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与胎膜早破早产及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胎膜早破早产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正常的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血清及羊水,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L-6、TNF-α、MMP-8水平,并进行胎盘病理检查。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中IL-6和羊水中IL-6、TNF-α、MMP-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中IL-6水平及羊水中IL-6和MMP-8水平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中MMP-8与血清中IL-6和羊水中IL-6及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孕妇羊水、血清中IL-6、TNF-α、MMP-8水平与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具有一定的关系。对IL-6、TNF-α、MMP-8进行检测,可有效预测胎膜早破早产,同时作为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金龙妹  陈亚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5):4995-4997
目的:探讨IL-6、IL-8、TNF-α在胎膜早破早产孕妇血清及羊水中的含量与胎膜早破早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胎膜早破早产孕妇(早产组)20例与正常孕妇(对照组)20例血清及羊水中的IL-6、IL-8、TNF-α的含量。结果:早产组母血清及羊水中IL-6、IL-8、羊水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早产组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羊水中IL-6、IL-8水平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P<0.05)。结论:孕妇血清、羊水中IL-6、IL-8水平与感染引起的早产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景平  罗琼  高艳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79-218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患绒毛膜羊膜炎的监测价值。方法:对68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血中IL-6、IL-8和TNF-α进行检测,并以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36例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IL-6、IL-8均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也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IL-8、TNF-α水平与IL-6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孕妇血中IL-6和IL-8联合测定,可作为监测绒毛膜羊膜炎的重要指标;血TNF-α的测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和羊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三亚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孕妇60例为A组,同期50例胎膜早破未发生感染孕妇为B组; 50例正常分娩的孕妇为C组。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与羊水样本中IL-6、IL-8的含量变化。结果三组研究对象血清及羊水中IL-6、IL-8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孕妇血清及羊水中IL-6、IL-8的含量均高于B组和C组(P<0.05); 60例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孕妇,其中绒毛膜羊膜炎孕妇32例,非绒毛膜羊膜炎28例,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与羊水中IL-6、IL-8的含量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P<0.05)。结论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孕妇血清和羊水中IL-6和IL-8均呈现高表达,可以通过检测IL-6与IL-8的含量变化对胎膜早破并发感染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分泌物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在预测绒毛膜羊膜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肥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79例为胎膜早破组,另选取同期胎膜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阴道分泌物中PCT、CRP、TNF-α、IL-6的含量,以产后对胎膜组织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PCT、CRP、TNF-α、IL-6在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胎膜早破组孕妇阴道分泌物中PCT、CRP、TNF-α、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85、36.147、24.621、17.392,P0.05);其中胎膜早破组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孕妇阴道分泌物中PCT、CRP、TNF-α、IL-6含量明显高于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78、27.967、31.001、16.080,P0.05),且各指标随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升高呈增加趋势(F=187.127、117.139、83.310、98.294,P0.05);分泌物PCT、CRP、TNF-α、IL-6检测诊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25、0.756、0.675、0.723。结论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阴道分泌物中PCT、CRP、TNF-α、IL-6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PCT在胎膜早破后绒毛膜羊膜炎发生中的预测价值优于其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胎膜早破早产(PPROM)合并宫内感染孕产妇的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PPROM孕产妇86例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宫内感染47例为感染组,未合并宫内感染39例为非感染组;破膜时间<24h 55例,≥24h 31例。胎膜完整早产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AMH、IL-6、IL-8、TNF-α水平。结果:血清AMH、IL-6、IL-8、TNF-α水平感染组、非感染组、对照组依次降低(P<0.05);破膜时间≥24h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高于破膜时间<24h组(P<0.05),AMH水平不同破膜时间组间未见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MH与血清TNF-α呈相关性(P<0.05),与IL-6、IL-8无相关性(P>0.05);TNF-α、IL-6、IL-8间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PPROM孕产妇血清AMH、IL-6、IL-8、TNF-α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患者羊水及血清中IL-6、IL-8的水平,胎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情况,IL-6、IL-8与MMP-9是否有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胎膜早破孕妇37例为实验组,其中Ⅰ组为足月胎膜早破22例,Ⅱ组为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5例,正常足月孕妇25例Ⅲ组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母血及羊水中IL-6、IL-8水平,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胎膜中MMP-9的水平.结果实验组羊水及血清中IL-6、IL-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胎膜组织中MMP-9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母血及羊水中IL-6、IL-8均与胎膜组织中MMP-9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0.729).