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研究针刺两个真穴和一个假穴以及相应部位皮肤触觉刺激时脑功能区的信号变化,了解针刺真穴、假穴激活的脑区是否具有特异性。方法采用手针分别刺激15例健康右利手志愿者右侧胃经足三里穴(ST36)、胆经阳陵泉穴(GB34)和邻近假穴以及相应部位的皮肤触觉刺激,同时全脑fMRI扫描。应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t检验(P<0.05)分析得出不同刺激下的脑功能图像。结果 15例受试者中有10例数据符合要求。真假穴、触觉刺激在小脑、大脑体感区、运动区、扣带回以及背侧丘脑等皮质和皮质核团引起了正性激活,激活区域大体相近。真、假穴在双侧海马旁回、扣带回、颞叶、顶叶、楔前叶和舌回引起负性激活,而触觉刺激无负性激活脑区。结论不同穴位的针刺刺激在中枢系统引起的正性激活可能是感觉传导通路的激活,无确切的腧穴特异性。不同腧穴刺激在中枢系统引起的负性激活,可能与静息态的默认网络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背景:人们从大脑的不同功能区着手,试着用功能性磁共振来阐释其与经络穴位的相关性。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观察针刺真、假穴位与大脑功能区的关系,以及针刺真、假穴位不同脑区激活效应的差异。设计:随机对照的验证性观察。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弗莱堡大学医学院环境和自然医学系针灸科以及放射医疗中心。对象:本实验于2000-10在弗莱堡大学医学院放射医疗中心完成。以视力正常的健康志愿者(弗莱堡大学医学院医学生)18人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2组:针刺假穴 有治疗作用穴位组和针刺假穴 无治疗作用穴位组,每组9人。均签定知情同意书。方法:两组先接受浅刺(假穴)后观测出针。然后针刺假穴 有治疗作用穴位组针刺双侧光明穴和太冲穴,针刺假穴 无治疗作用穴位组针刺双侧丰隆穴和陷谷穴。为得到强烈的针感(酸麻胀重的感觉),每30s进行捻转(每穴先左后右),每次持续10s,持续4min后静息2min为1个周期,共持续4个周期25min后出针。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西门子Erlangen)进行功能成像检测。并对所有的受试者及单个受试者交叉关系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针刺假穴以及针刺有治疗作用穴位组对象视皮质的反应。②针刺对两组对象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结果:因刺激程序的错误运用,2例受试者(两组各1例)在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时被剔除。①针刺与视觉有关的穴位对视皮质无确切影响,但在实验过程中,而在其他皮质区(如脑岛、外侧沟、顶颞皮质等与疼痛及躯体感觉刺激有关的皮质)有轻微血氧合水平依赖性成像法信号转换,即在这些皮质区针刺真穴及假穴均有激活反应。②针刺具有治疗视力障碍作用与不具有治疗视力障碍作用的穴位,其激活类型无明显差异。③单个受试者交叉关系分析(CC>0.3)发现,针刺假穴过程中仅2/8的受试者出现了丘脑的激活。两组均出现了丘脑、红核、大脑外侧沟的激活。针刺假穴 有治疗作用穴位组3/8和针刺假穴 无治疗作用穴位组4/8的受试者出现可观察到后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激活反应,两组还出现了顶颞皮质的激活。说明针刺真穴与假穴在激活类型上有显著差异。结论:①通过针刺与视觉有关的穴位发现针刺对于视皮质无确切影响,但对其他皮质区,如脑岛、外侧沟、顶颞皮质等与疼痛及躯体感觉刺激有关的皮质有激活作用。②针刺真穴与假穴在激活类型上有显著差异,但针刺具有治疗视力障碍作用与不具有治疗视力障碍作用的穴位激活类型差异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体针灸效应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针刺体表穴位对脑部相应区域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表现。方法17例健康志愿者,在1,5TMRI仪上进行针刺足三里(S36)、阳陵泉(G34)的实时动态fMRI检查,观察并分析针刺效果明显者的脑部功能变化情况,判断针刺效果及其意义。结果17例志愿者中13例检查成功,可见躯体感觉运动区(SMC)、运动前区(PMC)、副运动区(SMA)激活明显,额叶前部、扣带回、尾状核头部、豆状核及丘脑、岛叶、岛盖皮质大多有大面积明显激活,小脑和桥脑也可见有激活,在左侧丘脑、SMA、SMC、PMC激活区附近有信号减低的现象,但激活的像素数不多;信号减低区包括两侧额叶内侧面皮质,双侧扣带回前部皮质,两侧海马区,右侧眶回、基底节、尾状核头部等。结论针刺对脑部相关穴位的治疗效应显著,可产生广泛而复杂的脑功能变化,fMRI可清楚显示针刺效应引起的脑部功能变化,是针刺机制及效应良好且直观的评价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观察补法和泻法针刺足三里穴对大脑作用的中枢机制. 方法 选取32名健康右利手志愿者,对11名受检者用补法电针刺激右侧足三里穴(ST36)、11名用泻法电针刺激ST36、10名电针刺激右侧足三里穴同一水平向外2~3 cm处.同时行全脑fMRI扫描;用SPM2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 结果 电针结束后5 min,泻法组的脑区激活不明显,而补法组平均信号升高的脑区主要有双侧尾状核头部、丘脑、左侧岛叶、扣带回及小脑齿状核.电针结束后20~30 min期间两组脑区的激活最为明显,均激活左侧的丘脑、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回、颞中回、额中回、岛叶、双侧尾状核头部、小脑半球、前、后扣带回;两组激活区域大致相同,但补法组激活的脑区范围更广、强度更大.针刺假穴组只激活中央旁小叶及小脑半球. 结论 补、泻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均能激活边缘系统、辅助运动区、灰质结构等脑区,而应用补法能更早、更强烈地激活上述脑区.  相似文献   

5.
