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反式激活基因4的克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病毒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新的靶基因NS5ATP4的基因序列的确立及基因克隆化研究。方法 依据我室构建的NS5A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获得新基因NS5ATP4的编码序列,对其可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基因利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进行克隆化研究。结果 发现了HCVNS5A反式激活作用的新的靶基因NS5ATP4。结论 这一发现,为阐明HCVV NS5A蛋白的反式激活作用及其机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5,(2):105-116
La蛋白与HBVRNA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双阳性孕妇的婴儿经母婴联合阻断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表现模式,乙型肝炎病毒HBeAg上调S100钙结合蛋白A11基因启动子表达活性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逆转录酶蛋白反式调节基因1的克隆化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HBVDNA水平的关系,复方厥阴散治疗慢性无症状HBV携带53例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生物信息学技术与新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0,他引:9  
0 引言新基因的克隆化无异是生物医学领域创新知识源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任务,不仅是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后基因组计划(post-HGP)的重要内容。多年来,随着以人的基因克隆化为主的不同生物类型基因克隆化研究的进展,已然积累了大量的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同时对于不同生物种属之间基因序列、蛋白质以及结构序列的保守结构位点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据此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对于这些数据的分析,必须依靠计算机分析技术。计算机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这些资料和数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4):106-109
丙型肝炎病毒NS5A蛋白对Huh7细胞周期的影响;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4A反式激活基因NS4ATP1的克隆化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导后细胞的研究;大肠杆菌高效表达的HCV E2蛋白在丙型肝炎检测中应用;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3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研究是1989年由分子生物学专家首先取得突破的。以经血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恢复期血清作为抗体,对用NANBH实验感染的黑猩猩肝组织、胆汁等含有病毒的材料制备的表达型噬菌体文库进行筛选,获得HCV的第一个基因片段,进而克隆HCV全基因,由此表达的重组抗原组装的测定抗-HCV的酶免疫(EIA)试剂,以及据此设计的HCV RNA定性、定量诊断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因此,HCV基因克隆化的成功对于HCV以及丙型肝炎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pGSj24克隆化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了解其编码蛋白的属性。方法:常规制备pGSj24克隆化基因并重组入测序载体M13mp19,以DYEPRIMER荧光测序试剂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别以DNASIS和GOLDKEY软件对序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GSj24克隆化基因长840bp,含一开放阅读框,可编码一分子量为22.6kDa的蛋白质。开读框上游和下游均有终止密码子。该基因与已发表的日本血吸虫22.6kDa蛋白的编码基因同源性达95%,编码区同源性达99.7%。在该基因内有一段典型的EF-Hand钙结合区序列,并有内质网导肽、微体导向信号等功能位点。预测该蛋白质内可能的抗原决定簇位置为第29-32、63-68和87-101等氨基酸片段。结论:pGSj24克隆化基因为日本血吸虫22.6kDa抗原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pGSj24克隆化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了解其编码蛋白的属性。方法:常规制备pGSj24克隆化基因并重组入测序载体M13mp19,以DYEPRIMER荧光测序试剂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别以DNASIS和GOLDKEY软件对序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GSj24克隆化基因长840bp,含一开放阅读框,可编码一分子量为22.6kDa的蛋白质。开读框上游和下游均有终止密码子。该基因与已发表的日本血吸虫22.6kDa蛋白的编码基因同源性达95%,编码区同源性达99.7%。在该基因内有一段典型的EF-Hand钙结合区序列,并有内质网导肽、微体导向信号等功能位点。预测该蛋白质内可能的抗原决定簇位置为第29-32、63-68和87-101等氨基酸片段。结论:pGSj24克隆化基因为日本血吸虫22.6kDa抗原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8.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无鞭毛体蛋白(amastin)基因的克隆化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利什  相似文献   

9.
视黄醇脱氢酶11(RDH11)广泛存在于视网膜、心脏、肝脏、胰腺、脑、睾丸和肾脏组织,在前列腺高水平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以HCV核心蛋白作为诱饵对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筛选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个能与核心蛋白结合且功能未知的新基因,命名为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12(HCBP12),后来证明其为RDH11。慢性丙型肝炎也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代谢异常是HCV慢性感染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HCV核心蛋白可以与RDH11结合,可能通过改变其酶学催化作用导致肝脏正常代谢途径的紊乱。我们构建了RDH11的真核表达载体,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RDH11蛋白在肝细胞中相互作用的蛋白,并对筛选出的新基因进行了克隆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的受体,HBV DNA与肝细胞基因组DNA之间的整合及其后果,HBV蛋白在肝细胞中与肝细胞蛋白之间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HBV DNA RNA与肝细胞中蛋白的结合及其调节作用,HBV蛋白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等,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在HBV DNV克隆化完成之后,立即确定了4个公认的开放读码框架(ORF),但是HBVDNA中是否还会存在其他的ORF,这此,ORF编码的蛋白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是人们怀疑和探索的焦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对于HBV DNV基因组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新的,ORF。同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并确立了羧肽酶N(CPN)可以结合,HBV DNV的核心启支子(CP)序列,并证实这种结合可以显著提高,HBV CP的转录活性。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获得了HBV不同蛋白结合蛋白的新基因,为探索HBV在肝细胞中的生物学效应,开辟了新的方向。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基因芯片技术,对于HBV基因编码的反式激活蛋白所作用的靶基因进行了筛选,从面为HBV感染引起肝细胞癌(HCC)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本专题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HBV结构与功能、表达与调控,以及HBV感染的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蛋白反式激活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8,他引:11  
0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不仅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1-5].病毒进入到肝细胞之后,肝炎病毒蛋白在肝细胞内不是孤立存在的,病毒基因组在肝细胞内具有两种调控方式:其一是顺式调节如启动子及增强子序列,以直接方式影响另外一些基因组的功能,是基因组内部调节方式;其二是反式调节,即基因组中一部分基因片段通过其转录或翻译产物产生对另一部分基因片段表达的调节方式,如病毒基因组表达的反式激活蛋白,以其表达产物的间接方式参与另外一些基因的功能调节,可以对基因组内部的基因片段,甚…  相似文献   

12.
