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0年12月-2001年12月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35例下肢骨干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闭合或开放复位,髓内钉固定,用瞄准器安放锁钉锁定骨折远近端。结果:X线复查,锁钉全部正确锁入,骨折解剖复位,平均随访8个月,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无锁钉松脱,无髓内钉断钉。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近期疗效满意,操作简便,符合微创治疗治疗骨折的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国产带瞄准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珊红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7,28(4):268-269,276
目的 分析瞄准器引导下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以提高远端锁钉成功率.方法 自2000年2月至2006年6月拆除有瞄准器的国产股骨交锁髓内钉56根,胫骨交锁髓内钉80根;均采取静力型固定,远近端各2枚锁钉.观察其远端髓内钉钻痕的情况,以分析瞄准器的远端锁钉准确性.结果 本组研究发现瞄准器第一次锁钉的成功率不高,股骨髓内钉瞄准器第一次锁钉的成功率为36%,胫骨髓内钉瞄准器第一次锁钉的成功率为65%.结论 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远端锁钉一次成功率,必须重视瞄准器定位孔偏移问题.  相似文献   

3.
带远端锁钉定位装置的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带远端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对采用带远端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通过闭合复位穿钉技术治疗的2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手术过程分析。结果远端锁钉放置顺利21例,放置困难经查找原因并改正后放置成功4例,失败1例。结论使用带远端锁钉定位装置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可减少术者及患者暴露于X线下的次数及时间。只要操作中正确使用定位装置,减少髓内钉插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减少钉的变形,即可顺利放置远端锁钉。  相似文献   

4.
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与锁钉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腌骨骨折,在不需X线引导下进行手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应用非扩髓带锁骨内钉治疗胫骨骨折46例。其中闭合性骨折25例,开放性骨折21例。改进带锁髓内钉远端瞄准器,增设辅助定位装置。结果:全部病例经随访6个月以上,除1例骨折术后10个月愈合外,45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8个月。患者膝、踝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改进后的带锁髓内钉远端瞄准器,一次钻孔交锁成功45例,无锁钉放置失败,术后无髓内钉或锁钉断裂。结论: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手术不需X线引导,改进后的带锁髓内钉远端瞄准器,锁钉准确,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改进远端锁钉瞄准器,方法:股骨干骨折32例中,新鲜骨折25例,陈旧性骨折7例,采用闭合穿钉治疗11例,半开放穿钉12例,开放穿钉9例,设制髓内钉定位孔及安锁定位装置。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23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已愈合,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评定;优21例,良9例,中2例,远端锁钉瞄准器改进后手术使用30例,无锁钉放置失败,一次交锁成功29例,结论:(1)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对闭合复位困难的股骨干新鲜骨折,采用半开放穿钉术,效果良好,(2)改进后的远端锁钉瞄准器无需X线引导,锁钉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瞄准器引导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的再认识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分析瞄准器引导下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以提高远端锁钉成功率。[方法]用配备远端瞄准器的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97例(301侧股骨),髓内钉301枚,国产钉216枚,进口钉85枚;粉碎性骨折108例,非粉碎性骨折189例;其中4例双侧股骨干骨折;均采取静力型固定,远近端各2枚锁钉。[结果]301枚股骨交锁髓内钉有288枚远端锁钉一次成功,有13枚初次锁钉未成功,一次锁钉成功率为95.7%。[结论]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远端锁钉一次成功率,必须重视包括术前准备在内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电磁导航交锁髓内钉技术在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的可行性与优势进行评价。方法笔者自2013-07—2015-11在电磁导航下闭合复位远端锁钉内固定治疗12例胫骨干骨折。结果本组均成功地完成了髓内钉闭合复位手术,本组12例远端24枚锁钉均在电磁导航下完成远端锁钉置入,远端锁定一次性成功率达100%,胫骨干髓内钉远端锁钉耗时8~14(11.03±1.78)min;比较在透视下徒手锁钉和使用普通瞄准器锁钉的用时明显减少。结论在电磁导航下行胫骨髓内钉远端锁钉置入效果满意,与普通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置入相比有手术时间短、定位精确、对患者创伤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置入的新方法。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1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72例,远端锁钉均采用盲置法置入,在远端瞄准器定位好长度后,于远端锁钉处直接切开显露,在骨质侧方正中用6mm粗钻头钻钻通近侧皮质,直视下可以看到髓内主钉远端锁孔,更换4.5mm钻头钻通对侧皮质,近端攻丝后直视下拧入锁钉。结果72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4个月,均骨折愈合。其中延迟愈合14例,改动力性固定3个月后愈合,远、近端锁钉100%在位,无锁钉断裂和退出。结论远端锁钉盲置法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简单可靠,锁钉在位率100%,可减少医源性X线辐射,节省手术时间,使髓内钉技术更加微创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实用的处理方法。方法 47例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均采用标准方式开路、扩髓、复位插钉,只安装瞄准装置的手柄及瞄准器纵轴定位杆,在纵轴定位杆远端2个定位孔采用二维置入法置入远端锁钉。结果一次性成功置入26例,占55.3%;再作调整后置入18例,占38.3%;置入失败3例,占6.4%。结论明确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理,正确掌握二维置入法,能准确、简便置入远端锁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三维远端瞄准器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术式选择。方法:对1998年6月-2002年10月使用交锁髓内钉静力固定治疗92例102股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闭合、小切口或有限切开复位,用瞄准器锁定骨折远、近端。结果:9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平均时间14.2个月(6-58个月)。远期疗效按马元璋^[1]评定标准:优75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4.6%,平均骨临床愈合时间6.1个月,一期骨折愈合率达到93.1%,2例感染(感染率(2.8%),2例髓内钉断裂。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应常规闭合复位、扩髓、静力固定,不强求解剖复位,三维远端瞄准器使远端锁钉达成三维定向,使静力固定方便确切。本组取得了满意疗效,认为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骨科手术中瞄准器不准是交锁钉置入术一个难题。笔者介绍一种器具通过瞄准器的校正,并配套使用长尾式交锁髓内钉,使锁钉置入较容易,为手术成功奠定良好基础。1器械的结构长尾式交锁髓内钉瞄准器的结构与形态参数。本器械与原用具结构基本一致,增加了可调节的校正装置及测  相似文献   

