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立  王惠  常翔  张洪 《江苏医药》2012,38(15):1830-183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及其中医证型与内脂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脾气虚组65例,肾阴虚组55例)与50例非糖尿病老年人(对照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分析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腰臀比(WHR)、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内脂素的关系。结果脾气虚组和肾阴虚组的内脂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脾气虚组内脂素水平高于肾阴虚组(P<0.01)。偏相关性分析显示,内脂素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HOMA-IR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内脂素在老年2型糖尿病脾气虚证患者中高表达,内脂素的表达升高与老年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内脂素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红玲  韩更焕 《河北医药》2008,30(8):1146-1147
目的 探讨内脂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糖尿病组61例,对照组67例,分别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内脂素、WHR、FBG、PBG、T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间年龄、BMI、FINS、TC、HDL、LDL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内脂素水平分别与WHR、FBG、TG皇正相关,尤与WHR、FB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内脂素具有胰岛素样降糖作用,可能参与老年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刘蓉 《淮海医药》2013,(6):480-48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69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无动脉硬化斑块组(A组)20例、动脉硬化斑块组49例,后者再根据是否伴急性脑梗死分为不伴急性脑梗死组(B组)30例和伴急性脑梗死组(C组)19例,比较各组血清内脂素水平.结果 B组、C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高于A组(P<0.05或P<0.01).结论 内脂素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胡晟钊  刘建英 《江西医药》2011,46(12):1150-1153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改善,人们生活方式及膳食行为的改变,无论是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的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此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病理过程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脂肪因子在其发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内脂素(Visfatin)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近期有研究发现Visfatin参与炎症免疫反应、糖脂代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9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皮下注射诺和锐30(8~12 U,1 d 2次)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格列美脲(1 mg,1 d 1次)、二甲双胍(0.5 g,1 d 1次)片剂等降糖药物治疗,罗格列酮组给予罗格列酮片剂,口服,1 d 1次,每次4 mg,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2组的血糖、血脂和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2组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TG)均明显下降,但罗格列酮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另外,罗格列酮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内脂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的HDL-c和血清内脂素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罗格列酮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内脂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脂含量及分布与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119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腹内脂肪面积(VFA)、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血清内脂素(visfatin)、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和相关的临床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腰臀比(WHR)。根据VFA的四分位数法分为A、B、C和D组。比较4组间的血清内脂素水平,并对VFA与内脂素、FFA等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和D组的内脂素、FFA、FINS水平显著高于A和B组,随着VFA增加,内脂素水平也显著增加。内脂素与BMI、WHR、FFA、HOMA-IR、FINS、TG、VFA、SFA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r分别为0.426、0.501、0.704、0.477、0.465、0.211、0.508、0.185,P〈0.05),在校正SFA、BMI、WHR、FFA、HOMA-IR、FINS、TG的影响后,偏相关系数(r')为0.291(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内脂素为因变量,以BMI、WHR、FFA、HOMA-IR、FINS、TG、VFA、SFA为自变量,显示VFA、FFA、WHR是内脂素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含量和分布影响血清内脂素水平,内脂素与VFA呈显著正相关(r=0.508,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内脂素(visfatin)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9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45例和非大血管病变组45例,另选45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测所选对象的一般临床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内脂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血管病变组和非大血管病变组血浆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大血管病变组血浆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非大血管病变组(P<0.01)。两变量简单相关分析显示内脂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WHR、BMI对内脂素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SBP、内脂素为T2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浆内脂素水平增高是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在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内脂素(Visfatin)的影响,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内分泌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Hbalc、TC、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内脂素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PG、Hbalc、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PG和Hbal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减低(P〈0.05,P〈0.01),罗格列酮组FPG和Hbalc减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TC、TG、LDL和内脂素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HD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罗格列酮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与对照组(21.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具有高效的降血糖作用,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血脂和内脂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其影响。方法:测定5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血压正常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内脂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观察奎那普利治疗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血清内脂素与患者平均动脉压、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96,r=0.521,均P〈0.01)。应用奎那普利治疗后患者血清内脂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影响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我院初次诊断的T2DM患者共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进行饮食干预和运动疗法,早晚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治疗过程中不用影响血糖的其他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罗格列酮4 mg/d.两组疗程均为16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7.8±3.2) mg/L vs.(3.2±1.3)mg/L],内脂素水平明显升高[(85.6±18.5)μg/Lvs.(127.8±20.1)μg/L](P<0.01).罗格列酮能明显降低T2DM患者FBG、PBG、HbA1C、FINS水平,改善HOMA-IR (P<0.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增高[(3.2±0.9)mg/L vs.(7.7±2.1)mg/L],内脂素水平明显降低[(125.3±18.8)μg/L vs.(79.3±16.4)μg/L (P<0.01)].