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3)
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定义于2008年由国际疼痛学会神经病理性疼痛学组(IASP NeuPSIG)修改为"躯体感觉系统损伤或疾病所直接导致的疼痛"。理清了临床工作中长期受旧定义在解剖与功能上概念模糊的困惑,使病因和定位更加明确。IASP NeuPSIG药物治疗指南提供了以证据为基础的药物选择和应用方法。然而,几年来的临床效果提高仍很有限。最近,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正式公布了《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进一步为临床提供了规范性指导。尤其对NP的治疗目标、治疗原则和策略更加具体明确,其治疗理念和手段更加切合实际。原则与策略是指导临床医师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合理择用药物以及适时应用微创技术去除感觉神经损伤原因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们以神经保护理念作为新思路,在临床用药基础上广泛开展针对躯体感觉神经损伤的多种微创技术,初步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后需进一步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获得更多支持证据,为继续挑战NP这一世界医学难题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神经病理性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原发性疾病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疼痛综合征,它是一个包含多种类型疼痛的临床群体,其发病机制相当复杂,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色,可累及神经系统的许多部位,如周围神经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病变、创伤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和中枢神经损伤(中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都可导致不同类型的神经病理性痛。 相似文献
3.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电生理学特征的改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细胞电生理特征的改变.方法:以单侧L5和L6脊神经结扎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运用全细胞电流钳技术进行电生理记录.结果:引起损伤侧DGR中、小直径神经元兴奋的基强度降低,动作电位爆发阈值下降,小直径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时程变宽,自发放电的细胞比率明显升高.结论: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这可能是引起动物神经病理性痛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近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在痛觉信号的产生和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痛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分别从神经病理性痛伴星形胶质细胞不同程度的激活,抑制或拮抗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参与镇痛两个层面进行阐释两者的相关性,并对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药物治疗疗效仍不理想,随着分层医学、精准医学、个体化医学等概念的出现和发展,有望取得更佳疗效。本文从临床症状表型、疼痛问卷、心理状况等非客观指标,以及定量感觉测试(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 QST)、功能磁共振成像、条件性疼痛调节、皮肤活检、分子特征分析等客观指标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分层方法及其相应的分层治疗。随着分层方法和分层治疗的不断进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诊治将会取得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至今尚没有真正治疗神经痛的药物,针对神经痛的机制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被认为是目前开发治疗神经痛药物较为可行的办法。作者就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神经痛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Ⅱ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即普通饲料组,n=10),B组(实验组,即高脂高糖组,n=50)。A组以普通饲料喂养,8周后单次空腹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B组高脂高糖喂养8周诱发胰岛素抵抗,继以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 mg/kg、35 mg/kg、40 mg/kg)腹腔注射1次,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体重、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结果:高脂高糖饮食8周,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空腹胰岛素浓度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无变化,血糖未升高。注射STZ后,30 mg/kg剂量组血糖升高但不能长期维持;40 mg/kg剂量组血糖较高,死亡率高;35 mg/kg剂量组血糖中度升高且相对稳定,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敏感性均降低,其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均低于基础值和对照组(P<0.05)。结论: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后联合腹腔注射STZ 35 mg/kg可以建立理想的Ⅱ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曲马多对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背角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NR2B亚基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O组)、NP模型组(NP组)、曲马多处理组(Tramadol组,T组).NP模型采用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的方法制作.