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STAT3磷酸化对胃MALT淋巴瘤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45例胃MALT淋巴瘤细胞及 13例滤泡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 (RH)的p -STAT3、促凋亡基因 /蛋白fas和抗凋亡基因 /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 p -STAT3、fas及bcl-2蛋白在胃MALT淋巴瘤细胞中均呈过度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64 .4%、60 .0 %和 66.7% ) ;低度恶性组的fas蛋白阳性信号强度明显低于高度恶性组 (P <0 .0 5 ) ,而bcl-2蛋白则明显高于高度恶性组 (P <0 .0 5 ) ,在低度与高度恶性组间的p -STAT3阳性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p -STAT3与fas蛋白在胃MALT淋巴瘤细胞中的阳性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 (r=-0 .6791,P <0 .0 5 ) ,而与bcl -2蛋白的阳性表达则呈明显的正相关 (r=0 .72 3 1,P <0 .0 5 )。结论 STAT3活化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导致胃MALT淋巴瘤细胞的恶性转化及高增殖性 ,并在其演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Bcl-2和fas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9例胃MALT淋巴瘤Bcl-2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低度恶性组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3.3%,25/30)和阳性信号强度明显高于高度恶性组(33.3%,3/9)(P<0.01);而低度恶性组fas蛋白的阳性率(26.7%,8/30)和阳性信号强度明显低于高度恶性组(88.9%,8/9)(P<0.01);在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中Bcl-2和fas蛋白的阳性信号强度均呈明显的负相关(r=-0.6825和-0.6934,P<0.01)。有肌层及浆膜层侵犯者Bcl-2和fas蛋白表达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局限于粘膜下层者(P<0.05),但肌层与浆膜层浸润,Bcl-2和fas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Bcl-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而fas蛋白表达则相反(P<0.01)。结论:Bcl-2和fas蛋白参与胃MALT淋巴瘤的恶性转化,与其浸润、进展及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检测两者可能作为判断该肿瘤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中PTEN/MMAC1/TEP1和p42/44MAPK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7例淋巴结非霍奇金淋巴瘤中PTEN蛋白和p42/44MAPK的表达。结果:在NHL中,PTEN蛋白和p42/44MAPK的阳性率分别为91%(70/77)和84.4%(65/77),PTEN蛋白阴性表达率为9.1%(7/77);PTEN蛋白和p42/44MAPK的阳性表达强度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6452);低度恶性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高度恶性组(P<0.01);而p42/44MAPK则为高度恶性组的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P<0.01);B细胞性NHL中PTEN蛋白和p42/44MAPK的阳性表达强度与T细胞性NH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提示在NHL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可能是由于PTEN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不能有效抑制由致瘤因子异常激活的Ras/Raf/MAPK信号转导通路,使淋巴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和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内镜和临床病理特点及PTEN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 对2000年2月~2009年10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42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胃MAIT淋巴瘤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临床症状以上腹疼痛最为常见,其次是贫血、恶心、呕吐、黑便、体质量减小等;肿瘤多位于胃窦和胃体,病变形态多样,表现为溃疡、弥漫浸润和结节型3型,以溃疡型占多数,内镜误诊率达90.5%(38/4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均为B细胞淋巴瘤,大多数属低度恶性.高度恶性者PTEN蛋白明显低于低度恶性者;PTEN表达在粘膜下层、浸及肌层和浸及浆膜层者中逐渐减弱,三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PTEN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 胃MALT淋巴瘤具有一定的病理和内镜特点.内镜下多块取检、深部取检,有助于其诊断;PTTEN蛋白参与胃MALT淋巴瘤的恶性转化,与其浸润、进展及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氧对 JAR 细胞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和磷酸化 Stat3(p-Stat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缺氧条件下培养 JAR 细胞,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Stat3和 p-Stat3在缺氧前后蛋白表达的差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缺氧培养 JAR 细胞48 h 后,细胞形态发生异常改变,Stat3和 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缺氧使 JAR 细胞 Stat3和 p-Stat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的EC-1细胞株。方法: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pXJ40-Stat3质粒转染入EC-1细胞中,G418筛选得稳定转染pXJ40-Stat3的EC-1细胞株,IL-6处理20min以获得稳定表达p-Stat3蛋白的EC-1细胞株(转染pXJ40-Stat3+IL-6处理组)。同时以稳定转染pXJ40-Stat3(转染pXJ40-Stat3组)、IL-6处理组(不转染)、空载体组和空白组细胞作为对照。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tat3 mRNA和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5组细胞中Stat3 mRNA和p-Stat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tat3 mRNA=5.971,P=0.010;Fp-Stat3=7.334,P=0.005)。转染pXJ40-Stat3+IL-6处理组EC-1细胞中Stat3 mRNA表达最高(0.72±0.01),其次是转染pXJ40-Stat3组(0.65±0.01),均高于其他3组。转染pXJ40-Stat3+IL-6处理组EC-1细胞中p-Stat3蛋白表达最高(0.72±0.03),其次为IL-6处理组(0.65±0.01),均高于其他3组。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表达p-Stat3蛋白的EC-1细胞株。  相似文献   

7.
