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58例早产儿,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7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眼底检查,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同时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ROP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是早产低体质量、氧疗;护理组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6.3%,常规组患者的网膜病变发生率为15.2%,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产低体质量、氧疗是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而给予早产儿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血氧饱和度对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6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均血氧饱和度水平将早产几分为低血氧饱和度组409例(SaO,91%~95%)和高血氧饱和度组241例(SaO:96%一100%),观察住院期间血氧饱和度和视网膜病发病率的情况。结果:高血氧饱和度组早产儿ROP发病率18.1%,高于低血氧饱和度组的发病率的4.6%(P〈0.01),并且高血氧饱和度组早产儿ROP各期的患病例数都明显高于低血氧饱和度组早产儿(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氧饱和度早产儿ROP发病相对危险度值最高(OR=2.674,95%CI:1.246,6.554)。结论:早产儿吸氧时血氧饱和度应尽量控制在91%一95%之间,否则可增加R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ROP防治现状。方法采取调查表形式调查当地6家医院NICU病区ROP筛查和治疗情况及医护人员、患儿家属对ROP的了解和认识情况,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1年6月~2013年10月,在6家医院平均每年收治早产儿300多例。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50多例。6家医院只有氧疗的监测及对患儿家属告知氧疗的可能出现情况,无一例随访,无一例进行ROP筛查,患儿发生ROP的情况不清楚。结论 ROP防治在大医院及三甲医院筛查治疗率高,但在偏远山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医护人员及患儿家属对ROP的整体认识不够,从而导致患儿即使失明也不知原因的情况,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大医院的多加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治疗和护理两方面探讨防治早产儿氧疗并发症的应对措施。方法患儿先行安静呼吸空气20min后进行血气采样监测,头罩吸氧组40例和NCPAP组45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血气监测。结果 NCPAP组PaO2的升高量显著高于头罩吸氧组;NCPAP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头罩吸氧组。结论视网膜病、肺损伤、组织细胞损伤、神经系统损伤是早产儿氧疗的主要并发症,应从吸氧浓度的把握、氧疗方法、护理方法三方面严格把握,来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筛查状况的分析,反映中心城市周边地区ROP筛查存在的问题,为完善ROP筛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电话随访、上级医院及本院眼科资料反馈等方式搜集资料,对本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出生和收治的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视网膜病筛查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8月前我院眼科未开展常规视网膜病筛查工作,告知率98.37%,筛查率4.28%,筛查阳性率7.14%;2010年8月我院眼科开展视网膜病筛查工作后告知率99.00%,筛查率50.18%,筛查阳性率1.27%.两者比较告知率无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4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儿抗感染控制较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出现医源性贫血,短暂低血糖,低血钾,凝血功能障碍.4例患儿均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均吸氧,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4例患儿孕周、体重接近,病程变化及治疗相似,生后4~6周间均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筛查,成活.例1和例2为同卵双胎,无ROP,例3和例4为同卵双胎,最终发展成ROP.结论 随着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成活率逐渐增高,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也逐步上升.冷凝治疗或激光治疗是目前治疗ROP最为成熟、效果最好的方法,但不能对其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早产儿生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浓度变化,探讨其与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有无ROP发生分组,有ROP的30例设为ROP组,无ROP的选30例设为早产对照组.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分别在生后1周及纠正胎龄32周、34周、36周、40周时收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IGF-1水平.同时选取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足月对照组.结果 两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前血清IGF-1水平均随周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ROP组在生后1周及纠正胎龄32、34、36周时血清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早产对照组(P<0.05).ROP组及早产对照组在生后第1周时IGF-1浓度低于足月对照组(P<0.05).在纠正胎龄40周时三组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生后早期低IGF-1水平可能导致早产儿ROP的发生,于生后早期提高早产儿血中IGF-1浓度或许能有效防治RO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 的发病情况, 分析与重度 ROP 有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分析 2011 年 7 月—2014 年 7 月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 703 例符合 ROP 筛查标准的患儿, 于生后 4~6 周或矫正胎龄 32 周开始统一由眼科医师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进行检查, 根据 ROP 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治疗。收集患儿资料,比较不同胎龄、 不同出生体质量患儿的重度 ROP 检出情况。结果 703 例患儿中轻度 ROP 37 例, 检出率为 5.26%,重度 ROP 6 例, 检出率为 0.85%。胎龄<28 周和出生体质量 500~1 000 g 的患儿, 重度 ROP 患病风险明显增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出生胎龄小和出生体质量低是发生重度 ROP 的危险因素, 早发现、 早治疗可预防 ROP 致盲。 相似文献
12.
