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净化中心合并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H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75mmol/L),M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50mmol/L)及L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25mmol/L),透析液其他成分均相同。监测患者每次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记录透析前与透析过程中的最高血压,计算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值,比较3组间差异,同时监测透析过程中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分析。【结果】H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值大于M组及L组(P〈0.05),M组与L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头痛发生率高于M组与L组(P〈0.05),L组肌肉痉挛发生率高于H组与M组(P〈0.05)。【结论】用钙离子浓度为1.25、1.50mmol/L的透析液可有效控制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的程度,采用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透析液可较怏控制透析相关高血压,但采用钙离子浓度为1.50mmol/L透析液其透析副反应发生率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中高血压的发生和相应的护理措施.②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根据透析中血压变化分为高血压组14例,血压平稳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各12次标准血液透析过程中每小时平均动脉压变化、平均脱水速度、每天体重增长速度.③结果 透析开始1~2小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均稍有下降,高血压组平均动脉压透析后3、4小时升高较明显(P<0.05),血压平稳组平均动脉压变化平稳(组内血压比较P>0.05) , 各个时段血压与高血压组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血压稳定组的体重增长和超滤脱水速率均明显小于高血压组的体重增长超滤脱水速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④结论 透析中高血压通过调低透析液中钠离子的浓度,调整超滤速率,下调干体重,改变透析模式 ,合理使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3.
刘泽梅 《吉林医学》2012,33(30):6515-6515
目的:观察不同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对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4例,依次接受钙离子浓度1.75 mmol/L(高钙组)、1.50 mmol/L(中钙组)、1.25 mmol/L(低钙组)的透析液分别治疗2个月,透析液其他成分不变。比较患者每次透析前后血压变化。结果:透析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在高钙组升高,低钙组降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钙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单次透析后血压变化与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呈正相关,低钙透析液有助于肾功能衰竭患者高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离子水平及血压变化的影响,为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由原来一直使用的1 5 mmol/L换成低钙1 25 mmol/L ,比较患者换液前后血压及血钙、iPTH浓度的变化.结果 换用钙离子浓度 1 25 mmol/L透析液后,患者血钙在首次透析后及治疗4周后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iPTH有所升高,无统计学意义.而患者换用1 25 mmol/L透析液首次透析后及治疗4周后收缩压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 低钙透析液透析有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但会导致透前血钙在正常范围内或偏低的患者透后血钙降低,应调整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的情况,并对个体化治疗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6例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居家血压监测,了解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压变异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居家血压变异系数,对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改善容量负荷、应用低钠透析液以及调整降压药等措施,之后观察患者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情况。结果:96例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55例未控制高血压,实施个体化治疗模式之后,居家血压明显降低,居家收缩压变异系数降低。其中25例为容量超负荷患者,降低干体质量(DBW)后,居家收缩压和居家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18例血钠浓度较高的患者采用低钠透析液之后,居家血压下降,居家血压变异系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12例容量负荷正常,未使用低钠透析液的患者通过增加使用ACEI、ARB降压药,患者居家血压下降,血压变异度减小,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各类病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居家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6.
