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伤寒论》太阳病篇教学时必须要搞清的8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一是“病汗”与“药汗”不同;二是桂枝汤证脉“缓”非一般意义上的“缓脉”,是相对脉“紧”而显无力、势缓;三是脉浮缓、浮紧不可拘泥于中风、伤寒,因中风、伤寒只从虚实上分,风寒虽有偏颇,但难以分清,故中风也可脉浮紧,伤寒也可脉浮缓;四是不可拘泥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五是强调《伤寒论》治外感重在发表宣透,反对将“咽干咽痛”作为是风热的金标准之说;六是要讲清治表证的层次与表证相关的传变规律;七是强调不要拘泥于“表无补法”,要“随证治之”;八是不主张太阳病分经证、府证,提出桃核承气汤治在大肠.  相似文献   

2.
缓脉小议     
<正> 缓脉,在现行高等医药院校教科书中,皆遵《脉经》“缓脉去来亦迟,小快于迟”之言,而以至数论缓脉,并录用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中“缓脉呵呵四至通,柳梢袅袅颭轻风”和李中梓的《诊家正眼》中“缓脉四至,来往和匀;微风轻颭,初春杨柳”之语以证实。但是,以此理论指导临床脉诊,实难分辨迟、缓二脉。鉴此,笔者不揣愚陋,浅议如下: 对缓脉,在《伤寒论·平脉法》中描述为:“卫气和,名曰缓”,“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等语,并对迟缓二脉做了鉴别,曰:“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迟则阴  相似文献   

3.
就《伤寒论》第39条所曰“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历代医家见仁见智,颇不一致。《医宗金鉴》认为:“伤寒脉当浮紧,今脉浮缓,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脉也;伤寒当身疼,今身不疼,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证也。”柯韵伯说:“脉浮缓下当有发热恶寒无汗烦躁之证……无少阴证,仲景正为不汗出而烦躁之证,因少阴亦  相似文献   

4.
缓脉是较为常见的脉,但对于缓脉的脉象一直有较大争议。国家统编5版教材《中医诊断学》认为缓脉的脉象是"一息四至,来去怠缓"[1]。"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则言缓脉有两种情况:一是脉来和缓,一息四至(每分钟60~70次),应指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结代相兼”之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医刊、书籍,甚或教材中。笔者认为,此种提法欠妥。结代二脉虽同为间歇脉,但脉象有着明显的区别。如《脉经》载:“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濒湖脉学》云:“结脉缓而一止。”“代而中止不能还。”《诊家枢要》:“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曰结”。“代,更代也,动  相似文献   

6.
临床不少医生每逢遇到心律失常,总冠以“结代脉”,这种现象在某些教科书及杂志中尔常见到。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结脉与代脉不能构成复合脉,其理由有二,一是二者脉象不同;二是二者主病有别。今不揣浅陋,略陈以管见,不妥之处望同道指正。一:二者的脉象不同结脉:《脉经》云:“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诊家正眼》云:“结为凝结,缓时一止,徐行而怠,颇得其旨。”《诊家枢要》亦云:“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由此可知,结脉是脉来缓慢,大小不规律,而  相似文献   

7.
结脉一、《灵枢》《难经》《伤寒论》之结脉《灵枢·始终篇》说:"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有结动之名而未言其象.后世以《难经》之文为释,未知果当其意否?《难经·十八难》说:"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此言在正常脉搏中,时有一歇止之象,此一歇止,在不定至数中见到.《难经》并未言至数之迟数,至《伤寒论》中乃提到迟数,《辨脉法》说:"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此条言缓数,则缓有迟缓之意,与《伤寒论》中风脉缓作为宽缓之义不同.此条明白指出缓而有止歇者为结脉,为阴盛之病脉,后世大多根据此条.1.《伤寒论》中有二种不同的结脉:《伤寒论》中另有一条,提到两种不同的结  相似文献   

8.
缓脉刍论     
缓脉之名,由来尚矣。上自《内》、《难》,下及后贤,稽形论病,各具妙义,既之李士材驳高阳生“缓脉主热”之说行,缓脉之主病,渐失庐山真面目矣。后之医者,率以缓脉为迟立说,而缓脉主病之真谛,掩没殆尽,因而有重加整理、研究之必要。一、缓有三解迟非本义林之翰曰:“同一缓脉,而有曰和、曰迟、日纵”之异。三者之分,“有虚实寒热  相似文献   

9.
诊余偶记     
一、紧脉:《伤寒论》“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魏荔彤注:“伤寒中风同一浮脉,而彼为浮缓此为浮紧,阳邪舒散故缓,阴邪劲急故紧。同为在表之浮,而一缓一紧,风寒逈异矣。”按《伤寒论》中紧脉乃与缓脉相对,紧之形态论中未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曰:“腹痛脉弦而紧。”曰:“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曰:“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相似文献   

