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和方法 :复制荷S180 小鼠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均相竞争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不同病期 (荷瘤 5d、10d和 15d)的小鼠血浆中ET和NO-2 /NO-3 水平 ,称取瘤重 ,在观察三者的变化规律基础上 ,探讨不同病期荷S180 小鼠血浆ET、NO水平的变化 ,及其与肿瘤发展的关系。结果 :不同病期荷瘤鼠血浆ET、NO-2 /NO-3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随病期延长 ,瘤重及NO-2 /NO-3 水平逐渐升高 (P <0 0 5 ) ,ET水平也有上升趋势。NO-2 /NO-3 水平与瘤重呈正相关 (r =0 95 5 ,P <0 0 5 )。NO-2 /NO-3 与ET的比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结论 :ET、NO与S180 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二者在肿瘤发展中可能有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苯丙氨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NO、ET和SOD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11只4周龄雄性SHR 为实验对象,分为苯丙氨酸饲喂组(n=6)及对照组(n=5);另以相同周龄的WKY大鼠(n=6)作为正常对照组。至实验大鼠30和42周龄时,检测血浆NO、ET和SOD的水平。结果: SHR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WKY (P<0.01),血浆ET水平明显低于WKY (P<0.01);苯丙氨酸治疗后抑制SHR血压的上升,血浆SOD及ET水平明显上升(P<0.01);血浆NO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苯丙氨酸可调节氧自由基的清除和改善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这可能是苯丙氨酸新的降低血压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次声作用后血浆NO、ET-1、SOD、MDA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8 Hz、130 dB次声不同时间暴露后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SOD、MDA水平的变化。方法:用8 Hz、130 dB的次声连续作用大鼠1、7、14、21和28 d,每天2 h,测定大鼠血浆NO、ET-1、SOD、MDA水平。结果:在暴露期间,7、14 d时大鼠血浆NO含量显著最低(P<0.01),1 d、21 d和28 d时正常(P>0.05);大鼠血浆ET-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7 d时升高最多,14 d时升高最少;大鼠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大鼠血浆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次声可引起大鼠血浆NO、ET-1、SOD、MDA水平的变化,发生的改变与次声暴露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肉瘤180(S180)移植瘤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及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变化,并对其调节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利用Km小鼠的S180移植瘤模型,采用F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血管生成,ELISA和EIA法检测荷瘤鼠肿瘤组织和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水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肿瘤组织微血管计数、血管形态与瘤重变化的关系。 结果: 随着荷瘤时间延长,肿瘤组织内微血管计数,瘤内血管相对总量增加,血管的相对面积增大(P<0.05);肿瘤组织匀浆中VEGF水平在荷瘤10 d、15 d均显著高于5 d组(P<0.05);endostatin在肿瘤匀浆和血浆中均在荷瘤15 d达到最高(P<0.05);V/E比值无显著变化;微血管计数、血管相对总面积与瘤重变化有相关性(P<0.01)。 结论: S180移植瘤病期发展中微血管数目增加,血管口径增大,且与瘤重变化呈正相关;肿瘤发展过程中肿瘤局部血管生成正调节因子逐渐增加,促进血管生成;肿瘤局部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处于相对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60例妊高征患者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以及20例正常未孕妇女血中ET-1和CGRP水平。用比色法检测各组血中NO水平。结果:妊高征患者血浆ET-1水平高于正常妊娠妇女,ET-1水平越高妊高征病情越严重。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CGRP和NO水平低于正常妊娠妇女,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ET-1与CGRP、NO呈明显负相关。结论:ET-1和CGRP及NO可作为判断妊高征病情程度的指标,CGRP和NO在中重度妊高征患者发病中与ET-1起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对低氧时冠状血管储备(CVR)变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1)平原对照组;(2)急性低氧组;(3)慢性低氧组。分别测量心肌血流量、血浆和心肌NO2-、内皮素-1(ET-1)含量、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产并观察心肌血管结构改变。结果:(1)急性低氧导致双心室心肌血流量、心肌NO2-、ET-1含量、NOS活性明显增高,CVR明显下降。