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观察正常人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浆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 A)含量的改变.结果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血浆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明显低于缓解期(P<0.05),在缓解期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丙二醛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在缓解期血浆丙二醛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由于患者反复感染、细菌或病毒的刺激,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等因素,使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抗氧化功能低下,导致血浆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减少、丙二醛增高.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在肺的不同部位有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并激活炎症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包括IL-1β、IL-6、IL-8、GM-CSF、PGE2、TNFα等,这些介质能破坏肺的结构和促进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近来研究注意到,IL-17是一种能由活化的CD 4和CD 8+记忆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IL-8、GM-CSF、PGE2、TNFα等多种介质在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募集及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增加肺组织弹性蛋白酶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刺激气道黏液过度分泌,加重气道内炎症进程.IL-17在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观察正常人和慢性性肺疾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浆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改变,结果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怀发作期血浆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明显低于缓解期(P〈0.05),在缓解期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丙二醛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在缓解期血浆丙二醛仍明是高于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由于患者反复感染,细胞或病毒的融激,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等因素,使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抗氧化功能低下,导致血浆一氧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减少,丙二醛增高。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机体抗自由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 OFR)特异性清除剂.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TNF与 IL- 8细胞因子在感染和炎症性疾病的免疫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 TNF与 IL - 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相互作用以及与疾病严重程度、治疗转归、预后的关系尚未见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COPD急性发作 (加重 )期组 79例 ,男 5 4例 ,女 2 5例 ;年龄 38~ 71岁 ,平均 6 1岁。COPD缓解期组 2 2例 ,其中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41~ 6 7岁 ,平均 5 8岁。正常对照组 72例 ,男 47例 ,女 2 5例 ;年龄 36~ 6 2岁 ,平均 5 7岁。各组年龄、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COPD患者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X线胸片、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杨凯  贺兼斌 《临床医学》2009,29(2):96-9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及30例健康者的血清IL-8、IFN-γ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IL-8、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稳定期血清IL-8、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与IFN-γ共同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8及TNF-α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丙臣 《临床医学》2005,25(4):17-18
目的 探讨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30例COPD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患者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和液相竞争法分别测血清IL-8及TNF-α水平。结果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IL-8及TNF-α水平分别为:(1 .9608±2.0304)ng/L、(4 .6170±2 .2745)ng/L;缓解期IL-8及TNF-α水平分别为(1 6648±1 6786)ng/L、(3 8916±2 0820)ng/L;正常对照组IL-8及TNF-α水平分别为:(0. 3738±0 .1448)ng/L,(0 .7056±0. 5223)ng/L,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IL-8 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且急性发作期IL-8 及TNF-α水平又高于缓解期(P<0. 05)。结论 IL-8、TNF-α共同参与COPD气道炎症的形成,在COPD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的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对119例AECOPD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痰标本中分离出共64株致病菌,其中主要为革兰阴性菌(G-)(78.1%),铜绿假单胞菌占28.1%,肺炎克雷伯杆菌占18.8%、大肠埃希菌占14.1%;革兰阳性菌(G+)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占6.3%,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7%,表皮葡萄球菌占3.1%,真菌占7.8%。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头孢三代、喹诺酮类和阿米卡星。肺炎链球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而对金葡菌最有效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其敏感性达100%。