记载其为“常用上药”[2 ] 。1 应用历史悠久问世于 8世纪的藏医学经典著作《月王药诊》、《四部医典》中就有蕨麻 (人参果 )叶的记载。《月王药诊》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藏医药学古典名著。根据藏史料记载 ,这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白蔹商品药材来源进行本草考证。方法:从我国唐代以前及唐代以后所使用的白蔹及《图经本草》的记载进行考证。结果;葡萄科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的根为我国唐代以前所使用的白蔹,自唐以后,主要以葡萄科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块根作白蔹入药;《图经本草》记载的赤蔹其原植物和葡萄科三裂叶蛇葡萄Ampelopsis delavayana Planch.相符。本草中所记载的黑蔹的原植物为葡萄科白蔹Ampelopsisjaponica(Thunb,)Makino.土白蔹为葫芦科马(瓜交)儿Melothria indica Lour.及茅瓜Melothria heterophylla(Lour.)Cogn.的块根。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药物名称、植物形态、产地分布、功效主治及实地考察等进行分析,确定了《本草拾遗》中所记载的伏鸡子根为今防己科植物金线吊乌龟Stephania cephalantha Hayata的块根,并将金线吊乌龟物种的始载年代上溯至唐代,建议将"伏鸡子"作为原植物的正名使用。  相似文献   

6.
藏药蕨麻是青藏高原的一种特有经济作物。虽然全国不少地区都有鹅绒委陵菜生长 ,但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 :“只在青藏高原 ,本种始有块根发育。”它既可作为药物用来治病强身 ,又可作为食品以充饥美食 ,而且还是藏民居住区一个带有强烈民族意味的民俗礼品。因此 ,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和价值。1 关于蕨麻产地和经济价值的记载藏族人民使用蕨麻的历史极为悠久 ,成书于公元 8世纪的藏医经典著作《月王药诊》、《四部医典》中就已有蕨麻 (人参果 )的记载。《西藏经济植物》详细记载了蕨麻的产地分布情况 :“产芒康、察雅、江达、昌都、八宿、…  相似文献   

7.
藏药蕨麻经济价值和民俗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藏药蕨麻是青藏高原的一种特有经济作物。虽然全国不少地区都有鹅绒委陵菜生长,但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只在青藏高原,本种始有块根发育。”它既可作为药物用来治病强身,又可作为食品以充饥美食,而且还是藏民居住区一个带有强烈民族意味的民俗礼品。因此,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和价值。 1 关于蕨麻产地和经济价值的记载 藏族人民使用蕨麻的历史极为悠久,成书于公元8 世纪的藏医经典著作《月王药诊》、《四部医典》中就已有蕨麻(人参果)的记载。 《西藏经济植物》详细记载了蕨麻的产地分布情况:“产芒康、察雅、江达、昌都、八宿、…  相似文献   

8.
中药天麻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又称赤箭、定风草独摇芝,是兰科Orchidaceae多年生寄生植物,主产于云南、四川、陕西及贵州等地,药用其干燥块根,是我国贵重中药。早在两千年前《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天麻的功效,以后《名医别录》、《植物名实图考》均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久服益气,轻身长年”。治疗“语多恍惚,善惊失忘”,“四肢拘挛、瘫痪不随,风虚眩晕头痛。”但关于天麻的现代研究是在从中分得有效成分天麻素以后,主要包括化学、药理和临床。  相似文献   

9.
藏药蕨麻的文献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蕨麻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anserinaL .的根。为藏医常用药,又名戳玛、卓老洒曾、延寿果、人参果、仙人果等。蕨麻分布很广,但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只在青藏高原,本种始有块根发育”。[1] 本药具有应用历史悠久、民族药特征明显等特点,深受藏族同胞的喜爱,如《青海高原药物图鉴》就记载其为“常用上药”[2 ] 。1 应用历史悠久问世于8世纪的藏医学经典著作《月王药诊》、《四部医典》中就有蕨麻(人参果)....  相似文献   

10.
白附子的来源及功用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历代本草记载均有白附子一药。在《名医别录》中已记载白附子“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药势。”在《唐本草》,《海药本草》、《本草纲目》中也均有记载。 首先,白附于非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附子(因炮制方法不同可称为白附片),附于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titum carmichaeli Debx的旁生块根(子根),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因含乌头碱,有毒。白附片在煎跟时宜先煎30分钟至2小时,以汤液不嘛口为准。其临床功效多用于温肾壮阳。 白附子现多认为应分为关白附、禹白附二种品种,白附子尚可作为商品名。从来源讲关白附是毛茛科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Lévl)Raipaics的块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而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lganteum Engl的块茎,以河南量最大,品质亦佳:亦分布于陕西、四川、湖北等地。从功用上讲,关白附、禹白附略有异同。关白附因含次乌头碱,毒性较大,又甚燥烈,功偏祛寒湿、止疼痛,适用于中  相似文献   

