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直接免疫金银染色法和直接酶免疫法分别检测3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培养前后其表面HTLV-I相关抗原及其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培养前HTLV-I相关抗原的患者阳性率、细胞阳性率(%,x±s)分别为27.0%(10/37)、16.89±27.74,培养6天后分别上升至78.4%(29/37)、43.44±30.06,分别经χ2检验和t检验表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培养前HTLV-I相关抗体的患者阳性率、细胞阳性率(%,x±s)分别为73.0%(27/37)、48.21±34.30,培养6天后未能检测出HTLV-I相关抗体。20例对照采用相同的细胞分离、培养和检测手段无阳性发现。进一步分析表明,培养前AML细胞表面HTLV-I相关抗原及其抗体表达的细胞阳性率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56,P<0.01)。从而推论AML可能与外源性、且与HTLV-I有部分同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
马一盖  潘子昂 《白血病》1999,8(4):217-219
目的 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嗜人T细胞病毒I型(HTLV-I)相关性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用透射电镜对最近发现的12例ATLL中4例急笥型患者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 主要特点为:细胞大小基本一致,与正常淋巴细胞大小相似,偶见较大的异形淋巴细胞,核为多形性,表现为切迹,凹陷,扭曲,折叠,脑回状,分叶或花瓣状,细胞器减少和发育不良,线  相似文献   

3.
崔雯  薛光玉等 《白血病》2000,9(6):328-329
目的:用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诊断恶性淋巴瘤骨髓累汲并与白血病相鉴别。方法: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结果:前躯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PLB)、中心小裂细胞性淋巴瘤(S-FCC)和伴毛细胞的脾淋巴瘤(SLVC)POX、SBB和CE均为阴性,PAS:S-FCC和SLVL反应弱,PLB反应较强,淋巴瘤珠状占22.22%,ALL珠状占70.59%。NAE:S-FCC反应强度以++为主,SLVL和PLB较弱。ACP:S-FCC较SLVC和PLB略强,S-FCC和SLVC均可见++++。TRAP:S-FCC阳性率2%-54%,PLB阳性率10%-16%,SLVC性率均为18%,真性组织细胞性淋巴瘤(THL)ACP4例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1例TRAP阳性。淋巴瘤与CLL、HCL和ALL相比较发现,淋巴瘤较CLL和ALL TRAP明显增高,S-FCCT SLVC的ACP和TRAP与HCL相同,结论:细胞化学染色在诊断淋巴瘤骨髓转移,并与ALL和CLL相鉴别上有一定的意义,淋巴瘤骨髓累及PAS阳性率和阳性指数较ALL弱。ACP阳性较ALL和CLL强,具有较强的抗酒石酸的功能,但与HCL难鉴别。  相似文献   

4.
中线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关系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中线T细胞淋巴瘤(MTL)与EB病毒的关系,运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中线T细胞淋巴瘤,观察其EB病毒的存在情况,结果20例MTL均显示T细胞标记阳性,B细胞标记阴性;原位杂交EB病毒(EBER-1)阳性率70%(14/20),LMP-1检出率50%(10/20),结果表明EB病毒感染与MTL存在密切关系,可能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转铁蛋白-阿霉素结合物的制备及其体外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溪  黄秀旺 《肿瘤》2000,20(4):263-265
目的 介绍人转铁蛋白-阿霉素结合物的制备及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氧化葡聚糖(DEX)T-40作为中介体,联结人转铁蛋白(HTF)与阿霉素(ADR)制备人转铁蛋白-阿霉素交联物9HTF-DEX-ADR)。HTF与ADR的克分子比为1:40 ̄45。以MTT法测其细胞毒性。结果 交联物对肿瘤细胞K5621h处理的IC50中游离ADR的4.2倍,对正常人单核细胞48h处理的杀伤只有游离ADR的1/9。结论  相似文献   

6.
伴骨髓增生异常的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及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李振玲马一盖王银平廖军鲜王质彬董彭春黄泛舟郦筱能来亚杰龙红蒋玉玲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国内外的诊断标准主要以1982年的FAB分型标准[1]为基...  相似文献   

7.
中线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EB病毒在中线T细胞淋巴瘤中的感染情况,作者对遵义地区46例中线T细胞淋巴瘤进行EBV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V特征性的DNA序列(EBVDNA),用RNA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1/2)。结果:EBVDNA阳性率为76.1%(35/46);EBER1/2阳性率为67.4%(31/46)。鼻腔、鼻咽、口咽T淋巴瘤EBER1/2阳性率分别为88.9%(16/18)、71.4%(5/7)、47.6%(10/21)。在多形细胞性淋巴瘤中,中多形和大多形细胞性EBER1/2阳性率为80.0%(16/20),小多形细胞性为73.3%(11/15)。结果表明EBV感染与中线T淋巴瘤关系密切,它在该肿瘤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中线T淋巴瘤的EBV感染率与解剖学部位有关,多形细胞性淋巴瘤EBV感染率较高,特别是中多形和大多形细胞性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在激发机体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报道DC可以由单核主粒细胞分化生成,本研究应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向DC的分化。从M3型APL患者外周血分离白血病细胞,加入GM-CSF(100ng/ml)或GM-CSF(100ng/ml)_rhIL=4(500U/ml)w体外培养14天,并于培养结束前3天加入TNF-α(100ng/ml)。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骨髓微小病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若芝  周宇麒 《癌症》1999,18(6):705-707
目的:探讨微小病灶非霍金氏淋巴瘤中的检测对病人疗效、预后的影响。方法:采有PCR方法扩增T细胞受体γ链(TCRγ)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对13例骨 髓形态学检查正常的T,细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T-NHL)和17例B细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B-NHL)病人治疗前骨髓标本进行微小病灶(MRD)检测。结果:其中7例T-NHL病人发生TCRγ基因重排,检出率为53.8%,11例B-NHL病人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unspecified,PTCL-U)是新近WHO淋巴肿瘤病理分类中一个较新的亚型它是起源于胸腺后T淋巴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病因不清,可能与Epstein-Barrvirus(EBV)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Ⅰ(HTLV-Ⅰ)有关:其诊断需结合临床、细胞形态、免疫及遗传学特征,并排除其它特指型T细胞淋巴瘤.常规化疗疗效不佳,易复发,5年生存率22%~27%,应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白血病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淋巴瘤(Lym),多发性骨髓瘤(MM)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主要是其中的RAEB和RAEB-T两型)等恶性血液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仍然是强烈联合...  相似文献   