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7、10、14d测术侧后爪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T组于术后3d开始腹腔注射曲马多注射液(20 mg/kg),术后14d取大鼠脊髓背角用免疫荧光法与RT-PCR方法检测NR2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SO组比较,NP组术后痛阈明显降低,NR2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NP组比较,T组术后痛阈升高,NR2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T组和SO组比较,痛阈和NR2B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马多可反转NP模型脊髓背角的NR2B表达上调并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腹腔注射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NP)后疼痛行为学变化以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6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n=10):空白对照组(control group,C组)和紫杉醇制模组(paclitaxel group,P组).P组隔日腹腔注射紫杉醇2 mg/kg,共4次;C组隔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共4次.在制模前及制模后第7、14天和第21天测定大鼠体重及疼痛行为学变化.给药结束后第21天时,处死大鼠;每组分别对6只大鼠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对4只大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以确定各组大鼠L4~6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水平.结果:紫杉醇制模组大鼠在制模后第7天即出现痛觉过敏,第14天出现触诱发痛,并持续至21天,疼痛程度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NGF在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相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大鼠NGF的表达与行为学的改变呈正相关(r=0.677,P<0.01).结论:NGF在紫杉醇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痛大鼠中枢敏化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际疼痛研究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疼痛定义为与实质性或潜在的组织创伤有关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疼痛传统分类为感受伤害性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简言之,感受伤害性疼痛来自伤害感受器在受到机械、化学或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大鼠单侧臂丛全干切断伤与根性撕脱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痛大鼠双侧后足的痛行为学特征。方法:将12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全干切断伤和根性撕脱伤两组,以右侧为手术侧,术前及术后第3 d、7 d、14 d和第28 d检测大鼠双侧后足的机械触刺激诱发痛缩足阈值、冷刺激诱发痛评分及热刺激缩足潜伏期。结果:术前3项痛行为学指标在同一组动物双侧后足间和两组大鼠间无显著差异。与术前相比,切断伤组双侧冷刺激诱发痛评分明显增高(P<0.01),机械痛缩足阈值及热刺激缩足潜伏期则无明显变化;撕脱伤组术后各时间点双后足机械痛缩足阈值显著降低(P<0.01),冷刺激诱发痛评分显著增高(P<0.01),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则无明显变化。与切断伤组相比,撕脱伤组术后各时间点双侧后足机械痛缩足阈值均显著降低(P<0.01),双侧冷刺激诱发痛评分则显著增高(P<0.05),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则无显著差异。同组大鼠3项检测指标在术侧和健侧后足之间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单侧臂丛全干切断伤仅诱发双侧后足冷刺激诱发痛,而全干根性撕脱伤不但诱发更为严重的冷刺激诱发痛,还导致双侧后足明显的机械触刺激诱发痛,这种痛行为学的变化可持续至第28 d。因此,臂丛全干根性撕脱伤较切断伤更适合作为臂丛全干损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痛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1)
micro RNAs (miRNAs)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它通过与靶m RNA分子的3'非编码区(UTR)互补结合,在RNA沉默中起着导向分子的作用。mi RNAs针对大多数蛋白质编码转录物,参与动物几乎所有的发育和病理过程。最近越来越多研究结果表明,mi RNAs涉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如调节炎症因子、离子通道和调控免疫平衡等,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中mi RNAs作为一种微型介质,有可能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生物学标志物及可能潜在的治疗靶点,从而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黎光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3,14(6):135-139
现代医学所谓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多数疾病具有的共同症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今,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确定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对疼痛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根据病理学特征,疼痛可以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或两类的混合性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完整的伤害感受器感受到有害刺激引起的反应,疼痛的感知与组织损伤有关.正常情况下,疼痛冲动由神经末梢产生,神经纤维负责传递冲动.当神经纤维受损或神经系统因创伤或疾病发生异常改变时也会产生自发冲动,引起的痛感会投射到神经起源部位,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国际疼痛研究协会修改后的神经病理痛定义为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或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理性疼痛[1].神经病理痛是一种自发性疼痛,它可起源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三叉神经痛,脊髓损伤),感染(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代谢紊乱(糖尿病性神经痛)和梗塞(中风)等[2-3]. 相似文献
14.