11.
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中药葛根来源于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的干燥根,该研究在对野葛根系的实地调查及对块根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阐明野葛膨大块根的发育与异常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野葛的根系有种子发育和不定根发育2种类型,根系中的根可根据形态和功能分为膨大的块根、不定根和输导根3种类型;块根由不定根发育而来,其次生结构符合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特征;随着根的发育,块根的次生韧皮部外侧开始出现片段状的异常维管组织,最终根中的异常维管组织呈"同心环状"分布于次生维管组织的外方,膨大的块根可具有4~6个环状的异常维管组织;野葛块根的性状是其内部异常维管组织的发育形成的,异常维管组织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是膨大块根的主体部分。研究结果揭示了野葛块根中异常结构的解剖,也为合理采收野葛药用部位、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猫爪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茛的干燥块根。性甘、辛温。入肝、肺二经。《广西中药志》记载主治瘰疬、结核、疟疾。具有散结、消肿功效或用治风湿痹痛。文献没有过多报道。因其价廉效宏,笔者在中医内科临床实践中多喜用之,每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21、何首乌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最初收载于宋代的《开宝本草》。明代《本草纲目》中指出何首乌有“止心痛,益气血,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的作用。在《开宝本草》中还有“久服令人有子”的记载。 何首乌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鲜首乌、生首乌、制首乌。鲜首乌是未经加工过的,其润肠、消肿的功效较好;生首乌是经过晒干的,功效长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对叶百部中生物碱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叶部为百部科植物对叶百部(S.tubemsa Lour.)的干燥块根,主产于山东、安徽、江苏、广东等地。对叶百部是我国常用中药,最早收载于《名医别录》,《本草纲目》记载:“其根多者百十连属,如部伍然,故以名之。”性味甘、苦,微温,归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杀虫灭虱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紫菀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品之中。其原植物据《植物名实图考》、《证类本草》等的记载可能为唇形科和菊科的Aster、Ligu laria两属的植物或另一种很难判定其科属的品种,在《中药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记载有用此两属的多种同属植物。日本商品紫菀几乎全部是从中国进口的。高桥曾根据中国商品紫菀的组织学研究报告过,认为当时日本市场上全  相似文献   

16.
乌药的显微鉴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旭红  徐珞珊  秦民坚 《中草药》2004,35(6):690-693
乌药来源于樟科(Lauraceae)植物乌药Lindera strychnifolia(Sieb.et Zucc.)Vallar的干燥块根,是一应用历史久远的常用中药,早在《本草拾遗》中已有记载,陈藏器谓:“乌药生岭南、邕州、容州及江南,树生似茶,高丈余,一叶三桠,叶青阴白。根状似山芍药及乌樟,根色黑褐。”苏颂谓:“以天台者为胜”。  相似文献   

17.
白蔹,赤蔹,黑蔹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白蔹商品药材来源进行本草考证。方法:从我国唐代以前及唐代以后使使用的白蔹及《图经本草》的记载进行考证。结果:葡萄科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Gagn。的根为我国唐代以前所使用的白蔹,自以后,主要以葡萄科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nb.)Makino的块根作白蔹入药;《图经本草》记载的赤蔹其原植物和葡萄科三裂叶蛇葡萄Ampelopsis  相似文献   

18.
向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0):547-547
十九畏是中医药配伍禁忌的内容之一 ,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后世对十九畏里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至今仍未见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在丁香项下特别注明“不宜与郁金同用”。莪术、姜黄、郁金 3种药材与原植物较为混乱 ,《药典》及有关专著收载莪术、姜黄、郁金药材共涉及 3 9种次原植物 ,除去重复者外 ,余下 7种植物的根茎部位等作为莪术或姜黄药材药用 ,它们的块根部位均作为郁金药材药用 ,见表。 7种植物来源相同 ,因药用部位不同而药材名称不同。其相同植物的块根 (郁金 )“不宜与丁香同用”,而它们的根茎…  相似文献   

19.
银州柴胡的原植物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龙 《中药材》1994,17(9):40-42
本文对古本草记载的银州柴胡原植物进行了考证,认为《雷公炮炙论》、《本草图经》记载的银州柴胡是伞形科植物红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本草别说》、《本草纲目》、《本草原始》等文献记载的银州柴胡应是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 lanceolata Bge.。此外,本文还对伞形科植物银州柴胡B.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 非古本草记载的银州柴胡,以及银柴胡在古代作柴胡药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新鲜或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为常用中药之一。其叶、花、种子也可入药,有类似地黄的功效。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熟地炭均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现将它们各自的加工炮制方法、临床应用、现代药理研究分述如下[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