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与BMI、FPG、HOMA-IR和内脂素呈负相关(P<0.01);内脂素水平与BMI、FPG和HOMA-IR呈正相关(P<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通过调控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的抵抗性,达到纠正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孕中期血浆内脂素水平与妊娠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浆内脂素水平与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糖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108名孕妇被分为GDM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浆内脂素、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及服糖后1、2、3h后血糖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GDM孕妇孕中期血浆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GDM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升高,可能是机体针对GDM患者体内血糖增高所发生的一种代偿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刘树娇  唐灵  陈春莲  刘漪 《河北医药》2014,(8):1125-1127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三者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37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35例,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1例;另选健康体检正常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栓者内脂素、Hcy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e)、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UAER,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3纽患者血清内脂素、He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内脂素、Hcy、hs—CRP均与FPG、HbAlC、HOMA—IR、BUN、Scr、UAE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1、0.449、0.367、0.423、0.656、0.626、0.366、0.395、0.323、0.379、0.479、0.434、0.347、0.354、0.294、0.312、0.556、0.531,P〈0.01),与GF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3、-0.338、-0.354,P〈0.01)。而内脂素、Hey、hs.CRP之间也均呈正相关(,值分别为0.786、0.557,P〈0.05)。结论血清内脂素、Hcy和hs.CRP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作用方式可能为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联合检测三者水平可能对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网膜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初次诊断为T2DM的患者106例,分为T2DM组54例和T2DM合并高血压组(DM+H组)52例。所有受试者测定血压、身高、体质量、血脂、尿酸,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与胰岛素激发试验,同时取血测定空腹与服糖120 min 血糖、胰岛素、内脂素、网膜素和TNF-α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与T2DM组相比,DM+H组空腹及服糖120 min血清内脂素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网膜素水平明显降低(P < 0.05)。(2)内脂素和TNF-α均与收缩压、腰围、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呈正相关,而网膜素与舒张压、腰围、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呈负相关。(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胰岛素水平是空腹与高糖刺激下内脂素的影响因素,而收缩压则主要影响空腹内脂素水平;空腹网膜素主要受HOMA-IR 和舒张压影响,而腰围、HOMA-IR、血尿酸是高糖刺激下血清网膜素的影响因素;空腹与120 min TNF-α 的影响因素分别为BMI和空腹胰岛素。结论 初发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网膜素和TNF-α水平明显改变,其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脂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T2DM合并A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测定给药前后血清内脂素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内脂素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P〈0.05);干预后两组Homa-IR与内脂素水平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7.777、8.845,均P〈0.05)。结论对T2DM合并ACI患者,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清中内脂素含量,进而降低Homa-IR的含量,延缓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红光治疗联合有氧运动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34例,随机分成传统组69例与观察组65例。两组均给予传统干预,传统组在此基础上予有氧运动干预,观察组在传统组基础上联合红光治疗。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指标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FPG、HbA1c、LDL-C均低于干预前,HDL-C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8、21.65、11.57、13.02,P <0.01)。结论 红光治疗联合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与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及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测定5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和52例糖耐量正常孕妇(NGT组)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visfatin水平。计算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①GDM组孕妇BMI明显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DM组孕妇TG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GDM组孕妇FPG、FINS、visfatin、IRI均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孕妇血清visfatin水平明显升高,与机体针对甘油三酯升高和胰岛素抵抗产生的代偿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肥素(visfatin)水平变化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型糖尿病(DM)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空腹和糖负荷后2h血浆内肥素水平,并分析血浆内肥素与BMI、WHR、血糖、HbAlc、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①2型DM患者空腹和糖负荷后2h血浆内肥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②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浆内肥素水平与WHR呈正相关,与糖负荷后2h血糖(2hPG)和HbAIc呈明显负相关.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WHR、HbAIc、空腹血糖(FPG)、2hPG是影响血浆内肥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浆内肥素水平与糖代谢状态有关,并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的2型糖尿病病人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测定30例正常非肥胖、37例单纯性肥胖(体重指数≥25kg/m^2)、52例2型糖尿病病人(24例体重指数〈25kg/m^2和28例体重指数≥25kg/m^2)血浆脂联素水平,统计分析脂联素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结果体重指数≥25kg/m^2单纯性肥胖和2型糖尿病个体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低重指数〈25kg/m^2的正常个体和2型糖尿病的水平,而前二者之间和后二者之间血浆脂联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统计结果提示脂联素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无相关性(P〉0.05)。结论脂联素作为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体重水平的不同影响它在人群的分泌的差异,与血脂代谢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Ⅱ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衰、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研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DN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影响,探讨它们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降糖调脂灵保护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内脂素的关系。方法 1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喂以标准饲料不做处理;50只健康♂大鼠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随机选取30只成模大鼠分为3组:糖尿病模型组(n=10,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n=10,灌胃,二甲双胍200 mg·kg 1·d 1)、降糖调脂灵组(n=10,灌胃,降糖调脂灵浓缩液5 mL·kg 1·d 1),继续喂以高糖高脂饲料。12周后取血测血糖、血脂、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和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血清内脂素表达水平;光镜观察主动脉壁情况,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超微结构改变。结果降糖调脂灵组血糖、血脂、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和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含量降低,内脂素表达减少,主动脉内皮细胞损坏减轻。结论降糖调脂灵保护T2DM大血管病变,可能与抑制内脂素表达,降低血糖、血脂,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