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8和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与HIE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HIE患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IL-8、TNF-α水平,HIE患儿经治疗后复查血清IL-8、TNF-α。结果HIE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恢复期血清IL-8、TNF-α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IL-8、TNF-α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其水平变化与HIE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1β,-6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4年1~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RDS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根据柏林(2012年)ARDS病情严重程度诊断标准,将研究组患儿分为轻度亚组(n=34)、中度亚组(n=29)及重度亚组(n=27)。选择同期在相同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90例,纳入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组及其各亚组与对照组受试者血清TNF-α与IL-1β,-6水平。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组及其各亚组与对照组受试者血清TNF-α与IL-1β,-6水平,并探讨TNF-α与IL-1β,-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及不同亚组之间病情严重程度、患儿年龄、性别构成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研究组血清TNF-α与IL-1β,-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重度亚组、中度亚组患儿血清TNF-α与IL-1β,-6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亚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亚组患儿的血清TNF-α与IL-1β,-6水平显著高于中度亚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RDS患儿血清TNF-α与IL-1β,-6水平均较正常儿童显著升高,且病情愈重,TNF-α与IL-1β,-6水平愈高,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探讨TNF-α及IL-2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67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38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IGT)及42例正常妊娠妇女空腹血清TNF-α及IL-6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DM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IGT组比较,GDM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3组孕妇相比,血清TNF-α、IL-6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GDM组血清TNF-α水平和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推测TNF-α、IL-6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TNF-α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外周血TNF-α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于生后第3天与第7天对50例HIE患儿及23例正常新生儿血清TNF-α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结果:HIE组急性期不同程度(轻、中、重度)HIE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轻度HIE组血清TNF-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HIE组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重度组又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1),恢复期轻、中、重度HIE 3组患儿血清TNF-a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NF-α参与HIE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动态观察HIE患儿血清中TNF-α变化,对了解HIE脑损伤程度及判断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ICAM-1)水平的表达情况及与新生儿神经行为(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间张家港澳洋医院收治的HIE患儿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5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健康新生儿与HIE患儿血清中IL-8、TNF-α、ICAM-1水平和NBNA评分,同时比较不同程度和不同患病时期HIE患儿血清中IL-8、TNF-α、ICAM-1水平和NBNA评分,并分析HIE患儿血清中IL-8、TNF-α、ICAM-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清IL-8、TNF-α、ICAM-1水平分别为(16.29±3.17)pg/L、(129.05±28.26)pg/L、(145.09±24.37)pg/ml,高于对照组的(12.01±2.85)pg/L、(105.39±23.18)pg/L、(88.18±7.32)pg/ml,研究组NBNA评分为(34.85±1.52)分,低于对照组的(38.65±0.83)分(均P<0.05);随着HIE病情的加重,患儿血清IL-8、TNF-α、I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而NBNA评分显著下降(P<0.05);急性期HIE患儿血清IL-8、TNF-α、ICAM-1水平分别为(18.82±4.23)pg/L、(142.21±31.02)pg/L、(191.68±35.19)pg/ml,高于恢复期HIE患儿的(14.24±3.02)pg/L、(118.37±26.07)pg/L、(107.29±20.83)pg/ml,急性期HIE患儿NBNA评分为(31.43±1.76)分,低于恢复期HIE患儿的(37.62±1.53)分(P<0.05);HIE患儿血清IL-8、TNF-α和ICAM-1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415、-0.522、-0.428,P<0.05)。 结论 血清IL-8、TNF-α和ICAM-1参与HIE患儿脑损伤过程,且与NBNA评分密切相关,可以辅助用于临床诊断HIE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癫痫患者外周血液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癫痫患者发病机制与免疫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一2016年6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0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以及TNF-α含量水平进行测定,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癫痫患者血清中IL-1β、IL-2、IL-6、IL-8、TNF-α的含量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P<0.01)。在100例癫痫病人中,按年龄(≤35岁与>35岁)、性别(男性组与女性组)以及病程(≤1年较短病程组与>1年较长病程组)分层分析表明,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和TNF-α的含量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没有相关性(P>0.05)。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表明,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的表达量分别与TNF-α的含量水平呈正相关变化(P<0.001)。结论细胞因子含量水平的失衡参与了癫痫发生发展的免疫病理过程,IL-1β、IL-2、IL-6、IL-8以及TNF-α可能参与了癫痫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介素-18在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新生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通过监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介素-18的变化,探讨白介素-18与HIE的相关性。方法:①18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再灌注2 h及4 h组,每组6只。断头取其脑组织,应用HE染色法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IL-18表达情况。②HIE患儿于生后第1、3、7天分别测定血清IL-18含量。结果:①模型组IL-18表达均增强。②HIE患儿生后第1、3、7天血清IL-18含量较对照组均有升高,且中、重度HIE患儿血清IL-18含量高于轻度HIE患儿。结论:IL-18参与HIE的发病过程,检测血清中IL-18水平对判断HIE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IL-6、IL-10、TNF-α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溃疡性结肠炎(UC)组64例,对照组6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结果 UC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IL-6、TNF-α水平重度UC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均P<0.05),IL-10水平重度UC组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结论观察UC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可反映疾病活动度及其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8、IL-10、IL-13水平。结果对照组儿童与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 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均P<0. 05),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症组患儿(均P<0. 05)。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轻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无脱水组患儿(均P<0. 05),中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发病后第4天,未转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转阴组患儿(P<0. 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急性期显著升高,恢复期明显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对评估患儿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生成素-1(ANG-1)和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因子的变化水平与疾病的关系。