P-MAPK,cyclinD1和p53蛋白有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p MAPK ,cyclinD1和p5 3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选用骨肉瘤标本5 8例 ,骨样骨瘤标本 14例 ,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p MAPK ,cyclinD1和p5 3的表达情况 ,然后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5 8例骨肉瘤中p MAPK ,cyclinD1和p5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1 4% (3/ 14) ,2 1 4% (3/ 14)和 7 1% (1/14) ;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强度均以骨肉瘤中为高 (P <0 0 1) ;骨肉瘤中p MAPK与cyclinD1表达呈明显相关 (P<0 0 1) ,而与p5 3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①MAPK磷酸化可能是cyclinD1激活原因之一 ,并在骨肉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5 3基因突变在骨肉瘤发生中可能不是通过MAPK信号转递通路起作用。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p MAPK可作为临床骨肉瘤与良性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HIF-1α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了77例胃MALT淋巴瘤bcl-2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在NHL中,HIF-1α中呈高表达,阳性率为89.6%,高度恶性组的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P<0.01),但B细胞型与T细胞型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为(79.2%),低度恶性组的阳性信号强度明显低于高度恶性组(P<0.05);PCNA的阳性率94.8%,高度恶性组的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P<0.01);在B细胞型和T细胞型NHL中,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组中HIF-1α与Caspase-3及PC-NA的阳性信号强度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在NH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IF-1α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的高增殖和高凋亡发挥作用,并在其恶性转化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检测HIF-1α有可能作为判断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肠粘膜相关 (MALT)淋巴瘤中细胞凋亡特点及其与NF κB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 10例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和 4 0例胃肠MALT淋巴瘤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 κB表达 ,以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MALT组、低度恶性MALT淋巴瘤组和低高混合恶性MALT淋巴瘤组凋亡指数 (AI)分别为 (2 36 0±0 4 0 3) %、(1 6 32± 0 82 0 ) %、(1 12 2± 0 6 78) %。MALT组AI显著高于MALT淋巴瘤组 (P <0 0 1) ;NF κB阳性率分别为 30 0 %、6 1 3%和 88 9% ,三组表达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AI与NF κB表达呈负相关 (r =- 0 716 ,P <0 0 1)。结论 :NF κB激活引起凋亡抑制在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胃和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中的T(11;18),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收集了眼附属器MALT1淋巴瘤1995~2007年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28例,并收集了同时期的胃MALT淋巴瘤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33例,其所有病例均为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其中有22例患者接受过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治疗。所有病例均应用间期FISH法检测T(11;18)在胃MALT淋巴瘤和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并在胃MALT淋巴瘤中分析它们和Hp根除治疗反应性的关系。结果:T(11;18)在33例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中的检出率为6/33(18%),在28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检出率为0,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22例经Hp根除治疗的胃MALT淋巴病例中,16例完全缓解者2例(12.5%)检出该易位,6例对根除治疗无效者中有3例(50%)检出该易位,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和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T(11;18)的发生率有差异,表明二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及发病机制;胃MALT淋巴瘤中T(11;18)的发生率与Hp根除治疗无反应相关;间期FISH法是检测石蜡包埋组织分子遗传学异常的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P—MAPK,cyclin D1和p53蛋白有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p-MAPK,cyclin D1和p53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用骨肉瘤标本58例,骨样骨瘤标本14例,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p-MAPK,cyclin D1和p53的表达情况,然后分析其相关性。结果:58例骨肉瘤中p-MAPK,cyclin D1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14),21.4%(3/14)和7.1%(1/14);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强度均以骨肉瘤中为高(P<0.01);骨肉瘤中p-MAPK与cyclin D1表达呈明显相关(P<0.01),而与p53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①MAPK磷酸化可能是cyclin D1激活原因之一,并在骨肉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53基因突变在骨肉瘤发生中可能不是通过MAPK信号转递通路起作用。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p-MAPK可作为临床骨肉瘤与良性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胃异型增生上皮及胃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低度异型增生、16例高度异型增生及30例胃腺癌活检组织中p16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在低度异型增生、高度异型增生及胃腺癌活检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度异型增生和高度异型增生p16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率与是否伴有肠化无关.结论 p16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可作为判断胃异型增生上皮生物学行为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16、p21和cyclinD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上p16、p21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比较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p16、p21、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58.3%、41.7%,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中。p16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1)相关。p2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ER相关(P<0.01)。p16蛋白的表达与p21、cyclinD1蛋白表达不相关(P>0.05)。p21蛋白表达与cyclinD1蛋白表达相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有: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和p16、p21、cyclinD1蛋白(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状态和p16、cyclinD1蛋白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p16、p21蛋白的失表达和cyclinD1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p16、p21蛋白是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客观指标,cyclinD1蛋白表达与ER有关。