nm23基因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m23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q^21.3 ̄22,是具有组织学特异性的基因家族,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查。本文就其对肿瘤细胞克隆化、运动、表面活性分子分泌等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选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α干扰素(IFNα)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基因。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FNα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染酵母细胞AH109,Western blot证明IFNα蛋白能够在AH109中表达。然后将AH109与转染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半乳糖(X-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后转化DH5α大肠埃希菌并经氨苄西林抗性筛选,提取单克隆菌落质粒,酶切答定正确者进行测序,再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成功克隆化IFNα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应用酵母双杂交筛选出阳性菌落34个,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排除读码框架不正确者,最后得到8种已知基因:玻璃体连接蛋白、纤维蛋白原α多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Tat相互作用蛋白2、精氨酸酶、NADH脱氢酶1β亚复合物、转铁蛋白受体2α、酒精脱氢酶IBβ多肽、肝细胞癌蛋白(HCC-1);2种染色体基因:人染色体17,克隆RP11-35083,人染色体10,克隆RP11-35101。结论 成功克隆出IFNα基因,并从肝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出8种能与IFNα具有结合作用的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反式激活基因2的克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蛋白反式激活靶基因2(NS5A-TP2)的基因作克隆化研究。方法:依据我室构建的HCV NS5A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筛选结果,利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新基因NS5-ATP2的编码序列,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进行克隆化研究。结果:NS5A-TP2基因编码区为615核苷酸(nt),编码产物为204氨基酸残基(aa)。经核苷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和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数据库(SwissProt)同源序列的搜寻,与已知基因序列和蛋白序列之间没有显著同源性,说明我们克隆的NS5A-TP2基因属于未知功能新基因。结论:发现了HCV NS5A反式激活作用的新的靶基因,这一发现,为研究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HCV p7病毒蛋白反式调节的新靶基因p7TP3,克隆p7TP3基因及其不同剪切体基因序列,并进行功能分析,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p7病毒蛋白在HC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依据我们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p7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后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获得新基因 p7TP3及其可变剪切体的编码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其进行克隆化研究. 结果:经测序鉴定获得新基因p7TP3的编码序列,并发现了p7TP3的不同剪切体,对 D7TP3基因组进行分析,获得剪切体的编码序列,并进行了克隆化研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p7TP3(416 bp)编码蛋白质序列比 p7TP3(477 bp)少TQNTDVYPGLAVFFQNAL IFFSTLIY 26个氨基酸残基,其余序列相同.结论:HCV p7蛋白是一种典型的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具有反式调节作用的蛋白.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并鉴定了HCV p7TP3反式调节作用的新的靶基因 p7TP3及其剪切体,为阐明HCV p7蛋白的反式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作研究了肝细胞癌(HCC)患HBV和HCV的复制情况,以及前C基因/C基因的突变类型。研究涉及到38例HCC患,其中18例为HBV/HCV混合感染,20例为HBV单纯感染。还有23例HBV/HCV混合感染但无肝细胞癌的患被定为对照组。通过对HBV和HCV基因组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来评价病毒复制的活跃性。HBV前C基因/C基因以及与病毒复制相关的前基因组外亮信号用直接测序法来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在研制疟疾疫苗的过程中,子孢子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蚊叮咬健康人时,子孢子进入人肝脏。有效的抗子孢子虫苗应使预防接种者不发病,从而阻断疟疾的传播。这方面的最大困难是不易得到足够研制疫苗用的子孢子。来自蚊唾腺的子孢子远远不能满足成千上万人预防接种的需要,亦不能适应基因克隆化及合成抗原蛋白的需要。“经典”的克隆化方法是先要得到与所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自体T细胞过继在治疗后T细胞受体(TCR)的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结合细胞治疗的患者,免疫细胞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检测TCR表达的变化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的12例在CD4+TCR基因家族中产生克隆化改变,而这种改变发生在CD8+TCR基因家族有16例。结论外周血TCR克隆化分析可能成为自体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RNA干扰与抗肝炎病毒治疗前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0 引言从基因的分子生物学角度,病毒性肝炎也是一种基因病,相对于正常肝细胞来说,从肝炎患者的肝细胞中获得了肝炎病毒的基因,因此,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也可以采取象遗传病那样的基因治疗(gene therapy)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备克隆化结核分枝杆菌IS6110探针。方法 将IS6110的PCR扩增245bp片段克隆至质粒载体pCR2.1中。结果 得到了含有IS6110克隆化245bp的质粒菌析。结论 克隆化的探针易操作且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