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艳青  张春凤  杨中林 《医药导报》2009,28(11):1402-1404
目的 研究不同粒度续断饮片中有效成分续断皂苷Ⅵ溶出速率及雌激素样作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续断粗粉、细粉和超微粉中续断皂苷Ⅵ的含量和溶出速率;采用小鼠子宫增重法测定子宫系数,研究不同粒度续断饮片的雌激素样作用。结果 续断超微粉饮片中续断皂苷Ⅵ溶出速度较快,且雌激素作用较强。结论 续断超微粉饮片疗效好,优于续断粗粉饮片和细粉饮片。  相似文献   

2.
独一味药材三种不同粒度粉末的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独一味超微细粉有效成分的溶出特性。方法:对独一味药材进行细胞级超微粉碎,用薄层色谱法、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对其所合成分溶出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超微细粉与粗粉、细粉相比其成分能更有效溶出。结论:独一味经超微粉碎后,有效成分溶出明显增快,由此可简化药材提取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冠心宁不同目数(5、20、30、50)中药颗粒剂、传统饮片、免煎颗粒剂对sD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平行六组(中药生药颗粒组5、20、30、50目;传统饮片组、免煎颗粒组),每日灌喂(500mg/(kg·d))连服4周,服药结束后分别测定给药组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服用冠心宁药材提取物(5、20、30目),与模型组相比、30目冠心宁药材提取物、传统饮片、免煎颗粒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材粉碎(5-30目)应用临床将明显提高药材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丹芪通片中药材的水提工艺。方法:以加水量(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与药材粒度(D)为考察因素,以得膏率、黄芪总皂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丹芪通片水提工艺。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h,药材粒度为粗粉。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丹芪通片中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黄柏不同粉碎度水煎液中盐酸小檗碱的溶出量。方法:将黄柏粉碎成不同的粒度,分别按照一定的煎煮工艺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水煎液进行测定。结果:粗粉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较多,黄柏粗粉>饮片>最粗粉。结论:粉碎度对黄柏有效成分提取含量虽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杨辉 《中国药业》2007,16(8):42-44
目的筛选乙肝舒康胶囊干浸膏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醇提工艺和水提工艺。结果乙肝舒康胶囊干浸膏的最佳制备上艺为,取处方比例的何首乌,碎成细粉,备用;剩余的何首乌、叶下珠、丹参、虎杖均碎成最粗粉,加入药材12倍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醇提后的药渣与白花蛇舌草、黄芪的最粗粉加入全部药材(按干品计)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结论优选出的制备工艺可行,用该工艺制备的胶囊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8年以来,研制了以中药走马芹和大黄为主的痔疮栓。替代了痔疮的手术和一般疗法。经225例临床疗效观察,本栓剂使用方便、无痛苦和毒副作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药物研制:组方:走马芹干粉0.3g,大黄粉0.2g,基质适量。制法:(1)取走马芹根焙干,用乳钵(禁用铁器)研成细粉,为80—100目药用筛,细粉备用。(2)粗粉煎煮二次,过滤后浓缩适当体积备用。(3)另取大黄研制成同样细粉备用。粗粉以上法同制。(4)两种药粉均匀混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陈皮压制饮片的煎煮质量。方法:采用传统煎煮法,以橙皮苷含量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陈皮压制饮片和普通饮片的煎煮溶出情况及二者在中药复方中的煎煮溶出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采用相似因子f2法比较二者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在单味饮片和复方的煎煮中,压制饮片的干膏率和橙皮苷含量均高于普通饮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2相似因子比较结果f2=82,表明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溶出行为相似。结论:陈皮压制饮片不影响陈皮的煎煮溶出效果,且有效成分橙皮苷的含量较高,并具有易于运输、贮藏等优点,符合中药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19):2688-2692
目的:比较黄芪破壁饮片煎煮、冲泡与传统饮片煎煮后有效成分溶出含量的差异,为黄芪破壁饮片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黄芪破壁饮片和传统饮片最优的煎煮工艺[液料比(m L/g)、煎煮次数、煎煮前浸泡时间(min)]以及破壁饮片最优冲泡工艺[水温(℃)、液料比、冲泡次数],在各自的最优工艺下比较5种成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在不同煎煮/冲泡时间点的溶出含量差异。结果:黄芪破壁饮片按最优煎煮工艺(液料比50∶1,煎煮前不浸泡,煎煮2次)煎煮5~10 min时其有效成分溶出含量已达到传统饮片煎煮(煎煮前浸泡30 min,液料比50∶1,煎煮3次)30 min的溶出含量;其在最优冲泡工艺(液料比75∶1,水温100℃,冲泡3次)下有效成分可以达到传统饮片煎煮时溶出含量的80%~90%。结论:黄芪饮片经过破壁后有效成分溶出速率更快,可以免去煎煮前浸泡时间,并减少煎煮时间、次数,煎煮效率显著提高;临床使用时可采用冲泡方式。  相似文献   

