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12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每组6你,用药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盐酸川芎嗪3mg.kg^-1,BW^-1,观察了术前、术后及术后72h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液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PK-MB)含量变化。结果 用药组术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血液中CPK、CPK-MB含量在术后1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2月至2011年8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患者30例,并进行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结果:30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完毕,安全返回监护室。患者转机后电解质值正常,心跳情况良好。转机时间15—55分钟,平均(32.4±4.6)分钟。患者的上腔和下腔阻断时间在12—50分钟之间,平均(20±3.2)分钟。手术完毕后患者均摆脱体外循环和辅助循环,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和低心排综合征。患者手术的恢复情况良好,10天后均顺利出院。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有良好保护作用,手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护心宝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护心宝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机理,并探讨MIRI的中医病机、治则。方法: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例。术中动态监测心电;分别在入院术前(T1)、主动脉阻断30min(T2)及主动脉开放30min(T3)、60min(T4)、手术结束(约主动脉开放120min,T5)经锁骨下中心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肌酸磷酸肌酶(CK)、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含量,超氟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一氟化氮(N0)和一氟化氮合成酶(HOS)活性。术毕留取小块病变心肌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可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减少心肌酶的释放、MDA的含量,提高SOD的活力、N0和NOS的活性(P<0.05)。结论:MIRI中医病机为心气虚衰为本,心血瘀阻、浊毒内生为标,是一本虚标实证,其治则为益气活血解毒。护心宝对缺血心肌和MIRI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心肌损伤情况,并评价灯盏花素是否具有心功能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学龄前患儿(≤6岁)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灯盏花素组(低剂量组,0.5 mg/kg灯盏花素)和高剂量灯盏花素组(高剂量组,1 mg/kg灯盏花素)3组,每组各12例。于麻醉诱导完成后开始微泵静脉输注15 mL生理盐水或灯盏花注射液,30 min内输注完毕。分别于术前(T0)、主动脉阻断开放即刻(T1)、开放30 min(T2)、1 h(T3)、术后6h(T4)及术后24 h(T5)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Tn-I)及丙二醛(MDA)浓度。同时记录手术时间、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后24 h引流情况。记录所有患儿术中使用的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总量。结果3组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总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础值(T0点)比较,3组患儿cTn-I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即刻、6 h及24 h(T1、T4、T5点)明显升高(P0.01),峰值出现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6 h(T4点)。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cTn-I值在T1、T4时间点较低(P0.01),高剂量组在T1、T4、T5时间点较低(P0.01),两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血浆MDA浓度在T1时点开始升高,并在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点)出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并在T5时间点降至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组于T1、T2、T3、T4时点浓度较低(P0.01)。结论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体外循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功能损害,在主动脉阻断开放后24 h内cTn-I的高峰值出现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6 h。灯盏花素治疗组血浆cTn-I及MDA浓度较低,表明体外循环前静脉输注灯盏花素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所致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216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手术配合经验,主要护理配合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配合、术中配合等。结果本组21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死亡病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占8.33%)。施术大夫和患者对手术均满意。结论做好患者术中护理配合非常重要,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足浴疗法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患者早期体温恢复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患者从手术室反回ICU后,双足放入温热水中20mm~30mm,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温方法,对低体温患者予以四肢保暖及输液加热,观察患者体温恢复时间,比较体温上升时间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组体温上升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体温并发显著减少。结论:足浴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早期体温恢复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36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3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年龄不超过56岁。对其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36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对手术中心脏的跳动、手术方法的改变、麻醉方法等问题的处理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对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40例先天性心脏病单纯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银杏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4℃St Thomas'停搏液主动脉根部灌注,银杏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0.5mg/kg);两组均于心脏完全停跳后开始心内手术。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12、24、48h取中心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采用ELISA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的变化。结果术前两组间CRP、CK-MB、cTnT、cTnI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CK-MB、cTnT、cTnI浓度在术后即刻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于术后12h达峰值,术后48h降至术前水平,同一时点比较,银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中可显著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程度,促进术后心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指不阻断主动脉,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使用心脏停搏液,经冠状动脉循环,使心肌得到持续氧合机血灌注的一种手术方法,是继晶体停跳、血停跳、连续血停跳以后较符合人体生理的心肌保护方法,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心脏外科开展的最新技术.该手术温度多控制在31~35℃之间,即浅低温范围,故定义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符合机体生理功能,能较有效保护心肌手术方式,自从该术式的出现已引起了心脏外科医师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1992年顾瑞华等报告ECC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44例,何巍等进一步改进了该技术,并扩大适应症.本文综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儿心内直视术后循环系统的管理。方法婴儿心内畸形矫治术后给予对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尿液、引流液及体温的动态监测和管理。结果本组患儿治愈100例,术后并发严重并发症9例,并发症发生率9%,死亡6例,病死率5%。结论排除术中因素后,患儿术后维持合适的前负荷,减轻后负荷,以及心功能差时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减少水、钠潴留,预防心律失常,密切监测体温等对维持患儿循环系统稳定、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规范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对针药复合麻醉用于心内直视手术予以评价。方法:选择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30例,分全麻组(A组)、针麻组(B组)和全麻复合电针麻醉组(C组)。分别于麻醉前、转流前、停转流后30min和术后24h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CA)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NKCA于转流前A组明显降低;B组却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A组和C组;C组无明显变化。停转流后,3组均明显下降,B组明显低于A组。术后24h,各组进一步降低,C组明显高于B组。IFN—γ和IL—2水平于停转流后3组均降低;术后24h,各组进一步显著降低,但C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电针可增强NKCA,但针麻不能改善体外循环引起的NKCA、IL—2、IFN—γ抑制,提示应激性免疫抑制作用具优势效应。全麻复合电针亦不能完全改善体外循环引起的NKCA、IL—2、IFN—γ抑制,但要优于单纯全麻和针麻,提示全麻复合电针对应激反应的良好控制可部分改善体外循环引起的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14.
