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髁突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1例踝突骨折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检查.通过三维CT影像对髁突骨折做出正确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手术的实施。结果:螺旋CT三维影像能立体、精确.多方位地显不骨折的部位、范围、移位及旋转等情况。结论:三维CT对髁突骨折后检查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同时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并能够优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56侧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X线全景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髁突骨折手术适应证判断,X线全景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确定髁突骨折情况以及骨折的移位程度,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和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58例75侧髁突骨折通过三维螺旋CT技术进行扫描检查。结果: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确诊髁突骨折并明确骨折的部位、旋转、方向、移位情况等,对治疗方法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论: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全面而直观的显示髁突骨折的情况,对髁突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和疗效的评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4例 19侧髁突骨折病例运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 ,分析其图像并与X线平片对照。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可直观地再现髁突骨折的全貌 ,清楚显示髁突骨折部位与移位的方向和程度。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使临床医生更易理解髁突骨折的病理解剖关系 ,为制定和实施治疗计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螺旋CT三维重建在LeFort 型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eFort型骨折是颌面部一种常见且又特殊类型的骨折 ,文献上少有涉及关于LeFort型骨折的影像学知识。现就其相关问题结合三维CT讨论。1.材料和方法 :1996年 11月至 2 0 0 1年 3月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对 2 0 2例各种类型的颌面部骨折进行3DCT检查 ,男性 16 6例 ,女性 36例 ,年龄 6~ 6 3岁 ,平均 2 9岁。检查方法 :使用SOMATONPlus 4螺旋CT ,扫描层厚 3mm ,扫描方式采用螺旋扫描 (螺距 1)或连续无间隔扫描 ,全程扫描时间 30~ 4 0s。应用软件选用表面遮盖 (surfaceshadeddispl…  相似文献   

6.
髁状突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与分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体层X线片和CT在髁状突骨折诊断及分类中的价值,对髁状突骨折重新分类。方法 58例髁状突骨折行下颌关节体层X线和冠状CT检查,按骨折线部位分为四类,按骨折片位置分为三型;23例行手术治疗,对术中发现与术前诊断及分类进行对比。结果Ⅰ、Ⅱ、Ⅲ、Ⅳ类骨折分别占15%、71%、7%和7%;一、二、三型骨折片位置分别为9%、24%和67%;手术中发现与术前诊断及分类一致。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髁状突  相似文献   

7.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颌面骨折患者采用螺旋CT扫描,使用不同旋转轴,观察不同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结合临床进行CT图像分析。对骨折的部位进行分类和测定。同时根据三维CT影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骨折部位进行检查。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复杂颌面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与x线平片、二维CT影像比较,三维重建在显示颌骨骨折类型、位置、范围、骨折移位、塌陷深度等方面明显占优。对下颌骨和面中部等处的粉碎性骨折,其显示出畸形的立体形态更为直观,尤其对下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三维CT对骨折片无移位的线性骨折诊断率较低。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颌面骨骨折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确定复杂颌面骨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三维重建CT诊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断及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0年5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因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入院治疗的病例45例,所有病人均拍摄三维重建CT。依据三维重建CT诊断结果选择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依据三维重建CT片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分析治疗效果。分析三维重建CT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断及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45例病人均依照三维重建CT对髁状突骨折情况进行诊断并选择治疗方法。其中5(11.1%)例采用保守治疗,40(88.9%)例采用手术治疗。40(88.9%)例治疗效果好,4(8.9%)例治疗效果一般,1(2.2%)例治疗效果较差。结论:依据三维重建CT诊断结果可以很直观的判断髁状突骨折情况,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病例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279例颌面部骨折病例行螺旋CT三维重建,分析骨折部位、范围及骨折段移位方式,从而为手术提供参考。结果:本组共279例,其中手术治疗253例,26例未行手术治疗(11例患者拒绝治疗,15例因骨折移位不明显、咬合关系良好、面形塌陷不明显而采取保守治疗)。通过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骨折块移位特点和类型等三维空间信息。