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球菌病大部分原发于肺部,常常播及脑膜和脑实质.播散性隐球菌病偶可累及皮肤.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是指皮肤损害是其唯一的表现,而无系统性或脑脊液的侵犯.本病较为罕见,可以在含有新型隐球菌的异物损伤皮下以后而出现.作者报告一例男性患者,81岁,因左前臂红肿痛一个月而就诊.查局部红肿湿润,渗出少量脓液,近卫淋巴结不大.给予红霉素治疗无效,且损害继续扩大,以至形成10×6.5cm溃疡.检查肺、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无异常.溃疡区活检表现为慢性炎症,可见多数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少数多形核白细胞浸润.有多数胶样厚荚膜孢子,偶见巨细胞.溃疡组织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为新型隐球菌生长.此时作痰、尿、脑脊液直接镜检和培养均为阴性.遂  相似文献   

2.
报道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白血病患者并发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1例左下肢皮肤溃疡伴持续发热.CT检查:脾多发低密度影和肺结节状斑片影,予皮肤溃疡组织行真菌培养,发现热带念珠菌.另1例伴高热、腹痛,血培养结果示热带念珠菌,CT检查:肝脾肾多发低密度影,肺部多发结节.给予2例患者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发生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的高危因素包括持续中性粒细胞缺乏以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需结合临床表现、微生物学、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了一例31岁女性患者,因长期肾脏疾病,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硫唑嘌呤治疗,发生了进行性皮肤溃疡和皮下结节.皮损组织学检查,并经真菌培养证实为隐球菌病.结节及溃疡损害取活体作了组织学检查.结节损害的某一组织坏死区,真皮网状层中有变性细胞及核固缩.周围有孤立的肉芽肿炎性浸润,包括多数组织细胞和巨细胞及无数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真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隐球菌病.约110%-15%有皮肤损害.我科收治1例以肉芽肿损害为主的皮肤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kaposi肉瘤及播散性隐球菌病在一般人群中均罕见,但在免疫受损的患者中发病率明显增加.本文报告1例艾滋病(AIDS)患者,患有口腔Kaposi肉瘤及播散性皮肤隐球菌病.患者41岁,  相似文献   

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特点为皮肤试验无反应性、淋巴细胞减少、辅助性/抑制性T细胞亚群比例倒转,且易引起各种条件性感染。本文报告一例同性恋的男性患者伴有AIDS,患隐球菌性脑膜炎及播散性隐球菌病合并皮肤疱疹样损害。患者31岁,男性,头痛一个月,间歇性发热,体重下降20磅。在鼻及上唇有皮损已一个月,象无痛性“黄色碰伤”,鼻部损害以后呈溃疡及结痴。既往曾患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咽淋病、单纯疱疹、细胞巨化病毒及乙型肝炎感染等。入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自身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患者因右腋窝肿块、进行性加重8个月就诊。皮肤科情况:右腋窝可见10 cm×2.6 cm隆起性肿块,质软、稍有波动感,边界清楚,活动度差;额部、前胸部散在米粒至黄豆大小丘疹及结节。根据其临床症状、组织病理检查、特殊染色及真菌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经局部手术切除及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41例艾滋病合并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及疗效等。结果:所有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发热者25例(61.0%),头痛者23例(56.1%),恶心呕吐者8例(19.5%)及颈项强直者29例(70.7%)。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10~6个/L者40例(97.6%);脑脊液压力180 mmH_2O者34例(82.9%),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者34例(82.9%),脑脊液培养示新生隐球菌阳性者28例(68.3%),6例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查均阳性(100%),合并新生隐球菌败血症者23例(56.1%);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者12例(29.3%)。经规范化抗隐球菌治疗,有效率为70.7%(29例),病死率为29.3%(12例),其中复发率为2.4%(1例)。结论:对疑似艾滋病合并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感染患者应及时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病原学检测及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查,对疑似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播散性隐球菌病.患儿女,11岁.全身包括肺、淋巴结、骨髓、肝脾、脑及皮肤等多器官受累,表现为痤疮样皮损.患儿临床症状进展缓慢,全身中毒症状轻微,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皮损、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示组织细胞内、外大量隐球菌酵母细胞,PAS染色阳性.皮损、骨髓、淋巴液真菌培养阳性,菌种鉴定为新生隐球菌,经PCR扩增测序为新生隐球菌grubii变种.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伴播散性皮肤隐球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23岁,左锁骨、腰部右侧及左膝部出现肿块并溃疡4个月,组织病理检查示组织中大量浆细胞及异物巨细胞;PAS染色显示大量散在或成团的孢子,经鉴定证实为新生隐球菌,连续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显示CD4^ 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占总T淋巴细胞数20%以下.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诊断为特发件CD4^ T淋巴细胞减少症伴播散性皮肤隐球菌病.主要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1个月后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多糖荚膜在小鼠原发性皮肤新生隐球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按照笔者建立的原发性皮肤隐球菌感染模型构建方法,将新生隐球菌标准野生株B3501与荚膜缺陷株cap64分别皮内接种于免疫抑制与非抑制的BALB/c小鼠,皮损真菌培养与组织病理检查确证感染。观察2种隐球菌感染的病程,比较皮损形成与消退的时间。结果野生株与荚膜缺陷株新生隐球菌皮下接种于BALB/c小鼠后,均可以在免疫抑制与非抑制的BALB/c小鼠皮肤上产生结节、丘疹、溃疡、传染性软疣样皮损,皮损可以自愈,真菌培养与病理确证为隐球菌感染。2种菌株感染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野生株与荚膜缺陷株新生隐球菌均可以造成BALB/c小鼠相似的皮肤感染。荚膜可能不是小鼠皮肤隐球菌感染的主要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告1例32岁男性患者,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控制后,由瘰疠分支杆菌引起非接触传染的多发性皮肤脓肿,位于右股部、臀部和右腋后.3周前这些脓肿为深在性结节,继而变成脓疱溃疡.患者无不适,否认发冷、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咳嗽、关节痛或其他系统症状.无肌肉注射、皮肤外伤、原发皮损或肺炎病史.患者自20岁起即因SLE进行强的松治疗,维持置15~20mg/d,27岁时因患隐球菌性脑膜炎住院.以后又因阴囊及阴茎出现鲍温样丘疹病局部应用过5-Fu.检查:最先在大腿部出现的损害为3×2cm大  相似文献   