赵茜芸  郝丽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01+1562
目的探讨透析液钠离子浓度的改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40mmol/L(透析模式A)和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5 mmol/L(透析模式B)的透析模式各透析3个月,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患者前3个月和后3个月血压的变化。结果通过6个月的观察发现,透析模式B的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血压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37、18.139,P<0.01);透析模式A的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8、0.264,P>0.05)。结论透析模式B的血压控制显著优于透析模式A,降低透析液钠离子的浓度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蒲超  陈永忠  邹德平  朱再志  许志忠 《四川医学》2011,32(11):1713-1714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口服降压药的基础上使用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30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iPTH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疗效分析:有25例患者血压达标(〈140/90mmHg),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其余4例效果不佳。结论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透析充分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调整干体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的结果调整患者干体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发生率、透析前血压、透析中最低血压、实验室指标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ID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透析前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尿素清除指数(Kt/V)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较干预前降低(均P<0.05);研究组36项健康调查简表总体健康维度、生理功能维度和生理综合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结论 将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可以提升容量管理效果,降低IDH发生率,提高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引起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83例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比较不同年龄段(〈50岁、50~60岁、〉60岁)、不同超滤量(〈3kg≥3kg)及不同并发症患者(冠心病、高血压、心包积液、重度贫血)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并比较透析中有无心律失常患者透析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离子)的差异。结果:83例患者共行血液透析2408例次,发生心律失常758例次(31.48%),发生于上机后2~4h者494例次(65.17%)。随着年龄增长,透析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不同年龄段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滤量≥3k患者心律失常率明显高于超滤量〈3kg者(P〈0.05);并发冠心病、心包积液、重度贫血的患者透析中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并发相应疾病者(P〈0.05);透析中出现心律失常患者的血压、肾功及血清离子在透析前与透析中未出现心律失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析后血压、血清钾离子明显低于透析中未出现心律失常患者(P〈0.05)。超滤量、并发症、血透相关性低血压、低血钾有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年龄超滤量、并发症、血透相关性低血压、低血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透前透后以及透析间期血压变化情况及透析方法和降血压药物对维持血透期间血压变化的影响。结果随着透析充分性的提高和降压药的使用,高血压有好转趋势,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明显的患者高血压较严重,且难以控制,加强透析后可控制血压;部分病例充分超滤脱水并不能完全控制高血压,须合理使用降压药,而老年人随超水后血压下降明显。结论水钠潴留是导致高血压最主要因素;需合理调整透析方案、合理应用降血压药物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而正确调节老年人透析参数,高血压可得到控制,并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滤量及超滤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0年7月6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 846例次透析中血压变化情况,记录在不同超滤量、超滤率情况下,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分析不同超滤量、超滤率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如果按照超滤量< 2.0L/次,超滤率<500 ml/h进行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下降,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随着超滤量、超滤率的减少而降低.[结论]限制透析间期液体摄入,降低超滤量、超滤率可以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可调钠配合低温透析防治高危患者透析低血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可调钠配合低温透析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肿瘤及心功能不全等)血液透析中防治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高危患者透析,透析模式:常规常温组(A组):透析液温度37℃,透析液钠浓度140mmol/L;调钠+常温(B组):透析液温度37℃,透析液钠浓度由148~155mmol/L线性下降至透析结束时135mmol/L;调钠+低温组(C组):透析液温度35.5℃~36℃,透析液钠浓度由148~155mmol/L线性下降至透析结束时135mmol/L。每例患者每种模式观察10次,两者血流速度相等,脱水量恒定。透析过程中监测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监测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结果3组透析模式相比,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就低血压发生率而言,A组和B组模式相比较,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12.58,P〈0.005);A组和C组模式相比较,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16.89,P〈0.005);B组和C组模式相比较,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39,P〉0.05)。与常规透析相比,可调钠透析的作用以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为代价,不造成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结论可调钠透析可明显减少维持血液透析中高危人群的低血压的发生率。低温结合可调钠透析对低血压的预防作用并不明显优于单纯可调钠透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期间高血压(IDH)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血液净化科符合条件的93例MHD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根据透析前后收缩压变化情况,将93例患者分为IDH组、非IDH组,分析两组患者在人口统计学资料、透析相关参数、实验室检查结果、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ESA)应用等方面有无差异,并运用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IDH的影响因素.结果 93例MHD患者中IDH的患病率为15.1%.与非IDH组相比,IDH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血红蛋白水平均较低(P<0.05),而降压药物使用率、IDWG、IDWG%、脱水速率、体重矫正的脱水速率、接受ESA治疗比例、iPTH水平均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DWG%、体重较正脱水速率、接受ESA治疗、血红蛋白水平是IDH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我院MHD患者中IDH的患病率为15.1%,IDWG%、体重较正脱水速率、接受ESA治疗、血红蛋白水平是IDH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钙1.25mmol/L)、标准钙透析液(钙1.5mmol/L)对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接受标准钙透析液(钙1.5mmol/L)、治疗组;治疗组接受低钙透析液透析,透析当天晚餐中均嚼服碳酸钙600毫克。检测指标为检测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测定。具体为每位患者每1个月测血磷、血钙,每2个月测血甲状旁腺激素,每3个月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情况,共观察1年,并总结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血钙和血磷水平逐步上升,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组血钙和血磷水平有所下降,但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两组间血钙和血磷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iPTH均值有下降趋势,但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iPTH降低,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中膜厚度(mm)、斑块例数(例)均出现改善,其中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两项检查结果的12个月时检测值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低浓度的钙透析液有助于解决异位血管钙化,延缓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的影响。【方法】比较30例HCV抗体阳性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阳性组)与30例HCV抗体阴性(阴性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标志物: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营养状况指标: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结果】阳性组较阴性组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阳性组ALB、PA组较阴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感染HCV可加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微炎症状态,并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6.