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手术入路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X线片、二维及三维CT图像临床诊治髁突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治疗的17例髁突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X线片、二维及三维CT图像对髁突骨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结果17例患者确诊共有24侧髁突骨折,高、中、低位髁突骨折分别为8、10、6侧。术前诊断:常规X线片显示高、中、低位髁突骨折处数目分别为1(12.5%)、7(70%)、5(83.3%)侧;二维CT显示为6(75%)、9(90%)、5(83.3%)侧:三维CT显示为8(100%)、10(100%)、6(100%)侧。3种影像诊断的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应作为临床上诊治髁突骨折的必要辅助检查,尤其对髁突高位骨折,建议行常规三维CT检查。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上颌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上颌骨埋伏磨牙行螺旋CT检查,作颌面骨三维重建,并与曲面断层X线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螺旋CT对5例上颌骨埋伏磨牙均能准确定位,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可以直观地显示埋伏牙情况,对上颌骨埋伏磨牙的定位、治疗方案的制定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 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在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螺旋CT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68例骨折患者术前均做颌骨螺旋CT扫描和曲面断层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螺旋CT能得到分辨率很高、层次连续、图像清晰、能正确显示颌骨解剖结构的影像。结论:三维CT成像有助于对颌面部骨折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和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锥形束CT( CBCT)在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成年髁突骨折患者30例(33侧),30例患者均行CBCT检查,通过CBCT影像评估髁突骨折类型及骨折移位情况,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治疗后7天、4周、3个月的追踪随访并评估临床效果。结果在30例患者中,根据CBCT影像诊断及分型,14例(15侧)有手术适应证,其中12例(12侧)选择了手术治疗,术中情况与术前评估基本一致,2例(3侧)放弃手术治疗;16例(18侧)非手术适应证,均选择了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均在治疗后7天、4周、3个月进行随访并观察治疗效果。结论 CBCT在髁突骨折的诊治中简便可靠,对髁突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选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螺旋CT探讨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骨的实际位置关系。方法利用螺旋CT对正常青年人,进行下颌骨的横断面连续薄层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后,测量并计算正常人群中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中的实际位置及走行方向。结果下颌骨多平面重建的冠状位CT图像能清楚显示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及走向。①在垂直方向下颌神经管距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小于距牙槽嵴顶的距离,在第二磨牙区距离下颌骨下缘最近。②在颊舌方向,颏孔至第一磨牙间,下颌神经管距颊侧骨板的距离小于距舌侧骨板的距离。自第二磨牙向后,下颌神经管距颊侧骨板的距离大于距舌侧骨板的距离。③下颌神经管的走行方向在颊舌方向,下颌神经管总体走行是由舌侧逐渐向颊侧倾斜达颏孔,越近磨牙后区距离舌侧骨板越近,越近颏孔距离颊侧骨板越近。在走行高度上,在第三磨牙区由上向下走行。自第二磨牙开始下颌神经管逐渐由下向上走行达颏孔。结论螺旋CT通过多平面重建后,可以准确测量并计算出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中的三维空间位置,利用螺旋CT对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和走行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X线曲面体层摄影、螺旋CT用于牙槽骨测量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比较曲面体层摄影(OP),螺旋CT(SCT)与实体牙槽骨测量的差异,为牙种植手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3副颅骨标本各在12个部位用铝管,直径6mm钢球标志,拍摄SCT、OP,测量颌骨高度和/或宽度,再将颌骨依冠状面锯开后测量实际高度,宽度。SCT三维重建,比较差异,结果:OP、SCT均有影象失真,放大率OP>SCT,分别为22.39%,5.28%,OP,SCT,实测值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01,OP钢球与牙槽骨放大率经Wilcoxon检验无显著差异,P>0.5,相关系数r=0.8335,显示良好的正相关。结论:对于牙种植手术前的牙槽骨测量不宜直接以OP或以OP机固有放大率校正的牙槽骨数值作为手术参考。用参照物放大率校正OP值有实用价值,能较好计算该部位牙槽骨实际高度,SCT的放大率较小且恒定。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价全景片对髁突骨折的诊断价值,探讨全景片易出现漏诊的髁突骨折的特点.方法:对163例220侧由CT确诊为髁突骨折病例的全景片进行读片,根据CT进行分类,统计各类髁突骨折全景片的检查结果.按骨折类型是否为囊内骨折进行分组,比较两组资料在全景片上的检出率,应用SAS6.1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囊内骨折、髁颈骨折和髁突下骨折分别为155侧、45侧和20侧,全景片未检出及检出髁突骨折分别为38侧和182侧,囊内骨折中有33侧全景片未检出骨折,122侧检出骨折但均无法定位骨折位置.囊内骨折组检出率显著低于髁颈骨折及髁突下骨折组(P=0.0149).结论:全景片可初步诊断髁突骨折,但对于囊内骨折,特别是细微骨折及无移位的骨折漏诊率较高.对于骨折线的定位、骨折块内外向移位角度的确定,全景片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8.
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颌面部软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螺旋CT在颌面部软组织重建中的价值。方法:对1例右耳缺损患者的头部进行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储存。在诊断工作站上以SSD法对图像进行重建。结果:螺旋CT能一次快速精确完成整个头部的扫描与重建,面部软组织、器官重建图像清晰,但瞳孔位置不能显示。结论:对于头面部除瞳孔以外的软组织三维重建,可选择螺旋CT三维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