13.
隐球菌病多起始于肺部,继而向其他内脏播散,尤其是脑膜和脑。10%病人有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发性小丘疹,结节,痤疮样脓疱,皮下肿胀,丹毒和溃疡等。无其他脏器或全身累及的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罕见,作者报告一例。患者男,53岁。1983年6月右手腕发现生长迅速的硬性块状物4周,曾因哮喘自服强的松龙每日~10mg达10余年。1975年左手掌患手癣,1977年患花斑癣。患者喂鸽子数年,发病前无外伤史。检查:环绕右腕有一边界清楚8×12cm红斑鳞屑性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34岁,行肾移植术后6年,一直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不明原因发热7天入院。体检:体温38℃,患者背部皮肤广泛3cm至6cm大小不等皮下结节,表面皮肤未见破损,呈红色、偏硬、有压痛。皮肤组织活检见深达赵皮层急性肉芽肿性炎,炎症组织中弥漫酵母样细胞。经培养鉴定并查血、脑脊液培养鉴定均可见新生隐球菌生长,诊断为播散性隐球菌病。予氟康唑200mg每日静脉滴注治疗。患者体温消退,皮疹也逐步消退。  相似文献   

15.
皮肤隐球菌病为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原发于口腔颌面部的感染尤为少见。临床上极易误诊,笔者遇到1例面部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经细菌学培养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经手术治愈,追踪观察18个月未见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AIDS并发的隐球菌性脑膜炎(CM)在非洲是一日益严重的问题。此病凶险,为致死性感染,早期不易确诊,二性霉素等治疗较果较差。作者用氟康唑治疗64例(41例最后有疗效观察),其中58例为脑膜脑炎型,3例为脑肿瘤型,3例无症状,10%的患者为以往CM复发病例。AIDS的CM确诊以脑脊液 (CSF)做印度墨汁涂片直接镜检和(或)沙氏基培养阳性结果为依据,辅以血及CSF中的隐球菌抗原测定。治疗在病程急性期给氟康唑400mg/d,真菌学检查阴转后,减药量至200mg/d维持。在治疗的1,15,30,60,90天均分别做常规的CSF真菌学检查,30例于培养检查的当天还做了测定血及CSF  相似文献   

17.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隐球菌病中最严重的一型 ,尽管从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 (CSF)中可分离出新生隐球菌 ,但对CSF影响病原真菌生长的因素知之甚少。作者参照血清抑制新生隐球菌生长因素的研究方法 ,探讨了CSF对新生隐球菌和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材料与方法 :新生隐球菌 8株、白念珠菌 2株、光滑念珠菌 1株、克柔念珠菌 1株、乳酒念珠菌 1株。CSF过滤除菌后用乳酒念珠菌作生物测试以排除其中的抗真菌药物活性。用RPMI-1 64 0培养液将CSF倍比稀释后加入微测量平板中 ,同时用RPMI-1 64 0作对照 ,然后在上述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一种骨髓移植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常导致皮肤硬皮病样改变伴慢性复发性皮肤溃疡。作者报道了1例慢性GVHD 患者表现为足底溃疡的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女,20岁。因左足底溃疡保守治疗9个月未愈而住院治疗。局部无外伤史,溃疡面细菌培养为假单胞菌类。患者13年前因再生障碍性贫血而接受骨髓移植。因急性 GVHD 用氨甲喋呤治疗,4个月后发生进行性硬度病样改变伴有足趾挛缩和复发性皮肤溃疡。皮肤活检证实为慢性 GVHD。体检示广泛的皮肤硬化,瘢痕性秃发、角膜混浊及所有指趾屈曲挛缩。口腔粘膜正常。右前臂有3×4cm 溃疡。左足底内侧有6×7cm 溃疡,后者中央和边缘角化过度。全血细胞计数示轻度红细胞减少。肝  相似文献   

19.
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人兽共患的感染性真菌病,可侵犯人体的肺、脑、皮肤、骨骼等全身各脏器。因其强烈的嗜中枢性,所致的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cryptococca meningitis/meningoencephalitis,CME)约占隐球菌感染的80%以上,具高病死率。现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及治疗几方面阐述隐球菌病诊治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20131693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研究进展(综述)/潘月飞(四军大西京皮肤医院),付萌,刘玉峰//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39(4).-252~254.20131694皮肤炭疽1例/王娟(新疆石河子大学一附院皮肤科),贾雪松,王海霞…∥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6).-639.患者男,45岁,哈萨克族。右上臂肿胀、血疱、黑色干痂6d。查体:T 38.3℃,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右上臂肿胀明显,散在脓血性大疱,部分破溃形成浅溃疡,伴有血样淡黄色液体渗出。左上臂见一2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