结论AECOPD患者呼吸道感然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因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介素-6(IL-6)和内皮素-1 (E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和COPD无P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66例COPD合并PH患者和64例COPD无PH患者,检测IL-6和ET-1水平,心脏多普勒检测肺动脉收缩压力(PASP),PASP≥36 mmHg为PH,检查肺功能、动脉血气、6 min步行距离.结果:COPD合并PH患者IL-6和ET-1水平高于COPD无PH患者,分别是中位数3.6 pg/L(四分位间距2.3 ~ 4.9 pg/L)与中位数2.3 pg/L(四分位间距1.2 ~ 3.7 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6,P<0.01);中位数4.7 pg/L(四分位间距,1.8 ~ 7.9 pg/L)与中位数1.5 pg/L(四分位间距,0.9~3.7 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5,P<0.01).所有患者IL-6和ET-1水平呈正相关(r=0.782,P=0.001);肺动脉压力水平与IL-6(r=0.381,P=0.001)和ET-1(r=0.529,P=0.001)水平有关;6 min步行距离分别和氧分压负相关(r=-0.728,P=0.032),和ET-1正相关(r=0.625,P=0.001),和IL-6正相关(r=0.461,P=0.001).结论:IL-6和ET-1可能与COPD并PH形成有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白介素-17(IL-17)、白介素-8(IL-8)浓度。方法:选择AECOPD患者85例和同期体检的健康对照者77例,所有入选者采集静脉全血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测定入选人群的血浆IL-17、IL-8含量,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AECOPD组血浆IL-17、IL-8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浆IL-17、IL-8浓度增高,IL-17、IL-8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2水平,探讨IL-32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组),60例COPD稳定期患者(COPD稳定期组)及30名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痰细胞计数和分类,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诱导痰中IL-32和IL-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分析IL-32水平与中性粒细胞、IL-8、肿瘤坏死因子-α及气流阻塞间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血清及诱导痰中IL-3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COPD稳定期组(P〈0.05),COPD稳定期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及诱导痰中IL-32水平与IL-8、肿瘤坏死因子-α、中性粒细胞数及比例均呈正相关(P〈0.01),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pa(O2)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IL-32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此过程与中性粒细胞、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有关。IL-32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COPD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的水平,探究AOPP与COP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1年4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54例轻、中度COPD患者(COPD组);同期收集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一般情况相匹配.分别检测血清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AOPP为(45.78±12.54) μmol/L、MDA为(2.96±0.55) μmol/L、SOD为(78.40±8.37) kU/L,COPD组血清AOPP为(68.93±10.62) μmol/L、MDA为(6.07±2.44) μmol/L、SOD为(53.66 ±5.99) k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7、-9.14、14.38,P均<0.01).轻度COPD组患者血清AOPP为(65.56±9.65) μmol/L、MDA为(4.21±1.83) μmol/L、SOD为(62.97 ±6.28) kU/L,中度COPD组血清AOPP为(71.79±11.37) μmol/L、MDA为(7.43 ±3.12) μmol/L、SOD为(41.25 ±5.89) k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7、-4.80、13.00,P<0.05或P<0.01).结论 血清AOPP水平增高是COPD患者的重要病理变化,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是反映COPD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脑保护作用。方法 80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微创术组和内科组,生物化学法测定入院时及治疗后2d、3d、5d、7d、10d血清SOD和MDA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ency score, ND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daily living, ADL)。结果 微创术组SOD浓度较内科组明显增高(P<0.01),MDA浓度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能使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OD浓度增高、MDA浓度降低,微创血肿清除术可以通过增强自由基清除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OPD患者35例为COPD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组,根据有无吸烟史分为无吸烟22例和吸烟18例。2组受试者行肺功能检测,运用诱导痰液方法收集痰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痰液上清中IL-6和IL-8水平变化,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IL-6、IL-8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诱导痰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组无吸烟者和吸烟者(P0.05或P0.01);痰上清中IL-6、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无吸烟者和吸烟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组诱导痰上清IL-6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期值百分比(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呈负相关(P0.01),IL-8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P0.01)。