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73岁。主因左上腹胀痛,间断黑便1个月。体检:左上腹饱满,并可扪及一约20cm×15cm×12cm大小肿块,质中等硬度,活动性差,边界不清。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示胃轮廓明显受压变形,向左上移位,胃体小弯侧有一瘘口,钡剂经此瘘口进入胃轮廓外一大的不规则腔隙内,钡剂分布不均匀,轮廓不规整,直立位病变部位可见一气-液平面,空腔约有11cm×11cm大小。初步诊断:(1)胃外脏器占位性病变;(2)消化道外肿瘤侵及胃壁合并坏死腔-胃体瘘(图1、2)。胃内镜检查:胃体后壁瘘口样病变伴周围胃黏膜水肿。CT检查提示:胃壁增厚(图3)。手术所见:剖腹探查发现左…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1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区及后背部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偶有夜间疼痛.继而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踩棉花感及胸部束带感;1周前症状加重,不能行走,伴大、小便困难.  相似文献   

3.
<正>毛细血管瘤好发病于软组织,如皮肤、眶内等部位,中枢神经系统毛细血管瘤极为罕见,据可查的国内文献报道,不超过10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出小脑毛细血管瘤伴出血1例,并经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脊髓硬膜内毛细血管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4 6岁。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1个月余。体检:L4~5、L5~S1左旁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4 5°( ) ,左足背、左足跟外侧感觉过敏,左膝内侧麻木。MRI表现:T12水平脊髓左后方硬膜内见一类圆形病灶,脊髓受压变细、向右前方移位,与脊髓相比,T1WI上病灶呈等信号(图1) ,T2 WI上为稍高信号(图2 ) ,脊髓见广泛的水肿信号。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 DTPA)后,病灶明显且呈均匀强化(图3) ,横断面增强示病灶与脊髓关系密切(图4 )。MRI诊断:脊膜瘤。手术所见:肿瘤突出脊髓表面,红色,有包膜,血供丰富,大小约1 0cm×1 0cm×1 2cm ,与硬脊膜无…  相似文献   

5.
软骨瘤多发生于掌指骨,发生于骨外软组织内者少见,我院曾收治一例发生于腰椎旁骶棘肌内的软骨瘤,现报告如下。 高×,男性、29岁,腰部无明显原因疼痛三月余,无放散痛、能坚持正常工作。查体:头颅五官正常,颈部无畸形,下腰部左侧可触及3×4cm大小之包块,质硬表面光滑、不活动,触之痛。X线片示:腰椎左侧相当于第四、五腰椎横突附近可见4×2.5cm大小之椭圆形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清  相似文献   

6.
胃肌层内胃粘膜腺管异位少见。我院最近遇一例,报道如下、患者,男,62岁,1986年6月以上腹部不适,反酸多年之主诉收院。患者64年始,上腹部经常疼痛不适,反酸,曾诊断为“胃溃疡”治疗后暂时缓  相似文献   

7.
刘克昌  王仁法 《放射学实践》2003,18(10):775-775
病例资料 患者 ,女 ,12岁 ,左眼进行性突出 9年。不红不痛 ,5岁时出现视力减退。专科检查 :左眼球高度隆起 ,表面溃疡坏死 ,眼球结构不清 ,隆起肿物呈圆锥状约 5cm× 5cm× 7cm大小。睑面部皮肤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无特殊。曾于 1994年于外院行眼眶CT检查疑为视神经胶质瘤 (图 1)。CT平扫及增强 :平扫见左眼眶肌锥内巨大类圆形软组织肿块 ,边缘光滑 ,大小约 5 .6cm× 6.4cm ,CT值 -10HU~ 74HU ,密度不均 ,其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及点状、线条状高密度影 ;视神经结构显示不清 ,左侧视神经管口较对侧为大 ;左眶壁明显受压变薄 ,左…  相似文献   

