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胸骨细微骨折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16层螺旋CT常规胸部容积扫描诊断的胸骨细微骨折69例,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即多平面重建(MIR)、容积再现法(VR)等重组观察,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69例胸骨细微骨折中,横断骨折为48例(占69.6%),斜行骨折12例(占17.4%),不全性骨折9例(占13.0%)。矢状位MPR图像对胸骨细微骨折显示率为100%,冠状位显示率为84.1%,横断位显示率为62.3%。结论 MSCT的后处理技术图像可以准确地检出胸骨细微骨折,明显优于横断面图像,尤其是矢状位MPR图像可以避免胸骨细微骨折的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骨肿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胸骨肿瘤患者的术前CT表现及其他影像资料。结果本组6例患者在CT影像上均表现为胸骨局部膨胀性骨质破坏改变。3例恶性肿瘤并侵犯邻近结构致病灶周围软组织肿胀或形成肿块。结论CT对原发性胸骨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但定性诊断仍较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眼眶恶性淋巴瘤CT和MRI表现,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对照手术病理表现,分析20例眼眶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结果:20例肿瘤CT表现为病变包绕眼环生长,相邻眼睑软组织肿胀;眼眶球后软组织密度肿块,位于眼外肌外间隙,眼肌界限不清,眼肌受压、推移,增强后轻度强化。MRI表现为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等,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18例增强后中等强化,2例轻度强化。结论:CT和MRI定位均正确。定性诊断为CT正确12例(12/20),MRI正确16例(16/2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PTL的CT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作对照研究.结果 12例中伴桥本甲状腺炎7例.根据甲状腺肿块的形态CT可分为3型,结节型(3例占25.0%);弥漫肿大型(7例占58.3%);隐匿型(2例占1...  相似文献   

5.
刘嘉 《医学综述》2003,9(6):382-384
对于肝肿瘤的诊断 ,常规的CT平扫及强化扫描仅能发现较大的肝脏肿瘤。特别是由于扫描速度和成像条件的限制 ,无法对肝脏肿瘤的血液供应特点进行观察。螺旋CT是CT扫描技术上的最新进展。在螺旋扫描模式下 ,图像数据的采集是连续的 ,且大多数患者能在一次屏气下完成整个肝脏扫描 ,所以螺旋CT消除了呼吸移动导致的病变遗漏 ,并能得到最佳血管及肝实质强化图像。另外一个重要的优点是能在一次注射对比剂情况下完成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 ,观察肝肿瘤的动态增强特性[1 ,2 ] 。1 螺旋CT扫描技术螺旋CT(spiralCT ,SCT)一次屏气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诊断妇科肿瘤初发及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4月~2011年10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妇科肿瘤患者的彩超、CT、MIR及血清学等相关辅助检查检验结果,与18F-FDG PET/CT结果对比分析,最终诊断依据病理结果.结果 69例患者中,16例最终确诊为初发妇科肿瘤,27例为妇科肿瘤复发转移.18F-FDG PET/CT较余辅助检查检验结果确诊为妇科肿瘤及妇科肿瘤复发转移40例(93.02%),18F-FDG PET/CT未诊断出妇科肿瘤及妇科肿瘤复发转移3例(6.98%).在复发转移的27个病例中,18F-FDG PET/CT未诊断出复发转移2例(7.41%),均为卵巢癌.结论 18F-FDG PET/CT 显像较余辅助检查对于妇科肿瘤早期诊断及复发转移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肾上腺肿瘤病变的CT特征,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肾上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共25个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23例肾上腺占位病变中,10例肾上腺腺瘤,皮质腺瘤6例,醛固酮腺瘤4例,边界清楚,密度较均匀,有包膜,增强扫描轻度或中等度强化,其体积以小到中等大小为主,1例皮质腺瘤双侧均见瘤体。6例嗜铬细胞瘤,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楚,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体积较大。3例转移瘤,其中1例双侧发病,边界清,密度欠均,体积较小,呈环状强化或中度强化。2例皮质癌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密度不均匀,边缘实性部分不均匀明显强化。2例髓质脂肪瘤体积巨大,呈混杂密度,边界清楚,实性部分中度强化,脂性成分不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肾上腺肿瘤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胸骨旁裂孔疝的CT表现特征,初步探讨CT检查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2例经手术证实的胸骨旁裂孔疝的胸部CT表现。结果22例CT诊断胸骨旁裂孔疝中嵌入物分别为肠系膜及大网膜2例,肠管18例,肝实质2例。22例病灶均位于右侧胸骨后心膈角区。结论胸骨旁裂孔疝的CT表现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特异性,CT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腹膜后肿瘤和肿瘤样病变CT表现,探讨CT对其定位、定性诊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肿瘤患者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良性25例、恶性20例.良性病变CT显示密度均匀,轮廓光滑,边界清晰;恶性病变CT显示混杂密度,瘤体大而不规则.CT定位诊断正确率87%,良、恶性诊断准确率78%,组织类型诊断率49%.结论 CT对腹膜后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对肿瘤定位诊断准确,对良恶性鉴别有帮助,但对病理组织类型诊断有限度.  相似文献   

10.