背景:人们从大脑的不同功能区着手,试着用功能性磁共振来阐释其与经络穴位的相关性。 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观察针刺真、似穴位与大脑功能区的关系,以及针刺真、假穴位不同脑区激活效应的差异。 设计:随机对照的验证性观察。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弗莱堡大学医学院环境和自然医学系针灸科以及放射医疗中心。 对象:本实验于2000-10在弗莱堡大学医学院放射医疗中心完成。以视力正常的健康志腻者(弗莱堡大学医学院医学生)18人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2组:针刺假穴+有治疗作用穴位组和针刺假穴+无治疗作用穴位组,每组9人。均签定知情同意书。 方法:两组先接受浅刺(假穴)后观测出针。然后针刺假穴+有治疗作用穴位组针刺双侧光明穴和太冲穴,针刺假穴+无治疗作用穴位组针刺双侧丰隆穴和陷谷穴。为得到强烈的针感(酸麻胀重的感觉),每30s进行捻转(每穴先左后右),每次持续10s,持续4min后静息2min为1个周期,共持续4个周期25min后出针。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西门子Erlangen)进行功能成像检测。并对所有的受试者及单个受试者交叉关系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①针刺假穴以及针刺有治疗作用穴位组对象视皮质的反应。②针刺对两组对象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 结果:因刺激程序的错误运用,2例受试者(两组各1例)在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时被剔除。①针刺与视觉有关的穴位对视皮质尤确切影响。佴在实验过程中。而在其他皮质区(如脑岛、外侧沟、顶颢皮质等与疼痛及躯体感觉刺激有关的皮质)有轻微血氧合水平依赖性成像法信号转换,即在这些皮质区针刺真穴及假穴均有激活反应。②针刺具有治疗视力障碍作用与不具有治疗视力障碍作用的穴位,其激活类型无明显差异。③单个受试者交叉关系分析(CC〉0.3)发现,针刺假穴过程中仪2/8的受试者出现了丘脑的激活。两组均出现了臣脑、红核、大脑外侧沟的激活。针刺假穴+有治疗作用穴位组3/8和针刺假穴+无治疗作用穴位组4/8的受试者出现可观察到后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厌质的激活反应,两组还出现了顶颞皮质的激活。说明针刺真穴与假穴在激活类型上有显著差异。 结论:①通过针刺与视觉有关的穴位发现针刺射于视皮质无确切影响,但对其他皮质区,如脑岛、外侧沟、顶颞皮质等与疼痛及躯体感觉刺激有关的皮质有激活作用。②针刺真穴与假穴在激活类型上有显著差异,但针刺具有治疗视力障碍作用与不具有治疗视力障碍作用的穴位激活类型差异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和比率低频振幅(fALFF)方法探讨静息状态下腰痛脑功能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成像仪采集12例健康志愿者(7男5女,23.8±3.6岁)正常状态与腰痛状态(肌肉注射5%高渗盐水)的静息态fMRI数据。采用DPARSF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预处理和fALFF分析、SPM8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状态下脑比率低频振幅的差异,并将疼痛状态的图像与疼痛强度VAS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状态相比,腰痛fALFF值增高的脑区包括双侧额下回、双侧小脑扁桃体、右海马旁回,fALFF值降低的脑区包括右额上回、右后扣带回、左初级躯体感觉皮质(S1)、双侧枕叶(P0.001,体素K≥10)。腰痛状态右额下回fALFF值与VAS评分呈正相关,左S1、左枕叶fALFF值与VAS评分呈负相关(P0.005,K≥10)。结论:静息状态下腰痛受试者部分脑区存在脑功能活动异常,这可能与疼痛刺激引起认知、情绪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算法fMRI观察针刺首发未治疗重度抑郁(MDD)患者百会穴(GV20)后激活的脑功能区。方法 采用非重复事件相关设计范式,对16例首发未治疗MDD患者经电针刺激GV20或假穴后行静息态fMRI,采用ReHo方法分析针刺后MDD患者全脑的激活情况。结果 与假穴对比,针刺GV20后,MDD患者左腹内侧前额叶、左侧岛叶、左侧前扣带回、右侧丘脑、右侧颞上回、双侧楔前叶、双侧小脑前叶及右侧小脑后叶的ReHo值升高。结论 基于fMRI技术,采用ReHo方法可检测针刺MDD患者GV20后引发的相应脑功能区的变化,为探索针刺治疗MDD的中枢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ALFF)分析方法探讨膝骨关节炎(KOA)和腰痛两种慢性疼痛患者脑影像学特征的异同。方法2015年8月至2021年9月在福建福州市各社区招募KOA患者16例及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人16例(对照组1);从Openpain数据库获得27例腰痛患者和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人32例(对照组2)。比较受试者的ALFF。采用简明疼痛量表(BPI)对KOA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腰痛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与ALF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各自对照组相比,KOA和腰痛患者左前脑岛ALFF降低,KOA患者海马和后扣带回ALFF降低,腰痛患者升高;KOA患者左楔前叶、左中扣带回、右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域ALFF降低,右中央前回、中央后回ALFF升高;腰痛患者双前扣带回、双眶部额前回、左背外侧前额叶、右内侧前额叶ALFF降低,右海马旁回、右杏仁核ALFF升高;KOA患者左中扣带回ALFF与BPI评分负相关(r=-0.73,P=0.003),腰痛患者右海马/杏仁核ALFF与VAS评分正相关(r=0.73,P=0.003)。结论不同类型慢性疼痛有共同和特异的脑影像学特征。