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蜂胶总黄酮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清中微量元素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取杂种犬 30 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药物 (地奥心血康胶囊 50.0 mg/kg) 组,蜂胶总黄酮高、中、低 (100、50、25 mg/kg)剂量组,结扎麻醉开胸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采用 PE—503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犬血清中微量元素变化,以 JEM—1200EX 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蜂胶总黄酮能够减少血清中 Cu2+水平(P<0.05、0.01),增加 Zn2+和Ca2+水平(P<0.05、0.01),减轻缺血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结论 蜂胶总黄酮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犬的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益心酮系山楂叶的总黄酮组份,已制成益心酮片剂,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具有活血化瘀、宣通心脉、理气疏络的功效。用于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及冠心病、高脂血症和脑动脉供血不足。近年研究表明,人体微量元素不平衡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特别是与冠心病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清微量元素和心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组、刺五加注射液(10.0 mg/kg)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低剂量和高剂量(5.5、11.0 mg/kg)组。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血清微量元素(Cu2+、Zn2+、Ca2+)水平的影响;通过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注射液组血清微量元素Cu2+的量明显降低(P<0.05、0.01),Zn2+、Ca2+的量明显增加(P<0.05、0.01),病理形态学观察可见缺血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心肌梗死犬的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溶栓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10种必需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选定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溶栓治疗,测定溶栓前后其血清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治疗前铁、锌、铜含量升高,而锰、硒、铬、钴、镍、钒、钼的含量降低;治疗后铁、锌、铜、锰、钴含量明显降低,而硒、铬、镍、钒、钼均出现升高.结论:溶栓治疗能使急性心梗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使临床症状出现显著好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6例AMI患者(观察组)和86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血清TUG1的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UG1诊断AMI的价值,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TUG1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关系,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TUG1与转录因子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9(SOX9)的靶向调控关系,采用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测定TUG1过表达的人心肌细胞(AC16)的凋亡。结果 观察组血清TUG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TUG1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0%和82.14%。血清TUG1分别与cTnI(r=0.723,P=0.012)和CK-MB(r=0.603,P=0.031)呈正相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证实SOX9是TUG1的靶基因。H2O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清肌红蛋白检验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入组患者均采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抢救护理,观察组联合绿色通道模式护理,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组血清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采用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血清肌红蛋白检验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急诊到确诊时间、急诊到介入治疗时间、急诊到球囊扩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Mb、cTnI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b、cTnI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生存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采用绿色通道模式护理能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缩短血清肌红蛋白检验时间,帮助患者早期确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溶栓后各时段,观察组冠脉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血清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清MYO、Periostin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丁苯酞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变情况、血清MYO、Periostin水平、血清炎性因子和T细胞亚群以及生命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581,P=0.032);2组患者的血清MYO、Periostin、QTd及心肌梗死面积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YO、Periostin、QTd及心肌梗死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TNF-α、IL-6、IL-8均明显下降,CD3+、CD4+、CD8+、CD4+/CD8+水平明显提升,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IL-8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 更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拉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再通后血清中细胞凋亡基因PDCD5抗体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前壁AMI患者38例血管再通后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A组, n=19)和西拉普利治疗组(B组, n=19),另选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 n=20).A组在血管再通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4周,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拉普利2.5 mg/d治疗4周,C组不用药物.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各组外周静脉血血清中PDCD5抗体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功能.结果:A组患者血清中PDCD5抗体水平高于B组和C组,而心功能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患者血清中PDCD5抗体水平高于C组,而心功能低于C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MI患者血管再通后血清中PDCD5抗体水平升高,心功能降低;西拉普利治疗可降低血清中PDCD5抗体表达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所致的心肌损伤主要有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两种形式。已证实,AMI早期心肌细胞凋亡与坏死相比,凋亡起着重要作用。凋亡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可能的机制之一是神经体液因素的诱导,AMI时可诱发体内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如白细胞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使心肌细胞核染色质特异性断裂,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本研究采用胸段硬膜外麻醉(TEA)技术对大鼠AMI早期进行神经体液调节干预,旨在探索TEA对IL-10、TNF-α的影响和抑制凋亡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神经体液调节治疗AMI早期的炎症反应开辟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