(2)间断低压低氧90d后,左室CVR、心肌ET-1/NO2-比值无明显改变;右室心肌ET-1含量、ET-1/NO2-比值明显增加,右室NO2-含量、CVR明显下降;右室冠状小血管壁增厚,管周胶原、血球压积(Hct)及右室重量指数增加。结论:急性低氧时,安静心肌血流量增加,CVR减少;慢性低氧时,右室CVR减少可能与心肌ET-1含量增加、NO含量减少、右室冠状小血管改建、Hct增高及右室肥大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抑瘤饮影响荷S180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荷S180瘤小鼠灌服中药复方抑瘤饮(简称抑瘤饮)不同时间点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揭示其体内抗瘤的免疫机制。于BALB/c小鼠右腋皮下接种S180细胞,24 h后,抑瘤饮组开始每日灌服抑瘤饮,对照组灌服等量凉开水。分别于灌服第0、10、20、30、40天处死动物,称取体重和瘤重;无菌获取脾细胞,MTT法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ConA诱导转化及IL-2诱生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和CD8+细胞百分率。结果显示,抑瘤饮对小鼠体内S180移植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渐增性抑制作用;抑瘤饮能够明显逆转S180移植肿瘤对小鼠脾细胞的NK细胞杀伤率、转化指数、IL-2诱生活性、CD4+细胞和CD8+细胞百分率的抑制作用,且逆转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增强。表明抑瘤饮体内能够渐增地上调被S180移植肿瘤抑制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了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NO/NO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和生化法对51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了血浆ET、NO/NOS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浆ET、NO/NOS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NO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3个月血浆ET、NO/NOS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血浆ET、NO/NOS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把62例确诊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反搏治疗组(29例)和药物治疗组(32例), 反搏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36d(1h/d), 药物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相同天数;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的血浆ET含量, 应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患者血浆NO-2/NO-3含量, 以间接反映NO的浓度;并测定30例健康人的ET和NO-2/NO-3值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反搏组和药物组的ET水平(116.4±44.9)ng/L, (111.9±44.4)ng/L明显高于正常人(65.8±15.6)ng/L(P<0.01)。治疗后反搏组ET水平(78.9±30.2)ng/L明显低于药物组(148.0±39.5)ng/L(P<0.01)。NO-2/NO-3水平, 治疗前反搏组(64.4±14.8)μmol/L和药物组(67.0±24.0)μmol/L, 稍低于正常人(70.1±13.9)μmol/L, 但P>0.05;治疗后反搏组(89.6±30.3)μmol/L高于正常人(P<0.01), 药物组NO-2/NO-3(83.4±23.0)μmol/L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体现血管收缩和舒张平衡关系的ET/(NO-2/NO-3)比值, 治疗前反搏组(1.9±0.8)和对照组(1.8±0.9)均高于正常人(1.0±0.3)(P<0.01), 治疗后反搏组该值(0.9±0.4)下降(P<0.01), 并接近正常人水平(P>0.05), 而药物组(1.8±0.7)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内皮素和循环内皮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方法:哮喘患儿61例,4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测定其血浆NO-2/NO-3、ET、cGMP和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用过敏性哮喘豚鼠进行验证。结果:哮喘患儿血浆NO-2/NO-3、cGMP和CE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001),其中重度哮喘患儿血浆NO-2/NO-3和CEC水平较轻中度哮喘患儿更高(P均<001);重度哮喘患儿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P<001);哮喘患儿血浆NO-2/NO-3与cGMP和CE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过敏性哮喘豚鼠BALF中NO-2/NO-3、ET及cGM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血浆中cGMP和CEC水平亦升高(P均<005);糖皮质激素可降低NO-2/NO-3、ET、cGMP和CEC水平。