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比较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8例酒精性脂肪肝和30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几乎均为男性,其肥胖((21.4%))、2型糖尿病(14.3%)、高脂血症(10.7%)和高血压的发病率(7.1%)显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59.5%、53.5%、64.1%和47.8%)。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空腹血糖(FPG)的异常率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2)和直接胆红素(DB)的异常率则高于该组。【结论】酒精性脂肪肝好发于男性,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显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其肝功能损害较非酒精性脂肪肝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生化指标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120例研究对象分为酒精性脂肪肝组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每组6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 I(ApoA I)、载脂蛋白B(ApoB)、尿酸(UA)、空腹血糖(FP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ALT、清蛋白(ALB)、球蛋白(GLB)、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等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空腹血糖(FPG)的异常率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2)和直接胆红素(DB)的异常率则高于该组.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知识分子群体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和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对粤西两所高校 86 2名教师进行体检。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 ,抽取年龄、性别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脂肪肝各 16 6例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的相关性。回顾近 5年的体检资料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相关疾病的因果关系。结果 知识分子群体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 2 2 74 % ,男、女患病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密切相关 (P <0 0 1)。 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结论 肥胖与高脂血症是知识分子群体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病因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 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与冠心病关系密切。有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减少 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方法:选择门诊及病房就诊患者116例,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组58例,正常对照组58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肥胖性脂肪肝占36.21%,高脂血症性脂肪肝12.07%,糖尿病性脂肪肝13.80%;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舒张压(DBP)、 空腹血糖(FBG)均高于对照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 、总胆固醇(TC)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结论: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三大危险因素,其中肥胖症最为常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体内存在脂质代谢异常,其中以TG升高为主,应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5.
非肥胖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肥胖者发生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非肥胖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的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非肥胖与肥胖脂肪肝组间血脂、肝功能等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嗜酒(OR:37.583),2型糖尿病(OR:5.731),TG(OR:5.007),LDL-C(OR:1.724)和空腹血糖(OR:1.618)与非肥胖脂肪肝的发病成正相关.非肥胖脂肪肝患者的LDL-C(62.1%)和UA(17.8%)升高及AST/ALT<1(48.5%)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肥胖脂肪肝患者.[结论]嗜酒、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空腹血糖升高是非肥胖患者发生脂肪肝独立的相关危险因素.非肥胖脂肪肝较肥胖脂肪肝有较小比例的血脂、尿酸异常改变和较少的AST/ALT<1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300例来自上海、无锡、苏州、常州地区来我院体检的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查、腹部彩色B超等,统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300例成年人中共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53例,设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是19.7%;按体重指数分层后,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为68.1%,明显高于超重人群(27.6%)和正常体重人群(6.1%),与485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BMI)、血压(SBP/DBP)、空腹血糖(FPG)、血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肝功能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超重和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危险因素的聚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检出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 766例2型糖尿病患者NAFLD的检出率以及患NAFLD者(NAFLD组)与不患NAFLD者(非NAFLD组)在性别、年龄、腹围、高血压患病率、血脂代谢方面的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NAFLD检出率为50.45%(891/1 766),男性、女性NAFLD检出率无差异,40~49岁年龄段NAFLD检出率达高峰.NAFLD组中心性肥胖、高血压检出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非NAFLD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NAFLD的检出率较高,2型糖尿病并NAFLD患者具有中心性肥胖、高血压检出率高以及更严重的脂代谢紊乱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及无脂肪肝患者的资料。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无脂肪肝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无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且与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胰岛素抵抗因素关系密切,也与长期高血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来自西安高新医院消化科336例脂肪肝患者的体检资料,并与336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脂肪肝患者肥胖、腹型肥胖、心电图异常、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含量均值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与血糖、血压及肥胖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易善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2例,给予易善复治疗,总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B超等的变化。结果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B超等有明显改善(P<0.05)。12周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结论易善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  相似文献   

11.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学  陈敏 《广西医学》2006,28(9):1362-1364
目的 探讨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186例脂肪肝组和60例非脂肪肝组(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CG)、餐后2 h血糖(PBG 2 h)、血清尿酸(UA)、血压水平.结果 脂肪肝组BMI、TC、TG、FBG、PBG2h、U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高HDL-C则低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并存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易并发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性肝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在浦东新区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及就诊经B超检出的216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和22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等生化指标检测及胆囊B超、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心电图异常、胆囊炎的患病率高于非脂肪肝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2);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较非脂肪肝组高无统计学意义(P=0.070)。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甘油三脂、空腹血糖、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0.000,0.028);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619)。结论糖尿病、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更易于伴见异常心电图。  相似文献   