方法:以临床确诊的42例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与1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ANG-1和IL-8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NF-α、ANG-1和IL-8mRNA水平。结果:与健康新生儿相比较,肺动脉高压患儿外周血ANG-1的蛋白含量及ANG-1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NF-α、IL-8的蛋白含量及TNF-α、IL-8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α、ANG-1和IL-8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及 12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浆水平变化。缺氧血性脑病患儿急性期血浆神经肽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患儿血浆神经肽Y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 ;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组急性期血浆神经肽Y水平显著高于非惊厥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关系。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密切相关并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发作有关 ,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发作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姚军  钟萍  阳华  朱春江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906-4907
目的:探讨血清IL-6、TNF-α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46例EMS患者及4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6、TNF-α和VEGF水平。结果:EMS组血清IL-6、TNF-α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MSⅢ~Ⅳ期患者血清IL-6、TNF-α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复发组血清IL-6、TNF-α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IL-6、TNF-α和VEGF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窒息新生儿于生后6 h内使用1,6-二磷酸果糖(FDP)的脑保护效果。方法:70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FDP组40例、对照组30例,观察72 h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率,监测生后6 h内、3天、10天血清酶(LDH、AST、CK、CK-MB、HBDH)、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对出生13~14天、27~28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生后42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Gesell发育量表测查精神运动发育商(DQ)。结果:FDP组HIE的发生率及中重度HI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DP组血清酶下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生后3天FDP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生后10天FDP组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BNA评分及DQ测定FDP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于生后6 h内使用FDP对HIE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及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过敏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TNF-α、IL-4和IL-6的浓度。 【结果】 HSP急性期血清TNF-α、IL-4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恢复期,TNF-α、IL-4和IL-6则明显下降;并且在过敏性紫癜肾中TNF-α、IL-4、IL-6浓度较HSP略高(P<0.05)。 【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细胞因子紊乱,TNF-α、IL-4和IL-6在过敏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克拉霉素对反复喘息急性加重期患儿鼻咽灌洗液中TNF-α、IL-1β和IL-10的影响。方法:将54例反复喘息急性加重期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克拉霉素与安慰剂治疗,并于治疗过程中检测患儿鼻咽灌抽吸物中TNF-α、IL-1β和IL-10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安慰剂相比,克拉霉素治疗3~5天后鼻咽抽吸物中TNF-α和IL-1β显著降低(P<0.05);治疗3~8周后TNF-α、IL-1β和IL-10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肺炎嗜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IL-10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克拉霉素能降低喘息急性加重期患儿粘膜中TNF-α、IL-1β和IL-10的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10种炎性介质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前瞻性选取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53例,其中轻型9例,中型16例,重型15例,危重型13例.按病期采集血清样本,血液透析(血透)治疗时透析前后采集血清样本,20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作对照;用ELISA法检测上述样本中的炎性介质(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IL-15和IFN-α);按病期、病型和血透干预三个层次进行分析.结果 TNF-α、IL-1β、IL-4、IL-6、IL-8、IL-10、IL-12在发热期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低血压少尿期达高峰(P<0.01),IFN-α水平在各期均低于对照组(P<0.01);多数炎性介质水平在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1);血透后大部分炎性介质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 10种炎性介质均参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炎症过程;促炎与抗炎介质分泌失衡,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和IL-15分泌过量,导致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分泌量与炎症损害呈正相关;血清IFN-α水平低下,抗病毒作用有限;血透能显著减少患者血清中的炎性介质,减轻炎症损害,缩短病程,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0例HIE和18例正常新生儿血清hs~CRP、cTnⅠ水平,并同时检测血清CK、CK—MB、LDH、ALT、AST。结果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cTnⅠ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IE新生儿急性期CK、CK—MB、LDH、AST、ALT均较正常新生儿升高;恢复期CK、CK—MB、ALT降低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LDH、AST降低不明显(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显著(P〈0.05)。结论hs—CRP和cTnⅠ的动态变化与HIE的疗程相平行,能较敏感地反映HIE患儿病情程度及转归趋势,与血清酶学改变一起可作为了解HIE的疗效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宫腔粘连(IUA)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宫腔粘连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宫腔镜诊断为IUA的患者60例(重度粘连组28例、中度粘连组32例)及非宫腔粘连患者3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L-18、TNF-α及VEGF在观察组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重度粘连组子宫内膜中IL-18、TNF-α及VEG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及中度粘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粘连组中IL-18、TNF-α及VEG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粘连组VEGF与IL-18、TNF-α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度粘连组VEGF与IL-18、TNF-α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照组VEGF与IL-18、TNF-α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L-18、TNF-α及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宫腔粘连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大豆异黄酮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退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莉花  金延泽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153-4155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退化作用。方法:制备EMs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大豆异黄酮低(C组)、中(D组)、高(E组)剂量组。观察治疗前、后异位病灶体积并做病理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含量。结果:该实验小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的形成率为73.3%。C组治疗前、后移植物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D组和E组治疗前、后移植物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C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D、E组IL-1β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对小鼠内膜异位移植物有明显的退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大豆异黄酮抑制雌激素受体的活性,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