10.
张保伟 《河南中医》2003,23(11):1-2
《伤寒论》第39条历代医家都认为是对38条的补充,但仲景所述症状只有身重、脉浮缓,并未言及表寒里热的典型脉证。结合《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之内容综合分析,本条当为溢饮在表的证治较为妥当。大青龙汤主治有二:一是《伤寒论》第38条的伤寒表实兼内热证;二是治疗溢饮之证,即《伤寒论》第39条。39条脉证符合溢饮,“大青龙汤发之”即可,其他解释都是有悖仲景原旨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梳理,认为将"脉搏持续在60-69次/分"的脉象定义为缓脉最有利于临床辨识与指导诊断;而缓脉的临床诊断意义以主湿邪和脾虚为其常,瘀、痰、饮、气结等也可以阻滞气机,导致脉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历版《中医诊断学》教材对缓脉论述进行分析,指出缓脉原为病脉,并无生理性病理性之分,对平缓脉和病缓脉的认识属于概念上的混乱。缓脉由双因素构成,即脉率一息四至,脉势松弛、懈怠,临床主湿病和脾胃虚弱。  相似文献   

13.
"气分阴阳"与"气虚脉数"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般而言 ,数脉主热 ,数而有力为实热 ,数而无力为虚热 ;迟缓脉为阳虚有寒。但临床上常遇到心气虚病人出现数脉 ,似与阳虚脉缓理论矛盾。气虚脉数的机理是什么 ?此气虚是阳气虚 ,还是阴气虚 ?为说明此点 ,先引入“气分阴阳”的概念。1 “气分阴阳”的概念中国古代哲学家为认识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 ,将阴阳概念引入 ,并与气的概念相结合 ,逐渐形成了“气分阴阳”的概念。如《道德经·四十二章》曰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认为阴阳二气由一气所生 ,而一气由道所生 ,阴阳二气…  相似文献   

14.
杨力 《科学养生》2010,(11):40-41
——怎样把寿脉 很多人都问我,什么样的脉是长寿的脉?我说,长寿脉有如下特点:寿脉是阴阳平衡的脉,所以必然是柔中有刚、从容和缓,也就是说长寿脉是一种柔和有力的脉象,也就是中医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所说的有胃气的脉。即脉缓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长不短,柔和有力。  相似文献   

15.
探讨《伤寒论》脉法中几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脉法被认为是伤寒学研究中的疑难部分,只有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方可揭示其本来面目及其意义所在。如对中风脉缓、伤寒脉数、脉阴阳、脉浮弱的论述,意在从思维方法和临证实践两个方面,分析论证对脉象容易曲解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原文《金匾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二、疑义“胸痹缓急”疑点是“缓急”。对此,历代注家有不同见解。有的认为是胸痹疼痛时发时止、时缓时剧。如清吴谦《医宗金鉴》(卷二十):“缓急者,谓胸痹痛而时缓时急也。”中医研究院《金匮要略语译》:“胸痹的症候有时缓减有时急迫的,用薏苡附子散主治。”南京中医学院金匾教研组《金匾教学参考资料》:“缓急,指胸痹疼痛有时缓和,有时剧急”。有的认为是指四肢筋脉拘急,如清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筋脉时见缓急”(缓指筋脉缓纵不收,急指筋…  相似文献   

17.
黎民寿在《玉函经注》中首次提出了"脉神"概念。脉有胃气是脉神的本质或核心内容,缓脉是脉神的外部形式,和缓有力是脉神的基本特征,而脉神的藏象基础则在于脾土之脏的功能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其主治气阴两虚型病症,主症:脉结代,心动悸。《伤寒论》178条载:"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然结代二脉在历代医家中均有不同,《脉经》中提及结  相似文献   

19.
研读《伤寒》解缓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脉本是中医临床常用、常见脉象,但叔和以来的脉学著作,对其概念却多颇含混,即使是当代的中医院校教材,也令学者多生疑问,莫衷其是。研读了《伤寒论》中有关缓脉的论述,发现“缓”字确有缓慢和松弛两种含义。缓脉脉象的描述以“脉势纵缓”或“脉管壁松弛”最为妥当。  相似文献   

20.
《三指禅》为清代名医周学霆论述脉学专著,包含其一生临证体悟的经验。其脉学思想尤重缓脉,列为诸脉之首,并对缓脉的脉象、意义、学习方法都有独到的见解。本文梳理《三指禅》中缓脉内容,将其特点、问题及源流进行阐释,对进一步学习发扬其脉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