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以及p16、p21、cyclinD1蛋白表达可能是判断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有效指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合理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中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蛋白和微卫星表型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MALT淋巴瘤(实验组)和20例良性淋巴组织增生(对照组)中MLH1、MSH2、MSH6、PMS2的表达情况。应用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实验组的微卫星表型,分析其与MMR蛋白的关系。结果 (1) MMR蛋白表达分为3种: 缺失(-),强弱不等阳性(+++),强阳性(+++)。MMR蛋白在实验组表达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LH1[0%(-),45%(+++),55%(+++)],MSH2[0%(-),60%(+++),40%(+++)],PMS2[2.5%(-),45%(+++),52.5%(+++)]相比,MSH6[7.5%(-),80%(+++),12.5%(+++)]在实验组缺失率和强弱不等表达率最高。MMR蛋白在实验组有3例(7.5%)部分缺失,2例为MSH6缺失,1例为MSH6和PMS2共同缺失;在对照组有1例PMS2缺失5%(1/2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H6在87.5%(35/40)实验组淋巴滤泡内存在斑驳阳性现象,在对照组淋巴滤泡内未见斑驳阳性(0%),两组免疫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在实验组中,35例(87.5%)为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 MSS),1例(2.5%)为低频率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low, MSI-L),4例(10%)为高频率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SI-H)。5例MSI中有2例MSI-H为MSH6缺失,其余3例MSI未出现MMR蛋白缺失。35例MSS中有1例为MSH6和PMS2共同缺失。(3) 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的MSI-H率(10%,4/40)高于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缺失的检出率(7.5%,3/4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一致性达92.5%(37/40)。结论 MALT淋巴瘤可检测到低频率的MSI-H表型和MMR蛋白缺失,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MSH6在MALT淋巴瘤的淋巴滤泡内存在高频斑驳阳性的免疫形态,可辅助鉴别肿瘤性淋巴滤泡。  相似文献   

15.
Primary low grade B-cell lymphoma of the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is an uncommon malignancy with a prolonged period of localized disease, and a possible transition to a high grade MALT lymphoma. The endoscopic diagnosis is often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various macroscopy patterns. The endoscopic aspects seen in 14 patients diagnosed and treated for primary gastric MALT lymphomas, were reviewed. Four main patterns were recognized: 1/Large ulcerations (n = 6, 42.9%), 2/Polypoid lesion (n = 2, 14.3%), 3/Gastritis with small ulcerations (n = 4, 28.5%), and 4/Atypical mucosal relief (AMR): erythema, nodularity, edematous or infiltrated folds (n = 2, 14.3%). In 10 cases (71%) AMR was associated with another endoscopic pattern. Histologically the tumors were of low grade (n = 11) and high grade (n = 3). On initial endoscopy a diagnosis of malignancy was done in 6 out of the 7 patients (85.7%) with large ulcers and the large polypoid mass; in contrast, an adequate endoscopic diagnosis was made in only 3 out of the 7 patients (42.8%) with ulcerative gastritis, AMR, and the small polypoid lesion. The endoscopic aspect of the latter group, representing 50% of all patients and 63.6% of the group with low grade MALT lymphomas, wa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a benign lesion.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be aware of this entity and perform biopsies in every patients with abnormal endoscopic finding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杨素通过下调P38-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 清洁级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0.27 mg?kg-1)、白杨素低剂量组(20 mg?kg-1)、白杨素高剂量组(40 mg?kg-1),每组20只。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白杨素低、高剂量组建立脓毒症模型;建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白杨素低、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试验结束后,测定大鼠心功能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心肌P38、磷酸化MAPK(p-MAPK)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P38、p-MAPK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短轴缩短分数(FS)、射血分数(EF)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白杨素低剂量组、白杨素高剂量组LVEDD、LVESD水平、P38、p-MAPK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FS、EF水平升高(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白杨素低剂量组LVEDD、LVESD水平、P38、p-MAPK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FS、EF水平降低(P<0.05);白杨素高剂量组LVEDD、LVESD、FS、EF水平、P38、p-MAPK mRNA和蛋白水平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白杨素能够减轻脓毒症大鼠的心肌损伤,减轻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白杨素可显著抑制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P38-MAPK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刘连  王丽珍  李春鸣 《重庆医学》2012,41(1):11-13,2
目的通过对胃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基因蛋白表达、hMSH2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基因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意义及其导致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hMSH2基因蛋白表达情况。(2)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设备直接获取胃癌细胞。(3)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分别检测45例胃癌组织中5个外显子hMSH2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 (1)45例胃癌组织中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阴性9例(20.00%),阳性36例(80.00%)。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阴性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进展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2)45例胃癌组织中,hMSH2基因突变共4例(8.89%)。hM-SH2基因突变率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进展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3)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阴性的胃癌组有4例hMSH2基因突变(44.44%),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的胃癌组见hMSH2基因突变0例(0.00%),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阴性胃癌组hMSH2基因突变率与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MSH2基因突变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且可能是引起胃癌中该蛋白表达缺失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