10.
番泻叶超微饮片与不同粉体溶出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番泻叶超微饮片与不同粉体的体外溶出特性。方法:采用桨法进行体外溶出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泻叶超微饮片与不同粉体不同时间点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溶出量,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并对其进行威布尔分布函数拟合。结果:番泻叶中粉、细粉、超微粉与超微饮片之间的溶出速度具有明显差异,超微饮片中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溶出量最大,累积溶出70%的时间明显小于其他粉体。结论:番泻叶超微饮片具有快速溶出、高效溶出有效成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董碎珍 《中国药业》1999,8(5):49-49
通过对不同时间煎煮后的浙贝母饮片观察,认为浙贝母厚片(2~4mm)有效成分难以充分煎出。建议饮片捣成碎粒煎煮或研细粉吞服。  相似文献   

12.
恢复煮散 节省药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中药煮散的全面综述,回顾煮散的历史、阐述煮散的现状、展望煮散的前景。方法:对近10年来有关中药煮散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以实验的方式对煮散和传统饮片汤剂的制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应用中药煮散不论单方或复方煎出率都高于传统饮片。实验显示,在相同条件下,煮散较之传统饮片汤剂的制备可有效的节省药材二分之一以上;减少煎煮时间3/4以上,同时煮散的煎出率高于传统饮片。煮散较传统饮片既节省了药材、能源,又提高了煎煮质量。结论:"煮散"所具有的煎出率高,节省药材;煎煮时间短,节省能源等优势应得到不断发掘,这一研究不仅对祖国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解决中医界目前面临中药材缺乏的重大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皮类、茎木类及果实种子类药材煮散与传统饮片的煎煮效果,为煮散的研究、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味皮类药材、3味茎木类药材及9味果实种子类药材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煮散,对比分析煮散与饮片传统煎煮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干膏率。结果首先,煮散水煎液(10倍量水,煎煮10min)的干膏率及有效成分煎出量均不低于饮片的传统煎煮(10倍量水,煎煮50min);其次,不同用药部位的饮片,其煮散水煎液化学成分含量和干膏率与传统煎煮相比的比值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不同药材的质地和组织结构不同所致。结论从药学角度来看,传统饮片制成煮散,可以节省药材以维护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煮散还具有节省能源、方便患者使用以及保证取样均匀的优点,应当对煮散开展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真空冷冻和热风干燥下铁皮石斛组织结构、成分溶出及煎煮过程的动力学。方法:以组织结构、浸出物、多糖、多酚含量为指标建立真空冷冻和热风干燥质量对比研究。根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铁皮石斛饮片(5 mm×5mm)煎煮提取液多糖、多酚溶出动力学模型。结果:质量对比研究中表明真空冷冻干燥下浸出物、多糖含量高于热风干燥(P<0.01)。对干燥前后铁皮石斛溶出率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发现Weibull拟合方程能较好的描述铁皮石斛饮片的煎煮动力学模型(r2>0.99)。溶出前1 h内真空冷冻干燥下铁皮石斛饮片多糖和多酚溶出率高于热风干燥和鲜品。结论:真空冷冻可以替代热风干燥便于铁皮石斛饮片在短时间内有效成分快速溶出,缩短煎煮时间,提高煎煮效率。且铁皮石斛饮片煎煮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也为进一步研究铁皮石斛提取内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工艺研究和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药汤剂是常用的传统剂型,它多以直火加热煎煮,需专人看守,且不易掌握火侯,造成有效成份的损失而浪费药物.为了提高中药汤剂的临床治疗效果,节约药材,方便患者用药,笔者将传统的中药饮片直火煎煮法改为粗粉(16目)用热水瓶保温浸法来制备汤剂(以下简称温浸法[1]),并与直火煎煮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元泽  覃军 《北方药学》2016,13(12):10-11
目的:比较瓜蒌子不同饮片煎煮溶出率,探讨其最佳的饮片形式和煎煮工艺,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考察瓜蒌子4种饮片的稳定性,并评价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其煎煮液溶出度的影响,确定最佳的饮片形态和煎煮工艺.结果:稳定性大小依次为:瓜蒌子(原粒)>炒瓜蒌子>瓜蒌子(切片)>瓜蒌子(捣碎);4种瓜蒌子饮片水溶性浸出物溶出度的比较,大小依次为:瓜蒌子(捣碎)>瓜蒌子(切片)>炒瓜蒌子>瓜蒌子(原粒);以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最佳的煎煮工艺为:瓜蒌子捣碎,加入10倍量水浸泡30min,煎煮1h,药渣加入8倍量水煎煮0.5h,合并两次药液,即可.结论:瓜蒌子临用时捣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通过合理的煎煮能提高水溶性浸出物含量.  相似文献   