张莉森 《中外医疗》2014,33(6):18-19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时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选择50例血液透析低血压者(低血压组),与50例无低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相关因素比较,并对低血压组的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进行血液透析4082例次,发生低血压441例次发生率为10.8%,低血压组与对照组对比,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超滤量fFUV)及超滤率(FUR)较高(P〈0.05);而血钠、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O及尿素氮(BUN)较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其主要原因为体液超滤过多过快、营养不良,心功能不全等,一旦出现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立即处理低血压,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以提高透析效果,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磷及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晋城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5 mmol/L的基础上,血磷值大于1.78 mmol/L、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值大于300 pg/ml,随机分为3组: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D+HP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HD+HDF组),每组20例,均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血i PTH水平的变化。结果:1 3组患者治疗后血磷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HD+HDF组与HD+HP组对血磷的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两组的清除率与H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D组治疗前后血i PTH水平无显著下降(P>0.05),HD+HP组与HD+HDF组治疗后血i PTH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HD+HP组清除率与HD+HD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3组患者治疗后血钙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均可有效清除血磷,且HD+HDF及HD+HP清除血磷的效果明显优于HD;HD不能清除血PTH,HD+HDF及HD+HP均能有效清除血PTH,尤以HP+HD清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崔龙  胡凤琪  秦永芳  袁海 《海南医学》2013,24(20):2986-2988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盐酸米多君治疗透析性低血压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20例透析低血压患者,HD与HDF各进行10次,每组均加用盐酸米多君.监测透析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每搏输出量(SV)、及发生低血压的例次,并检测每种透析治疗模式后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HDF+盐酸米多君组治疗后MAP、SV均较同时间点HD+盐酸米多君组显著增加(P<0.05),低血压发生例次显著降低(P<0.05),患者低血压症状评分较前降低.两种模式在治疗前及治疗后HR、Hb、TP、Alb、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联合盐酸米多君较单纯HD加盐酸米多君治疗对透析性低血压的防治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调节透析液钾浓度对血液透析患者电解质紊乱和心血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埔县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5例共707次透析,其中69例次行高钾透析液透析治疗作为观察组,选择每例患者行高钾透析治疗前5次透析共75例次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含钾浓度为3.0~4.0 mmol/L、2.0~2.5 mmol/L的透析液进行透析治疗。测定透析前后两组患者K+、Na+、CL-的浓度,并记录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透析后,对照组K+浓度明显降低,为(3.03±0.05)mmol/L,且显著低于观察组的(3.74±0.0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a+、CL-浓度显著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7.25%和15.9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0%和46.67%(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心率正常和动脉硬化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慌、胸闷及气促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是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若采用3.0~4.0 mmol/L钾浓度的透析液进行透析可有效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心血管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