结论母血及羊水中IL-6、IL-8水平变化可作为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指标之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感染引起的胎膜早破中起关键性作用,炎性细胞因子IL-6、Ⅱ-8通过诱导MMP-9的合成和活化,间接导致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羊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低与绒毛膜羊膜炎及早产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例孕28-37周的早产孕妇和20例孕37-40周的正常孕产妇羊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检测,并对胎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早产组羊水中IL-6、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感染孕妇羊水中IL-6、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非感染孕妇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TNF-α的产生与早产及羊膜腔感染有关,IL-6、TNF-α的高低可预测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围生儿脑损伤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产科确诊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73例。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脐血中的IL-6、IL-4、IL-10、IFN、TNF-α含量;结合临床症状和胎盘脐带病理学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30例)和对照组(非绒毛膜羊膜炎,43例)。检测IL-6、IL-4、IL-10、干扰素(IF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血清、脐血中的含量。结果该院同期妊娠妇女中,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9.6‰,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3.9‰,而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41.1%;观察组及围生儿脑损伤组血清、脐血中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无脑损伤组(P0.05);观察组及围生儿脑损伤组血清及脐血中IL-4、IL-10含量均较对照组与无脑损伤组低(P0.05);IFN水平在4组血清及脐血中的含量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发生围生儿脑损伤9例;对照组发生围生儿脑损伤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血清、脐血中IL-6、IL-4、IL-10、TNF-α水平变化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有关,围生儿脑损伤组细胞因子变化与绒毛膜羊膜炎一致,绒毛膜羊膜炎患者中围生儿脑损伤发生率增加,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围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脐血中IL-6、TNF-α含量与绒毛膜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未足月(28周≤孕周<37周)、单胎、头位合并胎膜早破的孕妇45例做为观察组,且均在破膜后12个小时内发动产程;同一时期内选择足月妊娠分娩的孕妇45例做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产次均为0~1次。新生儿断脐后取脐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新生儿脐血中IL-6、TNF-α的含量,同时将观察组孕妇的胎盘、胎膜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有无绒毛膜炎。结果 观察组脐血中IL-6、TNF-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炎组脐血中IL-6、TNF-α含量与非绒毛膜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脐血中IL-6、TNF-α水平升高与发生绒毛膜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情况及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足月胎膜早破孕妇80例为观察组1,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80例为观察组2,同期正常足月孕妇8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LBP和IL-6水平。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血清LBP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血清LBP和IL-6水平高于观察组1(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孕妇绒毛膜羊膜炎的感染率分别为25.0%、36.3%高于对照组3.8%;胎膜早破患者中,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LBP和IL-6水平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组(P<0.05);绒毛膜羊膜炎Ⅱ级和Ⅲ级孕妇血清LBP水平高于绒毛膜羊膜炎Ⅰ级(P<0.05),绒毛膜羊膜炎Ⅲ级孕妇血清LBP水平高于绒毛膜羊膜炎Ⅱ级(P<0.05)。结论胎膜早破孕妇血清LBP和IL-6水平升高,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血清LBP和IL-6水平升高更显著;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LBP水平升高,且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IL-6、IL-8与TNF-α联合检测在胎膜早破早期宫内感染预测中的价值,为胎膜早破早期宫内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40例胎膜早破早期宫内感染者为A组,40例胎膜早破未发生早期宫内感染者为B组,40例健康孕妇为C组,然后比较三组血清IL-6、IL-8与TNF-α水平,并比较A组与B组足月与未足月者的检测结果、A组不同严重程度绒毛膜羊膜炎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血清IL-6、IL-8与TNF-α水平分别为(13.56±1.42)pg/ml、(15.78±1.69)pg/ml与(2.29±0.24)ng/ml,均高于B组(10.04±1.20)pg/ml、(12.53±1.42)pg/ml、(1.66±0.18)ng/ml及C组的(6.42±0.67)pg/ml、(7.85±0.78)pg/ml、(0.91±0.13)ng/ml,B组的检测水平则高于C组,同时A组足月与未足月者的检测结果均高于B组,A组不同严重程度绒毛膜羊膜炎者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IL-8与TNF-α联合检测在胎膜早破早期宫内感染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母血、羊水、脐血中3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8(interleukin-6、8,IL-6、8)、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对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和判断新生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胎膜早破及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 胎膜早破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尤其破膜时间超过24 h增高更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胎膜早破组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其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Apgar>7分的新生儿(P<0.05,P<0.01).结论: IL-6、IL-8、VCAM-13种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可用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早期诊断,对判断新生儿预后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患者羊水及血清中IL-6、IL-8的水平,胎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情况,IL-6、IL-8与MMP-9是否有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胎膜早破孕妇37例为实验组,其中Ⅰ组为足月胎膜早破22例,Ⅱ组为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5例,正常足月孕妇25例Ⅰ组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母血及羊水中IL-6、IL-8水平,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胎膜中MMP-9的水平。结果:实验组羊水及血清中IL-6、IL-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胎膜组织中MMP-9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母血及羊水中IL-6、IL-8均与胎膜组织中MMP-9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0.729)。结论:母血及羊水中IL-6、IL-8水平变化可作为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指标之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感染引起的胎膜早破中起关键性作用,炎性细胞因子IL-6、II-8通过诱导MMP-9的合成和活化,间接导致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血、羊水、脐血中3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8(interleukin-6、8,IL-6、8)、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对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和判断新生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胎膜早破及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尤其破膜时间超过24h增高更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胎膜早破组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其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Apgar>7分的新生儿(P<0.05,P<0.01)。结论:IL-6、IL-8、VCAM-13种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可用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早期诊断,对判断新生儿预后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丹  周昌菊  姚穗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25-3728