结论:哮喘时NO-2/NO-3、ET和CEC产生过多,它们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血浆ET和CEC水平可能与哮喘病情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生殖周期中小鼠子宫NOS定位及血清NO水平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系统研究 3种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在生殖周期中小鼠子宫分布变化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在生殖周期中可能的生理作用。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 ,比色法。 结果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 ,NOS1)在生殖周期小鼠子宫有较为稳定的表达 ,大量的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上皮 ,内膜基质 ,血管内皮 ,腺上皮及肌层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 ,NOS3)在妊娠中期小鼠子宫表达明显增强 ,蜕膜上皮 ,腺上皮和血管内皮呈强阳性标记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NOS2 )在妊娠早期表达最强 ,妊娠中、晚期表达稍下降。阳性标记主要分布在肌层 ,血管内皮 ,腺上皮 ,内膜上皮及内膜基质 ;然而动情期小鼠子宫未见iNOS阳性标记。此外 ,还测定了生殖周期小鼠血清NO水平变化。 结论  3种NOS同工酶在生殖周期小鼠子宫可能既协作又分工 ,由其产生的内源性NO对雌鼠动情、胚胎植入、分娩前子宫静息状态的维持、分娩始动以及产后子宫修复等生理过程可能均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脂多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缩血管因子内皮素-1、舒血管因子一氧化氮及其细胞活力的影响,为探讨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资料。方法:选用体外培养的3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使用浓度为1 g/L、100 mg/L、10 mg/L、1 mg/L、100 μg/L、10 μg/L、1 μg/L的脂多糖与之孵育6 h。分别使用放免法、硝酸还原酶法以及MTT法测定培养上清液内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含量和内皮细胞的活力。结果:正常对照组培养基中ET-1的浓度(pg/L)为:251.64±10.90。脂多糖与内皮细胞共孵育组培养基中ET-1的浓度(pg/L)分别为:220.85±19.14、278.67±15.45、306.40±11.60、312.87±33.50、324.38±17.02、291.49±14.30、282.11±13.38,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正常对照组培养基中总硝酸根离子(NOx)的浓度(μmol/L)为629.46±13.36,脂多糖与内皮细胞共孵育组培养基中NOx的浓度(μmol/L)分别为:732.58±23.21、669.87±9.32、661.24±16.80、650.33±13.24、606.59±12.94、626.75±9.83、627.61±5.61,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各组内皮细胞的活力分别为:74%、81%、86%、88%、91%、93%、93%。结论:低浓度的脂多糖对血管内皮细胞不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而主要以影响其功能为主:促进缩血管物质ET的分泌,而抑制舒血管物质NO的产生。而高浓度的LPS对血管内皮细胞不但有较强烈的毒性作用,同时影响其功能:抑制缩血管物质ET的分泌,而促进舒血管物质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高压培养猪离体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模型,研究高压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分泌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影响及卡托普利(Cap)、去甲肾上腺素(NE)的干预作用。方法:制备3-6代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单细胞悬液,分为4个组,每组8孔,5×104个细胞/孔,①对照(control)组,②Captopril(10-5 mol/L)组,③Norepinephrine(100 μg/L)组,④Captopril+norepinephrine组,培养1、3、5 d后,进行细胞计数,培养48 h后测培养液中的NO和ET含量。结果:①细胞生长试验:Cap组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NE组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NE+Cap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②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泌NO及ET含量:Cap组ET含量低于而N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而NE组ET含量高于而NO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NE+Cap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卡托普利抑制高压培养PAEC的增殖,抑制ET分泌,促进NO分泌,而NE则具有相反作用;卡托普利能对抗NE对PAE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强直性脊柱炎(AS)和类风湿关节炎(RA)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S和RA患者血浆及关节液中ET-1、CGRP含量,并与健康志愿(HC)组进行比较。结果:AS、RA组血浆ET-1水平均明显高于HC组(P<0.01);AS组和RA组血浆CGRP水平均与HC组无显著差异(P>0.05);关节滑液中CGRP水平明显高于血浆(P<0.01),ET-1水平明显低于血浆(P<0.01)。结论:ET-1、CGRP参与了AS、RA病理生理过程,但在AS、RA疾病过程中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5.