17.
黄河  金玉琴 《中国药业》2012,(22):89-89
目的探讨茯苓饮片因炮制规格及煎煮前浸泡时间不同对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方法按照药典规定,选取茯苓块、茯苓片、茯苓粉,每一规格都分成3等份,分别浸泡0.5,1,1.5 h,再按常规煎煮方法,合并药液,过滤,蒸干,称重。结果茯苓片的浸出物含量最高,茯苓块次之,茯苓粉最少。结论建议药材原场地加工时应以切制茯苓片为主,使有效成分充分提取,既能提高临床疗效,又不浪费药材。  相似文献   

18.
饮片切制质量及应用情况考查尹梅(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院830000)尹泉植(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饮片的厚度一定程度影响着药材在规定煎煮时间内有效成分的浸出率。因此,《中国药典》依据药材的质地差异及浸出难易,规定了各种类型饮片的厚度标准及各种药材应切制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粒径当归药材中阿魏酸及其他化学成分溶出的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当归超微粉和40目、100目普通粉中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定性研究。结果以超声处理10min为条件,当归超微粉中的阿魏酸溶出量分别比40目、100目普通粉提高了82.51%和81.09%。在所含基本化学成分的图谱中,超微粉谱图的峰数较多,即溶出的物质较多,且在共有峰中超微粉的相对峰面积较大。结论超微粉碎能明显提高当归药材中化学成分溶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苦杏仁煮散颗粒的煎煮工艺,并与传统饮片的煎煮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对苦杏仁煮散颗粒煎煮工艺的影响,以苦杏仁苷煎出量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优化煎煮工艺;对比煮散颗粒和传统饮片的溶出曲线及煎出效率,评价苦杏仁煮散颗粒煎煮质量。结果:优化工艺为:加12倍量水,浸泡10 min,煎煮2次,每次12 min;各时间点煮散颗粒煎液中指标成分的溶出量及干膏率均高于传统饮片,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煮散颗粒1 g的煎出效果约相当于传统饮片的1.2 g。结论:优选的煎煮工艺简便、快速,稳定可行,煮散颗粒煎出效果优于传统饮片。本试验可对煮散颗粒的研究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