目的:探讨早产孕妇外周血中核因子-κBP65(NF-κB P65)、白细胞介素-8(IL-8)及重金属蛋白酶-9(MMP-9)与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寻找预测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最佳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检测36例早产临产孕妇外周血白细胞中NF-κB P65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上述孕妇外周血清中IL-8及MMP-9浓度,胎盘胎膜病理检查有无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并与未足月对照组、足月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①早产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孕妇NF-κB P65、IL-8及MMP-9均显著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P<0.05)。②早产临产组内无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者外周血白细胞中NF-κBP65表达水平与未足月对照组、足月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未足月对照组孕妇外周血白细胞中NF-κBP65表达水平与足月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根据ROC曲线计算出母血NF-κB P65表达水平为3.50、IL-8浓度34.76ng/ml、MMP-9浓度360.81ng/ml可作为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阈值。结论:①孕妇血白细胞中NF-κB P65表达水平与感染性早产有关。②孕妇外周血NF-κBP65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早产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及与胎膜早破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产科符合标准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90例为胎膜早破组,足月正常孕妇90名为对照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组根据入院时破膜时间分为破膜时间≥24h患者32例、破膜时间24h患者58例,根据胎盘病理学结果分为绒毛膜羊膜炎患者21例、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6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CRP水平。结果胎膜早破组孕妇血清IL-6和CRP水平分别为(29.46±6.59)ng/ml、(15.45±4.02)mg/L,均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破膜时间≥24h患者血清IL-6和CRP水平分别为(34.16±5.23)ng/ml、(19.42±4.25)mg/L,均高于破膜时间24h患者(P0.05);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IL-6和CRP水平分别为(36.23±5.42)ng/ml、(21.52±4.21)mg/L,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P0.05);胎膜早破孕妇血清IL-6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512,P0.001)。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血清IL-6和CRP水平升高,血清IL-6和CRP水平与破膜时间、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有关,两者可能相互作用且在胎膜早破感染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脐血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因子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idizedα1-antitrypsin,ox-AAT)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 NE)与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PROM)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肺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PPROM产妇90例(PPROM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脐血中的sCD14、sTREM-1、IL-6、ox-AAT及NE水平,并根据PPROM组是否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肺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PPROM组的脐血中sCD14、sTREM-1、IL-6、ox-AAT及N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ROM组中有31例产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绒毛膜羊膜炎产妇新生儿脐血中sCD14、sTREM-1、IL-6、ox-AAT及NE水平高于未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产妇(P<0.05);PPROM组中有18例新生儿发生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患儿脐血中sCD14、sTREM-1、IL-6、ox-AAT及NE水平高于未发生新生儿肺炎者(P<0.05)。结论 PPROM产妇新生儿脐血中sCD14、sTREM-1、IL-6、ox-AAT及NE水平会升高,并且与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胎膜早破及其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永州市双牌县中医医院住院分娩的600例产妇,根据是否胎膜早破将其分为观察组288例、对照组312例,对比分析其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及羊水中IL-6水平;根据是否患有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将观察组分为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组151例、非绒毛膜羊膜炎组137例,对比分析其WBC、CRP、IL-6血清炎性因子及羊水IL-6水平;根据潜伏期长短将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组产妇分为潜伏短期组45例、潜伏中期组55例、潜伏长期组51例,对比分析其WBC、CRP、IL-6血清炎性因子及羊水IL-6水平。结果观察组WBC、CRP、IL-6及羊水IL-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组WBC、CRP、IL-6及羊水IL-6显著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潜伏短期组潜伏中期组潜伏长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WBC、CRP、IL-6血清炎性因子及羊水IL-6水平是评估是否胎膜早破重要的标记物,也可用于诊断是否患有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且水平越高,产妇潜伏期越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PPROM孕妇PCT、IL-6、CRP水平的变化在早期诊断宫内感染、发现绒毛膜羊膜炎以及新生儿败血症临床价值。方法选择PPROM孕妇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同孕周的正常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分娩时脐血PCT、IL-6、CRP水平;PPROM孕妇分娩后对胎盘胎膜行病理学检查,追踪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外周血中PCT、IL-6、CRP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有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63例,无绒毛膜羊膜炎37例,两组孕妇外周血PCT、IL-6及CR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非绒毛膜羊膜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IL-6、CRP各自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一般,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低,但三者同时阳性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08%、94.59%、95.35%。脐血PCT、IL-6、CRP水平在败血症新生儿中显著升高,与新生儿肺炎组、非感染组及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ROM孕妇外周血中PCT、IL-6、CRP浓度升高,三者同时阳性预测绒毛膜羊膜炎的价值高,脐血中PCT、IL-6、CRP水平有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