12.
EBER1/2,LMP—1在NK/T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与EB病毒(EBV)的关系。方法收集26例NK/T细胞淋巴瘤(淋巴结内10例,淋巴结外16例),采用免疫组化学S-P法确定瘤细胞本质,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1/2)。结果①在26例NK/T细胞淋巴瘤中,EBER1/2检出率为46.2%(12/26),其中淋巴瘤中,EBER1/2在鼻腔检出率为90.0%(9/10),其它部位为33.3%(2/6),2组比  相似文献   

13.
《癌症》1995,(3)
世界肿瘤核心期刊最新题录DAB486白介素2治疗血液系恶性肿瘤的Ⅰ期临床研究─—附化疗无效的何杰金氏病完全缓解一例/TeplerI∥Cancer.1994,73(4).-1276~1285与一种新的染色体易位有关的低度恶性的小肠广泛性T细胞淋巴瘤/C...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嗜人T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相关性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超微结构特征。方法用透射电镜对最近发现的12例ATLL中4例急性型患者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主要特点为:细胞大小基本一致,与正常淋巴细胞大小相似,偶见较大的异形淋巴细胞。核为多形性,表现为切迹、凹陷、扭曲、折叠、脑回状、分叶或花瓣状。细胞器减少和发育不良,线粒体肿胀和变性。1例见类病毒颗粒。结论对ATLL细胞超微结构的认识有助于了解和探索ATLL的致病过程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比较研究不同品牌基因工程α-干扰素(IFNα2b)的抗肿瘤效应。方法:采用α-干扰素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的MTT法。结果:两种不同品牌的10000IU/ml,1000IU/ml和100IU/ml的IFNα2b(干扰能和安达芬)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人骨肉瘤细胞(HOS-8603),人白血病细胞(HL-60),红白血病细胞(K562)和淋巴瘤细胞(Raji)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6.
应用改良Undritz法对129例成人急性白血病进行甲苯胺蓝染色(TBS)及半定量分析,试提出当白血病细胞TBS的阳性率和积分分别大于30%和60%时,为考虑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ABL)的标准之一,129例中有4例修正诊断为ABL,原诊断均为AM-M3,通过在不同细胞中TBS阳性和阴性对照的观察,认为该法对识别ABL,尤其在与AML-M2鉴别时,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改良Undritz法对129例成人急性白血病进行甲苯胺蓝染色(TBS)及半定量分析,试提出当白血病细胞TBS的阳性率和积分分别大于30%和60%时,为考虑诊断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ABL)的标准之一。129例中有4例修正诊断为ABL,原诊断均为AM-M3。通过在不同细胞中TBS阳性和阴性对照的观察,认为该法对识别ABL,尤其在与AML-M3鉴别时,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益华  吕翔 《浙江肿瘤》1999,5(4):197-198
(目的)对7例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LB)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研究,以探讨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的意义。(方法)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及ABC法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患者以男性多见(6/7例)好发于扁骨,多数为B细胞性淋巴瘤(5/7例)T细胞性淋巴瘤(1/7例)和组织细胞性淋巴瘤。(结果)患者以男性多见(6/7例)好发于扁骨。多数为8例细胞性淋巴瘤(5/7例)T细胞性淋巴瘤(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和2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细胞、CD+8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CR组白血病、淋巴瘤的CD+4/CD+8与NK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初诊组和化疗后未缓解组白血病、淋巴瘤(P<0.05);CR组ALL/NHL的CD+4/CD+8明显低于CR组AML(P<0.05)。结论 CD+4/CD+8与NK细胞比例可以作为判断恶性血液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与AML相比,ALL/NHL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Xu B  Tian H  Zhou SY 《癌症》2003,22(4):397-400
背景与目的:进一步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骨髓标本克隆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基因重排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联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分析43例NHL患者骨髓标本TCRVγI-Jγ基因重排情况。结果:43例NHL患者有26例(60.5%)存在克隆性TCRVγI-Jγ基因重排。16例骨髓形态学检查未发现淋巴瘤细胞浸润者中有3例(18.8%)发现克隆性TCRVγ-Jγ基因重排。此3例患者分别于4-9个月后行骨髓形态检查时发现淋巴瘤细胞浸润。27例骨髓形态学检查有淋巴瘤细胞浸润者有23例(85.2%)存在克隆性TCRVγI-Jγ基因重排阳性,26例PCR扩增阳性病例经SSCP分析发现7例(26.9)%存在寡/亚克隆重排。7例存在寡/亚克隆重排患者经3-11个月有5例(71.4%)发展为白血病,存在寡/亚克隆重排NHL患者1年内转化为白血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寡/亚克隆重排患者(10.5%)(P<0.005)。结论:应用PCR检测NHL患者骨髓标本克隆性TCRVγ-Jγ基因重排可较骨髓形态学检查更早发现NHL患者骨髓浸润微小病灶。具有寡/亚克隆NHL患者更易发展为白血病,还可发展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