结论 COPD患者气道腔内存在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气道炎症,IL-6和IL-8可能在气道损伤和重塑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血尿酸(sU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 Med、Cochrane Library、Ovid、CNKI、CBM、VIP、万方、Springer Link、Embase、Wiley Onli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sUA与COPD的相关文献,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病例对照研究,1 983例[主要为AECOPD(含肺功能分级Ⅰ、Ⅱ、Ⅲ、Ⅳ级),少部分为入组时COPD稳定期或治疗后进入稳定期]患者及782例健康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1) AECOPD组患者sUA高于健康对照组(SMD=2. 05,95%CI=1. 55~2. 55,P <0. 01);(2) AECOPD患者治疗前sUA高于治疗后(SMD=1. 03,95%CI=0. 72~1. 34,P <0. 01);(3) AECOPD治疗未好转患者治疗前后s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1. 23,95%CI=-53. 63~31. 17,P> 0. 05);(4) AECOPD治疗好转患者治疗后sUA低于治疗前(SMD=1. 30,95%CI=0. 79~1. 80,P <0. 01);(5) AECOPD组患者sUA高于COPD稳定期组患者(SMD=2. 54,95%CI=0. 46~4. 62,P <0. 05);(6) COPD稳定期组患者sUA高于健康对照组(SMD=0. 82,95%CI=0. 39~1. 25,P <0. 01);(7)从COPDⅠ级到Ⅳ级患者,sUA水平呈逐级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随着COPD患者病情的加重,尤其在急性加重期时,sUA水平逐渐升高,可以作为判断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病情急缓以及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退行性心瓣膜病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的关系.方法对72例老年人退行性心瓣膜病(CV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入院治疗前后SOD和丙二醛的情况,并检测31名健康人血清SOD、丙二醛水平作为对照.结果退行性心瓣膜病主要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丙二醛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伴有心力衰竭的54例病人的SOD及丙二醛水平,前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明显上升(P<0.001),后者则明显下降(P<0.01),显示与病情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影响SOD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左心室腔扩大,而左心房扩大对丙二醛水平影响最大.结论SOD、丙二醛水平检测可作为老年人退行性心瓣膜病时反映心肌细胞受损严重程度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夜间低氧与全身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70例,年龄45~74岁,平均(65.41±7.84)岁。按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低氧组和非低氧组,均行肺功能和多导睡眠监测、炎症指标检测。比较各组血清IL-6及IL-8的差异,分析炎症指标与睡眠呼吸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睡眠低氧组27例,低氧率为38.57%,低氧组血清IL-6、IL-8分别为(14.34±2.76) ng/mL、(68.49±9.65) ng/mL,明显高于非低氧组的(11.79±1.85) ng/mL、(61.62±8.47) ng/mL(均P0.001)。经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后,IL-6与睡眠呼吸相关参数TS88正相关(r=0.651,P=0.041),与最低SaO_2和平均SaO_2负相关(r=-0.644,P=0.038和r=-0.780,P=0.018);IL-8与睡眠呼吸相关参数TS88正相关(r=0.627,P=0.039),与最低SaO_2和平均SaO_2负相关(r=-0.659,P=0.026和r=-0.732,P=0.014)。结论:中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夜间低氧普遍存在,低氧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明显增强,全身炎症反应与夜间低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低氧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 5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同时测定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 (CK MBmass)水平。结果 COPD患者伴不同程度低氧血症 ,血清cTnI、cTnT和CK MBmas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重度低氧血症组患者血清中 3项心肌标志物浓度均明显高于中度低氧血症组和轻度低氧血症组 ,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各患者组PaO2 水平与相对应的血清cT nI、cTnT和CK MBmass水平间呈负相关 (分别为r =- 0 .812、P <0 .0 1;r =- 0 .790、P <0 .0 1和r =- 0 .70 5、P <0 .0 5 ) ;血清cTnI、cTnT和CK MBmass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 6 5 .7%、5 8.1%、4 1.9% ,以cTnI的阳性率最高 ,与cTnT和CK MBmas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分别为P <0 .0 5、P <0 .0 1)。结论 COPD患者低氧血症可导致血清中心肌标志物浓度增高 ,且与PaO2 水平呈负相关 ,常规检测血清中心肌标志物浓度 ,尤其是cTnI ,对及时了解COPD患者心肌损害程度、改善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治疗前后,特别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方法将6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EPO治疗组,前者采用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出生后24 h内加用EPO每日200 U/kg静脉滴注,疗程7 d,2组患儿均于生后第1天、第8天采集血液样本,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血清中MDA、SOD和NO的水平,同时与对照组(足月健康新生儿)比较。结果HIE患儿血清中MDA、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HIE患儿用EPO治疗后血清中MDA、NO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中MDA、SOD、NO含量与HIE病情、疗效密切相关,是EPO治疗HIE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治疗前后,特别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方法将6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EPO治疗组,前者采用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出生后24h内加用EPO每日200U/kg静脉滴注,疗程7d,2组患儿均于生后第1天、第8天采集血液样本,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血清中MDA、SOD和NO的水平,同时与对照组(足月健康新生儿)比较。结果HIE患儿血清中MDA、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HIE患儿用EPO治疗后血清中MDA、NO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中MDA、SOD、NO含量与HIE病情、疗效密切相关,是EPO治疗HIE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