12.
带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翻修术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翻修术中的疗效。方法:21例股骨干骨折翻修手术。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均扩髓,14例行自体植骨,17例在远端瞄准器下锁钉。4例采用徒手瞄准法。结果:1例手术中出现骨质劈裂,1例术后发现远端交锁失败。1例术后出现深部血肿,1例并发浅表感染。2例术后膝关节功能欠佳。行手法松解。1例术后改为动力型固定。平均随诊1年3个月,21例骨折均愈合,无髓内钉下沉及折钉等现象。结论:带锁髓内钉是股骨干骨折翻修术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膨胀自锁式髓内钉——一种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标准方法。但交锁髓内钉治疗需在x线透视下定位锁钉,常需扩髓,损伤髓内血供,由于应力集中于锁钉上,易导致远端锁钉断裂及骨折。因此,以色列一些学提出“膨胀自锁式髓内固定”的概念,根据这种全新的骨折内固定概念,设计出一种可以根据患髓腔空间改变主钉的直径、产生满意的抓握力、避免扩髓、无需远端锁钉及基本不使用x线辅助的新型髓内钉系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于股骨干骨折具有抗压应力及旋转应力强、可早期活动、应力遮挡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手术操作中常常因瞄准器变形移位,导致压杆不能准确压在髓内钉上或远端锁钉交锁失败而影响手术。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01年10月至2007年8月使用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共146例手术,探讨术中瞄准器变形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轴心法”远端锁钉瞄准器术在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轴心法”远端锁钉瞄准器术完成T形杆入点的选择、髓内钉置人、远端锁钉的置入。结果29例股骨干骨折的应用结果令人满意,平均手术时间85分钟,平均X线采集图象2次,平均出血量180ml,手术中和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肯定了轴心法远端锁钉瞄准器术在扩髓股骨交锁髓内钉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手术中只需2次X线成像就能使术者的手术工具做到实时监测,减少了X线照射量、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髓内钉置人的准确度、减小了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6.
交锁髓内钉断钉与骨不连的力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断钉和骨不连的力学机理,探讨其临床意义和预防方法。方法:将静力外带锁髓内钉远端的圆孔改为长形锁孔,近端改为尾翼状,在粉碎、横断、斜型骨折模型上测量髓钉与锁钉间的剪力和骨折断端间的压力并与静力固定比较。临床随访、分析86例股骨和胫骨骨折静力交锁钉固定的相关并发症。结果:静力固定必然产生髓钉与锁钉间的剪力,其大小约等于正压力;改良交锁钉消除了髓钉与锁钉间剪力对骨折端的应力遮挡;86例中,骨延迟愈合、骨不愈合和断钉分别为7例(8.14%)、3例(3.49%)、2例(2.34%)。结论:骨不连是应力遮挡和血供障碍的必然结果;钉-钉间剪力、骨不连又是造成断钉的重要原因。预防方法是使用动力交锁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在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的治疗中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38例。其中使用加压钢板14例,交锁髓内钉12例,髓内扩张自锁钉12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钢板内固定组有骨折延迟愈合及内固定再断裂,髓内钉组无上述现象,髓内扩张自锁钉的手术操作较交锁钉简单易行。结论:在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的治疗中,尽量少用钢板内固定,而应多用髓内钉系列。  相似文献   

18.
磁力导航下交锁髓内钉的远端螺钉锁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磁力导航技术应用于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的固定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30例股骨干骨折中,交锁髓内钉置入后,在磁力导航下完成远端交锁螺钉的固定。结果 30例均完成交锁髓内钉的远端锁钉,一次钻孔、锁钉成功率达100%。结论 磁力导航技术用于交锁髓内钉的远端锁钉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Orthofix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Orthofix不扩髓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4例胫骨开放骨折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2 0例胫骨开放骨折清创后应用 Orthofix带锁髓内钉治疗 ,并对同期使用钢板固定的 14例胫骨开放骨折进行比较。结果 带锁髓内钉治疗组随访病例优 14例 ,良 2例 ,无髓内钉及锁钉断裂等情况出现。钢板组优 6例 ,良 5例 ,差 3例。其中 3例出现皮肤坏死感染 ,1例经治疗后愈合 ,另 2例发展成胫骨骨髓炎。结论 Orthofix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疗效肯定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使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及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2000年2月~2003年1月使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49例,其中股骨18例,胫骨31例;闭合性骨折40例,开放性骨折9例,均采用国产带瞄准器交锁髓内钉,以小切口开放复位,顺行扩髓并静力锁钉。结果:随访时间8~12以上,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9.5周,邻近关节功能恢复好,无深部感染、断钉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扩髓、静力锁定治疗股骨及胫骨干骨折,具有骨折固定强度大、愈合快,邻近关节活动早,无断钉、骨折再移位、感染明显升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及胫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