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CT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52例腮腺肿瘤患者CT表现。结果肿瘤按CT表现分三类:52例患者中,Ⅰ类30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清楚,除1例腺淋巴瘤外,29例均为良性混合瘤:Ⅱ类15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欠均,边界较清或模糊,其中7例良性混合瘤,2例恶性混合瘤,3例腺淋巴瘤,2例血管瘤,1例黏液表皮样癌;Ⅲ类7例,形态不规则,边缘无法确定,其中恶性混合瘤2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囊腺癌1例,恶性淋巴瘤1例,腺泡细胞癌1例。结论CT对腮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较为准确,特别是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冯泽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4):1120-112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免疫组化确诊的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 8例中1例平扫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1例平扫表现为厚壁空洞性肿块;6例平扫密度不均匀,类圆形,边缘有分叶,中度~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中4例源于胃,2例源于十二指肠,1例源于空肠,1例源于肠系膜。结论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回盲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64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回盲部恶性肿瘤的病理特点及64层螺旋CT表现。结果:腺癌36例,其中以盲肠腺癌为主者28例,阑尾腺癌为主5例,多数病例CT表现为较大的肿块,密度不均、中等强化,浆膜面有浸润;淋巴瘤7例,CT表现为环状或对称性肠壁增厚,密度较均匀,呈轻度强化;恶性胃肠间质瘤2例,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相对较清,周边部分明显强化;转移瘤2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无特异性。结论:回盲部常见的几种类型恶性肿瘤,采用64层螺旋CT快速增强薄层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可以充分显示病变的组织学特征,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2013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男14例,女7例)SFT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MSCT上表现为孤立、边界清楚的单发肿块。瘤体较小时,CT平扫常表现为均匀的低密度肿块,增强多均匀显著性强化;瘤体较大时,常因内部囊变、坏死呈不均匀低密度,强化多为显著不均匀强化,呈地图样或分层样强化。结论 MSCT可清晰显示SFT病灶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SF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GST)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GST患者的CT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GST的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肿块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的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伴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增强后,肿块均匀强化或不规则强化,可见中心坏死及远处转移灶。本组病例中良性7例,肿块直径多数小于5cm,边界较清楚,CT显示多为均匀强化;恶性13例,肿块直径多数大于5cm,边界欠清楚,CT显示为不规则强化,肿块内有坏死表现或转移灶。结论CT可清楚显示肿块的外部形态、内部改变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GST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叶敏  马黛群 《海南医学》2009,20(10):118-119,115
目的探讨CT对单纯筛骨眶板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颅面部外伤患者进行头颅常规CT扫描,12例行HRCT扫描检查。结果37例单纯筛骨眶板骨折患者中,30例(29例凹陷型骨折,1例粉碎型骨折)经头颅常规CT扫描明确诊断,7例线型骨折经HRCT扫描明确诊断。结论头颅常规CT和HRCT能清楚显示单纯筛骨眶板骨折的直接和间接征象,两者联合应用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双叶肿大,腺内见多发低密度结节灶;甲状腺癌8例,腺体病变区密度不均匀减低,囊变区壁厚薄不均,腺体界限不清,侵犯邻近周围组织;桥本甲状腺炎5例,Graves病3例,甲状腺双叶呈对称性肿大,密度均匀减低,腺内无更低密度结节。结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CT表现各有其一定的特征性,掌握其特点,对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评估临床超声(USG)、CT及磁共振(MR I)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将4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的MR I、CT和US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各自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进行比较。③结果卵巢恶性肿瘤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MR I、CT和USG分别9 1.3 0%/8 8.2 3%/7 3.5 2%,9 2.3 1%/9 0.4 8%/7 2.7 3%和9 1.7 6%/87.5%/73.21%。MR I、CT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CT、USG之间差异较大。对卵巢恶性肿瘤分期的准确性,MR I、CT和USG分别为82.23%、79.91%和56.3%,MR I、CT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CT和USG之间差异较显著。④结论USG可作为一种无创伤、可重复的方法,对卵巢恶性肿瘤进行早期诊断,但因受肠道气体干扰,应用受到限制;CT图像整体观强,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小、范围及其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性质。MR I能多轴位清晰显示病灶及侵犯范围与途径,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何柳  高玉颖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98-100,161
目的分析脾脏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表现,探讨脾脏肿瘤的CT特征。结果恶性肿瘤15例(淋巴瘤9例,转移瘤5例,血管肉瘤1例),表现为脾脏明显肿大,结节多为多发不规则低密度影,边界不清,钙化少见,淋巴结肿大多见。良性肿瘤8例(淋巴管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炎性假瘤2例),病灶多为单发,偶为多发,边界清晰,脾脏肿大多不明显。结论对于脾脏肿瘤,CT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大多可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分型及各型的CT影像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结节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 40例胸部结节病中,0期患者1例,肺部清晰,未见明显异常;Ⅰ期11例,Ⅱ期20例,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伴纵隔、右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前者肺内无异常,后者伴肺浸润影,沿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淋巴管及胸膜下散在分布;Ⅲ期3例,仅见肺部浸润影;Ⅳ期5例,肺部出现肺纤维化、肺大泡、肺囊肿改变.结论 CT对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分型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42例的病变部位胃部20例、小肠21例、肠系膜1例.良性病变18例,CT检出16例,平扫表现为类圆形均匀软组织密度影,直径2~6 cm,平均3.8 cm,增强扫描较均匀强化;CT未检出的2例直径均<1 cm.恶性病变21例,CT均检出,平扫多表现为较大的不规则或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可见囊变坏死,直径4~30 cm,平均10.1 cm,增强扫描不规则强化,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潜在恶性3例,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较均匀,直径4~8 cm,平均5.6 cm,增强扫描较均匀强化.结果 说明CT能较准确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部位、大小,对诊断有明确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