Wistar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ET、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PLA2阻断剂氯喹、消炎痛、三氟拉嗪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应用可明显延长损伤大鼠的存活时间,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时远端脏器肺组织的损伤,同时降低血浆ET、明显升高血浆CGRP水平。上述结果提示:ET、CGRP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PLA2阻断剂可抑制损伤时ET释放,并通过某些环节促进机体释放CGRP,这可能是它们在此条件下,对机体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探讨白术对小鼠S180 肉瘤的抑瘤作用及肿瘤凋亡相关基因bcl - 2表达的影响。用病理形态学及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 ,通过光镜进行形态学观察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表达bcl- 2基因的瘤细胞数。结果表明 :白术各剂量组对小鼠S180肉瘤组织具有抑制作用 ,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 ,白术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及坏死 ,并引发相应的炎细胞反应。而且 ,白术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小鼠S180 肉瘤凋亡相关基因bcl- 2的表达。白术可能通过调控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 - 2的表达而实现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内毒素休克兔血浆NO和ET—1水平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与方法:用兔内毒素休克模型,观察血浆NO和内皮素-1(ET-1)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两者的相互影响。结果:LPS组血浆NO浓度于ivLPS后120min升高,180min达峰;ET-1升高较早,60min达峰,随后衰减。L-NMA抑制NO和ET-1生成,而phosphoramidon只抑制ET-1生成,两者均纠正LPS引起的SV下降。Dex组血浆NO与ET-1含量波动较小。结论:ET和NO是参与内毒素休克不同时相的体液因子,且一定浓度的NO是ET-1生成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肝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与一氧化氮/内皮素-1系统有关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内皮素-1(NO/ET-1)失衡与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关系以及肝缺血预处理(IPC)对NO/ET-1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鼠肝I/R模型,比较I/R组和IPC+I/R组NO/ET-1系统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肝I/R损伤的关系。用RT-PCR检测再灌注2h内肝组织中是否有诱生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结果:再灌注急性期血浆NO代谢产物(NO2-/NO3-)降低、ET-1升高致NO/ET-1比值降低,血浆ALT、AST、LDH、TNF-α含量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增高,而肝组织ATP含量降低,肝损伤加重;肝IPC的保护作用与其升高NO2-/NO3-、降低ET-1,升高NO/ET-1比值有关;在上述肝组织中未测出有iNOSmRNA表达。结论:肝I/R损伤与NO/ET-1失衡有关,IPC对I/R急性期肝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对NO/ET-1系统的调节作用而介导的,此时NO来源于原生性一氧化氮合酶(cNOS)而非iNOS。  相似文献   

19.
肾局部内皮素、一氧化氮在尿蛋白产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明确肾局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蛋白尿产生中的作用,作者观察了阿霉素肾病鼠血浆及肾皮质ET、NO含量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尿蛋白含量的关系。方法:(1)一次性注射法复制大鼠阿霉素肾病综合征模型,并隔日留24 h尿测取尿蛋白含量;(2)分别于蛋白尿前期、上升期、高峰期及下降期取血浆及肾皮质匀浆,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含量,用Griess法检测NO代谢产物NO-2代表NO水平;(3)分别研究了血浆及肾皮质中ET 、NO与尿蛋白量两两间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鼠尿蛋白排泌量4-7(mg/d),肾病鼠4个时间点尿蛋白排泌量分别为5、10、241和201 mg/d,于蛋白尿上升期始有显著意义的增加,32 d为高峰期,56 d有所下降。蛋白尿前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的血浆ET值分别为134、 150、 538、 445 ng/L,自上升期始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126-129 ng/L);肾皮质ET分别为364.6、 653.3、 1 526.8、 1 393.6 pg/g肾皮质,自蛋白尿前期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35.9-246.1 pg/g,P<0.05);4个时点血浆NO-2值分别为40、36、8、11 μmol/L,自上升期始明显低于对照组(42-46 μmol/L);肾皮质NO-2值分别为80、69、8、25 nmol/g肾皮质,自蛋白尿前期始明显低于对照组(114-124 nmol/g,P<0.05)。上升期血浆ET和下降期血浆NO-2与尿蛋白含量密切相关,而肾皮质ET和NO均自蛋白尿前期始便密切相关于尿蛋白排泌量(P<0.05)。结论: 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和肾皮质ET、NO均有显著改变,而肾皮质ET、NO含量的改变在蛋白尿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与应激性高血压大鼠NO/NOS、ET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强物理因子诱发高血压后,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系统和内皮素(ET)的作用。方法:电击大鼠足底结合噪音刺激制作慢性应激性高血压大鼠(CSHR)模型,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和化学比色法,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Wistar-kyoto WKY)大鼠,以及CSHR和正常血压Wistar大鼠心肌ET、NO和NOS的含量。结果:(1)SHR的尾动脉收缩压(CASP),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明显高于WKY大鼠(P〈0.01)。SHR的心肌ET水平明显高于WKY大鼠(P〈0.05)。(2)CSHR的CASP明显高于Wistar大鼠(P〈0.01),而LVW/BW及右心室重量指数(RVW/BW)与Wistar大鼠无差异(P〉0.05)。CSHR的心肌ET水平明显高Wistar大鼠(P〈0.01),而心肌NO及NOS水平则低于Wistar大鼠(P〈0.05)。结论:ET的增多以及NO/NOS系统功能低下可能参与了自发性高血压与慢性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NO/NOS系统和ET可能参与了SHR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在CSHR中,应激四周可以造成血压升高,ET增多以及NO/NOS系统功能低下,但来发生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