13.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异性的鉴别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对3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15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血脂、尿酸、血糖、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02)、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3.7%、34.2%、47.4%、6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27.8%、14.6%、20.5%、35.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可能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调查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超声等。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与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尿酸、动脉血压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糖尿病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佛山市南庄镇体检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为23.6%,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脂肪肝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脂肪肝的检出率与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血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佛山市南庄镇体检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应注意。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血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患者的增多 ,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上升趋势。目前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以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1 ] ,而血清标志物 型前胶原肽 (P P)和透明质酸 (HA)是目前判断慢性肝病有无纤维化的敏感指标 [2 ]。本研究检测 6 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P P和HA含量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倾向。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6 2例为 1999年 1月至 1999年 6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患者 ,男 5 0例 ,女 12例 ,年龄 2 6~ 73岁 ,平均 (43.8± 10 .6 )岁。所有患者均经 B超和 (或 ) CT确诊脂肪肝 ,并排除酒精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舍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DFL)组93例,2型糖尿病无非酒精性脂肪肝(NDfL)组、90例,用空腹C肤代替胰岛素改良HOMA公式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 DFL组体质量指数、腰围、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胺转移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和HOMA(CP)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C-肽是DFL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是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武汉市水果湖社区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流行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3 468例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群的体检资料,对比分析NAFLD组与非NAFLD组之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比较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围身高比(WHt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酸(UA)等,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NAFLD患病率44. 4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NAFLD组的BMI、腰围、WHtR、FBG、TC、TG、LDL-C、ALT、AST、UA均高于非NAFLD组,而HDL-C低于非NAFLD组,NAFLD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非NAFLD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的危险因素为女性、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腰围、肥胖、TG、LDL-C、ALT>40 U/L、UA,而HDL-C为保护因素。结论:武汉市水果湖社区老年人NAFLD患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女性,NAFLD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高血脂、高ALT、高尿酸血症等密切相关,而与糖尿病、骨密度水平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未合并脂肪肝患者人体测量指标和血脂的差异以及体重指数、腰围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及同时期81例未合并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惠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围/臀围(WHR)和甘油三酯水平(TG)显著高于未合并脂肪肝患者(P<0.05),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脂肪肝组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大于未合并脂肪肝组(P<0.05).结论 2性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与血脂代谢紊乱、肥胖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生率随BMI和腰围的增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海军飞行人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情况,进一步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海军飞行部队脂肪肝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在解放军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保健疗养的562名飞行人员为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空腹血糖(FPG)、乙肝两对半等指标,并作肝脏B超检查.结果 发现脂肪肝117例(其中轻度和中度脂肪肝分别为74人和43人),患病率为20.1%;轻、中度脂肪肝组DBP、BMI、ALT、TC、TG、FPG超标、超重或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且中度脂肪肝组显著高于轻度脂肪肝组;相对于普通人群,海军飞行人员超重或肥胖组、高胆固醇血症组和高三酰甘油血症组的脂肪肝的发病率显著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脂肪肝发生率与BMI、ALT、TC、TG、FPG等因素呈正相关.结论 海军飞行人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与国内总体水平相当;超重或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及高血压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须予以重视并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20.
高荣凯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54-154,157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t disease,AL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等.方法:回顾性分析酒精性肝病的易感因素及临床诊治.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病例中,AST、ALT升高不明显或轻度增高,多小于正常值2倍以下.酒精性肝炎AST、ALT明显增高,以AST为主,75%的病例AST/ALT>2;98%的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病例GG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酒精性肝炎升高明显且升高幅度大于AST、ALT,部分病例伴胆红素增高.结论: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炎高发年龄均在30~60岁;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男性好酒、交往多有关;酒精性肝病易合并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分别占18.3%和8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