吸氧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诸多问题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吸氧方式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影响,补充目前ROP与吸氧关系诸多问题的研究内容,更好的剖析目前的研究现状,找出解决ROP的最佳用氧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1期)、MEDLINE(1966~2006)、EMbase(1966~2006)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06),收集所有吸氧与ROP关系的系统评价及随机和非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就目前资料,对ROP的发生率的影响有如下倾向,即未吸氧〈面罩〈高频吸氧(HFV,110~118次/min)〈面罩+HFV(110~118次/min)。结论ROP与吸氧关系诸多问题的细则尚无定论,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广域眼底成像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激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2月至 2020年 8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确诊为 ROP的 33例 60眼纳入研究。 60眼 ROP均在间接眼底镜下接受了初始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立即通过广域眼底成像识别所有的无血管区和激光遗漏区,并对遗漏区域补充光凝。治疗后 1周内复查,平均随访 5.5个月。随访期间主要观察光凝范围、光凝有无遗漏及病变是否消退或进展。结果激光治疗 60眼中共发现 9个激光遗漏区,主要分布在嵴周或颞侧,对遗漏区及时补充光凝。术后 1周复查,未发现光凝遗漏区,术后远期复查所有病变均消退。结论广域眼底成像实现了视网膜的可视化,准确识别初始激光可能遗漏的区域,及时补充光凝以减少 ROP因光凝不足需再次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情况以及分析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早产儿进行眼部筛查,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情况。根据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贫血、酸中毒、低血糖血症、吸氧、肺炎以及输血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15例早产儿眼部检查发现82例出现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15.9%,经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80例手术成功,随访半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分析,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吸氧是影响其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出生体重以及吸氧是影响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早期筛查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To assess the results of intravitreal ranibizumab treatment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in infants.Methods: A single-institution, retrospective consecutive case series.Results: Thirty-one patients who received ranibizumab treatment for ROP were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he mean follow-up time was 14?±?1.37?months. Vascularization of the peripheral retina had completed with delay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and also avascular areas were present in the peripheral retinas of five infants at one year of age. Although recurrence of ROP developed in 14 infants after single-dose ranibizumab treatment, only four infants received additional treatment due to recurrence of ROP requiring treatment. No serious ocular complications were reported, but, two infants died in this series.Conclusion: Even so ranibizumab treatment is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ROP in early period, close monitoring after injection is necessary due to the high incidence of recurrence. In addition, questions remain regarding the systemic safety of ranibizumab.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study the systemic and ocular side effects of ranibizumab. 相似文献
16.
胎膜早破早产的产科处理与早产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早产(PPROM)的产科处理与早产儿的围产结局,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方法:将早产患者分为PPROM组和非PPROM组,予以保护性治疗,比较2组孕龄、体质量及早产儿生存状况。结果:PPROM与非PPROM的发生率为8.3%和8.5%、平均孕龄分别是34.5周和34.3周,阴道产分别为61例(56.0%)和41例(36.6%),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症分别为48例(42.1%)和49例(40.5%);破膜后48h内分娩的71例,孕龄、体质量分别是34.8周和2435g,超过48h分娩的41例,孕龄、体质量分别是33.7周和2063g,2组合并症分别是30例(42.3%)和18例(41.9%)。结论:胎膜早破患者应在严密监护下尽可能的延长孕龄。PPROM不增加早产儿感染率,分娩方式与早产儿预后无关。无医学指征不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自然退行和进展的影响因素,了解ROP的发展规律,以期对ROP病儿的临床及筛查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眼底筛查的病儿472例。收集确定有眼底病变的141例病儿的临床资料,退行组107例,需干预治疗的进展组34例,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退行与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退行组和进展组平均胎龄分别为(31.61±2.29)周、(29.76±1.82)周,经独立样本的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体质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58(1.25,1.82)kg、1.26(1.03,1.48)kg,无创通气时间为8.50(6.00,18.75)d、20.00(10.75,32.25)d,两组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占比分别为40.2%(43/107),79.4%(27/34),败血症59.8%(64/107)、82.4%(28/34)、贫血59.8%(64/10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首先均采用常规药物控制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的家庭氧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效果(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VT、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8周后FEV1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其他指标两组对比以及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氧疗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长期氧疗(LTOT)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效果。方法27例有长期吸氧指征的COPD稳定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匹多莫德800 mg,1次/d,共60 d;每日家庭氧疗,共1年。治疗前后行身高、体质量、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检测;填写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计算BODE指数。结果治疗1年后患者BODE指数、MMRC分级均明显下降(P〈0.01);FEV1占预计值%、6MWD明显增加(P〈0.05);开始治疗后1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P〈0.01);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联合LTOT治疗COPD稳定期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的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