前脑岛、海马和后扣带回ALFF改变可能是KOA和腰痛的共同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探讨针刺丰隆穴脑效应机制。材料与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对16名受试者右侧丰隆穴及非穴进行针刺并采集fMRI数据,利用DPARSF、统计参数图(SPM12)及XJVIEW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相比非穴,针刺丰隆穴增强脑激活区包括:右侧额下回(BA45)、顶上小叶(BA7),左侧顶下小叶(BA40);减弱脑激活区包括:右侧边缘叶、丘脑、前扣带回(BA32)、额中回(BA46)、小脑后叶,左侧海马旁回(BA35)、脑岛(BA13)、小脑前叶。结论针刺丰隆穴与非穴比较脑激活区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些脑区与认知、痛觉处理等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0.
针刺正常老年人"四关穴"的脑功能MRI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探讨针刺正常老年人“四关穴”(双侧太冲穴和合谷穴)的中枢神经机制。方法针刺13例正常老年人“四关穴”,同时进行全脑fMRI扫描。为避免针刺后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单组块设计。数据采用SPM99进行分析。图像中每个体素的t值形成统计参数图,以P<0.05(经比较修正后)的体素作为激活体素。结果针刺正常老年人“四关穴”激活双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左侧额中回、双侧额下回、双侧中央旁小叶、双侧丘脑、后扣带回和前扣带回。针刺“四关穴”所激活的脑区,并非是单独针刺太冲穴和合谷穴所激活脑区的简单叠加。结论针刺正常老年人“四关穴”激活后扣带回和额叶,这可能是该组合穴治疗精神类疾病的中枢神经机制。fMRI是一种客观显示针刺治疗脑改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确定疼痛教育项目对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遵医行为,从而提高疼痛缓解程度及对疼痛治疗的满意程度的有效性。方法:对112例癌症疼痛患者开展疼痛教育,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和遵医行为的变化,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及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与疼痛教育前比较,教育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总体顾虑水平明显减低(P〈0.01);能够完全遵医嘱用止痛药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P〈0.01);疼痛中度及明显缓解的患者比例增加(P〈0.01);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开展疼痛教育项目,可明显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疼痛治疗的顺利进行,对临床癌症疼痛控制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疼痛规范化管理对癌痛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癌痛病人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1例病人。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治疗,干预组进行疼痛规范化管理,采用“长海痛尺”评分法评估两组病人疼痛的差异,并跟踪记录两组病人的夜间睡眠时间。结果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显著高于干预组(F=244.08,P〈0.05),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均随着时间延长下降,但是干预组的疼痛程度下降更加明显(F=24.87,P〈0.05);对照组的睡眠时间显著短于干预组(F=98.97,P〈0.05);两组病人睡眠时间随着时间延长均显著增加,但干预组的睡眠时间增加更加明显(F=9.36,P〈0.05)。结论通过疼痛规范管理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疼痛,并更有效地提升病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PAIN RESEARCH     
《Headache》1973,13(3):131-131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探究CXCR4在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SNI组)、治疗组(AMD组)。采用保留性坐骨神经损伤术(Spared nerve injury,SNI)建立疼痛模型,AMD组鞘内连续注射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1μg/10μl,每天一次,连续两周),Sham组和SNI组在同时间点鞘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von-Frey细丝测量大鼠患肢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于术后第14天、21天取大鼠L4~6脊髓,采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脊髓CXCR4、甘氨酸受体α3亚单位(Gly Rα3)及蛋白激酶p-ERK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SNI组大鼠PWT值术后明显降低(P<0.01),脊髓CXCR4表达增高(P<0.01),同时伴有Gly Rα3表达下调(P<0.01)。鞘内连续注射AMD3100可显著提高大鼠PWT(P<0.05),并上调Gly Rα3的表达(P<0.01)。结论:CXCR4可能通过调控中枢敏化参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