心内直机术对患儿的打击大,术中患儿的病理生理随之变化,因此术中必须对病孩加强观察和监测主要的生理指标,作好配合医师和麻醉师抢救的准备工作。我们现将婴幼儿手术的配合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自1990年以来,我们共参加216例年龄在la以下,体重低于10kg的先心病患儿手术,其中室缺十肺高压者ppWS>0.9占30%,年龄最小者5.sin,体重5.skg,为室缺十肺高压。2护理要使该手术完全成功,除了根治心脏本身的畸型外,还需要针对各种病理生理参数进行调整。在手术中,护理工作较其它手术的配合复杂。2.l放置各种监测装置的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器官微循环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观察川芎嗪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含量的影响.结果川芎嗪能增加术中、术后血浆PGI2含量(P<0.05或<0.01),减少术中血浆TXA2含量.结论川芎嗪能纠正循环血液中TXA2-PGI2失平衡,从而改善器官微循环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效应。方法 选择常温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2 0例为实验组 ,浅低温心脏停跳下手术患者 2 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磷酸肌酸激酶 (CK -MB)、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术后 12h及 2 4h ,实验组CK -MB低于对照组 ,术后 4 8h 2组均恢复正常 ;实验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常温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损伤 ,但较浅低温心脏停跳术减轻 ,对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胸部手术创伤、体外循环非生理性的氧合灌注、血液稀释等因素均会造成肺部超微结构的改变。术后机械通气呼吸支持可改善氧合,减少呼吸作功,降低肺血管阻力,促进心功能恢复,故术后常规使用机械通气。认真做好呼吸系统的护理,对提高心脏手术成功率有重要意义[。1]对心内直视术后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气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我院2002年6月—2008年8月共监护心内直视术后患者300例,现将气道管理经验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00例,男139例,女161例;体重9~86?,平均47.5?;年龄2~74岁,平均38岁;先心术后123例,换瓣术后142例,搭桥术后35例;呼吸机使用时间5~170h。其中拔除气管后二次插管2例,气管切开1例,无创序贯通气5例。2气道管理2.1呼吸机的预设和准备本组均采取Drer公司EVTER2型呼吸机。在患者进入ICU前准备好呼吸机螺文管及人工鼻,接通电源、气源,调好呼吸机参数并使呼吸机处于待机状态。设置同步间歇指令通气2.2妥善固定气管插管2.2.1一般处理患者自手术室转入ICU,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检查气管插管并在特护单上记录插管距门齿深度,30m in内床边胸部摄片,了解气管插管情...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5年 4月~ 1999年 10月共进行心脏直视手术 35例 ,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最大 4 2岁 ,最小2岁 ,平均 16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 18例 ,房间隔缺损10例 ,法乐氏四联征 2例 ,法乐氏三联征 1例 ,二尖瓣狭窄 1例 ,主动脉瓣脱垂 1例 ,动脉导管未闭 2例 ,全组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 ,均治愈出院 ,无并发症发生。1 循环系统的护理1.1 持续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心电图的改变 ,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1.2 每 15~ 30分钟测量血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 1次 ,根据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指导输血补液…  相似文献   

19.
心内直视术后动脉侧压管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严世平  杨红珍 《新中医》2015,47(6):257-259
目的 :电针复合全麻醉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8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麻醉方式分为全麻组和电针组,2组均给予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电针组于麻醉诱导前取穴内关等行电针诱导15~20 min,维持针刺至手术完毕;观察切皮时(T1)、劈胸骨(T2)、建立体外循环前(T3)、心脏复跳后(T4)、建立体外循环后(T5)各时点时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变化情况,并记录呼吸恢复时间。结果:电针组Pa O2在T1、T2、T3时间点均高于全麻组,Pa CO2在T1、T2、T3时间点均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HR在T1、T2、T3、T4、T5均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麻醉镇定评分和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与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行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可减少对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有利于缩短呼吸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