背景:有研究报道病毒载体运载 N-甲基-D 天冬氨酸受体1小干扰 RNA 可有效缓解大鼠炎性疼痛,但病毒载体存在安全隐患.目的:探讨水溶性脂质体运载 N-甲基-D 天冬氨酸受体1小干扰 RNA 在体内外沉默 N-甲基-D 天冬氨酸受体1的效应和治疗神经病理性痛的可行性.方法:将 PC12随机分为阴性转染组、对照转染组和水溶性脂质体转染组,分别以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小干扰 RNA、聚乙烯亚胺与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小干扰 RNA 的复合物及水溶性脂质体与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小干扰 RNA 的复合物转染 PC12细胞,检测各组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基因 mRNA 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将48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聚乙烯亚胺组及水溶性脂质体组,后3组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并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聚乙烯亚胺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小干扰 RNA 的复合物和水溶性脂质体与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小干扰 RNA 的复合物;假手术组只暴露坐骨神经.结果与结论:水溶性脂质体转染组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的 mRNA 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 〈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聚乙烯亚胺组及水溶性脂质体组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的 mRNA 和蛋白表达上调,累积疼痛评分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水溶性脂质体转染组脊髓背角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mRNA 与蛋白表达及累积疼痛评分下降(P 〈0.01),聚乙烯亚胺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 〉0.05).表明在体内条件下水溶性脂质体可有效运载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小干扰 RNA,抑制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的过度表达,还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手动脉冲射频神经调控技术对治疗慢性神经病理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对89例慢性神经病理痛患者采用手动脉冲射频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分别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天、3个月、6个月、1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评估疗效。结果:术前VAS评分平均值为8.4±1.6。术后3天、1月、3月、6月、1年VAS评分分别为2.9±1.4、2.1±1.2、1.6±0.8、1.2±0.6、1.1±0.6。与术前相比,术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经手动脉冲射频神经调控治疗3 d后,疗效为优77例(86.5%),疗效为良12例(13.5%),没有无效病例。且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疗效优的数量增加。结论:手动脉冲射频神经调控技术治疗慢性神经病理痛近期和远期疗效均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11)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慢性顽固性的疼痛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认为只与神经细胞有关,近期免疫细胞及其分子引起关注。分布在脑和脊髓的小/星型胶质细胞,外周的施万细胞,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免疫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进行简单介绍,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治疗神经病理性痛的阿片类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伟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13(4):197-198
随着人们对神经病理性痛的逐步认识,一些以Arner为代表的权威人士提出,阿片类药物对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痛效果不好.其原因之一在于阿片不适于某些急性、间歇性和偶发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也有一些人认为,在治疗烧灼痛上,诸如阿米替林之类的药物要比阿片类药物效果好.由于Arner的研究指出阿片治疗神经病理性痛无效,因此引用率很高,但事实上他只采用了12名患者,并且任何治疗对这些患者都无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7)
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技术具有微创、安全、副作用少的优点,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临床应用价值。然而,目前PRF的镇痛效果仍待提高,理想的PRF参数、最佳的治疗部位等临床参数尚未确立。不少学者设计了体外蛋清实验以及动物模型对PRF不同的输出电压、治疗时间、电流波形、作用部位等进行了比较和观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在神经损伤后尽早进行PRF治疗镇痛作用越好,采用正弦波治疗效果更好等,但相关的临床研究较少,且鲜有明确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PRF技术治疗NP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旨在为提高PRF临床疗效提供有益的指导,争取让非毁损的PRF技术成为更多NP病人的一种治疗选择,改善NP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疼痛是“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或以这种损伤形式描述的一种感观和情感的不愉快体验”(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疼痛分两种,一种是感受性疼痛,直接由伤害性刺激造成,是机体防御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与组织损伤或炎症有关,又称为炎症性疼痛;另一种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与损伤区域外触觉和温觉反应异常有关,包括一系列疼痛综合征,比如复杂的区域疼痛综合症、幻肢痛、癌性疼痛、AIDS痛、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3)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以神经病理性改变为基础的顽固性疼痛,主要表现为痛觉过敏、痛觉异常。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一直是疼痛治疗的难点。神经免疫反应是指免疫细胞、炎症细胞与胶质细胞、神经元之间通过整合、释放炎性介质,对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产生相互影响,进而产生一个综合性的反应网络。补体级联反应参与免疫细胞和神经系统胶质细胞活化,被认为是慢性疼痛神经免疫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阐述补体相关神经免疫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疼痛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