8.
男性新生儿,年龄6天,出生后即发生禁食后反复呕吐,进行性腹胀,于1971年10月5日住院,出生后即排出胎粪,此后就不解大便,物理检查发现腹部高度膨胀,压痛,无肿块可触及,腹肌有抵抗,临床臆断为:(1)肠梗阻;(2)胎粪性腹膜炎。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59岁.10年前发现右侧大腿根部肿物,无疼痛、发热,不影响活动,未做治疗.近来自觉肿物增大遂就诊.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47岁。因感冒自服“安乃近”2片而中上腹灼痛不适,10小时后呕“酱油样物约1000ml”于1988年8月25日以“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入院。平素无消化系疾病史。 查体:T36℃,P94次/分,R14次/分,BP12.0/6.7kPa,急性失血貌,神志清,肢端湿冷。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未触及包块及压痛点。肠鸣活跃。化验:Hb75/L,RBC2.46×10~(12)/L,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胃幽门蹼(脱状畸形)所致幽门狭窄者,临床上极为罕见,笔者手术证实一例,报导如下: 患者,男性,36岁。于1980年5月以反酸、呕吐十余年入院。十余年前因饮食不当引起呕吐,此后呕吐间歇性发作,多在饭后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5岁.因间断咳嗽、咳痰3年,发现右下肺包块影4月,于1996年3月11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始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痰,无发热、盗汗、亦无咯血、胸痛.症状时轻时重,时有时无,未行特殊检查治疗.4个月前因咳嗽加重,摄X光胸片发现右下饰有一1.5cm×2.0cm类圆形密度均匀增高影,侧位示病变在下叶基底段,断层示肿块呈  相似文献   

13.
肺毛细血管瘤一例许树元,庞祥俊患者男,36岁。因咳嗽,痰中带血1次就诊。胸片:右肺尖有一密度均匀的5.5cm×5.5cm大小、境界光滑锐利的球形病灶,无分叶,其病灶周围见一点状钙化灶。侧位片:病变位于右肺上叶尖段。体层片:右肺上叶尖段见一密度均匀的7...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17岁。体检胸部透视发现右侧胸腔占位2个月余入院。病程中患者无发热、咳嗽,无胸背部疼痛不适,无胸闷、呼吸困难。体检:胸廓无畸形,背部皮肤无红肿,右侧肩背部未触及肿块,无局部压痛。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3岁,因咳嗽,咯血约20 d,于2009年12月入院.咳嗽为刺激性干咳,后逐渐出现痰中带血,偶可见鲜红色血液,剧烈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无胸痛、发热、盗汗.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SPECT、CT融合显像:气管上段可见不规则结节样突起的软组织影,约0.8 cm×0.6 cm,边界尚清晰,局部放射性分布无明显浓聚.CT示:气管上段近胸廓入口处见管腔内软组织影,呈结节状突起,约0.8 cm×0.5 cm,边界清,密度尚均匀,形态不规则,由左后壁突向腔内(图1),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CT值约180~200 HU(图2),邻近管壁无增厚.仿真内镜可见病灶表面呈结节状突起(图3).CT诊断:气管内病变,多考虑良性,血管性病变待排除.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18岁。1989年10月28日晚19时许忽感上腹部疼痛,逐渐加重。初为阵发性,继之呈持续性钝痛,伴恶心,无呕吐。次日晨,腹痛波及右下腹。无手术及外伤史。体温36.8℃,脉搏84/min,血压14.67/9.33kPa,神志清楚,痛苦表情,腹部平坦,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3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2 d而于2010年2月18日入院.体检:腹部未见阳性体征.尿潜血呈弱阳性.彩超示左肾实质内一实质性肿物,大小为31 mm×34 mm,肿物内部及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MSCT平扫见左肾形态不规则,内上部实质内有一不规则形异常密度影,边界尚清,最大层面为4.9 cm×3.1 cm,向肾轮廓外突出,其内密度不均,似有分隔,CT值为20~48 HU.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并以边缘为著,其内可见强化的间隔,病变内侧与腰大肌分界不清(图1,2).MSCT拟诊左肾癌而行腹腔镜下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男性,26岁,上腹部疼痛一月余而就诊。患者於一月前感上腹部疼痛,以夜间为明显,时常伴有阵发性加剧。无呕吐及腹泻,无呕血及便血史。以往无上腹部隐痛病史。  相似文献   

19.
胃内巨大平滑肌瘤一例张俊英,吴红患者男,62岁。1993年8月开始出现上腹胀痛不适,纳差,有时出现柏油样便。1995年3月柏油样便次数增多,每日达1~2次,并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体检:贫血貌,中上腹部压痛明显,上腹部可扪及一包块约6cm×6cm大小...  相似文献   

20.
张焰  韩世跃 《临床放射学杂志》1986,5(6):293-293,T043
横膈肿瘤是一种极少见疾病,我院发现一例左膈上半圆形肿块阴影,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左膈肌淋巴管瘤,今报道于下,供同道位鉴别诊断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